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蔑,这纯属污蔑!”
褚中轩气得面目扭曲,把手中文书撕得粉碎。
文书三十六道,明显是对他诏书九道的回击,像是打了他响亮的一巴掌。
他仿佛听见邵沉锋不屑地说,就你会发诏书?就你数量多?我能更多!
什么兰枝绿枝?宫中哪有这个人!
何况,父皇就算发现了他的阴谋,也不可能让人去找邵沉锋,只会找朝中重臣。
他是真没想到,邵沉锋竟然敢说出父皇死亡的真相,难道不怕他也说?邵沉锋也弑了父的!
可他晚一步,就失了先机。
纵然说出,只怕信的人也不多,还会让他显得像个气急败坏、胡乱攀扯的小人。
大臣们都低着头,纷纷附和,“没错,这就是污蔑!”
“想当初,圣上对先帝何等孝顺,怎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圣上本就是太子,继位登基顺理成章,何需谋害先帝!”
虽然众臣言语中都信他,但褚中轩知道,他们心里已经在怀疑,不过这也不要紧。
深吸口气,命人弹压地面,禁止民间非议。
同时下诏斥责邵沉锋和贺芳亭。
转头催促齐剑隆及几位武将,尽快整军出发,又催郑增华运粮饷。
此时此刻,他明白了一件事。
镇北王府真的要反。
不是被他逼反,是本来就要反。
正如他需要借口,镇北王府也需要,才故意无视他的诏书,坚决不来奔丧,为的是激怒他,之后再混淆视听,质疑他得位不正。
接下来,就该兴师问罪了。
幸好他早有准备,否则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贺芳亭如果还活着,也是背叛朝廷,背叛褚家,从了贼!
褚中轩在金銮殿上怒吼,“朕没说错,邵沉锋狼子野心,早有预谋!镇北王府反了!”
众臣都道,“圣上料事如神!”
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
褚中轩没料错,大臣们确实怀疑他弑父。
一是因为镇北王府发来的那些文书太详细,由不得人不信。
二是很多此前众人想不通的事情,一旦接受褚中轩弑父,就都能解释通了。
先帝驾崩前,身边唯有褚中轩和李荣贵,不合常理。
李荣贵依然受到褚中轩的重用,也不合常理。
褚中轩为何非要让镇北王和顺安公主回来奔丧,以及镇北王和顺安公主为何就是不来,也有了答案。
因为小宫女兰枝跑了。
褚中轩可能通过某些蛛丝马迹,猜出有人带着先帝的密诏逃往镇北王府,才一心想让镇北王和顺安公主进京,伺机杀害他们。
而镇北王与顺安公主看到了密诏,知道他弑杀君父,自然不敢来。
褚中轩急着杀五皇子,是怕事情揭穿,被逼让位。
但也正是因为五皇子已死,大臣们没了别的选择,哪怕疑心他弑杀了先帝,也只能装不知。
否则便是大动荡。
先帝除了早年丧命的太子,还有四个儿子,可三皇子面有胎记,不雅观,听说还口吃,从不见外人,早早去了封地,九皇子刚两岁,显然也当不得皇帝,幼主临朝,极易造成后宫、外戚干政。
五皇子年龄合适,资质不错,可他死了。
本身便是太子的褚中轩,就成了最无可争议的人选。
大家都只想要安稳。
所以怀疑归怀疑,还是得认他。
另一方面,不认,可能人头落地。
新帝连亲爹、亲兄弟都敢杀,难道还会对大臣手下留情?
谁都不敢赌他的仁慈。
远在朔北的贺芳亭也对邵沉锋说道,“只是编个理由,想以此乱他朝堂万万不能。”
邵沉锋笑叹,“褚沧阳泉下有知,怕是会后悔。”
贺芳亭微笑,“后悔也晚了!”
一个宗族什么风气,往往由族长或主事者所塑造。
同理,一个朝堂什么风气,也往往由皇帝所塑造。
先帝褚沧阳希望朝中众臣对他唯唯诺诺,唯命是从,各种打压制衡,受不住的,都渐渐淘汰出去了,留下来的大臣们,身上少了些风骨,多了些圆滑。
还习惯了听皇帝的。
至于皇帝是谁,似乎也不怎么重要。
有时候,贺芳亭甚至感觉朝中诸公像富家翁,位置越高越像,求的是四个字,安稳富贵。
就连骨头最硬的唐朴方,劝谏皇帝时也下意识避开大事,只纠结于小事,他倒不是不敢,更像是没想到。
换言之,褚沧阳养了一群很怂的文武官员。
于是到了今日,大臣们就算怀疑先帝死得不正常,也无人愿意提,无人想为他报仇。
这也算他自作自受罢。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78_178029/2838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