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李母去洗碗,李宗明则带着三个儿子去小溪边处理李怀溪下午弄回来的鱼。

    李父怕鱼放一夜不新鲜,想要赶紧把鱼收拾出来。

    正好今天月中,月亮又大又亮也不需要火把。

    既然老三做的鱼能入的了镇上如意楼的眼,那就证明肯定不一般。

    作为父亲的他肯定是全力支持的。

    四人结伴到了小溪边,借着月光拿出从家里带出来的镰刀、剪刀、柴刀开始给鱼开膛破肚去鳞去鳃。

    月色如烟,撒在河滩地上,照着小溪旁的四个农家汉子,每个人手里一条大鱼,干的格外仔细。

    忙活了半个多时辰,50斤的鱼全部处理完毕。

    除了鱼本身之外,鱼肠、鱼鳔等鱼内脏也被李怀溪洗干净收了起来。

    大鱼的鱼肠很大,连接着肝脏和肥油,鱼鳔也是大大的,杀完后攒起来也是一堆。

    这些鱼货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前世超市里杀鱼档的老板给客人杀完鱼后都会把这些特意留出来,等晚上超市关门后带回家做下酒菜。

    所以这些鱼处理的时候李怀溪也让大家把鱼鳔鱼肠留了出来。

    处理完毕,四人刚想回家,李怀溪站起身借着月光往水里一瞟,只见石头旁出来了几只螃蟹,正在张牙舞爪的吃鱼内脏。

    看到一只,一细看就发现了第二只,叫上大哥二哥一起看才发现竟然有一大群,只不过刚才忙着杀鱼没有注意到。

    “这咋这么多螃蟹?”李怀林很是疑惑。

    这种螃蟹是本地的溪蟹,也叫山螃蟹,从小在山涧溪水里长大,能上山能下河,夹起人来也是一等一的厉害。

    平时自己特意来掀石头都不好找的溪蟹,这会儿竟然有这么一大群。

    听到儿子发问,李宗明笑道:“螃蟹本来就是晚上出来找食的,应该是我们杀鱼的腥味把它们引了过来,这么多鱼的内脏顺着水往下飘,这白来的肉食它们不想吃都不行,而且看这个数量,溪下面的也都爬上来了,快抓!”

    说着立马下水行动起来,三人也赶快跟上,挽起裤腿淌进了溪水。

    李父和大哥二哥有经验,即使受惊钻到石头底下的螃蟹也能被他们抓出来。

    但李怀溪没抓过这个不得要领,水里的螃蟹披着一层坚甲,看到李怀溪往这伸手就举起自己的两个大钳子抗衡,张牙舞爪的要跟他一决高下,压根就没想跑。

    李怀溪张着两只手无奈朝大哥那边看去,发现大哥抓螃蟹根本不跟它正面对抗,而是从后面偷袭,只要捏住螃蟹的后背,让它的一对大钳子够不到自己的手指就没事。

    李怀溪照做,被夹了几下后才找到了窍门,吱哇乱叫的被大哥二哥嘲笑了一顿,后面硬着头皮抓了几只就顺手多了。

    四个人一通忙活,抓完外面的又把水里的石头掀开抓躲起来的。

    两刻钟后,本来大快朵颐的螃蟹除了特别小的,其他的都被捏住后背一个个扔进了竹篓。

    在水边扯了一些水草盖住背篓,又找了一根粗点的树杈穿过,李怀山和李怀林一人一边抬着鱼和螃蟹走在前头,李父和李怀溪走在后头。

    ……

    一朵云彩遮住了明亮的月光,四人也在这个时候回到了家。

    李母还没睡,起身点上油灯跟家里人一起把鱼挂上竹架,把鱼肠和鱼鳔泡到了水里,然后看他们抓回来的半篓溪蟹。

    回来后大哥把螃蟹都放进了鱼篓里,这种篓子窄口宽肚,再用草把口堵结实了,螃蟹想跑也跑出不来。

    掂着满满一鱼篓螃蟹放到盆里,又用水湿了一遍保证螃蟹不会干死。

    李怀溪开口道:“爹,明天我再去一趟镇上,把这篓螃蟹和大老鳖卖了吧?”

    大老鳖此时正在用力的往木盆外面爬,奈何用尽力气也只能露出个头来看到外面,越过盆沿看向屋里被杀翻了的鱼,顿时没了力气,松开爪子滑到了盆底。

    李怀溪的提议李宗明想了一下便同意了,溪蟹平时是有人吃的,但是想要做的好吃必须得用油炸,不炸酥了根本咬不动,家里条件有限,油炸螃蟹他还真舍不得。

    商量好明天的安排,一家人简单收拾一下便吹灯歇息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李怀溪早早起了床,背上一个竹篓,把盛螃蟹的鱼篓和大老鳖放在里面便出发去了镇上。

    在路上李怀溪就想好了,溪蟹这种不好抓还费油的食材在摊位上是不好卖的,一般人家里想吃螃蟹得先看看家里的油罐子丰不丰裕,这种野外来的食材必须要送到酒楼才能体现它的价值,酒楼里会有大把的有钱人为这一口新鲜买单。

    走了一段路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李怀溪进了超市,在水产区又捞了一只大老鳖出来和背篓里的那只作伴儿。

    看了一下水产区,经过三次打捞,淡水鱼还有条,大老鳖还有四只,另外的就是一些小龙虾和海产品了,小龙虾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海产品是目前拿不出来的。

    吃完鱼就该想别的招儿了,还好鱼干可以换钱,第一步卖出去后面就好走了。

    看着空出来的水缸,李怀溪丢了些螃蟹进去,先让它们活动活动,等回来的时候炸了给家里人补补钙。

    到了镇上之后直奔中街的如意楼,进门看到小二正在拿着抹布擦桌子,掌柜的在柜台后面打着算盘算账。

    赵掌柜是农家出身,年轻的时候跟自己大哥在镇上摆摊干生意,大哥的厨艺在自己之上,自己则更喜欢经商之道,俩人是分工明确的好搭档,所以摆摊的时候就一个负责做吃食另一个负责吆喝。

    因着家里有一本家传的菜谱,兄弟两个的生意也越干越大,十几年里店铺不断扩大,成了现在的如意楼。

    酒楼建完之后顺理成章的赵掌柜做了前堂的掌柜,后院的厨房则是大哥来负责。

    赵掌柜打着算盘算这个月的支出,看到鱼干这一项的时候不由得一笑。

    大哥最近迷上了研究新菜,只要逢集的时候去就去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食材,结果这次还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昨天在集上买来的鱼干质量上乘,大哥根据食材开发出来了一道新菜,推出来后颇受欢迎,吸引来不少新客,账目上的收入也高了很多。

    不知道下次赶集那个卖鱼干的的小哥还来不来了。

    正想着,门口传来一声喊:

    “你好掌柜的!”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82_182864/36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