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535章 明人面前,不说假话
    李敬玄觉得有些百口莫辩。

    李弘脸上挂着些许不信任,裴炎亦是如此。

    对于陈青兕的态度,李敬玄是最激进的。

    在李敬玄眼里,陈青兕最好的情况是霍光,更大的可能是王莽,一直努力劝说李弘为了免除后患,寻机贬罚,再找机会除去。

    李弘对此心知肚明,陈青兕这边一遇袭,他第一反应就是李敬玄。

    陈青兕急忙赶回来,固然不是什么秘密,却也不是随便可知的消息。

    这最早是关于李治重病,招陈青兕来是为了好当面托孤。关乎皇帝的身死,消息是不外传的。

    能够大致掌握陈青兕的动向,安排刺客刺杀的人不多。

    陈青兕作为文儒领袖,又是清流派的党魁,在军中也有很高的威望,在文臣武将之中人缘极好。与之为敌的人不多,李敬玄几乎就成为唯一的怀疑对象。

    李弘心中略感失望,他为人仁孝,对于身旁的人都极好,李敬玄跟随他十年,这份感情还是很深的。他知道李敬玄所做的一切是为他好,但这种行为,却触犯了他的底线。

    但在这时候,李弘也无暇深入追究,只是问道:“陈先生如何了,可有受伤?”

    内侍道:“天佑我大唐,陈相公并无大恙。刺客并未射中陈相公,陈相公都过了一难。”

    李弘这才松了口气,看了裴炎、李敬玄一眼,然后说道:“朕同意你们的观点并不是不信任陈先生,只是不愿见庙堂呈现一人独大的局面。先生乃国之栋梁,朕当依为助臂,你等切记,以后休得胡来。”

    李敬玄就觉得李弘这是对自己说的,有口难言。

    另一边的裴炎,神情略微懊恼。

    李弘屏退了裴炎、李敬玄,独自等待陈青兕的到来。

    裴炎、李敬玄一并离开了承乾殿。

    李敬玄见四周无人,气恼道:“我是想为了天下除去陈青兕这个祸患,可这种下作的手段,却也不屑去干。陛下怀疑是我,好没道理。”

    裴炎沉着脸道:“眼下庙堂,最不想他回来的就是你我,陛下有此怀疑,也在情理之中。”

    李敬玄没好气道:“那陛下怎么不怀疑你?”

    裴炎道:“我跟陈兄相交莫逆,在他还是白身之时,已经结识。我反对他只是因为社稷,并未有私仇。我所求不过是将他罢免,从未想过伤及性命。”

    “哼!”李敬玄轻哼一声,然后带着几分疑惑的看着裴炎道:“刺客不会是你安排的吧?”

    裴炎似乎都不屑回应,直接走了。

    裴炎并没有回公廨,而是直接回到了自己家中。

    这刚入家宅,最忠心的老仆裴由上前低声道:“武六在书房等郎主。”

    裴炎淡然自若的表情突然大变,低吼道:“他怎么还不跑?”

    看着一脸呆滞的忠仆,裴炎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到了书房,果真在书房见到了一位面容粗犷的中年汉子。

    裴炎开口便道:“不是说好了,不管成与不成,立刻出城,去西域投军。”

    中年汉子挠着脑袋道:“裴郎君,某还没有来得及动手,陈青兕已经遇刺。也不知什么情况,只是对方有了防备,某根本寻不得机会,只能回找郎君,看看是否等待下次机会?”

    裴炎这时才明白,原来陈青兕遇刺,不是他安排的。

    “这王八蛋,装得可真像!”

    裴炎在心里谩骂了一句,然后又生起一股无名之火:“无能废物,坏我大事。”

    裴炎所谋极大,他不甘心陈青兕踩在他头上,也不屑与李敬玄这样的人为伍。明里暗里的刺激李敬玄,在李弘面前挑动对方与陈青兕的矛盾。

    若刺杀成功,陈青兕死,而李敬玄则是最大嫌疑人。

    三辅臣去其二,李弘体弱,难以承受大量政务,庙堂大事,自落于他手,一举数得。

    哪想李敬玄如此无能,安排杀手这般没用,直接将自己的一切计划搞砸。

    见中年汉子还有刺杀的心思,裴炎道:“不用了,陈青兕经过此次刺杀,必会有所防备,风险太大。答应你的事,依旧算数。西域正在恶战,都护裴行俭是我裴家人。你持我的举荐信去投效,自会受用。只是裴都护为人方正,录用是一回事,能否博得一身功名,还得看你自己的本事。”

    中年汉子一脸激动,道:“这个不用郎君担心,我武六不怕死,求的就是一个机会。”

    ——

    同一时间,在承乾殿等候陈青兕的李弘,得到陈青兕求见的消息。

    面对高坐堂上的新天子,陈青兕心底再度涌现几分伤感,李治待他确实不错的,每每念起,难免感怀。

    “见过陛下!”陈青兕定了定神,双掌交叉作揖。

    “先生免礼!”

    李弘从上首匆匆而下,见陈青兕一身风霜气息,身上却没有遇刺的狼狈,庆幸道:“听闻先生遇刺,朕大为惶恐。幸亏天佑大唐,先生无恙。”

    陈青兕对李弘的认识限于太子阶段,现在他是大唐皇帝,身份全然不同,拿不准现在对方的心态,言语间也略显生分,道:“些许小事,反让陛下受惊了。”

    李弘忙道:“先生可不能这么说,您可是先皇留给朕的辅臣,我大唐最不可或缺的栋梁。朕潜邸时,便恨不得时时听先生教诲,只是先生重担在身,只能作罢。直至今日,方才得偿所愿。朕予以先生中书令之职,以后有不足之处,还望先生指点、驳斥。”

    三省六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其中尚书省权势最重,但就是因为权势最重,受到了李世民、李治的打压,从不设尚书令开始,尚书省的地位一降再降,反倒是中书省后来居上,成为三省里最重要的部门,佐天子执大政,总判省事。

    中书省是最亲近皇帝的职权,主要负责诏令的起草,是最先接触皇帝指令的机构。皇帝要下达任何命令,首先需要中书省起草公文……

    陈青兕身上又有另外一层身份辅政大臣,辅政大臣有权力驳斥皇帝的旨意。

    也就是说自今日以后,李弘的任何旨意都得经过陈青兕这位执掌中书省的中书令点头,不然在第一步就被卡住了,下放门下省的机会都没有。

    李弘的态度很诚恳。

    陈青兕也略松口气,至少现在为止,李弘当了皇帝之后,固然多了些许考虑,本性却没有多少变化,倒少了一些麻烦。

    李弘与陈青兕略微叙旧,便开始请教起政务上的一些事情。

    李弘首先提的就是关于吏部选官制度的弊政。

    这是困扰大唐多年的弊政,在李治时期就不断的改革,只是一直没有改到点子上。

    因为西域的战事正酣,现在的大唐就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各个部门都在运作,将各种各样的物资送往前线。需要大量的人才填补空缺才能维持运转……

    现在吏部的改革,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陈青兕现在当然不再保留,先一步提出长名榜、铨注等法规解决吏部的当前隐患,让吏部能够恢复运转,以便于给朝廷提供新鲜血液。

    李弘听的是不住点头。

    想不到困扰自己父皇多年,让自己焦头烂额的吏部选官制度,竟让陈青兕三言两语就想出了解决之法。

    “先生真乃国士,朕觉得此法可行。先生可详细写明细节,交由吏部尝试运行。”

    陈青兕也一口应下。

    李弘又问了许多问题,陈青兕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面对李治,陈青兕收着,可现在他是中书令,又是辅政大臣,皇帝还是李弘,完全不在藏拙。

    李弘忽然发现,不论是裴炎,还是李敬玄,跟陈青兕完全没有可比之处。

    两人固然各有所长,但与陈青兕这个实干派比起来,处事的风格,明显过于理想。他们给出的办法不是不可行,只是常常脱离实际,只有一部分适用。

    直至入夜,李弘才意犹未尽的放过陈青兕。

    陈青兕出了皇宫,周奎等一干护卫早已待命。

    做戏做全套,这既然遇刺了,护卫方面自不能马虎。

    陈青兕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找来周奎,道:“你去通知许相公,就说陈青兕即将登门求见!”

    李治若是托孤,许敬宗必定是其中一位。

    李治遗诏是否有问题,许敬宗肯定知晓。

    想要求个答案,找许敬宗绝对没错。

    自从李弘登基,许敬宗就以身体原因告病在家。

    少了李治的撑腰,这位李治朝在位最久的常青树,无可避免的渐渐枯萎。

    只是因为得到了裴炎、李敬玄的庇佑,倒也没有人来刁难他。

    许敬宗贪财,当宰相多年,累积了大笔钱财,小日子也过得惬意。

    听说陈青兕登门求见,许敬宗并没有意外,命令全宅上下清理宅院,以迎贵客。

    这一次,许敬宗并没有在他家的空中楼阁接待陈青兕,将他请到了自己的茶室。

    “长安的治安越发差了,大庭广众之下,竟有蟊贼刺杀相公,实在可恶。”

    许敬宗谈起了今日的刺杀。

    陈青兕很不以为然的说道:“哪里来的刺客,不过是我自己安排的一场戏而已。在许相公这明人面前,不说假话。”

    (本章完)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1_21962/3824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