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得知太平军陈玉成部将要攻打泸州的作战计划。
。
其实他们也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清军总兵胜保宝心大,他立刻联系了六安城的李殿元部,想要一举再来攻打泸州城的陈玉成部。
。
胜保先将泸州城外的居民草坪全部给烧毁,防止太平军躲藏。
又将城外1万多人的清兵,调一部分到城内。
另外一部分则在城外组织了三条阻击太平军的防线。
胜保想要消灭陈玉成的太平军是这样计划的。
。
计划分两步
第一步 将泸州城外的茅草棚全部烧干净,所有百姓让他入城协助守城。
又在城外设置了三条防线拖住陈玉成。
一旦陈玉成的太平军被三条防线拖住。
另一个清军总兵李殿元率领1万多人清军从六安出发,直接对陈玉成进行后方包抄。
胜保则率领大军出城,从防线出发直接正面包围陈玉成。
两人来个里应外合,对陈昱辰的太平军进行合围。
其实陈玉成进攻泸州,号称5万人,实则3万人左右。
而清军泸州成立有8000人,胜保自己有12,000人,再加上拉过来的男丁,凑合也有3万人。
六安的李殿元部手下有14,000人。
如果胜保他的计划完美实施的话,对陈玉成的太平军进行包饺子,也是有可能的!
胜保保对于这次包抄计划十分有信心,他也太需要一场大的胜利了!
看着胡林翼,李续宾这一年多来拿下不少功劳,官运亨通。
胜保和曾国藩的心态是一样的,急不可耐!
为了以防万一,胜保还在防线上准备在城外挖三条大壕沟。
按计划是每条战壕宽三米,深度为4米长度为六里,主要围着泸州城东南方。
战壕一旦挖成功,陈玉成想打下庐州,必然是一番血战!
可挖战壕这个任务很艰巨,可以说是难如登天,主要是时间太紧迫。
当时胜保的手下劝胜保时间紧迫只需挖一条就够了。
因为他们得到李昭寿的密信,信中说是陈玉成将在半个月之后攻打泸州城。
半个月内挖出战壕,很难!
可胜保却挥一挥手说道:
“”将城六万百姓不管男女老少,让他们出去挖战壕!“”
“”再让城外的那几千人的部队(阻击陈玉成的部队)也协助挖战壕!“”
手下刚想再说点什么,胜保直接下死命令:
“”完不成任务者,军法处置:
。
在主将胜保的死命令之下,城内的清军将城中所有的百姓全部赶了出去,让他们挖战壕。
三条战壕同时开挖 。
几万人挖战壕的动静太大,让陈玉成派出的探子察觉到了!
收到线报的陈玉成又派探子前去查明,得到的结果依旧是在挖战壕。
陈玉成此时感觉作战计划已泄露,不然清军怎么会兴师动众的在泸州城外挖战壕?
他不敢等了,于是没有通知另外的将领们,直接带着本部军马,连夜出发!
他组织5000多名骑兵,骑兵出发前,人马吃得饱饱的,每人携带一支火枪,一包炸药,一把大砍刀,轻装出发。
骑兵后面则跟着2万太平军步兵分几批也随即出发。
不过陈玉成在出发前,给李世贤写了封信,让他随即带队也奔向泸州,而且还是要静悄悄的,以免打草惊蛇。
部队白天深入深山中休息,晚上赶路!
终于在三天之后到达泸州城外围!
陈玉成又派探子前去打探!
探子来报:战壕挖了几里长,可战壕只挖了不到一米深,战马可以很快的跨过去。
陈玉成决定晚上搞个偷袭!
。
到晚上早已整装待发的太平军骑兵突然出击 。
骑兵骑速飞快,很快跨越清军阵地,迅速冲击。
早已累得精疲力尽的清军,此时睡得鼾是鼾,屁是屁。
遇到大喊大叫的太平军骑兵来劫营,他们慌了,迅速逃亡!
当然也有的人拔刀反抗,但是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人群乱哄哄,毫无秩序的乱跑 。
直到最后一道防线,清军才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太平军骑兵迂回作战,与清军激战一个多小时,就将最后一道防线的清军给击溃!
清军也随着百姓狼狈逃亡,往泸州城方向逃!
胜保做梦没想到陈玉成的手下太猛,特别是骑兵,仅一个晚上就将胜保苦心经营的三道“”防线“”全部冲垮!(当然是未完工的防线)
太平军这次能突破清军阵地,除开士兵自身作战优秀以外,其实也有一定的侥幸。
第一,胜保的战壕没有挖成功。(胜保心大,想要同时开挖三条战壕)
第二 陈玉成他没有在选择攻击的日期出发,而是直接提前好多天。
不过陈玉成的提前出击,其实是陈玉成性格心思缜密帮了他取得这次胜利!
他作战之前,都喜欢派探子,探明敌方的情况。
陈玉成不同于别人,他喜欢派十几回探子,将敌情探个明明白白再出击!
所以说陈玉成为什么经常能打胜仗也是有原因的!
老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话用在陈昱辰身上再合适不过!
这也就解释了陈玉成的5000骑兵冲过来时,这就是胜保为什么扛不住?
这也解释了,陈玉成为什么一天能突破清军的三条防线。
清军被陈玉成的骑兵突然的袭击,被打的大败,狼狈不堪顺势往泸州城内跑。
胜保到了黎明时分才知道太平军突破了清军的防线,吓得大惊!
急忙涌向泸州城头!
在泸州城城墙上看着下面黑压压一片,狼狈不堪,蜂拥涌入的清军以及百姓。
眼看太平军骑兵快要追到,这要让太平军入城还得了!
胜保此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朝着城门下面看门的士兵大喊:
“”快关城门,快关城门“”
。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5_25864/204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