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七百零三章 散朝后的迷惑
    第703章散朝后的迷惑

    乾清宫里,

    洛云侯打算胡搅蛮缠,一嘴反问,颇有咬着不放的道理,让李家大公子李潮生,看不下去了,一股邪火往脑门儿上蹿,先是一挥衣袖,面色铁青站出来,出言斥责;

    “洛云侯,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什么时候,谁说朝廷要加赋税了,还不是你刚刚提起的,少把这些脏水,浑水,泼别人身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洛云侯是内阁首辅呢。”

    “咳咳,李大人,你说的这些可不对啊,饭怎么可以乱吃,一个不好,上吐下泻是小,万一哪个饭食过了夜,馊了,吃了危及生命,可悔之晚矣!

    另外,话,是不可以乱说,本侯就是提醒一下,可不是要真的那样做,再说了,首辅大人可是你爹,这些朝政的事,也不是你一家之言,朝臣人人都可说,至于做不做,那由内阁决策的,你可是问错人了。”

    张瑾瑜没好气的冲着李家大公子呵斥,刚刚李家公子那一番言论,也算得上筹谋已久,看样子,以往都是装出来的,如今原形毕露,不是个好相于的人,李家父子,不简单啊。

    “侯爷,你刚刚所言都对,这些,都是内阁下的决议,加不加赋税,怎么加,加多少,要内阁阁臣讨论,上报给陛下,最后才能决定的,也不是老夫一个人随便说说,就能加的,

    不过,侯爷所说的加赋税,也不是不可以,朝廷赋税,主要靠田亩之赋,还有那些商人行商的商税构成,以往都是十抽一,后来为了京南赈灾,变成了十抽二,都是些无关痛痒的,所以,老臣觉得,商税还是要涨一涨,十抽四也成,”

    李首辅苍老的声音响起,风轻云淡的就把商税给翻了一倍,让张瑾瑜倒吸了一口冷气,税重了,这商品的价格就上去了,那些奢靡之物岂不是更贵,既然田亩不涨,百姓赋税不变,那收割的,只能是在场的百官啊,就算百官不花钱,但他们府上的子弟,也不可能不花银子。

    “这件事,随后在内阁讨论,今日,不议,除了这些,那些亏空还有什么办法,李首辅,还有没有他法了?有,那就再说一说。”

    武皇是时候出言打断,这增加税赋的事,万不能在这里讨论,不过商税,确实低了,那些豪商,各家缠万贯,吃的用的,竟然有些人比宫里吃的还要好,还有那些走帮的商会,更是奢靡,这些,在御马监赵司抄家的时候,都是一一记录在册的,那夜,武皇半宿没睡,连夜翻看了奏疏,心中早就有了想法,今日,被洛云侯和李首辅一提,对策不就来了。

    “回陛下,想要增加朝廷收入,无非是开源节流,节流不好做,那只有开源,老臣觉得,既然江南那边,改田为桑政策实行,不如再加上一策,让地方官员一块,把改天为桑的田亩之数,增加一倍,这样,就能多产蚕丝,养银一千万两以上,能多产丝绸锦布,二十万匹,加上原来每年二十万匹的产量,和今年原计划里的翻一倍,总数就到了六十万匹呀。”

    一声惊叹,李首辅显而易见,就是照着吏部,还有工部那些人,以及陛下内务府,都照顾了,从织造局入手,以点带面,有了这些底子,一年稳妥的,都是大批银子入账。

    这样一说,文武百官都是心中一动,尤其是在江南有产业田亩的,都在想着,是不是把自己那些田亩,也改成桑田,赚一些利润,每年的锦布缺口那么大,即使没有锦布,那些生丝直接卖给织造局,也能赚不少银子。

    倒是武皇沉吟了一番,再增加一倍,田亩之数不一定就够了,也不知李首辅有没有好的办法,

    “农田都改成桑田了,那江南百姓,都吃什么,还有北地边关供应粮草,从何处来?”

    “回陛下,江南的粮食产出,全部留下,仅仅是吃也就够了,边军粮草,那就从外省调拨,京城就换成安湖周边的良田供给,除了江南有上好水田,京城南边,安湖周边,也是天下粮仓,朝廷可以扩大耕地面积,粮草不需要担心,历年来,京城存量之地,通州,都是从外省调拨八百万石粮食,增加了田亩之数,这些粮食就能省下来,江南,北地,都能用了。”

    殿内,

    依旧是内阁首辅李崇厚,和陛下一问一答,想法都是好的,但是张瑾瑜有些不明白,通州那些粮食,不都是江南产的,其他地方来的,好像很少,毕竟江南有着运河便利,京城这边,良田不少,应该没问题,

    只有边关粮草,如何运送。

    这一点,武皇显然是想到了,京城遍地是良田,粮食不需要供给,江南那边,供给京城和边关的粮食要是给免了,边关用粮食,又如何调集,这是个大问题,问道;

    “外省调来的粮食,一定比自己产的粮食贵,边关粮草用度也不少,这样一来,花费银子多了,兵部,和边军是否愿意?”

    “回陛下,北地不是不产粮,是产的少,不够吃的,所以需要外地调粮,江南那边,每亩桑田产的生丝,比每亩农田产的粮食,收成要好,而且卖的银子,也不是粮价能比的,百姓应当愿意,就是当地官府,压力也不大,毕竟免去他们往京城和北地,运粮食的任务,想来他们也是愿意的。”

    李首辅,想了想,这是最稳妥的,既解决了财源问题,又解决了粮食问题,毕竟生丝产出的银子,可比粮食多多了,就算粮食贵一些,也花不了多少银子,结余的可不止这一点!

    坐在高位上的武皇,随即在心底算了算,确如李首辅所言,这个账大有可为,只要保证边军粮草供给不变,京城这边,放开南面那些荒地,给百姓耕耘,要不了多久,就能变成良田,缺额亏空补回来,也不需要几年!

    “卢爱卿,顾爱卿,你们觉得呢?”

    堂下,

    卢文山脸皮一紧,此事他虽然早已知晓,但是江南那边,田亩都在世家乡绅手中,他们愿意,但是需要官银去买,耗费必然不小,

    至于江南百姓,不知愿不愿意,从首辅大人计划来看,算的情况来看,倒也不错,迟疑一下,回道;

    “回陛下,臣附议,老臣觉得可行,但还需要地方官府,认真办理,毕竟不是小事,具体如何,还需要看成效。”

    话也没说死,就先试试看。

    顾一臣则是皱着眉头,说着好听,可是百姓有几个愿意改田为桑的,毕竟桑是给蚕吃的,不是给人吃的,还有税赋怎么定?最主要的,就是那些督办的官员,谁能信赖,不会中饱私囊!

    “回陛下,老臣觉得有些事,还是要再考虑一番,改田为桑虽是好事,但是税赋怎么算,虽然生丝收成高,但是这税赋也高啊,另外,万一官府督办,稍有差错,可就不是小事,所以粮食需要保证产出一定要够,还要保证督办官员廉洁,不然,臣怕朝廷的好事,被那些贪官污吏办成了坏事。”

    顾一臣的忧虑,显而易见!

    “嗯,顾爱卿说的在理,那就再加一条,凡是改田为桑的百姓,交的税仍按农田征税,不许增加税赋,另外,官府那边收取的生丝,全部按照市价,由府库出银子购买,全部送到织造局,统一纺织成品,不得擅自挪用生丝,织造局那边,戴权,要从宫里,派个得力的人选过去,此事,就这样定下了,朕还警告所有的官员,谁在其中捞了银子,朕就抄他的家。”

    “是,陛下,老奴领旨。”

    武皇话音落下,一锤定音,敲定此事,让几位阁臣,有些不解,今个闹得这一出,谁得了利益。

    “另外,李潮生,你那个政通司的左丞也不要干了,去内阁,任职内阁执笔,跟你父亲,好好学学,看看内阁天天都忙些什么,知道吗?”

    “谢陛下,臣明白,”

    巨大的惊喜从天而降,李潮生满面通红,立刻跪拜在地谢恩,这举动,更让不少阁臣警觉,卢文山和顾一臣,二人苍老面容微变,将到嘴边话又是咽了回去,抬眼瞧了瞧首辅大人,心头叹了一口气。

    只有张瑾瑜瞪大眼睛,陛下的意思,这个什么李家大公子,就算是入了内阁了,执笔,怎么没听过这个职位呢?

    至于殿中众臣闻言,倒也没听出什么不对,面上兴奋之色不减分毫,朝廷财源困难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日后应照此例,每年税收,仅仅江南一地,就能翻上一番,定然振奋朝堂。

    工部侍郎楼孝若,脸色好看了许多,出列高声呼喊,

    “陛下,臣还有一言要说!”

    “楼爱卿,讲!”

    见着楼侍郎一脸的激动,武皇周世宏点了一下,扶在龙椅上的手指,心里盘算着,工部的亏空,每年都是最多的,一来二去,再多的银子也不够用,宫里省下的银子,不如都拨给工部,以备后用!

    楼侍郎得了应许,出列躬身一拜,神色坚定,瞪了一眼户部侍郎沈中新说道,

    “是陛下,臣就是想问一问,既然户部有了银子,那欠工部的银子,何时还给工部,京城改造宅院用的银子,预计三百万两,皆因工部改造计划,提前把宅院租出去,得租金二百万两,就因此,户部把银子给扣了下来,所以臣就想问,为何不播给工部。”

    沈中新脸色铁青,你都说了,还没改建就有了二百万两租金了,为何还需要户部的银钱,刚想说话,就被顾阁老拦下,

    “那依照楼侍郎的意思,该当如何?”

    “自然是按预算来,今年拨给工部的银子,一文都不能少,租金,从明年再还给户部,”

    楼孝若寸步不让,

    “你……你……”

    被楼侍郎言语所气,沈中新面色阴沉似水,目光几欲喷火,嘴唇翕动了下,却不知从何辩驳。

    沈中新无法,毕竟刚刚自己用这些状告吏部的,殿中众臣,都是作壁上观,目光带着几分玩味。

    “好,不过户部也不放心这些银子去向,”

    顾一臣竟然答应下来,回头看向高位上的陛下,拱手道;

    “陛下,老臣答应拨付,不过需要一人管理这些银子,万不可挪作他用,还需要保人,请陛下定下一人交接这些银子。”

    “嗯,既然顾爱卿说了,朕也就点一人,京城宅院改造计划,乃是洛云侯所定,那就由他担保,户部的银子转给他,宅院收的租金也给他,负责改造宅院的费用,就从他管的那些银子里面扣除就成,你看可否?”

    武皇快刀斩乱麻,大体之事定下了,许些小事,不想再问,顾一臣脸色微笑,

    “谢陛下,臣领旨。”

    工部侍郎楼孝若张了张嘴,只能谢恩领旨。

    张瑾瑜撇了撇嘴,

    一场大朝会,竟然成了分赃大会一般,大块的猪肉分完了,还剩一小点的大块肉留在那,现在,不少朝官的眼神,纷纷朝着张瑾瑜这边看过来,工部改建宅院的事,本就是一本万利,谁都想插一手,可惜,工部自然知道是香馍馍,捂着不给众人看,这一闹,反而把香馍馍丢出来了,

    还好巧不巧的落入张瑾瑜的怀里,这下,引人眼红啊,工部自不必多说了,本就是他们的,要没要来,反而还把那些改建院子的租金,也给搭了进去,心里憋屈可想而知。

    倒是户部,也没有再说什么,银子出了就出了,反正本就是该出,要不是因为工部的亏空,这些银子早就送过去了,如今算下来,也不吃亏。

    张瑾瑜本想不接的,但转念一想,不拿白不拿,银子过手,就算是不贪,也像那,拿猪肉一般,手上全是油啊,这些人还是需要来求自己的,怎么也能过过瘾,

    “是,陛下,臣绝对看紧这些银子,务必不浪费一分,把银子花在刀刃处。”

    张瑾瑜想明白之后,在朝堂得了便宜,立刻把此事接下了,还想着,等下了朝会,就去工部,把银子拿回来。

    无他,

    皆因陛下勤政以来,开源节流,防止朝廷用度挥霍无度,京城这些官员,在部堂里,都是能省则省,油水自然就少了,再加上朝廷那些欠款的追缴,京官的俸禄不足以应付生活。

    贪官污吏自然不怕,但有一些操守品杰不错的,不说揭不开锅,日子过得就显得清贫起来。

    张瑾瑜被不少人盯着,烧热的目光有些烫人,心头也有些异样,钱的能力,果然是从古至今的金钥匙。

    “行了,此事大定之后,就是接下来的恩科,明日准备,后日开考,诸位臣工,做到心中有数。”

    武皇点点头,今个的事,终于理清楚了,接下来,就是恩科,重中之重,所以还是提了一句。

    “是,陛下。”

    文武百官尽皆应是,也都心中一凌,毕竟这一次科考,乃是空前盛状,人数之多,历年之最,又设了新的考场,不少官员家族子弟,都有参与,是龙是虎,就看这一次了。

    眼见于此,事情完了,

    戴权立刻瞅准时机,立在那喊道;

    “退朝!”

    一声长音落下,群臣又是一拜,

    “恭送陛下。”

    一声山呼过后,武皇也未留人径直离开,留下百官群臣,在殿内候着,直到武皇离开后,群臣忽然炸开了锅,都是有些兴奋地,想着和洛云侯说几句话,看能不能支取银子,或者借银,

    张瑾瑜哪里可能和他们说话,先是跑到了沈中新身边,

    “沈兄,那些银子可要留好,没有本侯的签字谁也不能动。”

    又看了身边的工部侍郎楼孝若,也给提个醒;

    “楼大人,工部租金那些银子,除了修建宅院需要用的,其他的你可不要挪用,账册做好,本侯盯着呢。”

    “这,是,侯爷,下官给您记好账。”

    楼侍郎也是无奈,白白费了一番口舌,徒做嫁衣。

    刚说完话,

    文官那边人还没过来,武勋的几位国公爷就往这边走来,那微微笑容,看得张瑾瑜心中一抖,想好事的人来了,脚下抹油,这就要开溜,镇国公嘴上还喊着,

    “你这小子,跑什么。又不是问你要银子,看你吓的,”

    “老国公,府上有事,身子不利落,等下回再说。”

    留下了一句话,

    人就先跑了出去。

    看的不少官员目瞪口呆,这样都行。

    襄阳侯见到镇国公气的吹胡子瞪眼,劝了一句,

    “老国公,可别生气了,洛云侯也是有苦难言,明日就是考官入场的日子,他还需要准备好些东西,所以,有事等闲暇时候再说,”

    “你啊,如今也油腔滑调了,跟洛云侯那小子不学好,净学这些不好的,哼,走了。”

    镇国公终归是消了气,无奈指责了襄阳侯一番话,这就迈着步子出了乾清宫大门,身后,只有襄阳侯柏广居苦笑着摇了摇头,遂迈步跟了上去,回府上还要备上换洗的衣物,吃食还有大袄都要拿上,七天时间,可不好熬啊,也不知侯爷怎么准备的,好像也没和侯爷说此事,是不是还要说一声?

    朝会散去之后,

    朝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了话,都在小心的谈论,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而其他闲散京官下了朝,成群的往宫门走去。

    宫门外,一众官员各自上了官轿,还有马车,匆匆离去。

    只有卢文山和顾一臣,二人在宫门对视一眼,而后登上马车,看着不远处,李首辅的官轿,周围围了一大批官员,都是曾经李党的中坚人物,首辅大人,还是留了后路的,接下来,会不会,小阁老就出来了,陛下的心思猜不透啊!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8_18418/417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