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魏风华 > 第四百二十四章 互相选择
    在这个倭寇随时可能袭来的当口,顾怀做出这种离开钱塘的决定,是不容易的。

    钱塘是他行辕所在,也是这次抗击倭寇的指挥中心,海军正在钱塘进行重组,影响整个两浙的政令也是从钱塘发出,他跑到绍兴去见一个落魄书生,要是突然发生了什么大事,连赶回来都来不及。

    可他还是决定去一趟,不止是因为他对那个孤傲的读书人产生了好奇,还因为他知道自己继续在钱塘呆着也没什么用。

    该做的都做了,想要赢,得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只带了十来个亲卫的顾怀轻装简行,出了钱塘后一路下会稽过山阴,遥遥看见绍兴时,已经是十一月十五,到了这个时节,江南风景难免有些萧瑟,尤其绍兴临海,倭寇来袭的消息传开以后人人自危,能往内陆投奔的百姓多有出行,放眼望去更是人烟寥寥。

    那个徐缙住在郊外,倒是省去了入城的功夫,顾怀一身黑色貂裘,脖间衣物的绒毛被寒风吹动,看上去倒是有几分像出游的贵公子,他跟着之前来过的亲卫一路走过田径小路,最后看到了那有些破落的老宅。

    一个穿着单薄儒衫,面相青白的读书人就站在家门口那颗桑树下。

    乍眼一看,实在不是什么出奇的人物,扔进人堆里可能就不会再看第二眼,在这个除了才学还讲究外貌的年头,这样的人想出头实在很难。

    顾怀摆手让亲卫停下,自己一个人走了过去,他注意到书生的目光落在荒芜的田间,便问道:

    “在看什么?”

    那书生转过头看了一眼贵公子打扮的顾怀,倒也没在意突然有人搭话,只是开口道:

    “在想江南处处是蚕桑,明年该吃什么。”

    “买粮不就行了?”

    “饮鸩止渴,”书生说,“蚕丝只会越来越便宜,粮价只会越来越贵,再过个两三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饿死。”

    “听说官府已经出了政令,兴建蚕桑农场以防止土地兼并,也会让百姓们留田种粮。”

    “自古以来官府严禁,但民间不绝的事情还少么?”书生平静地开口,“政令是好的,但官府里的人最喜欢把自己的想法都强加在平民百姓身上,以为他们能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但实际上因为没读过书,没识过字,大多数百姓都是见小利而忘立足之地,不施严苛峻法,江南的局面改不过来。”

    顾怀沉默着品了品他这话,随即便有些无奈地认同,自己推行的这些政策,确实只能让局面有所改观,但江南蚕吃人的形势的确只会越来越严重,毕竟自己不会久待江南,离开这里之后人移政息,如果下一个接手的官吏看不到自己所预见的那些场景,局势早晚会走到最坏的那一步。

    他扫了一眼书生单薄的儒衫,问道:“不冷么?”

    “冷。”

    “怎么不穿厚点。”

    书生沉默片刻,坦然道:“买不起。”

    “不是听说有权有势的人过来请你当师爷么,怎么不去?去了不就能摆脱这样的生活了。”

    “那位的确有权有势,但我们走的路不一样,”书生叹息道,“他施仁政,我却不信人心,去了也不会是站着如一泥塑摆设,还不如这样自由自在。”

    “我听说读书人都以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为己任,你这样赋闲在家,就没有点抱负之类的?”

    书生没有回答,只是看着那一片农桑,嘴角微沉。

    “怎么会没有?”他说,“回乡这几年,亲眼看到了江南的变化,也模模糊糊看到了可能到来的盛世,所有人却都一往无前地往错误的路上走,简直让我痛心疾首--如果是我掌权,或许会成为一个让百姓唾骂的酷吏,但未来一定会变得更好。”

    “也不知道你哪儿来的信心,你好像连科举都没有中,自然没有施政的经验。”

    “事情做成,我现在说这些话就是胸有沟壑;事情做不成,那我就成了大话连篇,可连一个试试的机会都没有,自然也就没人能评判我。”

    顾怀负手呵出一口热气,笑道:“看来你已经知道我是谁了,这些话也是故意说给我听的。”

    “是的,侯爷。”

    “可你就没想过我会把你当成什么故作高深的骗子,然后转身就走么?”

    “这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书生转过身看着顾怀,“既然侯爷选择来这里,那就说明侯爷不是那种年轻气盛功成名就以至于根本听不进别人话的人,只有确定了这一点,我才能放下顾虑走出这里。”

    “我是很听劝,可也得分人,”顾怀叹息道,“而我还不确定你是不是我要找的人。”

    “平倭三策,江南盛世之路,这些天里我已经写好了,如果侯爷不来,我就会把它烧掉,可侯爷既然来了这里,那就有了用武之地。”

    书生伸手虚引,他虽然一身破旧儒衫,显得有些落魄,但他的眼睛却极为有神:

    “不妨请侯爷入陋室暂歇,听我一一道来?”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39_39979/338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