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大义
“放肆!报仇,信不信我先在就废了你!”南无恨瞪着眼睛,喝道,他是王逸之的记名弟子,王虎的后辈真要报仇,他是不可能不管的,在武行里面恩怨多了,心也就变硬了,当即决定不留后患,眼眸中迸射出一股骇人的杀气。
王力在这股压力之下浑身颤抖,脸色苍白,不过依旧十分倔强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死死地盯着王逸之。
“无恨,别吓到小孩子,他说的也没有错。”王逸之挥了挥手,说道:“仇恨的确能给人提供巨大的动力,不管是从事各行各业,有仇恨的支持,很快就能出人头地,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报仇成功之后怎么办?继续练武吗,已经没有仇恨可让你支持了,到时候你还想提高,怎么办?”
王逸之连续几个发问,让所有的孩子交头接耳起来,而王力眼神中出现了一丝迷茫,身子摇摇欲坠。
王逸之继续说道: “报仇之后的空虚会毁了一个
人,此人要不然死于国法,要不然就是死于自杀,少有例外。
世界上没有最强的武功,最强的是人的心。每一个人习武都要从心里面找到能够感动自己的力量。
比如文人写出经典绝妙的文章之前,往往就是经历了感动,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是如此,而武功也是要有自己的感动。
一招一式要融入感情,要有生命力,否则再怎么练功夫都是死练。”
所有孩子听的有些迷茫,似懂非懂,然而南无恨则分外的激动,他终于明白自己迟迟无法突破到化劲期的原因了。
“世界上最质朴的感动就是爱国!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不管今后习武是否有成,都要记住不能忘本。”王逸之缓缓说道:“我先给你们讲史,从历史中去感受那种精神。”
“五千年,我汉人,开基始祖;名黄帝,自西北,一统天下。
夏商周,和秦汉,一姓传下;并没有,异种人,来
做帝皇。”
王逸之以前世的《猛回头》选段来介绍历史,阴阳顿挫之间,一股悲愤之气油然而生,每一个孩子都因此触动的心灵。
“那徽宗,和钦宗,为金捉去;只岳飞,打死仗,敌住虎狼。
朱仙镇,杀得金,片甲不返;可恨那,秦桧贼,暗地中伤。”以三字构成的词阴阳顿挫,拥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回荡在空气当中嗡嗡作响。
明国是不注重历史教育的,很多人了解历史竟然是从戏曲当中学到的,而武行的孩子更是将时间都用在了练武上,更是对中华历史迷迷糊糊的,甚至很多人是不屑一顾的去学习,认为是旧时代的文化糟粕,王逸之为此深感痛心。
“自此后,我汉人,别无健将;任凭他,屠割我,如豕如羊。”
“文天祥,岳武穆,为国死节;到如今,都个个,顶祝馨香。”
念到这句的时候,王逸之感慨万分,声音都有一些
颤抖了,这个世界的历史已然改变,但是他依旧认为这些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不应该被遗忘,应该永远的被铭记于心。
越怕死,越要死,死终不免;舍得家,保得家,家国两昌
看起来,留得命,有何好处?倒不如,做雄鬼,为国之光!”
王逸之说到这里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眶都红了,隐藏在体内的血气喷薄欲出,他们在王逸之这里充分的受到了爱国教育和民族精神。
南无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武行待的时间长了,他以为自己的血已经冷下来了,可是在王逸之的教育下才发现,原来他也是一个热血之人,也会愤怒,也会气愤。
王逸之将历史讲完后,看了看天色,说道:“先吃饭喝水,中午休息,下午的时候继续,无恨,你给他们安排饭。”
“是,师傅。”南无恨沉声说道,他招呼着让人给院子里面送饭,而孩子们则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话
。
王力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面,显得有些孤独,他的眼神迷茫,时而咬牙切齿,时而充满沮丧,一直以来支撑他走下去的就是仇恨,但是私仇在国仇面前显然是无比的渺小,他也在思考就算是报仇成功了又能怎么样。
“喂,你是伏虎门的王力吧?”一个高个子的少年走过来,将手里面馒头递给王力,说道:“抓紧时间吃饭吧,菜已经没有了。”
“谢谢,你为什么帮我?”王力接过馒头,诧异地问道。其他孩子知道他的仇人是王逸之的徒弟之后,都明显的疏远他了,刚开始还有说有笑,现在都躲的远远的。
“不为什么,我叫赵海,赵家长拳门的,知不知道?”少年面无表情地说道:“你爸曾经把我爸的腿打瘸了,咱们两家有仇。”
王力抬起头,诧异地问道:“咱们既然有仇,你为什么还?”
“我是想着要找你爸报仇,但是你爸也已经被打残
了,我也就没有什么仇了。本来我是不打算来的,我梦想当一个医生,悬壶济世。”赵海坐在王力身边,淡淡地说道。
王力心里面微微一颤,说道:“你想让我放弃报仇?”
“路是你自己选的,不过我要是你的话,就先问问父亲的意
思,前几年我跟你一样,不过我爸跟我说,这种事情再武行是常态,他早就遇见到了这一天。”赵海拍了拍王力的肩膀,大口大口地吃着馒头。
过了一个多小时,王逸之打着哈欠从楼上下来,然后坐在躺椅上,说道:“那咱们就接着开始说吧,你们学武的目的不是争强好胜,更不是为了欺压良善。你们要记住,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先生,什么是侠之大者?”有孩子好奇地问道,但是紧接着立刻把嘴巴堵住了,小心翼翼地看着王逸之。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2_2006/1657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