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你不会想搞这个吧……”王平不理解。

    “可以试试。”

    “颅脑分离术虽然是世界首例,但,没什么能拿奖的方向,除非你短时间内把这门技术普及开。”

    许秋思索起来。

    颅脑分离术,他能教,也能教得通俗易懂。

    但关键是,再简单,技术壁垒也摆在那儿,其他人学不会啊!

    这批学生不行……

    那么,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拿点奖。

    “人工血管?”

    就在这时,许秋脑子里突然冒出个人。

    心脏外科郑主任!

    这还是妇产科那个弯刀综合征病人时期的事情了。

    病人需要手术置换人工血管。

    而直径小于6毫米的小血管,一直是整个心脏外科、血管介入外科的难题。

    小口径的人工血管,再狭窄发生率非常高,这也是介入器械领域最具挑战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制约大夏创新医疗器械发展的关键难题。

    颅脑分离术,是许秋一人能做。

    只不过是为稀少的连体儿颅脑分离手术,提供了一个最后的希望。

    当下,很难有人真正学到这门手术,更妄论上台处理复杂的联体畸形。

    但人工血管不同!

    如果许秋能研究出成果,攻克人工小血管的难题,将实打实地为无数患者提供全新的医疗器材的选择。

    而这,也将成为血管外科方向,唯一一个大夏向全球收取专利费用的材料!

    王平怔住了。

    这……真的能出成果?

    郑主任那边,跟研究院已经推进了十几年了,一直在想办法打破“人工血管6”禁区。

    国内外,其实有很多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包括行业内的心脏介入名医,都投身于此。

    他们深知,只要能出成果,把人工血管的直径下探到6,或许心脏介入就能迈入一个新时代——而研究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人,会成为时代的注脚。

    “我喊郑主任过来!”王平深深地看了许秋一眼,立刻打了个电话。

    砰砰砰!

    几分钟的功夫,郑主任就赶来了,他来不及喘气,撑在办公室门口,兴奋地道:“许,许秋,四个月了,我等你加入研究团队整整四个月啊!”

    “坐,坐下谈。”王平倒了杯水。

    两个小时后,许秋和郑主任从办公室出来。

    王平呆呆地目送两人离去。

    真的要研究小口径人工血管……

    这可是限制全球心脏介入外科发展的难题啊!

    ……

    “许医生,  我相信,有你的加入,研制成功的时间应该能提前十年!”郑主任心情高涨。

    许秋:“原本是几年?”

    “预计着二三十年吧!”

    许秋摇了摇头。

    还要十多年?

    他等不起。

    十年以后,他估计已经在研究换头手术了,怎么可能还纠结在一个6的“大”血管上边?

    郑主任则来了兴趣,眼热地问道:“许医生,你……莫非有什么想法?”

    ——

    这两天很忙,剩下一张我尽力晚上给大家补上

    “还能再提前点。”

    许秋前世的研究方向就是心肺移植。

    小血管,则主要用在心脏外科介入上边。

    如果不是开了挂,掌握的手术的实在太多了,他这会儿可能正扑在小血管的研究上。

    “还能提前?”

    郑主任瞪大了眼睛,神情激动地道:“人工血管是咱们心血管外科高值植入耗材,国内的消耗量非常惊人,一度占到了世界人工血管用量的百分之十。

    像咱们临海一院,心外科规模不算特别大,一年才用一千来根,有些心外专科医院,一年能做三四千台人工血管植入术。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82_182667/93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