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离石游记 > 第413章 琅琊郡!
    在望海郡待了十多天天天下雨,转没地方转,乘船去海上钓金枪鱼,春花死活不让去,建厂盖房子又有墨家大匠在盯着,他去了只能被当作吃人的老虎,在远处被围观和跪拜,他实在受不了这种氛围。

    好在春花非常上道,她建议移居琅琊郡郡,因为那里更安全,春花现在也非常相信徐怜儿的能力,她让徐怜儿当面离石占卜吉凶时。

    徐怜儿就像一个春花的小迷妹一样,告诉春花和离石,琅琊郡是离石的福地,春花便替离石决定移居琅琊郡。

    徐怜儿就象一个天然的危险探测器,在她的规划下,离石乘坐他的碧游宫车赶向更安全的琅琊郡,紧张的禁卫军中间在春花的授意下,也开始流传大王的御用占卜神师徐怜儿的大名。

    因为在徐怜儿的指引下,在滔天的大洪水面前,禁卫军和车队总能安全的行进,从没有一名禁卫军外出寻路时被突然降临的洪水冲走。

    对于这些神神叨叨的传言离石从不解释,他有自己的判断,他相信徐怜儿的危险感应能力,不是相信徐怜儿的预言能力,而且徐怜儿从来没有向他预言过什么。

    这其中的差别解释起来非常费劲,离石也没打算向别人解释,现在他的地位已经稳固,用不着再给自己身上张贴什么神秘标签。

    离石对这次要去的琅琊郡,心里是有些想法的,前世琅琊王氏那可是一个庞大的纯汉人家族,他们经过五胡乱华,分成了好几个支系,有的南渡,有的北逃,散落的到处都是,最后有些还与胡人杂交,诞生了隨唐时的洛阳王氏和太原王氏家族。

    在这个异世界,琅琊王氏同样散落的到处都是,只是在这个异世界他们的下场更悲惨,但做人做事却更硬气,多了一份江湖草莽气息,只是这个异世界,胡虏更狡猾、更凶残,对待汉人的处理方法更彻底。

    胡虏把摧毁汉人文明放在了第一位,对汉人创造的文明成果摧毁的更干净。

    有力的证明就是,胡虏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几乎摧毁了北方汉人所有的城池、田地,他们的做法有点像前世的蒙古人,他们摧毁城池、摧毁田地,只是为了方便他们的牧民可以到处自由的放牧。

    想一想,当五胡把七八百年后蒙古人征服半个地球的方式用在当下,是一种什么情形?

    何况这个异世界的汉人文明还不成熟,远远达不到前世汉人的文明高度。

    应付胡虏的方法更是简单和无效,

    现在的琅琊王氏,族人分家大半南渡到了大齐,一部分逃亡到北鲜卑段氏的安阳城,不久前刚被乃蛮帝国的骑兵给扫了,大部分的王氏子孙成了光明城内各种工厂里的管事、骨干。

    现在留在琅琊郡的应该是坚持死也要死在祖地,也不愿逃亡的可怜之人,要说琅琊王氏有骨气那未必,要说他们像旬家一样,那也有些妄顾事实。

    因为琅琊郡剩余的汉人都姓王,他们真正的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他们内部管理就像一个小朝廷,有自己的族兵,有自己简单的兵器作坊。

    在与胡虏近百年的缠斗中艰难的活了下来,而且他们留在琅琊郡的王家把家族分为阴、阳两脉,阳脉与胡虏缠斗,慢慢的与胡虏展开另类的合作,阳脉为阴脉提供食物、上岸休养的地方和各种陆地消息。

    阴脉为阳脉提供武力保护和开辟、守好海上退路,如果阳脉在陆地上与胡虏缠斗落在下风,就呼阴唤阴脉从海上把族内最优秀的族人接走。

    在胡虏退走后,他们又返回琅琊郡重建家园,就是靠这种死缠烂打的方式,才让琅琊王氏勉强存活到现在。

    可是琅琊王氏也从鼎盛时期的二十多万王氏族群,衰落到现在不足二万人,阴脉过的更是凄惨,他们不但长年流浪在海上,每一次登上陌生的陆地,就被当地的土人围杀。

    王氏阴脉由于没有稳定的补给地和人员补充,武器也非常破旧,船只更不用说了,长年没有稳定的修船厂,海船损失又非常严重,王氏阴脉的海船从鼎盛时期的近千艘海船,变成现在不足百艘破船。

    要不是突然崛起的大秦帝国吸引胡虏的大部分精力,特别是羌胡和羯胡,也许用不了几年琅琊王氏就会自然消亡。

    因为羌胡不仅抓走了琅琊王氏的工匠和族人充当奴隶,羯胡则是每五年一次的大清洗,不断挖琅琊王氏的根。

    现在有了大秦帝国,他直接吞并了羌胡,又打折了羯胡的腰杆,又与东海宇文氏交恶,现在追讨卖给宇文氏大量兵器甲胄欠款。

    琅琊王氏与宇文氏合作,也只是替宇文氏制海盐挣钱,用自己族人的命,换取宇文氏的庇护,现在大秦向宇文霸讨债,宇文霸转手就将琅琊王氏打包用以抵账,希望琅琊王氏能与大秦死嗑,给大秦添点麻烦。

    琅琊王氏也不是善人,在刚开始替宇文氏收取兵器甲胄时,就偷偷扣下部分兵器甲胄,全部补充给了阴脉,让王氏阴脉终于有了锋利的新兵器,换下了用了四十多的刀剑。

    总的来说,这几方的情况都被盖世太保调查清楚,然后在汇报给离石,离石对琅琊王氏的容忍和鲜卑宇文氏,是截然不同的。

    一天后,离石乘坐碧游宫车赶到琅琊郡,在亲自转了一圈后,离石发现琅琊郡果然是一个天然避风港,地形就像一个u形,琅琊郡就处在凹陷处,码头也很大,水很深,能同时停靠上百艘大海船。

    看完码头,离石率领一万遂发枪禁卫军很轻松的接管了琅琊郡郡守府,郡守府虽然有些旧,有些地方还有刚修补的痕迹,房子里的装饰、家具都是大秦风格,还有一百年前琅琊王氏族人未分家时的书法屏风,离石对这件屏风上的字体特别有熟悉感。

    对琅琊王氏的好感顿生,出于对前世书圣的敬意,他叫来侍卫一问才知道是琅琊王氏家主王浚特意安排布置的,好感又进一步提升。

    出于礼貌他亲自用前世的书圣的字体写一封拜帖,让公冶长送给王浚,说他将会明日登门拜访。

    第二天,离石让公冶长准备了百匹毛毡料、百匹麻布、百张狼皮、一个座钟、一盏玻璃罩防风灯,还有许多大秦特有的商品,让禁卫军穿便衣抬着去了王府,他没发现王氏也罕见的打开中门,由家主王浚在大门口迎接。

    这迎接非常有讲究,可惜离石并不懂,好在他送的礼物又重又多,在王浚的陪伴下,离石走进一个比郡守府看起来更古老的大宅中,最后在一个矮敦敦的巨大古建筑里落坐。

    离石其实非常想仔细欣赏一下这座纯汉式建筑,但是他第一次收敛起性子,没有四处去跑着观看,首次尊重起本土的汉人颜面,老老实实按王浚的指示办。

    而王浚也非常识趣,在看到大秦帝国的强大兵力后,琅琊王氏果断的投靠了大秦帝国。

    对大秦帝国的畏惧可能更多是畏惧大秦的武力,这能从王浚对他的态度能感觉出来,尤其是王浚的眼神,就像是一个亿万富翁看一个凶狠强壮的乞丐,那种骨子里的神情让离石非常不舒服。

    家主王浚把离石请进王氏客厅,并向离石热情的介绍了他的基本情况,他说他有两个兄长,都在南方大齐,他们已经在百多年前分家。

    他留在祖地琅琊,目前有七个儿子,长子已经投靠大秦,次子子王思学在南齐朝廷任编修的清贵官职,长子王思道替东海宇文霸移交望海郡治权。

    说完很清高和自豪的说:

    老夫在这乱世有共育有七子,这些都是我王氏延续下去的根基。

    长子王思道在望海郡正在接受大秦官员培训班、次子王思子学在南齐朝庭任编修、三子王思辨在南齐庐江郡任郡吏主簿,四子王思事、五子王思非一起在白鹿书院求学,还有二个幼子跟在他身边。

    不敢隐瞒大王,老夫还有十一个侄子,侄子家就是传说中的王氏阴脉,我身后这个晒的像黑炭头的小子,就是阴脉的主事之人王旦己。

    他不仅是东海第一高手,而且是拥有八十多条海船,一千多名海上豪雄健儿,他们这一脉,主要是做海上生意,偶尔也补贴一下本家,还有二个侄还与南齐有生意往来,暂时没有回来。

    离石见不惯王浚这种炫耀式的介绍,无非就是告诉他,不要小看琅琊王氏,他们即使斗不过大秦,也有把握在大秦打击下,逃到海上或是南方大齐,无论如何都能安全延续下去。

    离石想起侍卫的禀报,于是邀请这个中年种马一起去沧海湾码头,看看大秦的海军,然后再回来愉快的交流。

    当王氏族人来到码头,看见庞大的船队后,集体沉默了,大秦帝国鹦鹉螺号率领十条能运载800吨货物的福船,船头挂着黑龙战旗停靠在琅琊郡海湾时。

    其他王氏族人不知怎么想,陪同的王旦己心里立刻跪了,他最清楚这支庞大的船队意味着什么。

    重新返回王氏客厅后,王浚的态度变得客气许多,把主位主动让给离石,虽然还是有那种骨子里的傲气,但是那种毫不在意的轻松神情消失不见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2_32442/325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