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养鸡养猪挖野菜,县令升官有点快 > 第402章 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洪武四年,朱标刚满十六岁。

    这时候的朱标还没有彻底进化成黑芝麻馅的汤圆。

    在听到杨少峰问自己是不是在琢磨劳工的问题后,朱标不禁讪笑一声。

    “小弟想着,若是劳工能多一些的话,这修路的速度便能大大加快。”

    “因此,就想着是不是让常家叔父和表哥他们多抓一些劳工回来。”

    “尤其是常……”

    考虑到常遇春是自己的未来老丈人,朱标还是没好意思说常遇春杀俘的事儿。

    而且朱标的心里也明白,常遇春之所以动辄杀俘,并不是因为常遇春有多喜欢杀俘,而是因为大明根本没那么粮食养着战俘。

    更关键的是,在自家姐夫大规模使用战俘作为劳工之前,朝廷上的主流声音一直都是征发徭役。

    毕竟老百姓好糊弄,不用给他们发衣服,只要馒头米饭管饱,额外再给一天工钱就行。

    哪怕有老百姓因为嫌累嫌工钱少而逃跑,官府也能顺着户籍册子把人抓回来干活。

    相比之下,用战俘做苦力就要差点儿意思了。

    米饭馒头得像征发徭役一样管饱,要不然干活没力气。

    衣裳得给他们发放囚衣,顺便还得安排大量的人手看管监工,要不然就容易逃跑。

    而且一跑还容易跑没影儿,抓捕的成本也很大。

    因为使用战俘而节省下来的工钱,可能都不够给看管他们的监工们发工钱。

    所以,用战俘当劳工,怎么看都不如征发徭役划算。

    那么问题来了。

    自家姐夫到底是怎么做到既让劳工苦役们卖力干活又不逃跑的?

    别说是给足了衣食和工钱。

    就自家姐夫那性子,就算他有再多的钱粮也不可能浪费在苦役劳工身上。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朱标干脆望着杨少峰说道:“姐夫,小弟想去看看那些苦役劳工。”

    杨少峰笑了笑,当即就带着朱标离开了榷场,向着城南的工地而去。

    说起来其实也巧。

    宁阳县的那条路是在城南修的,登州府城外的这条路又是在城南修的。

    杨少峰甚至有时候都想着,自己以后会不会有一个城南包工头的称呼。

    而在来到城南工地之后,朱标顿时就惊呆了。

    一部分高丽劳工在运输石灰、水泥和碎石头。

    一部分高丽劳工在挖土。

    还有一部分高丽劳工负责把运输过来的石填到挖好的坑里做路基,一部分高丽劳工负责浇灌和好的水泥沙浆。

    人来人往,忙碌无比。

    偏偏没有人喊累,也没有人叫苦。

    朱标低声问道:“姐夫,这些棒……这些高丽劳工是不是因为咱们两个在这儿,所以不敢偷懒?”

    杨少峰笑了笑,没有回答朱标的问题,反而带着朱标走到了给高丽劳工准备的饭棚。

    然后,朱标整个人都凌乱了。

    清可见底的汤,上面就漂着几片紫色的菜叶,顶多就是有几个小到不能再小的海虾。

    黑乎乎不知道什么东西做出来的馒头。

    还有那些一条条被撕成两半的鱼干。

    这些玩意儿就是给劳工们吃的饭食?

    朱标傻傻的望着杨少峰,问道:“姐夫,这个……”

    杨少峰再次笑了笑,说道:“这些就是高丽劳工的饭食。”

    “不过,这些饭食都是高丽劳工自己带的,跟咱们大明可没什么关系。”

    “咱们只需要给他们结算工钱就行。”

    “殿下不妨猜一猜,他们一天的工钱是多少?”

    朱标略微斟酌一番,给了一个他认为比较合理的数字。

    “每工每天二十文钱?”

    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吧?

    因为自家老爹定下的规矩是大明百姓服徭役,官府既要管衣食,每天还得给六十文的工钱。

    当然,规矩是规矩,具体怎么落实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比如说找各种理由克扣,该给六十文的只给五十文甚至三十文。

    再比如说干脆不征发徭役而让卫所士卒帮忙干活。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只要官老爷们愿意,想克扣几个工钱揣兜里还是很容易的。

    所以,朱标觉得给高丽劳工每天二十文的工钱,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了。

    然而让朱标没想到的是,杨少峰却笑着摇了摇头。

    “每工每天十五文工钱。”

    “并且这些工钱还不是直接发到这些劳工的手中,而是由高丽官府代发给他们的家人。”

    朱标傻傻的望着杨少峰,问道:“十五文?”

    杨少峰嗯了一声道:“就是十五文。”

    “衣、食全部由高丽一方自行负责。”

    “里外里算下来,要比征发徭役合算许多。”

    朱标傻乎乎的点了点头,问道:“那咱们大明的那些犯官、士绅的亲眷们呢?”

    “他们就肯老老实实的在工地上做工?”

    杨少峰道:“能吃饱穿暖,能活着,一天上午干两个时辰,下午干两个时辰,中间还有半个时辰给他们用来休息,分配给他们的活也不太算累,他们自然就能干得下去。”

    “至于那些色目人还有倭国的矮矬子们,他们每天大概要劳作六个时辰,中间同样有半个时辰用来休息。”

    “吃的住的穿的都比那些犯官士绅的亲眷们差上一些。”

    “他们这几个工地离的又不远,甚至有时候还要一起干活,互相对比之下,大明的那些苦役们也就没了逃跑的心思。”

    杨少峰领着朱标带到不远处的一片工地,同样直接走到了饭棚。

    同样是汤,杨少峰直接拿起一个碗,用勺子盛了一碗。

    白面汤,里面还有一些菜叶,小海虾铺了满满的一层。

    又往旁边走了一段路,旁边的锅里就不再是汤,而是炖好的海鱼,闻着味道虽然差了些,可这玩意儿终究也可以算得上是肉。

    不远处的篮子里,更是堆满了泛黑泛黄的馒头。

    杨少峰笑着说道:“这些是大明那些苦役们的餐食。”

    逼乎那些动不动榨菜白粥黄袍加身的贪污犯们可以醒醒了,徭役这玩意儿大部分都是重体力活,榨菜白粥能饿死累死一大片,别说是逃役,不造反都是活见鬼。

    杨少峰抬头看了看天色,一边带着朱标在工地上转悠,一边笑着说道。

    “不怕做劳工苦役有多苦,只要有人比自己更苦,他们就能找到继续干下去的理由。”

    “幸福嘛,都是对比出来的。”

    “还有,殿下也千万不要觉得那些高丽劳工们就真的很苦。”

    “实际上,他们在高丽国内连这些东西都吃不上。”

    “就像是咱们大明的普通百姓,他们吃的也未必能赶上这些苦役。”

    “登州府这里也就是这几个月才好起来。”

    “臣刚来登州的时候,老百姓除了农忙的时候,每天两顿饭才是常态。”

    “哪儿敢像现在一样天天三顿饭?”

    再次往前走了一段,一处工地上干活的人却正坐在一块儿说说笑笑。

    朱标满是好奇的问道:“他们是?”

    杨少峰道:“这些是蓬莱县里的百姓,趁着春耕之前来做工挣钱的。”

    “他们每天也是四个时辰的活儿,不过每隔一个时辰就能歇息一刻钟。”

    “管衣食,每工每天再拿六十文的工钱。”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3_173826/2758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