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更新在十二点)
上一篇是微观角度,主要是分析肖和李的友情线在各自视角是什么样子,心理活动又是如何。
这一篇是宏观角度,来说说出现这种偏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到底什么是‘侠’
肖紫衿和李相夷对‘侠’的理解有本质不同——所以并不是‘夷非黑即白,而肖有灰度’。事实上,夷是抓到了本质,所以凭着直觉坚决不退,肖则是想要追求皮毛的道德优越感,而非道德。
两个人初相遇时都年少,对侠义的理解来源于话本——纵马江湖、快意恩仇、惩奸锄恶就是大侠。
肖紫衿一直都在追求这种‘道德优越感’,一方面不想沾俗务,另一方面只想做那种是非分明、立竿见影、即时就能得到被救助者感恩戴德的事。
但是李相夷对‘侠’的理解经历了两次跃升。
‘侠’的第一个阶段是‘除暴安良’,四顾门刚开始清剿山贼水匪,肃清欺行霸市,制定武林规矩,废止私刑、滥杀,都在此列。
这是农民、商人、世家、皇帝都乐于见到的,所以这个时期他是全民偶像。
‘侠’的第二个阶段是‘除恶务尽’。他发现山贼水匪大多是普通百姓活不下去才落草为寇,所以往上追溯——因为贵族兼并土地、哄抬盐价、囤货居奇、人为加重天灾才导致底层互相倾轧,所以他开始把矛头指向世家。
这时候他是主动利用百川院查案的权力往外牵连,比如说梁家那个案子是拐卖少女,百川院可以端掉人贩子团伙就结案,他非要追到买女孩去贿赂官员的梁子恒头上,理由是从前被拐卖的那些也要救回来——所以肖紫衿说,阻力太大,没有必要。
这时候世家已经开始与他为敌了,但他至少还有皇帝的支持,因为他做的事对维持统治是有益处的,相当于帮皇帝在清理结党和土地兼并。
‘侠’的终极阶段是‘反抗暴政’,与儒家‘为民请命’一起并列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以武犯禁’的本质就是干扰统治,为什么最后却是一种被广为歌颂的,甚至是民族精神的东西?
就是因为统治并不一定是以人为本的。
统治者很容易因为眼前的难题走上违背道德的歧路——打个比方,商鞅变法为了秦国富强,其中有一条是‘设官妓’,短期来看不过是将民间本就存在的现象由官府来运营,但是它相当于告诉民众嫖妓是合法的,进而扩大了女性的悲惨处境。放到今天,如果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生育意愿下降,就去开放代孕,甚至去打着‘自由’的旗号,但本质就是公开把人异化成商品,是绝对的历史倒退。
统治者永远有无数的‘大局’,因为长期脱离群众后很容易落入各种各样的陷阱。而这种背离人类整体发展的统治手段,反而变成了‘大势’。
这时候就需要最朴素的正义感——人就是人,用各种手段把人物化然后允许买卖就是不行,困难要用别的方式解决。
金鸳盟的合约就是这种情况。因为向世家征税的阻力大,就把手伸向底层,还想要借四顾门的‘大义’名头去美化剥削,所以李相夷说‘我不能退,我退一步就会有千万人无路可退’。
被他保护的人是不知情的,也不会感恩,但他得罪了上至皇帝下至游侠的所有人——没人能理解正道魁首为什么要跟魔教结盟,别人会说他是怕了。
肖紫衿已经比别人境界高了,至少他相信李相夷不是怕,更不是计算利弊,但他不能理解这种行为——你是觉得你比皇帝还能耐?
李相夷是唯一真正的大侠,他的侠甚至超越了男频武侠中的抵御外辱,形成了对统治阶级的限制。
所以李相夷跟其他人分道扬镳根本原因是:李相夷天然是个没有阶级立场的纯侠,但其他人无法超越自身的阶级局限。
2、杀死李相夷的不是‘恶人之恶’而是‘庸人之恶’。
人人爱他又害他,是因为普通人的感情里本来就掺有杂质。寻常夫妻、朋友、父母子女都在鸡飞狗跳里互相将就,磕磕绊绊中有和解也有反目成仇——可是俗世套不住李相夷,爱而不得化为隐恨,很正常。
人人忆他还负他,则是因为人心里都知道正义是什么,却没有坚持初心的力量,心里确实是爱他敬他慕他,可是做权衡时牺牲他。李相夷就像每个人幻想中的‘最好的自己’,一边杀死一边怀念,一边讨厌杀死他的自己一边越来越虚伪。
就像一首歌《你曾是少年》:
有些时候,你怀念以前的日子。可天真离开时,你却没说一个字。你只是挥一挥手,像扔掉废纸,说是人生必经的事。酒喝到七分,却又感觉怅然若失。
李相夷做剑客时是万人敬仰,因为剑客的敌人是其他人,所以总有一个人会天下无敌。
但英雄的敌人是人性——所以不可能有每时每刻的胜利,而是需要前赴后继代代传承。
所以剧对我最大的意难平并不是李相夷被辜负了,而是他的牺牲没有真切地改变这个世界,我没有看见武林有什么深刻的变化,也没有在方多病身上看到属于李相夷或者李莲花的‘更进一步’。
花仍然是孤身一人,像谪仙来红尘一趟,历经劫难最后只留下他的‘感悟’(还是那种无情道式的感悟)。
3、李相夷的遗憾究竟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高处不胜寒’。
李相夷身边的人都不坏,甚至在做正事,没有匡正武林全靠嘴,所以也有实打实的侠名。
可是李相夷拖不动他们,哪怕他非常努力去争取,也没法把他们拉到自己的境界上。
甚至后来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笛飞声是一个更靠谱的朋友,但他不理解李相夷的英雄情结,方多病看上去好像更维护李相夷,但李相夷需要的又不是这个。
他始终都在‘高处不胜寒’的困境里,而‘高处没意思’,他却下不来。
所以我又写了《天下第一》,就是为了让花花能放心走下来,而不是跌落下来。
4、李莲花那十年的意义是什么呢?
李相夷只能被动去等一个与他并肩的人,李莲花却可以引导别人去成为发光体。
花对叶的救赎,保护小莲子的底气(漠北这件事还有后半段,在小莲子那),就是‘见众生’带来的力量——那些你独自熬过的风霜雨雪,是有意义的。
希望后面的行文能尽力表达出这一点。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7_177839/2120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