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棋子而已 > 第41章 毒刺入心
    一时间,天下大乱,几方人马,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斗来斗去,几个最有实力的诸侯王竟相继死于非命。

    谁也没想到皇位最后会落到软弱可欺、胆小怕事、无能好色的萧启身上。

    更让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是,萧启即位没两年,就被他临时召幸的一个美貌宫女用床幔勒死,死在床上,成为千古笑柄,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按照祖制,父死子继,可萧启没有留下子嗣,那便只能兄终弟及。

    可他的几个兄弟早就死在了五王之乱中,唯独剩下——在楚国为质的萧昊。

    于是,晋国众臣商议,决定将质子换回国内,并拥立其为新君。 这便就是大晋现在的皇帝。

    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用在那时的萧昊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想当初,他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楚国成为一名备受冷落和欺辱的质子,那是何等的悲惨凄凉。

    然而谁能想到,正是因为这个看似不幸的遭遇,却让他远离了大晋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从而得以保全性命,后来还坐上了那把象征至高无上权利的龙椅。

    萧昊亲眼目睹了大晋在历经五王之乱后的惨状:国力衰竭,百姓疾苦,山河满目疮痍。

    他所接手的,就是一个百废待兴、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此后,他励精图治、呕心沥血长达十来年,才让这个国家步入正轨。

    正因为以上种种,大晋才有了皇子非功勋卓绝者不封王、后宫不能干政的严苛制度。

    突然之间,沈玉华灵光一闪,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以前,诸侯王拥有自己的封地,有食邑供奉,虽然可以养私兵,但数量都有严格的限制。一旦越界,便以心怀不轨,欲谋权篡位论处。

    因此,自郑氏挑起内乱后,诸王为了增加自身实力,便开始大肆收买朝臣,与握有兵权的世家豪族结盟。正是这种举动引发了一连串的兵祸,继而导致整个晋国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乱之中。

    而沈家自始至终都没有卷入到这场权力的斗争当中。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一方面是因为沈家偏居西北,一向远离朝堂纷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沈家世代镇守边疆,爹爹绝不会轻易兴兵大规模南下,从而给强悍无畏的漠北铁骑可乘之机。

    现如今,天下大定。

    放眼整个大晋,唯剩下爹爹手中还握着三十万的大军。

    想到这里,沈玉华烦躁地揉了揉眉心,心中暗自思忖,兵祸的前车之鉴只怕如同毒刺一般早已深入皇帝的内心,这使得他无时无刻不在提防沈家。

    或许他早就对握有兵权,且在西北根基颇深的沈家生了忌惮之心,只是苦于没有恰当的时机收回兵权罢了。

    可沈家毕竟是大晋开国皇帝亲封的侯爵,世袭罔替,世世代代替萧氏皇族镇守边疆,劳苦功高,不是轻易就能动得了的。

    退一万步来讲,哪怕皇帝真的打算强行收回沈家的兵权,也得找到一个合理的契机或者寻着爹爹的什么大错处,否则很难服众。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大晋之西有吐蕃,西北有北凉,北方有突契族及草原八部。可以说是强敌环伺,若处置不当,致边关将士军心不稳,外敌趁虚而入,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爹爹一直以来治军甚严,对朝廷又忠心耿耿,做事兢兢业业,从无逾矩之处,这是有目共睹的,皇帝应该很难抓住什么把柄。

    经过这样一番思考后,沈玉华终于在现在的认识水平上,再加上爹爹的指点迷津,顿时大受启发,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看清楚了事情的本质所在。

    皇帝之所以会给她赐婚,正是因为他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想以这样的方式把她这个镇北侯的宝贝女儿留在京都做人质。

    然而,谁曾想到她最后竟然误打误撞,彻底扰乱了皇帝的计划。

    其实,沈玉华此刻并不知道,事情的发展,同样也超出了皇帝的预料。他把一切都归咎于天意,在他的思维中,世上哪有少女不怀春,不想嫁给丰神俊朗、贵不可言的皇子,做那人上之人呢?

    了解剖析得愈发深入,沈玉华的心情反倒变得越发沉重起来。结合前世的所见所闻与后世历史学家对晋朝历史的解读,她得出结论。

    皇帝打压世家豪族势在必行。

    大晋在经历五王之乱以后,世家门阀的地位越发凸显,竟然有了一呼百应的威望,而皇权却日渐分散,到最后,这些氏族甚至已经到了可以左右皇帝决策的程度。

    皇帝想要摆脱氏族的裹挟,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就一定会对他们进行打压,甚至可能需要进行一场大清洗,这种情况在之后的历史发展中也有所体现。

    沈玉华回忆起前世太子被废黜之后,皇帝第一个出手打击的便是太子的妻族司徒氏。

    司徒氏属于十大世家之一,自开国以来一直处于权力核心地带,历经百年不倒。

    前朝有司徒峥,后宫有容妃,东宫还有太子妃……在朝为官的族人更是不胜枚举,就连禁军中也有司徒家的子弟担任要职。

    可以说,司徒家族枝繁叶茂、根深蒂固,与大晋其他世家盘根错节,轻易不能撼动。

    可最后还是被皇帝以雷霆手段连根拔除,这其中必定少不了多年殚精竭虑的谋划与布局,才能让司徒家措手不及,连反抗挣扎的机会也没有。

    由此可见,皇帝其实早就对这些处处限制自己权力的氏族心怀不满,并渴望能够摆脱他们的束缚。

    只不过,他登基之初,皇权已经分散,作为一个无权无势,在无其他继承人的情况下才得以上位的质子,他又能怎么样呢?

    他也只能将内心的不满隐藏起来,韬光养晦,等待时机。耐心熬到时机成熟,他才果断下手,一举消灭了司徒家族。

    司徒家被查抄之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人人自危。这意味着皇权与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一场激烈的斗争拉开了序幕。

    那些头脑敏锐的人已经嗅到了不寻常,他们意识到如今的皇帝已不再是过去那个任由世家拿捏,总是一味妥协的帝王。

    他一改往日唯唯诺诺、温顺平和的行事作风,不动声色间就处置了强大的司徒家族。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4_44338/173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