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无根山血翠榜 > 第132章 夹 击
    就目前蓝军特能行动大队实力来说,对付2个主力山地野战旅完全不费力。蓝军作战参谋部对双方实力比评估为1:50。这样算下来蓝军400特能行动大队官兵,能对付2万名主力山地野战旅官兵,而对方2个旅满打满算才12万人。优势比超过2:1。

    为什么实力比定为1:50,因为主力山地野战旅其中的山地优势,比普通战士高出一截,最多能达到外军特种兵的一半。

    所以石鼓弯一战,对方真正的大礼,就是愚蠢、冲动地分割自身钢铁战队。这也是演习总指挥部的共识。

    再一个共识是:由于野战军参谋指挥部思想固化、过分迷信钢铁组合,致使开局被动;加之对蓝军的过分轻视盲目冒进,造成洱州主力山地野战旅基本被打残的事实。

    最重要的共识是,从野战军总部下来这帮参谋身上,看到机关作风、社会风气,已经严重锈蚀军队的肌体。

    演习进入第二阶段,双方在横断山脉下段区域内外僵持,蓝军不出来、对方也不敢冒然进去。

    但这种表面上的僵持对蓝军有好处,既然要把横断山脉区域作为主战场,少不了有大量的活要做。

    彩云高原内是横断山脉的中下段,最大特点是三条江并列从北到南齐下,成为世界奇观。从西到东排列为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每条江都不简单。

    怒江在二战时,岛国为抄华夏西南后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硬生生就是被怒江挡住进不过来。澜沧江一路从喜马拉雅高原穿过彩云高原南边,从东南亚直入大海。金沙江即长江上游,也是经过石鼓弯后慢慢向东而去的那条大江。

    蓝军此时进入的横断山脉区域,准确说应该在澜沧江和怒江夹角内外;中心活动地带在夹角之内。

    这个夹角从北到南的迪州、傈州、永州呈喇叭型展开。其间沟壑纵横、水流支系切割,交通极为不便。

    不要说对方敢不敢进来,而是很多地方根本就进不来。蓝军却不同,所有机械化运输工具,都是小型化改造后的。在工兵协助下4吨重的农用接车过得了的,他们都过得了。

    加之当地植物繁茂,很多工程材料都能就地取材。最后真正能进去作战的只有山地作战部队。其实山地作战也仅是个广义概念,真正到了横断山脉这个区域,山地作战又完全是另一个概念。这个时候更显宋金行动大队特能的不凡。

    从彩云高原南部过来的主力山地野战旅,是前些年经过实战的部队,有着良好传统战斗精神素质。

    接到野战指挥部命令,大举从永州、傈州一线从南到北攻击前进。开始还是来势凶猛,步坦结合,步炮协作,还有武直助攻,进军速度超常。

    野战指挥部每日捷报频传,很快就向北推进到150公里,超过该区域500公里的四分之一。

    遗憾的是总没能与对方交上火,也就是蓝军根本没露头。尽管作战参谋部反复强调光是进度没用,一定要重视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重要性。哪怕打不过对方,也要缠住……

    一线作战军官感觉怎么怪怪的,一路上来都没有蓝军,叫我消灭谁呀?老说缠住,自己缠住自己吗?在这种人的胡乱指挥下,难怪洱州旅会败得那么惨。

    又过了两天,北上进度快要进入二分之一处,;换句话说再来个二分之一,就和北边钢铁战队汇合了。

    由于喇叭口越收越窄,坦克和重炮火跟不上来了,连轻装甲快速反应大队和车载重机攻击车队都很吃力、费劲时,蓝军宋金行动大队终于见面了。

    3000米外森林中,迎面扑来连续不断的齐狙子弹,首先就把快速反应大队,和车载重机炮火的重机射击手击毙。然后又响起空气撕裂声,远处2、30公里外的自动火炮和导弹彻底把这两个大队毁灭。

    同时宋金大队借机从两侧围上去,截住后方2000多山地攻击官兵,又来了一个十连发齐狙,顿时就打掉2000山地主力野战官兵,复制了石鼓弯伏击战的所有饱和打击程序和战果。仅有1000官兵利用森林掩护,最终撤回了出发。

    其实蓝军的这次打击,并不是复制石鼓弯对洱州主力山地野战旅的打击方案,而是临时借用了这个方案,先打击了前者。

    同样的方案、同样的打击结果,彻底撕掉了洱州野战指挥参谋部的遮羞布。因为在横断山脉这种高品质的山地,步坦是没法合作,重炮火阵地,也没法步炮协同的。

    老参谋和他的手下彻底尴尬了,关键是不可能再造一个钢铁组合团队蒙混过关,对他们参谋部来说确实是一个大难关了。

    有参谋问话:“老大,在横断山脉这个区域,唯一可以不受自然环境限制的就是我们的20架武直中队。为什么不在遭受伏击后,用武直中队扑上去报复反击。同时也不至于每次战报战果只有负数。”

    对此老参谋长马上通话问了陆航团那边,得到回复是:

    “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但据我们的情报显示,这两次对方的攻击都不超过3、5分钟。即便我们事先隐藏在附近,对方自动炮火中的导弹部分,有对空中目标的完全打击能力。

    毕竟我们陆航团仅是武直而不是五代机,很难躲过对方攻击。再就是该区域对航空、战斗飞行器来说,已被标识为禁区。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地下矿产的影响原因,反正二战时驼峰行动中,军在这个区域掉下来的飞机最多。”

    对此老参谋长十分无奈,虽然不懂航空专业,演习时谁敢拿专业问题开玩笑,只有做出新的命令:

    1、南边北上攻击不力,坦克、重榴弹炮火群、20架武直中队,以及剩下的1000名主力山地野战官兵,尽量向上攻击找到立足点,死守南边出口。

    2、再换回原计划,改由东北方面钢铁战队从北向南挤压。

    3、南边野战部队能否坚持住防守线是关键;南北夹击会师时,也就是蓝军灭亡之时。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2_32889/2965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