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 第9章 共立军令状
    此刻,率队准备出城的刘备看着那堵塞得水泄不通的城门,内心也是焦急无比。

    在与李基拟定把战场放在大兴山之后,刘备越能提前抵达大兴山,那么就越能提前占据一定的优势。

    如今被堵在这处白白浪费时间,实在是让刘备那温和的面容都多出了几分无奈。

    只是这些出城避难的豪族地主少则五六车,多则有十几车,随行家丁奴仆也从上百人到数百人不等,甚者有些豪族多达千人的规模。

    尽管刘备所率领的义军也有两千人,但由上到下的寒酸模样,反倒是遭受到了一些周围豪族地主的鄙夷。

    “子坤,假若这些豪族地主们愿意贡献所有的力量抵御黄巾贼,黄巾贼又何须惧之?”

    刘备的语气有些复杂地道了一句。

    原来偌大的涿郡之中,并非是完全没有与不过乌合之众的黄巾贼相抗衡的力量,只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抵挡的想法。

    而此刻骑在一匹白马之上的李基,双手正小心地拉着缰绳。

    虽说前世李基出于兴趣,也曾经到马术俱乐部玩过一段时间,但与前世保护措施充足,并且还有着马镫马鞍相比。

    这个时代的马匹可还没有那种东西,完全需要靠着骑术驾驭马匹,一个不小心摔下去,可不是说笑的。

    幸好,李基胯下的这匹白马性子倒也温顺,尝试驾驭了一番后,李基原本有些紧张的心也放缓了不少,转而看向着满脸复杂的刘备。

    此刻的刘备内心之中所产生的复杂,李基倒是颇能理解。

    无非就是刘备为了保护涿县的乡亲父老,不惜与两位义弟赌上所有,拼死一搏,准备将黄巾贼拦在涿县之外。

    然而,作为太守的刘焉出于诸多顾虑,决意坚守城池也就罢了。

    可这些涿县本土的豪族地主,却也是一心逃离,这让刘备的内心难免尝试着落差。

    或许,此刻刘备的心理与曹操面对讨董诸侯怒吼“竖子不足与谋”的内心一般复杂。

    “玄德兄,其实这也是很好理解……”

    李基扫视着那一群豪族地主,开口道。

    “在不惜牺牲家业留在涿县与底层百姓同生共死,与暂时抛弃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安全地方之间选择,愿意为了大义牺牲的浪漫主义者,终究是少数。”

    浪漫主义,是让人向往的,但同样也是少数的。

    显然,刘关张三人就算得上是这个时代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大义、仁德、复兴汉室”贯穿了他们的生命始终。

    这也是李基认可且打算选择刘备的主要原因所在。

    与一生屠城八次的曹操相比,刘备的人生最让人质疑的不过是伪君子,顶着“复兴汉室”的名号图谋私利罢了。

    然而,历史中颠沛流离半生的刘备好不容易建立了蜀汉政权,却又愿意为了替义弟报仇,赌上国运兴兵复仇,直至病死白帝城之中。

    终其一生,刘备也未曾贪恋权势,并且同样也以仁德之名获得了诸葛亮、庞统的认可,足可见其并非是所谓的伪君子。

    “浪漫主义者?”

    听着这个有些怪异的名词,刘备先是略微一怔,然后就大体理解这个名词所指向的意思。

    “那子坤呢?”刘备反问道。

    “基,也是个浪漫主义者。”

    李基笑着道了一句。

    “不过,显然这些豪族地主不是浪漫主义者,又或者他们的浪漫追求不在乎护佑百姓,而是在振兴家族之类。”

    “一群短浅小人。”关羽傲然地道了一句。

    “云长倒也无须这般偏激,这才是绝大多数的人性罢了,以利驱之即可。”

    对此,李基的态度倒是显然相当的平静。

    毕竟,豪族地主们与底层百姓所处的阶层本就不同,危难之际,底层百姓是没有机会逃,但特意愤恨这些豪族地主趋利避害的本能也没有意义。

    而相对之下,类似于刘关张的抉择,无疑方显得弥足珍贵。

    刘备沉思了良久,缓缓地长吁了一声,似乎是明白了什么,整个人无形之中显得更加的沉稳,不再去指责这些豪族地主,而是耐心地等待着出城。

    然而,就在终于即将轮到刘备所率领的义军可以出城之时,大量的郡兵却是从左右围了过来,隐隐还做出了戒备的姿态。

    这一支刚刚建立不久的义军,顿时多了几分骚乱。

    “镇静。”

    刘备高喝了一声,短暂稳定了军心,然后抬头朝着城门上方看去。

    刘焉与邹靖正站在城门之上,冷冷地俯视着下方的刘备。

    随即,刘备翻身下马,朝着刘焉的方向躬身拱手,道。

    “叔父,这是何意?”

    此前,刘备以组建义军的名头拜访了刘焉一次,鉴于刘备同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刘焉倒是以“义侄”的称谓尝试拉拢刘备。

    而如今尽管被刘备尊称为“叔父”,刘焉的目光依然颇冷,俯视着下方的刘备,说道。

    “玄德啊,欲往何处啊?”

    “备,正欲率领义军出城讨贼。”

    “嗯?什么贼?”

    “黄巾贼。”

    刘备的声音一出,整个城门骤然陷入了顷刻的安静,然后不时开始响起阵阵笑声。

    “哈哈哈哈……”

    在那一声声似乎是嘲笑着刘备不自量力的笑声中,刘备依然是面不改色,但藏于袖中的手掌不自觉地握紧。

    就连刘焉那原本故作威严的脸庞,脸上也是浮现着丝丝笑意,然后摆了摆手,说道。

    “好了,玄德,叔父也知道你有报国之心,但黄巾贼势大,还须从长计议,不可轻动,你且率领义军退回驻地,但有须你相助杀敌之处,叔父自会传唤你的。”

    刘备再度拱手行礼道。“叔父,备很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被刘备当众反驳,刘焉原本露出了些许笑意的神色再度冷了下来,然后目光扫视了一圈刘备身后那两千义军,说道。

    “玄德,你这两千义军身无片甲,又少弓弩,能杀什么贼?”

    倘若不是刘焉还需稳定涿县内的民心,不能当众说出知晓的黄巾众数量,否则刘焉就差直接说出刘备这两千所谓的义军不过是螳螂挡车。

    刘备自然听懂了刘焉话里话外的意思,甚至刘焉不乏是在质疑刘备此刻率领义军出城并非是为了讨贼,而是为了保存实力,甚至是准备率领两千人马落草为寇。

    只是,还不等刘备反驳解释,衣角悄然被李基扯了扯,然后一句话传入了刘备的耳中。

    “军令状,讨要身份……”

    这一句,让刘备瞬间冷静了下来,并且明白了李基的意思。

    讨要身份!

    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要知道,如今不管是刘关张,还是李基都只不过是白身罢了。

    即使刘备自称“汉室宗亲”,且已经成为了义军首领,但还是改变不了还是区区白身的事实。

    在这个时代,身份的重要性是极其重要的。

    东汉末年大大小小的割据诸侯之中,动辄也是一方太守起步,就连所谓寒门出身的曹操,实则父亲曹嵩也曾任三公之一的太尉。

    虽说东汉后期官员体系金字塔塔尖的三公含金量大大下降,但也足以说明曹操家族同样也是比真正的寒门不知道显赫了多少。

    在黄巾之乱结束之后,曹操更是直接官至济南国相,相当于太守一职,下辖十余县。

    除此之外,同样也只是率领了一千余人跟随朱儁讨伐黄巾的孙坚,也升任为别部司马,然后又在三年后被朝廷任命为长沙太守。

    而以着义军身份征讨黄巾的刘备在原轨迹之中,仅仅只是一介县尉,甚至就连一个县令都没有捞到,差距之大可想而知。

    因此,李基这才特意提醒刘备抓住这一个机会,现在就从刘焉的手中先捞一个官职。

    当然,刘备远远没有李基想的那么远,仅仅只是以为李基在提醒可以通过“军令状”的方式获取刘焉的信任出城。

    “叔父,备知黄巾将至,或涿县城内的百姓短时间不会被黄巾贼所害,但城外还有着无数的父老乡亲,备焉能置之不顾?”

    “备亦知黄巾贼势大,可备不惧死,唯惧百姓被黄巾贼所害,故以备决心率两千义军出城讨贼!!”

    这一番话,刘备说得情深意切,让人动容不已。

    一时间,不仅仅是那些等着出城的豪强地主们为之侧目,义军们更是感到一阵心潮澎湃。

    而站在城墙上的刘焉,眉头也是一拧,有些怀疑自己的判断,是不是误会了刘备的用意。

    只是,刘焉一想到如今城内短缺的兵力,还是喝道。

    “其心可嘉,但鲁莽而为不仅仅是害了卿卿性命,更是会连累那两千义军,本官身为涿郡太守,焉能任由你胡乱而为?”

    刘备闻言,一咬牙,开口道。“叔父,备愿立下军令状。”

    军令状?

    此言一出,倒是让刘焉颇为震惊。

    一般而言,违背军令状的后果可是异常严重的,典故里“挥泪斩马谡”之中,诸葛亮之所以不得不斩了马谡,就是因为马谡事先立下了军令状。

    纵观整个汉末时代,也唯有夏侯惇一人军令状当厕纸,打了败仗非但屁事没有,反而是官职嘎嘎升。

    “玄德,你一介白身,拿什么来立军令状,你一人背得起这两千义军的性命吗?”刘焉悠悠地反问道。

    这话里话外,所流露的轻蔑之意,让刘备的脸色都隐隐有些涨红。

    或许,别人会对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高看一眼,但刘焉作为被朝廷官方承认且身居太守一职的汉室宗亲,根本就不会重视一介白身的刘备。

    关羽见状,那微眯着的眼睛流露出一丝杀意,然后往前一步,也不对刘焉拱手行礼,而是高声道。

    “关某,也愿与大哥共立军令状。”

    “你又是何人?”

    刘焉再度反问了一句,显然没有将声名不显的关羽放在眼里。

    只是,令刘焉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连串的话语却也无形之中激怒了两千义军。

    这两千义军几乎每一个都是刘备亲自招募的,或许刘备称不上知兵懂兵,但是刘备却是具备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个人魅力,让这两千义军内心对刘备可谓是多有尊敬。

    如今城门之下的一番争论,除了暴露了作为外来官员的太守刘焉颇为无耻之外,更是将刘备的仁德大义给凸显了出来。

    站在这些涿县出身的义军眼中,刘备所做所为完全就是为了保护涿县的乡亲父老,为此不惜散尽家财,赌上性命立上军令状。

    然而,刘焉尽管说得大义凛然,但那些豪族地主出城畅通无阻,对于刘备却是多加阻碍,无疑是显得别有用心。

    “我亦愿追随刘大人立下军令状。”

    先是颇为零碎的一两声,然后这一句话在义军之中越发的整齐响亮。

    最后两千人所爆发的洪亮声音完全响彻小半个涿县,震得一些目睹这一幕的怯懦之辈脸色都有些发白。

    刘备闻言,却是感动不已,转身朝着义军们躬身行礼道。

    “备何德何能,让诸位如此抬爱,备在此立誓,定与诸位同生共死。”

    回应着刘备的,是一个接一个自发单膝下跪的义军将士,表示着愿意追随刘备保卫涿县的决心。

    这一幕,看得李基内心亦是颤动不已,暗自感叹了一句军心可用。

    同时,也不禁为刘备独特的人格魅力而心生赞叹。

    尽管刘备之所以如此快就收拢了两千义军之心,是因为同乡之谊的优势,且刘备所做一切也是为了保护涿县,但无形中也尽显出刘备的个人魅力。

    相对之下,李基自认远远没有这种魅力与感染力,如此也难怪历史之中刘备屡战屡败,却始终有着一批君臣将士追随左右。

    而包括刘备、关羽在内全体义军都愿意立下军令状,这也是将刘焉逼到了一个相当难堪的境地。

    如若退让,区区一介白身的刘备都敢不尊身为太守的刘焉之令,今后刘焉还有何威严可言?

    但强硬留下这两千义军,眼看着这两千义军愿随刘备共令军令状,刘焉也明白非但这两千义军不可能再为自己所用,甚至留在城内说不准会是个隐患。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49_49788/163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