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滴答而过,在整点的钟声中,44年到来了。
然而无论上峰的催促有多急,滇西一带的地形就决定了必须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慢慢啃才能将鬼子逐步歼灭。
既然龙陵已经打下,两军已经会师,那张弛作为安民军的最高领袖自然不需要再继续待在最前线。
于是他早早的带着警卫旅赶回了密支那。
-----
此时的密支那依旧还是一个大工地。
作为穿越者,胶合板与混凝土预制板这两样土木工程神器自然也被张弛搞了出来。
以三年计划中率先投产的几座混凝土厂为后盾,新成立的南华建设集团笼络了大量海内外的土木人,又从移民中征募一批壮汉‘打灰’,开始了大干快上的100天紧急建设。
在20世纪前中期,各国产业工人的待遇远超地里刨食的农民。
更别提不差钱的张弛为了千金买马骨,为工人和工程师开出的薪水和福利就差比肩白鹰那种一人工作,养活全家五口外加一辆小汽车的蓝领了。
因此哪怕南华建设集团施行的是三班倒,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的工作安排,依旧没有几个打灰人提桶跑路。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密支那这座勃固数得上号的大城市已经焕然一新,曾经那些带有殖民色彩的欧罗巴建筑已经在战火中被摧毁,崭新建立的密支那城内现在多为揉和了华夏风格的现代建筑。
晚上7点,夜幕降临,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水电站发出的电经过高压传输,通过新设立的路灯点亮了这座崭新的城市。
来自南洋婆罗洲沿海城市坤甸的夏英卫带着自己手下的工友们下班后在街面上寻到一家广府人开的食肆。
“诸位,今天吃点什么?”食肆老板身上披着白色的围裙,操着一口口音很重的官话出来接客,“今日有刚到的鸡和鱼,你们若是要吃,我现杀现做,保证鲜的很。”
夏英卫挑了挑眉毛,疑惑的用客家话问道:“阿伯,怎的不讲家乡话?”
“哎,张大帅发话了,在这密城做生意,必须讲这个叫‘普通话’的新官话,不然不给发营业执照嘞。”说着,食肆老板一指挂在内堂的一张纸。
夏英卫点了点头,这强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在南华建设集团内部也是刚刚开始施行。
对于客家话未被选为官话,他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毕竟粤语,客家话,潮汕话这三大方言由于地域和民族问题一直以来都在明争暗斗,张弛这个原身体为广府人的穿越者为了公平都主动讲起来普通话,自然不可能选这三者中的任何一个作为将要推行的南洋官话。
毕竟各路军阀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白党的奉化方言、晋系的五台方言、海军的闽语,只要张弛说方言,上行下效之下马上就会以乡党、方言为核心聚集起一个小圈子,排斥其他人。
这对于心怀整个南洋,不准备偏安一隅的张弛来说是肯定不能接受的。
反而‘普通话’这个最大公约数最能团结大多数人,因此张弛从21世纪带来的‘普通话’自然成为了安民军治下法定第一语言。
“现杀现做?那得要多久啊?”一个工人立刻抱怨起来,工业化时代,吃饭也要讲究效率,那工人只想赶快吃完,回去睡觉,“老板你上几份叉烧碟头饭就是了。”
“哎,今天说好了我请客,听我的。”夏英卫立刻拦住对方,对着老板拍着胸脯说道,“两只白切鸡,选新鲜的草鱼清蒸上两条配酱油,再蒸三斤鲜虾,切三斤叉烧,烫三斤青菜,米饭来上两盆。”
十几个工人分做两桌,夏英卫知道大家都是大肚汉,因此点起菜来毫不吝啬。
“有没有德云啤酒厂的鲜啤酒。”
“有的,今早厂里的配送车刚刚送来的。南华一厂的玻璃瓶啤酒也有,都在井里凉着呢。”
夏英卫听到老板的回答,立刻点头:“明日轮休,德云啤酒厂的鲜啤酒你可劲上,咱们喝个尽兴!”
劳累的工人离不开酒精的安慰,除了三年计划中由张弛个人控股的南华第一酒厂,南洋商人们自己凑钱又建立了一系列的酒厂。
除了传统的白酒、黄酒,口感更加清冽,冰镇后口感更佳、充满气泡的啤酒也在张弛的控制区内推广开来。
“好耶,夏头万岁!”
“感谢夏头,咱们不醉不归!”
工人们听到能够尽情饮酒,立刻欢呼起来。
坐在夏英卫身边的伍十三也兴奋地跟着起哄,眼泪却止不住的从眼角滑落。
当初他在沪上做童工的时候,所谓的‘班头’就是他最痛恨的人。
这些吸工人血的家伙多和沪上的黑道大亨有关联,工人们的薪水往往都要被‘班头’、‘工头’抽取一部分作为保护费。
他迫于生计来到勃固加入南华建设集团后,本以为夏英卫这样的班长也是一般无二的吸血鬼,做好了被抽佣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这里不仅薪水按时直接发放到工人手里,夏英卫这样的小头目还会自掏腰包请班里的工人吃饭,他觉得自己怕不是在做梦。
为此他自然是拼命努力工作,生怕一觉醒来现在的幸福生活就会消失。
实际上夏英卫这个班的十几个工人基本都是这样想的,除了皮肤黝黑,来自本地的混血工人阿克,他们多数都来自国内天南海北,不是被工头压迫就是被地主压迫,何尝过上一天好日子过。
而夏英卫觉得工友们这么拼命的干活,自己受到了上级的嘉奖后,自然也该宴请大家作为回报。
“你们看对面那个摆摊卖竹筐的小贩,那个长相一看就是撒卡族的土人,他也在用普通话叫卖哎。”一个工人拉了拉伍十三,指向马路对面。
伍十三擦干眼泪一看:“真的啊,你别说,他吼的这两嗓子6分钱一个,10分钱两个还挺地道。”
端来热水的老板趁机插话:“这也是张大帅的规定,以后哪怕在城里摆摊也得办证,办证的前提就是通过普通话丙等考试。”
“你们啊”老板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想上进趁早去考,我估计以后想在城里生活,哪怕码头扛大包也得要求通过普通话考试。”
众工人听到这话面面相觑。
实际上大家进入南华建设集团后都经过了普通话训练,就连年龄最小的混血工人阿克都能断断续续的说上几句,不然在建设中根本无法互相配合。
伍十三疑惑的挠了挠头。
这丙等考试又是个什么等级?
每周两次的夜校只教了大家写自己的名字和数字,也不知这个水平能不能通过?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4_174281/271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