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永刚几人在双塔公园内,看到一群服装艳丽的年轻人,围起圈子拉着手风琴、跳着踢踏舞,都很好奇地去吃瓜。
交谈中得知,这塔城居然是“手风琴之城”,手风琴的普及率极高,到处都充斥着艺术气息,市民们都是能歌善舞,号称“音乐之都”。
为了让塔城的手风琴文化名扬世界,塔城市还建了一座手风琴博物馆,而且还是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手风琴博物馆。
在热心市民的指引下,虎永刚几人来到了这座手风琴博物馆。
只见500平方米的展厅内,陈列着中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的一千余架手风琴。
其中不乏很多历史悠久的古琴,每架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徜徉在这座手风琴的王国,一架架造型奇特的“耄耋老琴”,会让人情不自禁停下脚步,用心去倾听它的传奇。
其中有六架手风琴堪称镇馆之宝,均为法国工匠比松所制,距今已有150年以上的历史,要知道手风琴的历史也才200年而已。
漫步于博物馆中,就好似置身于手风琴的海洋,除了能享受着视觉盛宴,偶尔还能听到一曲激情四射的演奏,让人眼耳并用,尽情享受手风琴带来的美好体验。
虎永刚他们还有幸遇到了博物馆的创始人——道吾然。
此人在当地被人们称为“琴痴”,是一个疯狂而痴迷的手风琴收藏家。
他倾其所有,从世界各地收藏了1200多台各式手风琴,成为塔城艺术圈的传奇人物,还屡次登上央视等各大新闻媒体。
几个地方转下来,不知不觉的到了午饭时间。
在新疆待久了,虎永刚对新疆美食已没有了当初的惊艳之感,只感觉是大同小异。
不过这天随意找的一间小餐馆,除了常见的大盘鸡、手抓羊肉之外,还让他们吃到了一道之前没有吃过的美食——马肠子纳仁。
这“马肠子纳仁”看起来有点像香肠,据餐馆老板介绍,其制作的过程相当讲究。
得选上好的马肠,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处理,才能确保肉质鲜嫩、口感纯正。
这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美食,历史悠久,味道独特。
一口下去,马肠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请客口感丰富。
在塔城当地,人们常说:“吃了马肠子纳仁,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草原美味。”
然,这餐馆老板却不是哈萨克族人,而是达斡尔族人。
这又是一个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少数民族,虎永刚的好奇心顿起,不惜华子一根接一根的派发,也要餐馆老板讲讲达斡尔族的故事。
达斡尔族,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排名比较靠后,只有十多万人。
有关“达斡尔”这个名称的来历,最早是在努尔哈赤称汗后,征服黑龙江中游,当时“达斡尔”一部分以所在地区,被称为萨哈连(满语对黑龙江的称呼)部;
一部分以其进贡物的特点,被称为萨哈尔察(满语译音意为黑貂)部;
还有一部分与鄂温克等,被泛称为索伦部。
到康熙初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才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达斡尔族人的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现在的洮儿河),明朝初年迁往黑龙江以北;
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清朝政府为巩固后方,达斡尔族最初迁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
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所以现在的塔城就有达斡尔族人居住。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不过他们的原文字已丢失,现在使用的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如今的达斡尔族人,基本上都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
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
清朝时期的内外战争中,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抗日战争时期,达斡尔族人为东北地区抗日做出杰出贡献。
达斡尔族的民风淳朴,以敬老、互助和好客为佳风。
对长者,无论是在路上行走,还是出入房门,青年人都要让路;
儿女外出归来,要先给老人请安;如果有好吃的或者是老人喜欢吃的食品,首先要敬给老人,或给老人留下一部份。
家里如有客人来访,主人要递烟、敬酒、端出奶制品热情招待;即便是家境贫困的家庭,也非常乐于想方设法地款待。
倘若是贵客临门,酒席上还要增加“瓦奇”(猪肘子)和“手扒肉”等佳肴,盛情款待。
无论谁家宰杀牲畜,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
让餐馆老板引以自豪的是曲棍球。
据他所说,曲棍球这项运动,就是从他们达斡尔族兴起的。
曲棍球在达斡尔族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数百年前便开始流传于达斡尔族民间。
早在辽代契丹人中,曾盛行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的体育活动——波列,而“波列”就是达斡尔族现代的曲棍球。
而且中国第一支专业的曲棍球队,也是他们达斡尔族人建立的。
而虎永刚几人最感兴趣的,自然还是他们的婚俗习惯。
餐馆老板说,达斡尔人对男婚女嫁非常重视,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独具的传统婚姻习俗。
很早之前,达斡尔族人中就产生了一夫一妻制婚姻,并且一直传承到今天。
历史上,达斡尔族实行并不严格的族内婚,通婚范围主要在本民族内部,也就是以异姓成员为通婚对象。
后来,由于与鄂温克族、蒙古族、满族、鄂伦春族和汉族等民族长期相邻而居,达斡尔族同其他民族之间的通婚也得到允许。
氏族外婚制度,是达斡尔族婚姻习俗方面的又一项基本制度。
同一哈拉(氏族)、莫昆(家族)的男女因为有血缘关系、为同一父系祖先的后代而严格禁止互相通婚。
为保持亲戚间稳定的伦理关系,达斡尔人虽然允许部分有亲属关系的人通婚,但是要求双方辈分必须相同,严格实行同辈婚。
同时,达斡尔族入赘婚比较普遍。男人入赘女方后,所生子女仍属父亲的“哈拉”,女婿在岳父家只从事劳动,并无继承女方财产的权利。
虎永刚和刘伟民相视一笑:达斡尔族男人真是悲催,只有日夜操劳的份儿……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19_19181/469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