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怒海覆清1852 > 第五三七章 函馆
    曾立昌还是不愿意放弃这个老东家。他与林凤祥之间亲如兄弟,这种感情是在战场上经历过战火考验的真情。

    此时的独流镇外面被好几圈堑壕和木栅栏组成的防线给包裹了起来。

    清军包围这里已经有半年多时间,断水、断粮、袭扰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林凤祥手中原本有两万多人,但是经过了一个冬天之后变成了一万人。

    刚刚进镇的时候,林凤祥还能够约束手下不侵扰百姓。

    但是在过去的那个冬天,独流镇变成了地狱。

    当一个人要冻死的时候,他会寻找一切可以取暖的东西,当一个人要饿死的时候,就连同类相食这样的惨剧都能够发生。

    军中的粮食吃光了,林凤祥下令宰杀战马,战马吃光了,有人去将城外斩杀的敌人拖进镇子。再后来,清军躲进了掩体里避而不战,连敌人的尸体都没有了。

    就有人对着镇子里的百姓动手,先是百姓的口粮,然后……

    太平军终究是没有长远的信仰。尤其是林凤祥一路上招募了大量的乱民和山匪。这些人破坏了北伐军的纯洁性。

    护卫军派出的特战小队是在三月底的时候到达静海的。这支队伍一共由三十名特战队员,以及七十名曾立昌的亲卫组成。

    带队的是太平军的一名军帅名叫贺广富,这是一名作战经验丰富的广西老卒。

    特战小队的队长名叫顾勃,他虽然是副手,但是在这支队伍中也有很大的发言权。贺广富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人,他知道自己现在投靠了护卫军,在护卫军的面前要低调。

    他们没有办法在清军的眼皮子底下穿过塘沽炮台,只能在大沽口的南侧,寻找一处偏僻的地方登陆。

    好在他们人不多,轻装简从。不过在路上的时候还是攻破了一处地主大院,跟里面的主人“借”了一些粮食。

    就这样昼伏夜出,这支百人的队伍花了三天时间摸进了独流镇。

    清军的封锁看似严密,但是他们防的主要是独流镇的方向。

    加上护卫军特战小队出神入化的手段,这支小队伍没有损失一人便混进了独流镇。

    林凤祥已经很久没有跟外界联络了,他之前派出过很多人逃出去搬救兵,但是无一例外都没有回来。

    他到现在甚至都不知道杨秀清准备派援军过来了。

    顾勃不是太平军的人,在林凤祥面前不好说话。

    贺广富却是跟着林凤祥出来的老兵。他与曾立昌、林凤祥都是同乡。因此交流的事情就交给贺广富。

    然而当林凤祥听说曾立昌已经投靠华族之后,却大骂曾立昌糊涂。

    顾勃一听就知道,事情很难办了。

    接下来的时间,顾勃就住在了独流镇。

    清军非常狡猾,他们不贸然进攻,但是严防死守。

    林凤祥要是出击就会被清军围殴。

    而失去了防御工事之后,北伐军又不是清军的对手。

    顾勃虽然是特战小队的小队长,但是他的文化课非常好。

    按照大队教员的要求,他一直坚持写日记。

    因为北伐军的士兵都对他们当年的事情缄口不语。

    若干年后,顾勃的这份日记成为了研究北伐军的重要参考资料。

    “三月十五小雨

    我们进入独流镇已经有十天时间了,林凤祥还是那么固执,他甚至以动摇军心为理由,将贺军帅给打了板子。我们不是太平军系统的,兴许是因为广西在咱们华族治下,这位林帅没有为难我们。

    不过我们在独流镇的行动还是被严格限制,好在我当初没有将带来的物资交出去,要不然靠着太平军的补给,根本就维持不下去。”

    在另外一篇日记中,他写了一个残酷的事实:“独流镇中的民宅全都变成了营房,可是我听说,一开始的时候,镇子里的百姓与太平军和平相处。

    今天我问前来交涉的太平军兄弟,那些百姓呢,这位兄弟的眼神躲闪,支支吾吾半天没说。晚上,一个弟兄在厨房边上的杂物堆中挖出了一堆白骨。

    骨头的颜色很白,说明时间并不长,周围却没有血肉腐烂的痕迹。我的心中突然感到一阵恶心。

    林凤祥还没有松口,不过我想他很快就要坚持不下去了,这里每天都有人死去,不是病死,就是饿死。

    我让兄弟们加强院子四周的防护,我们随身带来的物资都被我藏了起来,最近总有瘦骨嶙峋的太平军士兵在我们院子的四周张望……”

    顾勃的日记中有很多这支北伐军的阴暗面。

    而后来的华族官方却将这支北伐军当做抗击满清的正面典型宣传。

    因此这些客观的日记特别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

    看客们喜欢了解的永远不是表面上的那些东西。

    董良说要七月份才能去解救太平军,实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作为北上大沽口主力的私掠舰队此时正在前往函馆。

    函馆是北海道,也就是虾夷岛最南端的一座港口城市,也是北海道唯一的对外口岸。

    华族租借函馆之后,在位于港湾东侧的函馆山上修建了琉球馆。

    说是琉球馆,实际上,这里更像是一个要塞。

    琉球馆的四周依托山势建造了围墙,在上下的两个角各建有一座炮楼。

    两边各摆放了四门火炮。

    火炮正好能够覆盖到港口区域。

    幕府对这里的控制力也不强,当初签订合约的时候将这里租给华族建立琉球馆。

    此后就没有管过这里。

    因为地处偏僻,当地的大名实力也非常弱小。

    岛上生活的百姓很多都是以部落形式存在,他们甚至都不承认幕府对自己的统治。

    华族在这里建立琉球馆主要从当地人那里换取优质的动物皮毛。

    同时将一些生活必需品贩卖给他们。

    不仅仅如此,琉球馆下的商队还会乘船到北边的库页岛,甚至是海峡对面的海东地区交易。

    跟这些部落土著做生意非常容易,而且利润率非常高。

    有时候一颗玻璃珠子就能够换取一张鹿皮。

    这些人非常容易满足,只要他们看中的东西,从来不会跟你还价。

    但是从去年开始,突然出现了一些驾驶两桅帆船的沙俄人出现在海峡中。

    他们会袭击琉球馆的商船。

    等到琉球馆发现的时候,这些人已经打上门来了。

    涅维尔斯科依上校带领的阿穆尔河舰队从黑龙江一路顺溜而下。

    他们先是占领了庙街,并且在当地建立城堡。

    见到没有遭到清国人的交涉,涅维尔斯科依的胆子越来越大。

    他带人在庙街建造了大量的小型海船。

    在他给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信中,涅维尔斯科依提到,他感觉整个东方正在向他敞开怀抱。

    他让总督阁下请求沙皇陛下将更多的罪犯流放到远东来。因为他很快就会占领大量的土地,这些地方只有住上了沙俄的百姓才算是沙皇的土地。

    沙俄执行的扩张政策是非常野蛮的,他们占领的地方,土著要么被杀死,要么被驱赶。

    最后这些地方大部分都变成了他们的领土。

    这与英国人的殖民政策完全不同。

    涅维尔斯科依是一个野心很大,而且执行能力非常强的人,他建造好船队之后就开始顺流而下,然后沿着鞑靼海峡南下。

    一路上遇到好的港湾,他都会派人下船建立哨所,挂上沙俄的国旗。

    一路上,他们都没有受到抵抗。

    直到在一个叫函馆的地方。涅维尔斯科依派去的两艘战船和几十名战士被岛上的土著击败。

    这件事情引起了他的重视。

    他赶紧亲自带领主力舰队前去查看。

    涅维尔斯科依发现这个港湾确实非常好。所在的岛屿面积很大,而且位置更加靠南一些。

    更为关键的是这座港口竟然还是一座不冻港。

    只是有一群人已经捷足先登了。

    不过没关系,只要被他们沙俄人看上的土地那就永远不会跑掉。

    年轻的少校马卡洛夫正在带领着士兵们将函馆的琉球馆团团围住。

    函馆城已经被沙俄人攻破,里面的扶桑人大部分被屠杀,只有女人被留着供沙俄士兵发泄。

    哥萨克的战士出征可从来不带女人。他们有一句名言——当你寂灭了就让敌人的妻子来暖床。

    琉球馆中护卫们已经坚守了将近一个月时间。

    好在当初建馆的时候,选择将琉球馆建在山坡上。

    要不然他们绝对坚守不到现在。

    馆内现在只剩下五百多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逃难过来的扶桑人。

    有两百人是琉球馆的护卫,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后来补充的。

    沙俄人的第一次进攻失败之后,馆长就向鹿儿岛求救了。

    钟润一增派了一些护卫过来。

    不过船队送完人员物资就走了,护卫军在这里并没有海军。

    负责函馆琉球馆安全的是护卫队长名叫张全。

    他在护卫军中的级别相当于中队长。

    不过为了方便在扶桑这里行动,他们统一穿着商团护卫的服装,也不在正规军的编制内。

    张全经历过在那霸的战斗。

    也跟英国人战斗过。

    但是这些沙俄人绝对是他见多打仗最不要命的。

    战场上一旦响起了乌拉的呐喊声。张全就会带着手下护卫队火力全开。

    好在这些人在进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琉球馆非常难啃,就转变策略,围而不攻。

    将兵力抽调出去攻打岛上的其他部落。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7_27713/2550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