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先生小姐这边请,留心脚下台阶”
初春含料峭,淡淡的夕阳悬于西天,天边的晚霞浮在远方,虽然远离了上海市区,但仍不失繁华。
略带寒气的海风扑面而来,略带着1丝咸腥,不过,在这条大河的出海口,海洋的气息也弱了许多,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江水,哪里是海水。
“1路走过来的人怎么都大惊小怪的,她看起来也没比关雎号大多少啊。”
“小姐,我们的圆明园号可比招商局的关雎号大了1倍呢,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可以夸1句当世第1,1定能够给予您不1般的体验。”
甲板上,听着1位客人的吐槽,侍者骄傲而不失礼貌的纠正道。
客人所提到的“关雎”号是中国曾经的头牌邮轮,这艘1927年下水的登记排水量3万6千余吨,航速26节的超级邮轮是轮船招商局公司的旗舰。
但是,今天,这把交椅易手了——
“圆明园”号超级邮轮静静的停泊在码头边,如山岳般庞大的身躯、两根硕大而笔直的烟囱、上白下紫的船体涂装、整洁的橡木甲板,无不标志着这是1艘豪华邮轮。
在很长1段时间里,普通人评判1艘船只是否高大上的标准就是大小和烟囱数量——大船比小船强、3根烟囱的比两根的强,只有两根烟囱的圆明园号初次露面自然受到了轻视。
在1战前后兴起的4烟囱超级邮轮为大洋班轮拉开了序幕,欧洲各国、美国、中国,6续都建造了1些。
从1921年第1艘超级邮轮曲江池号下水起,中国如今共有5艘超级邮轮正在运营,分属南洋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集团和福昌航运公司。
不同于大西洋地区,太平洋地区并没有蓝绶带奖,而美国船商们又由于种种原因并不热衷于建造和运营邮轮,更别提将这种东西搬到西海岸了,因而太平洋地区并没有几艘邮轮。
而在这其中,“圆明园”号又是真正意义上的海上皇宫,无愧其名——
圆明园号船长318米,船宽357米,吃水97米,登记吨位66555吨,实际排水量超过7万吨,4轴4桨,最大航速可达29节,造价6千2百余万圆,是如今中国最昂贵的船只,比黑龙江号战列舰还要贵200万圆。
整艘邮轮共计十层甲板,可以搭载708名头等舱乘客,658名2等舱乘客,445名3等舱乘客,此外还有1123名工作人员。
内部装潢极尽豪奢,船体内部空间被1块块名贵地毯、精致镜面、精美镶板和各种艺术画装饰得光彩夺目,大型中央空调让这艘巨轮内4季如春,每个船舱内都有可自行调节的冷暖空调,可供千人同时观看的电影宫也被搬到了邮轮上
甚至于,南洋航运公司延请了十余位大师,取消了中间两座烟囱,将已被焚毁的“小有天园”重塑缩小后搬到了船上,并通过巧妙的布局让假山和建筑遮住了两座烟囱,乘客身处其中,如无晃动,绝难察觉此处竟在船上,真犹如圆明园再现人间。
这些海上城堡1般的高速超级邮轮是欧洲上流社会歌舞升平的产物,在19世纪末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超级邮轮的复杂程度即便是比起许多主力舰也不逊色,是大国与豪贵的玩物,至于欧战前初登巅峰,但随后便被战争打断。
欧战结束后,虽然列强们都在休养生息,但民间的竞争却并未消停。
在20年代末,意大利人率先掀起了这场“军备竞赛”,1方面是为了恢复在欧战及大革命中遭受破坏的造船业,另1方面也是古罗马式的虚荣心作祟,试图通过这种行动来彰显自身实力。
1927年,在意大利政府的支持下,意大利航运公司先后建造了“国王”号和“萨伏伊伯爵”号邮轮,前者登记吨位51万吨,后者49万吨。
1930年8月,国王号以2892节的平均航速横跨大西洋抵达美国纽约,摘得蓝绶带,引起了全欧洲的轰动,来开了这场竞赛的序幕。
法国、德国、英国,甚至于中国和美国都纷纷加入了进来。
作为超级邮轮的故乡,4烟囱的帝国,出于种种原因,苏维埃德国也建造了两艘5万吨级的高速邮轮,不过如今的德国人无意争夺蓝绶带奖,这两艘邮轮的装潢也很朴素,船舱也没有1、2、3等之分,只有公务舱和经济舱,娱乐很多,但与奢靡并不沾边。
而随后入场的法国则决定终结这场竞赛——他们建造了排水量高达8万吨的诺曼底号,193210月下水,如今尚在舾装中。
另外,值得1提的是这样1艘相当于两艘泰坦尼克号的巨无霸居然可以跑到322节的超高速,而且她是由电动机驱动螺旋桨推进的,在处女航的返程中更是跑出了30节的平均航速!
在诺曼底号下水之后,以航运立国的英国人坐不住了,决定资助丘纳德-白星公司建造8万吨级的玛丽王后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作为回应。
而美国人由于筹资失败,最终退出了这场竞赛,直到2战后的合众国号,是邮轮最后的辉煌,也是落幕,大型喷气式客机的投入让以客运为目的的邮轮失去了意义。
至于远离大西洋的中国本无意参与这场竞赛,南洋航运公司本来只打算建造1艘38万吨的邮轮,1来是为了满足日益繁荣的中美、中欧班线的需要,2来也是为了代替只有17万吨的旧旗舰曲江池号,压倒自己的老对手轮船招商局。
不过,随着大西洋的竞赛新闻传到东方,南洋航运公司毅然决定推翻前案,开工建造这艘巨轮。
至于到底为什么让南洋航运公司决定建造这样1艘巨轮,个中缘由难以分说,有人说是南洋航运公司想要1鸣惊人,彻底压倒对手,有人说是南运老总在欧洲度假时与其他航运大佬打了赌要造巨轮,有人说是美国太平洋航运公司想要建造巨轮,最终激起了两家的商战,还有人说是得到了海军的支持
世人大多相信前几种传闻,因为这艘巨轮的建造过程过于坎坷。
从1929年初,南洋航运公司第1次向政府提交了建造报告开始,而后3年时间,南洋航运公司前后共提交过1140份资金申请报告,商业部收到了310份,财政部收到了308份,重工业部收到了228份,船业委员会收到了182份,船政总局收到了101份,海军部则只收到了11份。
事实上,海军部当时也非常缺乏经费,不得不砍掉了1个批次的驱逐舰建造计划,更没有钱去支持这东西。
而最后还是报到了内阁,在外交部长顾维钧和重工业部长单元昌的支持下得以批准,最终以政府出资23支持建造,并新建大型船坞供轮船建造作结。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庞然大物也同样具备战略意义。
历史上大战期间,英国人就广泛利用高速超级邮轮进行兵员运输。
著名的玛丽王后号就被皇家海军征用为高速运兵船,因为航速高达30节,所以她可以4无忌惮的航行于狼群出没的大西洋,无惧德军潜艇。
这艘8万多吨的庞然大物被称为灰色幽灵,往返于澳洲、新西兰、美国、英国,几乎不间断的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军队运去目的地。
玛丽王后号1次可以运送15万人,在整个大战期间她总计航行了大约60万海里,相当于环绕赤道15圈,1共运送了近80万名官兵。
但由于31年的大水灾,圆明园号筹资受阻,1直到1931年末才开工,1932年12月下水,1933年12月完成舾装交付,并于1934年4月首航。
这1次航行颇具象征意义,是中国上海,经长崎至日本,在大阪与东京停留后直航美国旧金山,而这次航行的名字则被定为“自由和平之路”。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年初世界关税大会的召开与成功,这似乎昭示着大萧条的结束。
大会在伦敦举行,各国元首出席大会,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了演讲,各国1致决定签署1个关税协定,并决心终结这场经济危机。
作为大会的发起者,中国基于此前的成果提出了1份关税协定,各国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关税协定》的核心内容包括两项:
其1是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
第2是保护和紧急措施,对因意外情况或因某1产品输入数量剧增,对该国相同产品或与它直接竞争的生产者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时,该缔约国可在防止或纠正这种损害所必需的程度和时间内,暂停所承担的义务,或撤销、修改所作的减让。
这两项内容符合现阶段的需求与各国的底线,对于与会的72个国家及地区均具有普适性,以最大程度的保障世界贸易的恢复,力求以最短的时间将关税壁垒破除。
与此同时,位于巴黎的国际商会也被重新提了起来,在其下属扩建国际商业贸易仲裁委员会,对国际贸易中的问题进行公正合理的仲裁,促进经济的恢复。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4_44896/221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