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农家姑奶奶 > 第二百一十三章:这生意能做
    钱江也看到了守在宁家作坊门口的人,他是个老实人,被众人这么看着有些不自在,但众人从他嘴角的笑意以及沉甸甸的背篓就能判断出来,钱江这一趟出去肯定是有收货的。

    “怎么样?”钱村长迫不及待地问。

    “爹,小郎,都卖掉了。”钱江说着将背篓放下展示给众人看,而后道:“好多人都买不起一斤,我就分散了卖,二两三两半斤的卖或者兑换,这样卖得很快。”

    说话间众人也都看向篮子里,就见篮子里放着白花花的大米,还有一斤多的黄豆。

    “都换大米跟黄豆啦?”钱村长惊讶地问。

    “没呢,”钱江擦了擦汗道:“也有些人家条件不错所以花钱买的,一共换了三斤多点的大米,一斤多的黄豆,还有十文钱。”

    众人闻言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都写满了兴奋跟激动,这生意能做!

    这三斤大米要是放在粮食铺子里卖也能卖个二十七八文呢,已经黄豆也有个三四文,加上那十文钱,也就是说,家里不值钱的黄豆经过他们这么一倒腾,就换回来四十多文的东西。

    这买卖怎么不可以做?太可以了啊。

    钱村长站起身,对宁秋道:“小郎,那我们就先回去了,老婆子做好了饭等着我们呢,明早我们再来。”

    宁秋挥了挥手:“只要不坏了规矩,我巴不得你们天天来。”

    钱村长带着儿子回去了,路上问了一些经过。

    钱江满头大汗,很累,但他心里很开心:“去惠娘娘家村子的路上也经过了两个村子,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去的,第一个村子里就卖掉了两块豆腐跟半斤香干,他们是用钱买的,等到了我丈母娘他们村,那边全给消耗了。”

    钱村长闻言不住地点头:“家里黄豆不多了,你怎么不从你丈母娘家借一些来?”

    钱江神情有些凝重。

    钱江是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的性格的,闻言直接问:“有什么话直接说。”

    “我……我上午过去的时候说可以用粮食跟黄豆换,后来等人走了丈母娘问我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我看那意思是他们也想跟着干。”

    “你怎么说?”钱村长紧张地问。

    “我……我不敢说是我们村的,就怕他们知道了也要来,就说是帮别人跑腿。”

    “你做得对,”村长道:“就算要说最好也要等一等,至少等咱们村的人挣了这第一笔钱再说。”

    “那……咱家黄豆不多了,要怎么去借?”

    “下午你跟老二各自回自己丈母娘家一趟,也别说借了,就说咱们认识的人收黄豆。”

    “那价格呢?”

    “就按照三文钱一斤收  ,要好的,太差的不要。”钱村长道。

    花三文钱换一斤黄豆,转手能在宁家作坊换一斤松腐或者其他东西,这些东西要是能变现,一斤最少都能对半挣,太划算了啊。

    “那回头宁家要是有意见怎么办?”钱江不安地问。

    第一天没谱儿用东西兑换说得过去,后面要都是用黄豆兑换,就觉得有些不太好。

    钱江挑眉,看着自己憨厚的大儿子道:“宁家需要黄豆,很多很多黄豆,咱们这些黄豆兑换给他们也比他们直接从铺子里买划算,这省下来的也是钱啊。”

    “你不是说那豆腐也好卖吗,这青黄不接去卖豆腐生意估计也不差,你媳妇不是学会了怎么点豆腐吗?今晚咱就浸一些黄豆,明早让你媳妇做一板豆腐,你反正是要出去卖货的,顺带卖豆腐,多少也是一个进项。”

    钱江闻言觉得他爹这话也对。

    媳妇已经学到了手艺,只可惜另一个会的是炸松腐,那松腐太耗油了,他们家不舍得,感觉从作坊那边拿比他们在家自己做要划算得多。

    “行了。”钱村长照着儿子的后脑勺给了他一下:“你丈母娘家也没多少黄豆,快回去,吃好了早点过去,别被其他人抢先了一步。”

    闻言钱江赶紧加快脚步。

    吃过午饭,钱家两个儿子出门去丈母娘村子里收黄豆去了。

    村子里其他出去卖货的人也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一个个的都饿得不行,但也收获颇丰。

    最差的都翻倍了。

    这一下子让全村的人心里都火热了起来。

    宁秋都听他们说了,虽然都是用黄豆来换的他们家没一文钱进账,但她也不着急。

    黄豆是他们家的必需品,省了去买了。

    现在小打小闹的用黄豆或者粮食换都行,等他们的心大了想做更大的生意了,到时候不用她催,这些人就会拿银钱来交易的。

    歇了午觉起来的宁秋去作坊转了一圈。

    昨天留下的十五个人,今天早上淘汰了三个,留下了十二个,再加上之前那十个人,有六个都继续留在作坊干活,给工钱的那种,那这样就有了十八个人,完全忙得过来了。

    下午没什么事,宁秋决定回去,蘑菇估计没了,但笋子肯定出了一些,去年做的酸笋可好吃了,今天她是要多准备一些的。

    除了酸笋,她还要做多味笋干。

    等秋闱结束她是打算跟着宁夏继续去京城的,一来是去见见世面,二来想给自己的辣椒打开一个销路。

    第一批辣椒的定价肯定不便宜,这就限制了消费。

    整个后宋,那必然是京城的有钱人最多啊,所以她要去探探路子。

    从荆州到京城,先坐船再换马车,最少也要半个月的时间,她得给自己准备一些零嘴。

    回到山上的宁夏见家里没人,但是院子里堆放了不少没来得及剥的笋,就知道是陈大家的带着两个孩子进山了。

    索性也就没去山里,她拿着板凳跟刀剥笋子。

    一个时辰不到就剥了一小堆。

    趁着太阳好,宁秋又把这些笋外壳抱出去晒,晒干了冬天引火都是好的。

    刚出来就看到陈大挑着一担子笋回来,后面跟着的陈大媳妇也背着一背篓,那背篓里满的都冒尖了。

    阿花跟阿竹也背了,不过不是冒尖的那种。

    宁秋等在那,等他们靠近了才道:“这么多啊?”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81_181375/20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