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靠复制,带领帝国崛起 > 第23章 计划
    津门城,临时指挥部。

    朱悟和徐坚、颜万良、范纯阳一起开会,商讨接下来的进攻战术。

    范纯阳有不同的看法,“殿下,臣认为,您应该将收复津门的消息上报陛下,以驱夷军和直隶军的兵力,想要打败联军容易,可京师北面,还有一支三十万人的沙俄军,您应该请求增兵。”

    “只要一战全歼三十万沙俄军,沙俄军在北海一带将再无军队,帝国陆军可以趁机收复失地。”

    范纯阳所图不小。

    北海和兴安岭一带,沙俄军和明军鏖战了十几年,一直未分出胜负,但明军连连吃亏和后退,丢失的领土越来越多。

    他已经五十二岁,对外战争参加很多,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大明帝国直立起来。

    他骨子里,对洋人恨。

    朱悟点头,范纯阳代表了一代军人的想法。

    他看着地图,思考范纯阳的计划。

    确实,在不考虑武器的情况下,帝国准备好军粮和钱,就能直接收复失地。

    北海地区是老祖宗打下来的,朱悟自然要收复。

    可关键是,他那位便宜父皇会答应吗?

    权力之下,没有大局和亲情。

    “范将军,你的计划有可行性,可是,陛下不一定给本皇子这么大的权利,若是朱大将军的二十万军队归我指挥的话。”

    “我除了歼灭三十万沙俄军、剩下的洋人联军外,将会挥军收复东北和高丽半岛。”

    “我已联系好武器供应商,他们会在适当的时候,派人送一批军舰到我们的近海,我会派人去接收,到时可以直接登陆倭国。”

    朱悟算是画了一个饼。

    这个饼是可以实现的,看机会。

    有战舰没有兵,形不成战斗力,倭国的海军不弱,短期内朱悟不会冒险。

    这个饼,让范纯阳三人眼睛眼睛放光。

    军人,不就是保家卫国,再开疆扩土。

    范纯阳想了一下,主动站出来,“殿下,经这次战斗,臣看到了您的决心,我五十二岁了,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帝国的军队踏出国门,扬眉吐气。”

    “战事紧急,殿下作为主帅,无法离开战场,臣愿意去晋州一趟,面见陛下,说服陛下。”

    “范将军,这不太好吧,这样的话,其他人会以为你投靠了本皇子。”朱悟故意婉拒,心里实则高兴。

    朱悟没见过中枢政府的那些文官,但从民间风评来看,都是一群争权夺利之辈,小心思肯定很多。

    对于战后的事情,朱悟没想好,他需要见一次便宜父皇再决定。

    若皇帝有中兴之意,他会辅助,若是昏聩,猜疑之心太重,他应该会选择一地,苟起来发展。

    范纯阳眼神坚定,“殿下放心,臣为了帝国,不在乎这些。”

    朱悟最终同意了范纯阳的建议。

    范纯阳离开期间,直隶军由副将马西超暂领。

    马西超四十岁,年富力强,勇武有谋略,这是范纯阳给出的推荐评语。

    可惜,草根出身,性格直爽,不卑不亢,在军队中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发挥才能。

    朱悟缺军官,特别是能独立领军的将帅,有人推荐,他很乐意。

    在范纯阳离开后,朱悟命令第三营、第五营向东安进军,收复东安后,和第二营、第四营夹击涿州的联军,将联军一半主力吃掉。

    涿州城。

    布莱特和霍恩坐立不安,来回走动。

    津门府失守,证实了霍恩的猜想。

    联军失去后勤补给点,存在京师的物资最多能坚持半个月。

    北面的沙俄军物资紧张,不可能支援联军。

    这可怎么办?

    “布莱特将军,我建议让贝克曼撤回来,联军的兵力不能再分散,东线兵力剩下七万,西线五万人,合兵一处,退到大明京师,和沙俄军背靠背,形成攻守态势。”

    “然后,再一次邀请沙俄军南下进攻明军。”

    霍恩提议道。

    “霍恩将军,你相信沙俄军的战斗力吗?”布莱特疑惑道。

    沙俄军人多,实力不一定强。

    “强不强不知道,能消耗不是吗,我们只要让出利益就行,等战争打完,条件怎么分,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沙俄帝国是一个欧陆国家,我们很容易威胁。”

    沙俄军司令官见不到利益,是不会动心的。

    “可是,若沙俄军拒绝呢?”

    布莱特不想失败两次,这对他来说将是一种耻辱,深深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沙俄军拒绝,我们就让出京师,率军向东撤退,占领山海关,等待物资和增援,等沙俄军和明军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在重新杀回来。”

    到了山海关,海军战舰就能支援了。

    而且,东北是倭国的占领区,进退自如。

    “不错,霍恩将军,你是联军的大功臣,为联军找到了一条胜利之路。”布莱特大加赞赏。

    不过,此事关系重大,必须问问贝克曼的意见。

    京师北郊,沙俄军司令部。

    奥列格得知了津门失守的消息,心中大喜。

    当初,联军先进了京师,占尽了所有好处。

    他的军队被联军挡在了城外,这样的行为,让奥列格很憋屈,碍于联军实力强大,他忍下了。

    若是联军瓜分大明,沙俄帝国必须要长城以北,包括蒙原和北海在内的广大地区,让帝国的黄沙俄计划更进一步。

    至于大东北地区,暂时放在倭国手里。

    沙俄帝国胃口很大,但列强多次干预沙俄帝国扩张,他们要低调一点。

    如今,联军大败,失去了补给线,肯定还要来求他。

    用大明的话来说,这叫风水轮流转。

    他耐心等着就好了。

    紫荆关一带,贝克曼接到了电报,马上回复赞同,然后连夜率军撤退。

    朱易彬得到前线消息,心中有个大胆的猜测,那就是六殿下重创了洋人军队。

    他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面对五万多人的联军,一天的攻防战,己方伤亡八千多人,联军预计伤亡五千人左右。

    有优势的情况下,联军并未主动进攻,一直处于防守状态。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驱夷军的存在。

    联军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连夜撤军,就说明战场局势有了变化,而这个变化是驱夷军带来的。

    既然洋人撤军,他就率军跟着。

    于是,朱易彬下令前军跟进,尾随洋人联军。

    紫荆关畅通了,他亲自去一趟易州城。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6_36261/212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