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的入门检查要比院试更加精细、严格,不仅要查看考生随身携带的毛笔和砚台,就连衣服也要扒开细看,有没有将文章抄录在身,达成作弊的可能微乎其微。

    其考场是一排排小巷,每个巷子里都有一张张桌子,桌子距后墙约两尺,桌子与桌子之间都被一道竖墙相隔开来,每位考生都居于桌后。

    身前是桌,左、右、身后俱是高墙,断没有交头接耳,私相授受的可能。

    考生皆带着一个篮子,里面有少量的吃食和水。

    墙角里有一个木桶,供考生尿在其中,但上大号就要向巡考申请,每一个巷子的尽头都是一个茅房,供考生使用。

    不过,很少人会打报告申请,在这种大考上拉屎,会被视作对皇帝不敬,巡考将在其卷子做下标记,取消他的考试成绩,所以考生们不到饿得实在受不了,一般不会进食。

    陈明来的较早,居于第一排第三号位,此地正对大门口,闲着无聊,便观察逐一进来的诸位士子,却也有几位熟悉的面孔,都是登封城里的秀才,其他则都是生面孔。

    突然,又进来一位着青衣长衫的俊秀男子,竟是那杨文远。

    陈明差点都忘了,他也会参加此次乡试,而且三年两次的会试他第一次就考中秀才,想必已经准备的相当充分。

    见有人盯着他看,杨文远虽有疑惑,却也不敢稍作停留,仅仅对望一眼,便移步至后方寻找座位去了。

    看来他不认识自己,陈明心想。

    乡试的考试内容只涉及文章,依旧是从四书五经等先贤典籍中出题。一共分三场,每场考试时间为三天两夜,合计是九天六夜。

    每场考试结束后,考生都可以去客栈洗个澡或者找个馆子好好的大吃一顿,也可以去见见朋友,有的人直接就到路边的青楼妓馆寻花问柳去了。

    陈明出场时,自有妻儿在外等候。在返回客栈的路上,他只是向路边那魅惑风骚的女子看了一眼,就被身旁的人扭住了腰间软肉,他强忍着控制表情和夫人渐渐远去了。

    考完了剩余两场,一家三口并没有急着回去,安静地等待放榜。

    洛阳人喜欢喝汤,入乡随俗,今日一家三口喝的是羊肉汤,它以羊肉为主要原料,经过熬制而成。其汤汁浓郁,羊肉鲜嫩可口,配以各种调料如葱花、香菜、胡椒粉等,味道更加鲜美。

    主食吃的是锅贴,该小吃源于北宋时期,在洛阳地界上相传已有数百年。它的制作特点包括一包汁、一团馅、一张皮,造型美观、色泽透亮,吃起来外焦里嫩、灌汤利口、焦脆软香。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紧接着几个报录人敲锣打鼓着走进殿中,高喊道:“贵店陈老爷陈明高中豫州乡试第九名。”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陈明却只是微微一笑,宠辱不惊地继续坐在那里吃饭,仿佛这个好消息与他无关似的,而云锦则激动得一下子站了起来,满脸喜色地喊道:“中了,中了!”

    众人听到云锦的话,知道是她对面的郎君中了,纷纷向其贺喜,陈明也赶忙起身,微笑着向诸位拱手行礼:“多谢诸位!”接着,他从怀中掏出一些碎银打赏给前来报信的人。

    客栈老板也收到消息从里边走了过来,只见他取出两枚银元宝,奉与陈明:“老爷住在我这,小店蓬荜生辉,略表寸心,还望笑纳。”。

    陈明也不与他客套,接过银子,道谢一声,便回去继续吃饭了。

    老板事后定会大肆宣扬一番,中了乡试第九名的老爷都曾在此歇脚,可谓风水宝地。

    这家客栈的未来已可以预料得到,名气和生意都会水涨船高。

    此间事了,再呆在这里已没有意义。云锦回屋收拾了行囊,一家三口回登封去了。

    到家以后,略作收拾,陈明就去拜见两位先生,告知他们喜讯。

    师徒三人会聚一堂,听了陈明讲述此次考试和放榜的详细情况,孝光先生皱起眉头,缓缓地开口说道:“科考之路已经中断了整整十年,这次仅仅是豫州的乡试竟然就录取了多达一百八十人!以此类推,整个九州加起来恐怕要有一千六百人了,这可是比之前增加了一倍还要多啊!”。

    听到这番话后,对于科考之事颇为了解的钟胡接口道:“应该不至于会有那么多,每个州的录取人数都是不一样的,咱们豫州人口众多,上面自然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提高我们州的录取人数,但是像并州那样地域狭小、人口稀少的地方,能够录取到九十个人就算很不错了。”。

    “原来是这样,那按照你的看法,会试的时候大概会录取多少人呢?还有,殿试是不是还会淘汰一些人下去?”。李孝光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接着又继续追问道。

    钟胡摇了摇头回答说:“我所说的这些都不过是凭借以往的经验而已,至于会试和殿试具体的情况,我并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也不敢随便乱说。就让伯昭代替你我去看一看吧。”。

    陈明一直默默地倾听着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心中暗自思考着什么,直到师长提及自己,他才开口说话:“钟师生不逢时,孝光先生无心仕途,非不能也,即便是现在去参加会试,也能蟾宫得桂,雁塔题名。”。

    二人知道他有意恭维,偏偏他又说在点上,因此皆是开怀大笑。

    又与二人交谈许久,陈明才告辞离去。临别之际,两位老师依旧嘱咐他多下苦功,再接再厉,对其关切之意,可见一斑。

    回来时,发现斜对门的老爷子正在劈柴,陈明与他打个招呼,便推门进了家。

    没过多久,陈明中举的消息就在登封城中传播开来,要说这嵩阳书院也真是厉害,加上陈明,这次雍州乡试考中的举人有三分之一都是这里的师生,上次院试的“案首”江渚更是夺得了乡试的第二名“亚元”。

    近日,一直有人登门拜访,或是登封城里的富商,或是有一定地位的缙绅,更有人提出想把自己女儿嫁给陈明做妾,不过在看到陈夫人那怒气冲冲的脸色,就止住了说下去的打算。

    陈明一一将客人送走,发现对面的老爷子依旧在劈柴,不免心生疑窦,怎么连劈了这么多日还没劈完,见他院门敞开,便走了进去问道:“您是准备把冬天要用的柴都劈了吗?也不怕没烧完受潮了吗?”。

    老爷子微微一笑,略显中气不足,道了句模棱两可的话:“我既怕她烧完,又怕她烧不完。”。

    说完,便不再言语,继续劈柴。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88_188716/127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