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这不可能。”
沈愈笑着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个有些可笑的猜测。
普通的青田石章坯确实可能搞批发,价格也不过是几百块一枚。
但自己手上这种明显是清代老料子的青田石不可能有人能大批量的往外售卖。
纵然是楚州最大的杂项古玩店《万宝楼》也不敢说如此大话。
看到沈愈全神贯注的观察手中的青田石印章,钱老给沈愈打开了室内的三盏照明灯,又送上强光手电与印泥白纸,才站在沈愈身旁安静的擦起玻璃柜上的仿古青花梅瓶来。
打开强光手电,沈愈再次细细查看手中的印章,等壶中热茶都已经变凉时他方才长长松了口气。
钱老这枚印章在形状以及大小上确实与老柳的那枚差不多,不过沈愈还是发现了几点不同之处,
首先就是颜色不同,老柳那枚印章是深青色的,而钱老这枚则是浅青中带点微微泛黄。
第二,虽然钱老这枚印章的印文也是非常模糊,具体刻的是什么字也已无法分辨,甚至沈愈刚才蘸了印泥在白纸上用印也是无法看清。
但有一点,钱老这枚印章并没有任何缺损,而老柳那方印章在印面边缘处有一个小磕碰。
第三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老柳的那枚印章是白文印,而钱老这枚是朱文印。
朱文印也叫阳文印,因为印章是阳刻,所以印章表面的字是凸出来的。
也就是说线条是实的,留空是虚的,当印章蘸上印泥后在纸上印字,字自然是红色的,故此得名叫做朱文。
白文印则是完全相反,刻章的时候字是凹下去的。
当用印时因为印章上的字蘸不上印泥,所以章印到纸上后,字的部位是空白的,而这空白之处恰恰又是印章的内容所在,因此得名白文印。
第四点,两枚印章的手感也是不同,两枚印章都可说是包浆醇厚,但钱老这枚印章握在手中隐隐有一种冰寒之意,而老柳那枚沈愈确信是没有的。
第五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钱老这枚印章细节处理的非常细腻,整体刀工流畅,未见丝毫的粗糙与凑合。
细细品味更会发现一种古朴厚重与风雅飘逸相结合的大师风范。
顶级刀工!
顶级篆刻!
绝对的大师作品!
现在让沈愈有些摸不准的反而是这方印章的用石,他虽然已经隐隐猜到了一点,但还是不敢完全相信。
说实话,沈愈平时接触的多是些普通青田印石,当然稍好些的他也见过,但钱老这枚印章的材质着实有些超出沈愈的认知范围。
若是沈愈没猜错的话,这很可能是青田石中的极品,青田冻石。
青田石,因产于浙省青田,所以得名,与寿山石,昌化石一样都属于传统制印名石,三者也并称为印石三宝。
青田石有说自宋代就开始开采,但鼎盛却是在明代,因为从各种典籍记载来看,明代以前的青田石还不是十分有名。
到了明代后因为青田石温润细腻,莹洁似玉,其中之佳品比玉还要强上几分,觉得有利可图的制印商家就开采出来制造成图章推荐给当时的文人。
随着用印的人越来越多,这样使得青田石名气大增,经过多年开采后,竟然形成了一个山洞,名曰“图书洞”。
青田石品种很多,其中最名贵的当属有结晶且半透明的青田冻石。
青田冻属于石中之宝,传说青田冻石在夏天掌心冒汗时握在手中,就好似握住一块寒冰一般,可让人暑气全消。
钱老这枚印章沈愈握在手中也是感到凉意十足,很可能就是名贵且稀有的青田冻石。
起身关掉店内的所有灯光并拉上遮阳帘后沈愈再次打开了手电,在强光手电的照射下,这枚印章猛然呈现出一种灿若灯辉之美。
啪嗒!
强光手电掉在了桌上的声音让钱老不禁侧首,“沈愈你怎么了?”
“没事钱老,我只是看入神了。”沈愈连忙解释。
“不要着急慢慢看,这印章你要是喜欢就拿走,反正我对它也没什么兴趣。”钱老摇摇头,再次用心擦起瓷瓶来,好似沈愈手中的印章并不是他的,而是属于一个陌生人。
青田灯光冻为青田石中第一极品,只是现在见过灯光冻的人极少,甚至传说已经没有了灯光冻,现存的灯光冻只剩下几枚明清老印章。
沈愈自然也是没有见过真实的青田灯光冻,只是在古籍中了解过。
明末五子之一文学家屠隆在其所著《考槃余事》中说青田石中有莹洁如玉,照之灿若灯辉者谓之灯光石,且灯光冻在明代时就已经非常难得。
清代鼎鼎大名的王士祯在其所著的《香祖笔记》中也提到印章旧尚青田石,以灯光为贵。
如此看来,那个钱经理说的可能都是实话,他真的是店铺新开,并且他也是真的漏宝了。
一枚青田灯光冻的印章抵了两万块钱,这真是亏大了,而钱老则是因为自己的豁达无意中捡了个超级大漏。
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沈愈心中默念鉴宝,刹那间一团蓝光宝光自印章上方三寸处浮现而出,这次的光团不再是黄豆粒般大小而是变成了蚕豆般大小。
“光团竟然变大了?
“原因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当是这枚青田灯光冻印章的价值要远远比我那光绪重宝的雕母值钱。”
这方青田石印章还有一处地方沈愈没有细看,就是在印章背面刻有四行小字。
其字体大小只比现代微雕大些,用肉眼看非常的模糊,并且因为字与印是同一种颜色,只看了半分钟读出四五个字后沈愈眼珠子就疼了。
“钱老您的放大镜呢?不需要倍数太高,五十倍的就行……”
沈愈还没问完,一个高倍放大镜已经递到了沈愈面前。
沈愈也不客气,拿起放大镜就看了起来,背面刻的是一首诗:“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奇怪,这不是郑板桥的诗吗?”
“难道说这印章曾是郑板桥用过的?”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2_42726/42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