迁移百姓,这四个字从来都是说起来简单,可是真到了实际上的迁移工作当中,迁移百姓却能令很多官老爷们头疼的想死。
比如最简单的衣食住行这四个字,迁移百姓的过程当中就牵扯到了食、住、行三个。
如果挑选的时机不对,迁移的距离又远了些,这四个字就会全部牵扯进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假如十月份的时候从山东往东北迁移——山东过冬的衣物能不能抗得住东北的严寒?百姓一路上吃什么?晚上的时候住在哪里避寒?一天要走多少路?
这还仅仅只是迁移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解决掉这四个问题,所谓的迁移百姓就是个笑话。
可是,即便解决了这四个问题,迁移百姓也依然要面对极大的困难。
还是衣、食、住、行四个字,只不过变成了食、住。
毕竟百姓们在能够活下去的时候是不会考虑迁移的,只要是考虑迁移的,就说明百姓快要活不下去了,所以那些主动迁移的百姓就不可能有太多的粮食。
那么问题来了:百姓到达迁移的目的地之后要吃什么?
即便百姓在迁移的时候携带了粮食,可是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剩下的粮食是否还能支撑到来年秋收?
这还是建立在迁移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和危险,百姓能够在迁移到目的地之后马上就能分到土地,分完地马上就能耕种的前提条件下。
住也是一样。
不迁移,百姓哪怕是有个茅草屋也能勉强住下去,可是迁移到目的地之后,百姓的手里是否还有钱买房子?
如果没钱买房子,那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搭建房屋吗?
正是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因素叠加在一起,所以中原堂口的百姓们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根本就不会愿意迁移。
这也是为什么朱重八朱皇帝和大明常务副皇帝朱标同学在明知山东人烟稀少,而山西丁口数量又太多的情况下,还是没有直接从山西往山东迁移百姓的原因。
而对于地方官府的官老爷们而言,他们其实也不太愿意接收外来的移民,毕竟接收迁移过来的百姓就意味着要替他们考虑衣食住行,同样还要考虑到移民与本地百姓之间的关系。
更关键的是,谁知道迁移到自己治下的百姓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万一其中有几个“程达尤金”,又或者有几个“及时雨”、“玉麒麟”一般的人物,那自己这个官老爷还要不要做了?
像杨少峰这种上赶着愿意接收移民的知县大老爷,可能整个大明朝都找不出来第二个。
当然,杨少峰杨大知县也不是完全不在意这些迁移过来的百姓的成分,只是杨大知县自认为有足够的办法能让这些百姓稳定下来。
瞧瞧赵良赵县丞送过来的这些百姓吧……只是看他们身上穿着的破烂衣裳,再加上背上和地上的一大堆破布包袱,就足以判断出他们根本就没有存粮,更不可能有钱去买房屋宅院。
所以,杨大知县的解决办法就是先让他们背上租房的租金,背上买房的压力,然后再让他们看到买房的希望,让他们看到分地之后的希望,让他们每天都在满满登登的劳作当中度过,让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2_172722/72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