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孩子,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还要不要额外再准备一些教辅资料,每个学校,每个班级不同,每个孩子也不同。
比如有些学校,作业比较多,孩子们完成老师的作业都要十一二点,那就不可能再写额外的作业,再比如,有些同学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很费力,家长让孩子再多写一点家庭作业,比登天还难,那就没有必要再买教辅了。
大宝上初中时,她们班的作业在整个年级据说都是最少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孩子如果不整一点课外作业,她在班里的成绩据我预测最多只能占到中等,20名左右,因为她同学都在整课外的,每个孩子都配有教辅资料,都在外面报培训班,你不多学点,就跟不上。
所以每个寒暑假, 我必然要去一趟新华书店,去给孩子挑选理科方面的教辅书。
因为我对孩子的情况比较了解,她在哪个水平,我也很清楚。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随随便便买本资料。我一方面挑选数学,物理还有化学的预习资料,这个教辅要选得比较基础,主要是配合孩子自学课本后,弄些基础题,练练手,比如《五三》,《典中曲》也用过;另外一套教辅就是用于培优拔高的,比如《实验班》,万唯的《尖子生》,这两本教辅相比于其它资料,难度稍高一些,而我们学校的教学偏基础,孩子们需要拔高练习。
语文英语,不需要按部就班,按年级买教辅就行,考得就那几个专项,而且语文也绝对不是买教辅能练出来的。字词,文言文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可以买语文基础专项,阅读理解,诗词赏析类的教辅。英语可以买一些英语听力题,阅读理解与完形等。能在线上买的资料,就不要在线下买,线上买价格可以便宜一半,质量也不差。所以我往往是在书店先看好,在网上下单。
其它如生,地,政,史,我在孩子刚上初一时,也都买了资料,但是孩子基本没写过,初中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三大主科上,平时小四门只要考试前做点题,集中背诵,只要孩子用心了,基本考的不会差,政史可以适当做一些材料分析题,孩子们还是需要通过练习,才能知道如何去答题才能得高分。
初中选教辅的原则,我觉得少而精,按需购买就好。
我们初一刚开学时,也是买了一堆数学资料,最后经过比较与筛选,也只专注做了一本。毕竟时间与精力有限,死磕一本资料,然后把不会的题再做几遍,做懂做透,时间安排得刚刚好,孩子能配合已经是很好了。不建议,几本资料同时使用时,孩子东做一题,西做一题,最后还错误百出,做完也不对答案,对错不知道,只扔到一边。那这本资料是一点价值也没发挥出来。
有的父母虽然也会同时买几套资料,但会专门花费精力从众多教辅里选出对孩子有用的题目来做,从而形成真正能解决自己孩子问题的题库,这个对父母的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也要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做到百分之百的了解。
但无论怎样买资料切忌盲目跟风。
没有哪一本资料是万能的,别人用得好的不见得就适合自己家。大宝在初中时,数学一直学的不错,很多家长问我,孩子用地是什么资料?我告诉她们用地是《实验班》,结果班里有40多个孩子,有一半孩子都买了实验班,后来数学老师了解了情况,就要求他们班只能有10个人用《实验班》,10个左右用《典不典》,其它的孩子用的是比较基础的《名师课堂》,买什么样的学习资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来定,只有两者能完美的匹配,教辅资料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选教辅,别人的经验,方法,可以参考借鉴,但是初中娃试错的时间和机会有限,最终我们还是要靠自己,摸索那条最适合自家娃的路径。
一本资料,怎么发挥最大功效靠的是人。
一方面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习有着全面的了解,选对资料很关键,另一方面最重要地还是看娃的努力,这些别人都帮不了。怎么让孩子心甘情愿配合父母去学习,也是难关。即使孩子是学霸,她也不会那么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这些额外的作业。我家大宝,初一上学期还听我一点,额外做点题,下学期由老师抓着,但是对于错题她还是不主动去刷,就是有一点,只要等到她成绩下降了,她才会行动起来。
没有人天生愿意做学霸,学习毕竟是个苦差事,初中生已经大了,有些时候是形势所逼,比如那个没有你强的同学超过了你,比如你的竞争对手,最近好像很努力学习的样子,孩子才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快马加鞭,那些教辅才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3_43843/59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