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过掌柜粮行的详细地址,杨凡带着两个家丁去探访。
先去城南。
城南有两家粮行,一个是孙记,一个是沈记。
这里粮行少,正好可以先打听打听基本行情,然后再去城东六家粮行杀价拿货。
杨凡就是这么盘算的。
沿路先到了孙记。
不用进去,站大街上就能看到孙记规模,六个粮仓高高耸立,个个又大又粗,来卖粮的驴车外面挤了一大堆,卸粮食的伙计们个个精壮有力,二三百斤的粮食扛起就走,不带喘气。
杨凡走进临街的铺面,里面也热闹,五个放粮的窗口,每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队,门口一边一个账房先生,前面也排着队。
仔细看了一圈,杨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
来买粮的人要先到账房先生那交钱,买多交多,买少交少,账房先生收了钱会给个凭据,拿着凭据再到放粮的窗口排队。
等轮到的时候,里面会拿斗子盛上粮食,秤好了斤两,顺着放粮的筒子往外倒,买粮的拿着口袋,在筒子下面接着。
这些都是散户,也有大户来买粮的,就是批发商。
大户不用排队,都在店铺西侧坐着谈,那里有几副桌椅,算是会客区。
店铺内人来人往,没人招呼,杨凡叫住一个伙计询问:“粮食什么价?”
那伙计不答,看先杨凡穿扮,见他是个公子,才说:“看您买多少粮,买的越多,越有优惠。”
又高呼:“王斗!王斗!”
过去一个中年人,身上的穿扮不是伙计,但也不是老爷。
伙计给介绍:“这位公子来买粮。这位是我们店里的售粮员,唤作王风。”
杨凡这才明白,王斗不是这人名字,是一个称呼,相当于某某客户经理。
王斗招呼杨凡到会客区坐下,问:“公子是哪里人?要买多少粮食?”
“我是京城人,是想往留州府运些粮食。”
杨凡说的话半真半假,人是京城人,但往留州府运粮食是假的。
“公子要运多少粮食?”
“先运一千石,看看情况。情况好了,再往上加。”
其实杨凡也不清楚要多少粮食,他只是知道酿酒的工艺流程,对于多少粮食能出多少酒并不知道。
但不管粮食和酒是什么比例,这会往多了说准没错。
一听来了大客户,王斗来了精神,招待也不一样了,让伙计给泡上好茶,端上果碟。
“公子,我们孙记粮行向来对客户很优待,公子要的量这么多,价格一定是最低的。”
杨凡没和对方打马虎眼,直接问:“最低是多低?”
“一石这个数。”
王斗没说价格,而是在纸上写了个价格。
杨凡明白,这是怕被别的客户听去。
“这是最低价吗?”
“公子若是要的多,还能再低。”
杨凡唔了一声。
对方说还能再低,但没给实价,也就是说,现在给出的价格就是最低价。
“我知道了,我还要去看看是车运还是船运。”
杨凡起身要走,王斗又说:“正好我也认识几个跑船运的,也认识跑车运的,可以介绍给公子。”
“这个我正好有老熟人,就不麻烦你了。”
杨凡找个借口,走出孙记粮行。
沈记粮行在前头,和孙记粮行隔了一条大街。
这里同样热闹,规模比孙记的要大点,孙记有六个粮仓,沈记有七个粮仓。
走进店内,也是大同小异,有零售区,有大客户区。
一回生二回熟,这回杨凡直接到客户经理。
“公子哪里人,打算要多少粮食。”
沈记的客户经理叫李斗,问的话和孙记的王斗差不多。
杨凡不一样了,这次牛皮吹的更大:“我打算往留州运批粮食,至少也要五千石。”
李斗倒吸口气,这可是大客户,马上给出价格:“一石能给到这个数。”
杨凡看看,价格比孙记的要低,但低的不多,只少三十文。
无论如何,终于探到了实在的底价。
聊了几句,杨凡故伎重施:“我去联系下船运。”
起身要走,李斗将他叫住:“公子留步,我带公子去看看我们沈记的粮仓。”
两人出了店铺,来到旁边的粮仓,门口处,卖粮的商人,搬粮的伙计进进出出忙个不停。
李斗带着杨凡走进粮仓,感官更加真切,七个粮仓又高又粗,像座小山。
小山四周架着长长的站板,伙计们扛着粮食,沿着站板一直走到粮仓顶端,将粮食倒进去。
粮仓下面,开着小口,又有伙计从这里接上粮食,扛到前面店铺零售。
李斗弯腰抓了把粮食:“公子请看,我们沈记的粮食颗颗饱满,质量上乘,整个京城再找不到比这更好的粮食了。”
原来是搞推销。
杨凡也没有拒绝,拿过几颗粮食捏捏,顺便和李斗聊天,从中学习怎么辨别粮食好坏。
这时一道声音响起:“易公子?”
转头看去,是个秀气的少爷,头戴白玉冠,身穿长青衫,手里还拿着把扇子。
杨凡看得眼熟,但想不起在哪见过,脑海中过了一遍,原主也没有这样的朋友。
李斗给介绍:“这是我们家少爷。”
杨凡还是没想起,这是哪个沈少爷。
“易公子,是我!”
沈少爷摘下白玉冠,一头乌丝随之垂下,原来不是少爷,是个小姐,沈若雪。
沈若雪又惊又喜,“你真的来京城了!”
杨凡这才想起,当日沈若雪离开冉冉客栈之时,说过她家在京城开着粮行,只是没想到就是这沈记粮行,更没想到能在沈记粮行的粮仓见到她。
“家里就我一个,平日里我也跟着父亲管理粮行,为了方便就扮成男装。”
沈若雪像是对待老朋友,对杨凡一点也不隐瞒。
杨凡作揖:“沈小姐,幸会幸会。”
“易公子,你是来买粮吗?”
“易公子,你上次作的诗我都背下来了。”
“易公子,你有新作吗?”
沈若雪叽叽喳喳,话语欢快又跳跃,不等杨凡答复,又说:“易公子如不嫌弃,不如到我家小坐,就在北边。”
沈府很气派,五进五出的院子,府门处两个家丁把守,见到沈若雪,都问声“小姐”。
沈若雪热情招呼:“易公子,里面请!”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5_175761/158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