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北蛮在我大乾境内来去自如,末将恐增援他处时,敌兵会来这里惊扰公主殿下。”
刘安要考虑林卫县的安全,更要考虑李倾城的安全,林卫县丢了会被治罪,李倾城出了事更会被治罪。
因此左右为难。
李倾城并不觉得有什么危险,笑言:“刘将军此去,不会要把四万兵都带走吧?”
“末将带二万兵足亦。”
“对啊,那本宫这里就还有两万兵。”
李倾城有她的应对之策:“刘将军只管放心去救援,若是北蛮来了,本宫也不与他对战,只在营中防守就是,凭着弓弩与铁刺,北蛮必定不敢冲营。”
望了眼杨凡,李倾城更加放心的说:“再说,还有木木在此。”
刘安抱拳:“请公主殿下在此驻扎几日,末将解了林卫县之围,就马上回来保护公主殿下。”
出了大帐,点起两万兵马,向林卫县去了。
余下的两万马兵重新扎过营寨,分成四队,每队五千人,也扎做个品字型,将李倾城所在的中军护在中间。
那边刘安不断派人回报前线的战况。
“大军已进入林卫县境内。”
“大军已与北蛮交兵。”
“北蛮败退,刘将军带人进入林卫县,稍作休整,明天便搬师。”
看着这些战报,李倾城发出嘲笑,不是嘲笑刘安,而是嘲笑北蛮。
“本宫还以为他们有多厉害,没想到只会虚张声势。”
踌躇满志,又说:“干脆我们挥师北上,一举攻下北蛮的王都,也算是给父皇的一份大礼。”
这话听得杨凡满头黑线。
对于北蛮的实际军力,杨凡并不清楚,但也知道肯定不弱,若是真的弱小,肯定不会有胆来攻打大乾。
若真的挥师北上,打不打得下来北蛮王都两说,但肯定是有去无回。
但这话不能对李倾城说,得另想个法子哄她才行。
“公主,北蛮那边环境很差,风沙也大,也没有水源,一个月连脸都洗不了一次。”
杨凡并不清楚北蛮的具体情况,这些话都是他编出来的,但李倾城却当真了。
这次出征,本来是为了好玩,结果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虽说有杨凡给出计策改进装备,暂时打退了北蛮,但这几天李倾城是衣不卸甲,鞍不离马,已经开始厌恶这种环境。
这时听杨凡说北蛮的环境比现在还要恶劣上千百倍,心里马上就不乐意了,但是突然改口又下不来台阶,迟疑着不说话。
杨凡看出来了,不止看出来了,还给她找台阶下。
“这次北蛮入侵我大乾境内,骚扰百姓,劫掠府县,能将他们击退便是给皇上的一份大礼。”
当着帐下将士的面,李倾城顿时找到了台阶:“木木你说的对,这次我们定要将北蛮击退。”
回过头来,悄声说杨凡:“没想到你这个呛棒槌,也会说这么顺耳的话。”
杨凡笑笑,也和她悄声说:“我是怕你下不来台。”
李倾城顿时想起了杨凡让她下不来台的那些时候,哼了一声:“算你有眼色。”
高兴劲都没到一天,情况就变天了。
当天午后时分,最新的战报来了,和前几次不同,这次的探马脸上没有丝毫笑容,全是紧张神情。
“报~~!北蛮突然回兵,围困了林卫县,刘将军和二万大军被困在城中出不来。”
“怎么会这样,敌人不是已经退兵了吗?”李倾城并没有察觉到危险,只是疑惑不解。
探马回话:“禀公主殿下,北蛮佯装撤退,今早之时突然出现,趁着敌人还没合围的时候,刘将军派小的闯出来给公主殿下报信。”
李倾城还是不解:“你既然能跑出来,怎么刘将军不趁机也跑出来?”
探马不敢回话,帐下将士也不敢回话。
因为这是最基本的打仗常识,若是说了就显得李倾城什么都不懂,要是她装不懂还好说,那就当是在考验众人。
问题是她真的什么都不懂,万一觉得丢了面子发怒怎么办。
旁边杨凡也替她羞臊,不懂打仗是小事,被众人瞧不起还怎么带兵。
附过耳去悄声解释:“探马只有一个人,目标小;刘将军带着大军,目标太大。”
李倾城本就聪明,只是没有一点打仗的经验,才会闹出这种笑话,这时被杨凡一点,马上明白,刘安会被围困,定然是北蛮兵突然变多了。
问那探马:“北蛮来了多少人?”
“禀公主,估计有十多万。”
李倾城吓了一跳:“有多少?”
探马一个头磕到地上:“敌人太多,小的不清楚。”
大帐上下,所有人神色肃然。
所谓兵过一万,无边无沿,兵过十万,彻地连天。
此次出征,共带了四万人马,大营已经扎得一眼望不到边,骑着马都得跑上好一会,才能跑个来回。
而探马说并不清楚北蛮有多少兵,那就意味着已经大到估计都估计不出来。
另,兵法有云,十则围之,北蛮既然敢围困刘安,就表示他们至少有十五六万的军队。
这还只是负责包围的,此外一定还有负责打援的。
即便李倾城不懂打仗,也知道事情危急,一时间没了主张。
杨凡问帐下副将:“北蛮共有多少军力?”
他是宫女,无权过问这些,因此那副将拿眼去瞧李倾城,看她意思。
“北蛮共有多少兵?”
李倾城重复问了一遍,那副将才答:“有二十五万。”
这回杨凡看明白了是怎么个意思,再说话时就不直接说了,而是和李倾城咬耳朵。
“马上派人向京城求援。”
李倾城立即下令:“火速派人,向京城求援。”
杨凡再咬耳朵:“多派几路探马,看看敌人到底有多少兵。”
“派十路探马,去探敌军兵力,一定要打探仔细了。”
杨凡补充:“弄清楚这次敌军的主将是什么人。”
“打探清北蛮是什么人统军。”
一番命令下罢,帐下将士都看出来了,杨凡才是拿主意的人,李倾城只是个传话筒。
但不管怎么说,三军有将则军定,几道合适的命令传下,二万人的大军不再人心浮动,渐渐安定了下来。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5_175761/1582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