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因为减负,再加上学校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地关注,在小学阶段老师们特意淡化学习成绩,也很少考试,老师们也从不拿成绩说事,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很优秀。
大宝刚上初一时,我的心里是焦虑的,因为我不知道孩子的成绩到底是什么情况,那个小升初的暑假,孩子在家自学了初一上学期的课程,而她的同学们也都在外面报了初一的预习班,大家都在学,有的孩子甚至学习时间比我们排得都满。
而入学后的分班考,学校并没有公布成绩,至于孩子是否被分到了重点班,谁也不知道,毕竟教育局只认可平行班,学校不说,家长们只能自己胡乱猜测。
到底是真学霸,还是假学霸,到了初一的第一次月考,更确切地说到了期中考试就能见分晓。
为什么我不说月考重要呢?因为那时孩子刚入初一,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生活学习的节奏,表现在成绩上,波动比较大,如果确实没有考好,也不能太在意。
刚进入初一,那时大宝的英语成绩在吃小学的老本,几场小考都排在了班级前列。而语文这一科却比较特殊,孩子们集体翻了车。主要原因是:小学里语文考试基本都是书上的内容,而到了初中以后,开始变了,除了前面10分的古诗词默写和一篇文言文会考书上的之外,其它全考课外的。而且阅读是有答题模板的,再也不像小学那样,只要你写得差不多就给分,而到了初中,关键词不对,写得再多,一分没有,所以阅读理解是孩子们失分的重灾区。小学的作文,没有错别字,句子写得通顺,不跑题,基本很少扣分,但是初中的作文想拿高分很难,更别提满分。
刚进入初一时,数学还不算难,主要考查孩子的计算能力,只要孩子细心,做计算题时,不跳步,写出每一步的计算步骤,多练习,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一个班里,牛娃很多,想在一次考试中,名列前茅实属不易。
最主要地是,刚进入初一的孩子,要面对8门课程,多少有些手忙脚乱,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所以在第一次月考中,我家孩子的语文没考好,其它科目也都有不足的地方,我当时也没说什么,孩子需要有一个缓冲,调整,适应的过程,适应慢的,考得不好很正常,不必太在意。
而在当时,我以为大宝的成绩也许就是月考的水平,让她调整好状态,耐心地陪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找出各科目落后的原因,尤其是三大主科,一定是重点关注。学习方法也一定要及时调整,初中科目多,一定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哪一块知识点薄弱要及时查缺补漏,心态要放平,承认差距是为了以后更好地腾飞。
而后到了期中考试前的一次模拟考,大宝的成绩一下子跃入班级前3名,年级第12名,这让我又惊又喜,有些不敢相信。紧接着10多天后的期中考试,她还是保持住了这个名次,我才相信这孩子其实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但是在期中考试之前,孩子觉得班里高手如云,压的她有些自卑,后来当她看到自己的成绩,摸清了自己在班里的位置,才逐渐建立了自信,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很多。在之后整个初中三年大大小小的考度中,偶有翻车的时候,不过,每次大考她基本都能稳住在班级前三,年级前十的位置。身在其位,孩子的自尊心不容她落后,每当有人超过了她,她即不服气,也不甘心,一定会奋起直追。这也让我们家长少操了很多心。
因为这一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孩子也受到了老师地关注与重视,收获来自于同学的羡慕就更不必说。孩子的自信一旦建立,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习对于她来说就变得轻松容易很多。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3_43843/59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