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
一
应知生罪法(六种犯罪等起法),应知生无罪法(七种灭法),应知有罪,应知无罪,应知轻罪,应知重罪,……知有残罪……知无残罪(波罗夷)……知粗罪(波罗夷、僧残)……知非粗罪……有忏除罪……无忏除罪……教诫罪……非教诫罪……障罪(故意犯)……不障罪……有罪制(世间罪)……无罪制(制罪)……作业所起罪……不作业所起罪……作业不作业所起罪……前罪……后罪……前罪之中间罪……后罪之中间罪……达到忏悔之数量罪……未达到忏悔之数量罪……制……随制……不随犯制……遍通制……限定制……共通制……不共通制……一部众制……两部众制……粗罪……非粗罪……有关居士之罪……不关居士之罪……决定罪……不决定罪……初作之人……非初作之人……偶然犯罪人……常习犯罪人……呵责人……被呵责人……非法呵责……被非法呵责……如法呵责人……被如法呵责人……决定人……不决定人……不适能罪人(佛、缘觉)……适能罪人(声闻)……被举人……顺被举人……摈灭人……不摈灭人……共住人……不共住人……应知禁止。
——————一法终——————
摄颂
造作并罪.轻 有残以及粗
忏及教诫.障 犯以至作业
作业.不作业 前.中间.到数
制.不随犯制 全.共通.一部
重.居士.不定 初.偶然.呵责
非法.如法.定 不适.被摈.灭
共住及禁止 此为一法颂
[二法]
二
有罪想解脱(有意犯),有罪不想解脱。有得等至者之罪[波逸提八],有非得等至者之非罪[波罗夷四]。有罪关正法者[波逸提四],有罪无关正法者[僧残三]。有罪关自己之资具,有罪关他[人]之资具。有罪关自己之身,有罪关他[人]之身。有语真实而堕重罪、语虚妄而为轻罪,有语虚妄而堕重罪、语真实为轻罪。有罪于地而犯,非在虚空;有罪于虚空而犯,非于地。有罪出去时犯,而非入来时;有罪入来时犯,而非出去时。有罪引入而犯[尼波逸提五],有罪非引入而犯[舍堕一五]。有罪自己行而犯,有罪非自己行而犯。有罪作业而……非作业而犯。有罪与而……不与而犯。有罪受取而……不受取而犯。有罪受用而……不受用而犯。有罪夜犯而非昼,有罪昼犯而非夜。有罪夜明……非夜明而犯。有罪……切断……不切断而犯。有罪覆藏而……不覆藏而犯。有罪着用而……不着用而犯。
有两种布萨:十四日布萨及十五日布萨也。有两种羯磨:求听羯磨、单白羯磨也。复有两种羯磨:白二羯磨及白四羯磨也。有两种羯磨事:求听羯磨事、单白羯磨事也。复有两种羯磨事:白二羯磨事、白四羯磨事也。有两种羯磨不成:求听羯磨不成、单白羯磨不成也。复有两种羯磨不成:白二羯磨不成、白四羯磨不成也。有两种羯磨成就:求听羯磨成就、单白羯磨成就也。复有两种羯磨成就:白二羯磨成就、白四羯磨成就也。有两种异住处者地:以自身为异住处者;和合僧不认彼罪,不忏悔或依不舍而举彼也。有两种同住处者地:以自身为同住处者;和合僧为彼解不见、不忏、不舍之举罪。有两种波罗夷:比丘与比丘尼者也。有两种僧残,有两种偷兰遮,有两种波逸提,有两种提舍尼,有两种恶作,有两种恶说:比丘与比丘尼者也。有七种罪与七种罪聚。依两种行相而僧伽分裂:依羯磨,依行筹。两种人不得受具:年时贱劣、支分贱劣也。复两种人不得受具:事失坏者,行恶者。复两种人不得受具:[钵衣]不具足者,具足而不乞求者。两种人不得依止而住:无惭者与无耻者也。两种人不得与依止:无惭者与惭愧而不乞求者也。两种人不得与依止:无耻者与耻而不乞求者。两种无犯罪:佛与辟支佛也。有两种人犯罪:比丘与比丘尼也。两种人不故意犯罪:于圣位之比丘及比丘尼。有两种人故意犯罪:凡夫之比丘及比丘尼。两种人不故意行违犯事:于圣位之比丘及比丘尼。有两种人故意行违犯事:凡夫之比丘及比丘尼。有两种呵责:依身而呵责,或依语而呵责。有两种失去:有未得失去之人,僧伽令彼失去时,一类为善失去,一类为恶失去。有两种解罪:有未得解罪之人,僧伽令彼解罪时,有一类为善解罪,一类为恶解罪。有两种自言:由身而自言或由语而自言。有两种领受:依身而领受,依着身之物而领受。有两种制拒:依身而制拒,依语而制拒。有两种违害:戒违害与受用物违害。有两种讥嫌:依身而讥嫌,或依语而讥嫌。有两种迦絺那衣之执持:住处执持与衣执持。有两种迦絺那衣之不执持:住处不执持与衣不执持。有两种衣:受领衣与粪扫衣。有两种钵:铁钵与泥钵。有两种坛:锡制物、铅制物也。有两种钵之受持:由身而受持,或由语而受持。有两种衣之受持:依身而受持,或依语而受持。有两种净施:对面净施与展转净施。有两种律:比丘律与比丘尼律。有两种调伏:制与制之随顺。有两种律之制欲:于不净,破桥(而不行);于净,应量而行。依两种行相而犯罪:依身而犯,或依语而犯。依两种行相而出罪:依身而出,或依语而出。有两种别住:覆藏别住,非覆藏别住。复有两种别住:清净边别住,合一别住。有两种摩那埵:覆藏摩那埵,不覆藏摩那埵。复有两种摩那埵:半月摩那埵与合一摩那埵。有两种人夜断:别住者之夜断与行摩那埵人之夜断。有两种不恭敬:人不恭敬与法不恭敬。有两种盐:自然盐,制造盐。复有两种盐:海盐,黑盐。复有两种盐:岩盐,厨房盐。复有两种盐:罗马伽盐,跋伽罗伽盐。有两种受用:内受,外受。有两种恶骂:卑骂与贵骂。有依两相之离间语:为得爱好,或为令离间。依两相为别众食:依招待,或依乞食。有两种入安居:前安居、后安居也。
有两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两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两种愚痴人:作未来之义务者,不作已来之义务者。有两种有智人:不作未来之义务,作已来之义务。复有两种愚痴人:于不净作净想,于净作不净想。有两种有智人:于不净作不净想,于净作净想。复有两种愚痴人:于无罪作罪想,于罪作无罪想。有两种有智人:于罪作罪想,于无罪作无罪想。复有两种愚痴人:于非法作法想,于法作非法想。有两种有智人:于非法作非法想,于法作法想。复有两种愚痴人:于非律……于律……。有两种有智人:于非律……。两种人之漏增长:畏慎不应畏慎者,不畏慎应畏慎者。两种人之漏不增长:不畏慎不应畏慎者,畏慎应畏慎者。复两种人之漏增长:于不净作净想者,于净作不净想者。两种人之漏不增长:于不净作不净想者,于净作净想者。复两种人之漏增长:无罪作罪想者……。两种人之漏不增长:于无罪作无罪想者……。复两种人……增长:于非法作法想者……。两种人……不增长:于非法作非法想者……。复两种人……增长:于非律……。两种人之漏不增长:于非律作非律想者,于律作律想者。
——————二法终——————
摄颂
想.得.并正法 资具.人.真实
地.出.取去.持 作业.与.受取
受用.夜.夜明 切断及覆藏
着被与布萨 自恣并羯磨
复.事.复.不成 复二种.成就
别异及和合 波罗夷.僧残
兰遮.波逸提 提舍尼.恶作
恶说.七罪聚 分裂及受具
复二.不可住 不可与.不能
能.故意.违犯 呵责并失去
解罪与同意 领受及制拒
违害并讥嫌 迦絺那衣二
衣.钵.乃至坛 二种之受持
净施.律.调伏 制欲.犯.生起
别住.复二种 二种摩那埵
复.夜断.不敬 二种盐.三复
受用并恶骂 离间与别众
雨安居.遮止 重荷.净.无罪
非法.法.律.漏
[三法]
三
有罪于世尊在世犯、入灭后不犯,有罪于世尊入灭后犯、在世不犯,有罪世尊在世、入灭后皆犯。有罪于时中犯、非时不犯,有罪于非时犯、时中不犯,有罪于时、非时皆犯。有罪于夜中犯、日中不犯,……有……日中犯、夜中不犯,……有夜中、日中皆犯。有罪十夏而犯、十夏未满未犯,有……十夏未满犯、十夏未犯,有……十夏满、十夏未满皆犯,有罪五夏而犯,五夏未满未犯……。有罪善心而犯,有罪不善心而犯,有罪无记心而犯。有罪具乐受而犯,有罪具苦受而犯,有罪具不苦不乐受而犯。有三种呵责事:由见、闻、疑。有三种集筹法:秘密,公开,耳语。有三种制拒:多欲,不知足,[烦恼]不损减。有三种容许:少欲,知足,损减。复有三种制拒:多欲,不知足,不知量。有三种容许:少欲,知足,知量。复有三种制:制,随制,不随犯制。复有三种制:遍通制,限定制,共通制。复有三种制:不共通制,一部众制,两部众制。有罪愚痴者犯、有智者不犯,有罪智者犯、愚痴者不犯,有罪愚痴者、智者皆犯。有罪黑月中犯、白月中不犯……有……白月中犯、黑月中不犯……有……黑月中、白月中皆犯。有于黑月中净、白月中不净,有于白月中净、黑月中不净,有于黑月中、白月中皆净。有罪于寒季犯、热季不犯、雨季不犯,有……热季犯、寒季不犯、雨季不犯,有……雨季犯、寒季不犯、热季不犯。有罪僧伽犯、别众不犯、个人不犯,有……别众犯、僧伽不犯、个人不犯,有……个人犯、僧伽不犯、别众不犯。有于僧伽净、别众不净、个人不净,有于别众净、僧伽不净、个人不净,有于个人净、僧伽不净、别众不净。有三种覆藏:覆藏事而不覆藏罪,覆藏罪而不覆藏事,覆藏事亦覆藏罪。有三种被覆物:浴处被覆物,水中被覆物,衣服被覆物。有三种隐蔽,有功用而不显露:女人有被隐蔽,有功用而不显露,波罗门之咒语有被隐蔽,有功用而不显露,邪见有被隐蔽,有功用而不显露。有三种显露而辉耀、隐蔽而不辉耀:月轮显露而辉耀、隐蔽而不辉耀,日轮显露……世尊所说之法及律显露而辉耀、隐蔽而不辉耀。
有三种坐卧处之分配:前分配、后分配、中间分配也。有罪病者犯、无病者不犯,有罪无病者犯、病者不犯,有罪病者犯、无病者亦犯。有三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三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三种别住:覆藏别住,不覆藏别住,清净边别住。有三种摩那埵:覆藏摩那埵,不覆藏摩那埵,半月摩那埵。有三种别住比丘之夜断:共住、独住、不告示也。有罪于内犯、于外不犯[波逸提一六],有罪于外犯、于内不犯[波逸提一四],有罪内、外皆犯。有罪于界内犯、于界外不犯,有罪于界外犯、界内不犯,有罪于界内、界外皆犯。依三相而犯罪:由身而犯,由语而犯,由身、语而犯。复依三相而犯罪:于僧伽中犯,于别众中犯,于个人之前犯。依三相而于罪中生起:由身生起,由语生起,由身、语生起。复依三相于罪中生起:于僧中、别众中、人前也。有三种非法不痴毗尼之授与。有三种如法不痴毗尼之授与。对具三分之比丘欲者,僧伽应行呵责羯磨:(一)于僧中起斗诤、起纷乱、起口论、起辩论、起诤事者。(二)愚痴不聪明,罪多而不受谏告者。(三)与亲近在家人、不随顺在家者交往而住。对具三分之比丘欲者,僧伽应行依止羯磨:于僧中……在家者交往而住。对具三分之比丘欲者,僧伽应行驱出羯磨:(一)于僧中起斗诤……乃至……起诤事者。(二)愚痴不聪明,罪多而不受谏告者。(三)污俗家,有恶行,而且被见、被闻恶行者。……三分……应行下意羯磨:于僧中起斗诤……不受谏告者,恶口讥嫌在家者。……三分……不认罪时,应行举罪羯磨:于僧中……不受谏告者,犯罪而不欲认罪。……三分……不忏悔罪时,应行举罪羯磨:于僧中……不受谏告者,犯罪而不欲忏悔罪者。……三分……恶见者不舍时,应行举罪羯磨:于僧中……不受谏告者,不欲舍恶见者。对具三分之比丘欲者,僧伽应行坚强思惟:于僧中……不受谏告者,与亲近在家人、不随顺之在家者交往而住。对具三分之比丘,应行羯磨:无惭、愚痴而有恶行。复对具三分之比丘,应行羯磨:于增上戒有戒失坏,于增上行有行失坏,于胜见有见失坏。复……三分……耽于身乐,耽于语乐,耽于身语乐。复……有身之非行、语之……身语之非行也。复……身之违害……复……身之邪命……复对具三分之比丘,应行羯磨:犯罪而一面行羯磨、一面授具,与依止,蓄沙弥。复……对其罪,依僧伽而行羯磨:犯其他罪,或犯其他相等者,或犯比其更恶者。复……诽谤佛,诽谤法,诽谤僧伽。对具三分之比丘,于僧中遮布萨时,僧伽抑:“止!比丘!勿斗诤,勿纷乱,勿喧噪,勿口论。”而应行布萨,无惭、愚痴而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于僧中遮自恣时,僧伽……“止!比丘……”……应行自恣,无惭……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任何僧伽不得与选定: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于僧伽中,不得行[罪之]决断: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于任何处,不得遮: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依止而住: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与依止: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令行听许羯磨时,不可行听许羯磨:无惭……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不得与共语:无惭……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不得问律: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问律:无惭……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不得答律: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答律:无惭……有恶行也。对具三分之比丘,不得与质问: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与共谈律:无惭……有恶行也。具三分之比丘,不得授具……乃至……不得与依止……乃至……不得蓄沙弥:无惭……有恶行也。
有三种布萨:十四日布萨,十五日布萨,和合布萨。复有三种布萨:僧伽布萨,别众布萨,人布萨。复有三种布萨:读诵布萨,清净布萨,受持布萨。有三种自恣:十四日自恣,十五日自恣,和合自恣。复有三种自恣:僧伽自恣,别众自恣,人自恣。复有三种自恣:三说自恣,二说自恣,共安居者[合说]自恣。有三种堕恶趣地狱人,不得逃此:诸非梵行者伪梵行者;非清净梵行者,以无根非梵行诽谤行清净梵行者;持如是说:“于欲情无障坏”,持如是见,彼陷于欲情者也。有三种不善根: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有三种善根:不贪善根,不瞋善根,不痴善根。有三种恶行: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有三种善行: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世尊依三种义利,于俗家制三种食戒:为调伏恶人,令善比丘安乐住;为勿使恶贪者党破僧伽;为爱愍俗家。受三种非法所制,心所执着之提婆达多,堕恶趣地狱,住一劫不得救:有邪欲,有恶友,因现世小事得利,于[修行]中途而止。有三种许可:杖许可,纽许可,杖、纽之许可。有三种履,固定而不得转用:大便所之履,小便所之履,洗净所之履。有三种磨足物:砾、卵砂、轻石。
——————三法终——————
摄颂
在世.时中.夜 十.五.及于善
受.呵责事.筹 二种之制拒
制.复二.愚痴 黑月.净.寒季
僧伽.于僧伽 覆藏.被覆物
隐蔽及显露 坐.卧处.病者
波罗提木叉 别住.摩那埵
别住.内.界内. 犯.复又.生起
不痴毗尼二 呵责与依止
行驱出下意 不认罪羯磨
以至不舍见 坚强及羯磨
增长戒与乐 非行并违害
邪命并有罪 与其等.诽谤
布萨与自恣 选任.决断.各
不住.不得与 不得行听许
不得与共语 不得问有二
同.不得答二 不得与检问
谈.授具.依止 沙弥.布萨三
三种自恣三 堕狱.不善根
善根.行有二 三种食非法
许可乃至履 此三法摄颂
[四法]
四
有罪依自语而犯、依他语而出,有罪依他语而犯、依自语而出,有罪依自语而犯、依自语而出,有罪依他语而犯、依他语而出。有罪依身而犯、依语而出……依语而……依身而……依身而……依身而……依语而犯,依语而出。罪有于眠时犯、觉时出……觉时……于眠时……于眠时……于眠时……觉时犯、觉时出。有罪无意而犯、有意而出……有意……无意……无意……无意……有意而犯、有意而出。有罪一再犯一再忏悔、一再忏悔一再犯,有罪一再犯一再出、一再出一再犯。有罪依羯磨而犯、依非羯磨出,有罪依非羯磨而犯、依羯磨而出,有罪依羯磨而犯、依羯磨而出,有罪依非羯磨而犯、依非羯磨而出。有四种非圣语:不见说见,不闻说闻,不思说思,不知说知。有四种圣语:不见说不见……不知说不知。复有四种非圣语:见说不见,闻说不闻,思说不思,知说不知。有四种圣语:见说见……知说知。四种波罗夷,关于比丘者而共通于比丘尼。四种波罗夷,关于比丘尼者而不共通于比丘。有四种资具:有资具应护持、应守持、应爱着、应受用[自己资具],有资具应护持、应守持、不应爱着、应受用[僧物],有资具应护持、应守持、不应爱着、不应受用[塔物],有资具不应护持、不应守持、不应爱着、不应受用[居士物]。有罪于[僧伽]面前而犯、背后而出,有罪背后而犯、面前而出……面前……面前……有……背后而犯、背后而出。有罪不知而犯、知而出……知而……不知而……不知而……不知而……有罪知而犯、知而出。依四相而犯罪:依身而犯,依语而犯,依身语而犯,依羯磨语而犯。复依四相而犯罪:于僧中,于别众中,于人前,依[男女]相根之现起而[犯]。依四相而出罪:依身而出,依语而出,依身语而出,依羯磨语而出。复依四相而出罪:于僧中……依相根之现起而出。[女相根],舍前位[男根]而立后位[女根],表示无效,假名破坏也;俱获得[男根],舍后位[女根]而立前位[男根],表示无效,假名破坏也。有四种呵责:戒坏而呵责,行坏而呵责,见坏而呵责,命坏而呵责。有四种别住:覆藏别住,非覆藏别住,清净边别住,合一别住。有四种摩那埵:覆藏摩那埵,非覆藏摩那埵,半月摩那埵,合一摩那埵。有四种行摩那埵比丘之夜断:共住、独住、无告示、不足众中而行。有四种高扬[之法]。有四种受用物:时药,时分药,七日药,尽形寿药。有四种污物:屎,尿,灰,粘土。有四种羯磨:求听羯磨,单白羯磨,白二羯磨,白四羯磨。复有四种羯磨:非法别众羯磨,非法和合众羯磨,如法别众羯磨,如法和合众羯磨。四种失坏:戒坏,行坏,见坏,命坏。有四种诤事:口论诤事,非难诤事,罪过诤事,义务诤事。有四种众之污浊:比丘破戒恶法是众污浊,比丘尼破戒恶法是众污浊,优婆塞破戒恶法是众污浊,优婆夷破戒恶法是众污浊。有四种众之庄严:比丘具戒善法是众庄严,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具戒善法是众庄严。有罪客比丘犯、旧住比丘不犯,有罪旧住比丘犯、客比丘不犯。有罪客比丘、旧住比丘皆犯,有罪客比丘、旧住比丘皆不犯。有罪远行比丘犯、旧住比丘不犯……有罪远行比丘、旧住比丘皆不犯。有事别异而非别异,有罪别异而非事别异,有事、罪皆别异,有事、罪皆非别异。有事同分而非罪同分……有事、罪皆非同分。有罪和尚犯、弟子不犯……有罪和尚不犯、弟子亦不犯。有罪阿阇梨犯、阿阇梨弟子不犯……有罪阿阇梨不犯、弟子亦不犯。依四种因缘,安居中断无罪:僧伽分裂,或有欲分裂僧伽者,或有生命难,或有梵行难。有四种恶语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有四种善语行:真实语,不两舌,软语,敦厚语。
有[自]取时犯重罪、令他[取]用时犯轻罪,有取时犯轻罪、用时犯重罪,有取时、用时皆犯重罪。有取时、用时皆犯轻罪。有人问讯相应、立礼不相应,有人立礼相应、问讯不相应,有人问讯、立礼皆……有人问讯、立礼皆不相应。有人座席相应、问讯不相应……有人座席不相应、问讯亦不相应。有罪时中犯、非时中不犯……有……时中不犯、非时中亦不犯。有受领[食]物时中净、非时不净……有受领物时中、非时中皆不净。有罪于边国犯、中国不犯[……]有罪于边国、中国皆不犯。有于边国净、于中国不净……有于边国不净、于中国亦不净。有罪于[僧房]内犯、于外不犯……有罪于内不犯、于外亦不犯。有罪于界内犯、于界外不犯……有罪于界内不犯、界外亦不犯。有罪于村中犯、于空闲处不犯……有罪于村中、于空闲处皆不犯。有四种呵责:示事,示罪,制拒共住,制拒如法行。有四种应前行之事。有四种时可。有四种非他[理由之]波逸提[波逸提四二等]。有四种比丘许可[戒][舍堕二等]。有四种不应行而行:行贪不应行,行瞋不应行,行痴不应行,行怖不应行。有四种非不应行而行:不行贪不应行……不行怖不应行。具四分无耻比丘破僧伽:行贪不应行……行怖不应行。具四分善比丘令分裂僧伽和合:不行贪不应行……不行怖不应行。具四分之比丘不得问律:行贪不应行……行怖不应行。依具四分之比丘不得问律……于具四分之比丘不得答律……依具四分之比丘不得答律……于具四分之比丘不得与质问……与具四分之比丘不得共谈律:行贪不应行……行怖不应行。有罪有病者犯、无病者不犯……有罪有病者不犯、无病者亦不犯。有四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四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四法终——————
摄颂
依于自语.身 乃至眠.无意
于犯罪之时 依羯磨语四
比丘比丘尼 资具与对面
无知.身.于中 二种之现起
获得与呵责 及别住说示
摩那埵.行者 高扬受用物
污物及羯磨 复羯磨.失坏
诤事及破戒 庄严.客比丘
远行.事种种 集会处.和尚
阿阇梨.因缘 恶行及善行
取时.人.相应 持座与于时
净.于边国净 内.界内.村中
呵责.义务事 时可.非他.可
不应.非不应 无耻.善比丘
问二.答亦二 检问.谈.病.遮
[五法]
五
有五种罪过。有五种罪聚。有五种修习事。有五种无间业。有五种决定人。有五种应切断罪。依五相而犯罪。缘妄语有五种罪。依五种行相而不受羯磨:自不行羯磨,或不乞求他,或不与清净欲,行羯磨时起非议,又于行羯磨有非法见。依五种行相而受羯磨:自行羯磨,或乞求他,或与清净欲,行羯磨时不非议,于行羯磨有如法见。常乞食比丘五事相应:[食前食后]不嘱[他比丘]而入聚落,别众食,数数食,不受持,不净施。具五分之比丘纵为不动法者亦为恶比丘而被疑、怪:与淫女交往,与寡妇交往,与年长童女交往,与黄门交往,与比丘交往。有五种油:胡麻油,芥子油,蜜树油,蓖麻油,兽油。有五种脂肪:熊脂,鱼脂,鳄脂,猪脂,驴脂。有五种丧失:亲戚丧失,财产丧失,疾病丧失,戒丧失,见丧失。有五种成就:亲戚成就,财产成就,健康成就,戒成就,见成就。有由五种和尚依止之解[消]:和尚离去,或还俗,或死亡,或奔外道,第五依[和尚之]命令。有五种人不得授具:年时贱劣,支分贱劣,事失坏,行恶,[钵衣]不具足。有五种粪扫依:冢间衣,市场衣,鼠啮衣,蚁啮衣,火烧衣。复有五种粪扫衣:牛嚼衣,山羊嚼衣,塔衣,灌顶衣,[由墓持归]往来衣。有五种取:盗取,斗取,谋取,隐匿取,抽签取。有五种大贼存于世间。有五种不可舍离物。有五种不可分配物。
有五种罪过由身生起而不由语、意。有五种罪过由身、语生起而不由意。有五种罪过应附于教诫。有五种僧伽。有五种波罗提木叉之读诵法。于一切边国以持律者为第五人于僧众可授具。受迦絺那衣有五种功德。有五种羯磨。有犯至三次之五种罪过,依五相而不与取,波罗夷。依五相而不与取,偷兰遮。依五相而不与取,突吉罗。有五种不净物不可受用:[依他而]不与之物,[依我心受]而不知之物,不净物,不受物,为不作残食法物。有五种净物可受用:受与……已为残食法。五种施与为非福行而被思惟为世间之福行:酒之施与,宴乐之施与,女人之施与,[由牧牛者]牡牛之施与,[造住所]粉饰之施与。有五种生起而难除去:已生之贪难除去,已生之瞋……已生之痴……已生之辩知难除去,已生之去心难除去。清扫有五种功德:令自心欢喜,令他心欢喜,诸天欢喜,积导善乐业,身坏命终而生善趣天界。复清扫有五种功德:令自心欢喜……欢喜,[佛赞叹清扫故]行师之教,后来之众生怀同[正]见。具五分之持律者实可言为愚痴:不知自语之制限,不知他语之制限,令不知自语之制限、不知他语之制限,依非法而不行自白者。具五分持律者实可言为有智者:知自语之制限,知他语之制限,令知自语之制限、知他语制限,依法而行自白者。复具五分持律者实可名愚痴者:不知罪,不知罪根,不知罪之集起,不知罪灭,不知罪灭至道。具五分持律者实可名有智者:知罪……知罪灭至道。复具五分持律者实名为愚痴者:不知诤事,不知诤事之根……不知灭诤事至道。具五分……知灭诤事至道。复具足五分……愚痴者:不知事,不知因缘,不知制,不知随制,不知适用语法。……五分……知适用语法。复具五分……愚痴者:不知白,不知行白,不善辨前[应言之]事,不善辨后[应言之]事,不知时可。……五分……善辩后事,知时可。复……五分……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不善受取师之相承,不善思惟,不善知。……五分……善受取师之相承,善思惟,善知。复……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不广暗诵两部波罗提木叉,逐条逐文而不善分别,不善说示,不善决择。……五分……广暗诵两部波罗提木叉,逐条逐文而善分别,善说示,善决择。复……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粗非粗,于诤事决断不善正。……五分……于诤事决断善正。有五种阿兰若住者:愚故、痴故为阿兰若住者,恶求、贪欲性故为阿兰若住者,痴狂故、丧心故为阿兰若住者,被诸佛、诸佛弟子所赞叹为阿兰若住者,唯依少欲、知足、损减、远离、求德而为阿兰若住者。有五种乞食行者……乃至……有五种粪扫衣者、五种树下住者、五种冢间住者、五种露地住者、五种三衣者、五种次第乞食者、五种常坐不卧者、五种随得座者、五种一座食者、五种时后不食者、五种一钵食者:愚故、痴故为一钵食者……唯依求德而为一钵食者。
具五分之比丘,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不知波罗提木叉,不知波罗提木叉之读诵,[受具后]五岁未满。具五分之比丘,无依止而得住:知布萨……五岁或五岁以上也。复……五分……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自恣,不知自恣羯磨,不知波罗提木叉,不知波罗提木叉之读诵,未满五岁也。具足五分……无依止而得住……或五岁以上。复……五分……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未满五岁。具五分……无依止而得住:……知罪粗非粗,满五岁或五岁以上。具五分之比丘尼,无依止而不得住: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不知波罗提木叉,不知波罗提木叉之读诵,未满五岁。具五分之比丘尼,无依止而得住……或为五岁以上。复具五分之比丘尼……[同前节,“比丘”改为“比丘尼”]……知罪粗非粗,五岁或五岁以上。于不善业有五种过患:自责自己,知智人而呵责,恶名流布,为迷惑死,身坏命终之后堕恶趣地狱。于善业有五种功德:自不责自己,知智人而称赞,善名流布,不迷惑死,身坏命终之后生于善趣天界。复于不善业有五种过患:未信者不欢喜,令一类已信者转向[其]他,不行师教,后来众生不怀同见,彼心不欢喜。于善业有五种功德:未信者欢喜,已信者有增长,行师教,后来众生怀同见,彼心欢喜。依檀越家而住,有五种患难:未受请待堕[行罪],堕于秘密坐[罪],堕于屏覆座[坐罪],为女人说法五、六语以上而堕罪,多欲念而住。依檀越家而住之比丘,有五种患难:于俗家过度交往而住,故常与女人相见,有见者有交往,有交往者有亲厚,有亲厚者有接近[欲情],比丘之所欲而陷此欲情或不悦修梵行,或犯何等染情之罪,或舍戒而还俗。有五种之种生:根种,茎种,节种,枝种,第五种子种。依五种沙门净而可食果物:火所伤,刀所伤,爪所伤,无种子者,第五是去种子。有五种清净(说戒):序诵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一清净;诵序、诵四波罗夷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二清净;诵序、诵四波罗夷、诵十三僧残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三清净;诵序、诵四波罗夷、诵十三僧残、诵二不定已,其余应唱常所闻,此为第四清净;广说为第五。复有五种清净:戒经诵出,清净布萨,受持布萨,自恣,第五为和合布萨。持律者有五种功德:自身戒蕴善守、善护持,恶行性者之守护处,于僧中无畏而决断,对敌应于法而善折伏,入正法住。有五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五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五法终——————
摄颂
罪过与罪聚 修习.无间罪
人.断.犯罪.因 不受.受.净.怪
油.脂肪.丧失 圆足并解.人
冢间.牛嚼衣 取.贼.不舍离
及不可分配 依身.依身语
教诫与僧伽 读诵及边国
并迦絺那衣 羯磨.至三次
波罗夷.偷兰 乃至突吉罗
不净物.净物 非福.除去难
清扫及复语 罪过.诤事.事
白.罪及两部 此等轻第八
黑白应该知 阿兰若.乞食
粪扫及树下 冢间住.露地
衣.次第乞食 常坐不卧者
座一座食后 并一钵食者
布萨并自恣 有罪及无罪
此等黑白句 比丘尼亦同
不端正.端正 相同样更二
依于檀越家 过度及种子
沙门净.清净 持.持律.非法
如法亦同言 善美五法终
[六法]
六
有六种不恭敬。有六种恭敬。有六种习修事。有六种如法行。有六种犯罪等起法。有六种应切断罪。有依六种行相而犯罪。持律者有六种功德。有六种最上[规定戒]。六夜离三衣而宿。有六种衣。有六种染料。有六种罪过,由身、意生起而不由语生起。有六种罪过,由身、语、意生起。有六种羯磨。有六种口论之根。有六种非难之根。长度依佛手尺之六手尺,广六手尺。有六种由阿阇梨依止之解[除]。沐浴戒有六种随制。持未成之衣而去,受持未成之衣而去。具六分之比丘可授具,可与依止,可蓄沙弥……[同大品一.三七.二]……或过十岁。复具六分比丘可授具……[同大品一.三七.四]……或过十岁。复具六分……[同大品一.三七.六]……或过十岁。复具六分……[同大品一.三七.八]……或过十岁。复具六分……[同大品一.三七.一〇]……或过十岁。复具六分……[同大品一.三七.一二]……或过十岁。复具六分……[同大品一.三七.一四]……或过十岁。有六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六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六法终——————
摄颂
恭敬.不恭敬 习修.如法行
等起法.切断 以至法.功德
最上与六夜 以及衣.染料
由身意之六 由语意之六
由于身语意 羯磨与口论
非难与长度 广度及依止
随制.持.同样 受持及无学
不得令有成 有信.增上戒
病.增上行仪 罪过.法.非法
[七法]
七
有七种罪过。有七种罪聚。有七种习修事。有七种如法行。有七种非法自白。有七种如法自白。依七种人于七日间之所须而行者无罪。持律者有七种功德。有七种最上。于第七日之夜明时舍堕。有七种灭诤法。有七种羯磨。有七种生谷。内广七[搩手]。于别众食戒有七随制。药入手而最久蓄藏七日间而得食。持已成之衣而去,受持已成之衣而去。比丘无应认罪者,比丘有应认罪者。比丘有罪应忏悔。有七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七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具七分之比丘是持律者:知罪,知无罪,知轻罪,知重罪,持戒者依波罗提木叉之律仪,摄身而住,具足正行,虽见少罪亦怖畏,受学处而修学,欲得四静虑之增上心、现法乐住,得无艰难,得不梗涩,由诸漏尽,已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自知、作证、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多闻而忆持所闻,积集所闻,诸法初善、中善、后善,具义,具文,宣示纯一圆满清净之梵行,彼于如是诸法多闻、忆持、读诵,于意思惟,于见善通达……四静虑之增上心……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广暗诵两部波罗提木叉,逐条逐文而善分别,善说示,善决择……四静虑增上心……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如于此世忆持前生种种之住处,一生二生……[经分别,波罗夷一.一(六)]……具形相、方处,忆念种种前生之住处,清净而超越人界,以天眼见有情生灭……[经分别,波罗夷一.一(七)“我知”改为“彼知”]……见有情之生灭,随彼等之业,知至贵、贱,美、丑、善趣、恶趣之有情,由诸漏尽……具足而住。复……七分……[于此节及次节“持律者”改为“持律者辉耀”]……知重罪,持戒者而……乃至……受学处而修学……四静虑之增上心……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多闻而……乃至……以正见而善通达……四静虑增上心……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两部波罗提木叉……善决择……四静虑增上心……具足而住。复……七分……知重罪,如于此世忆念前生种种之住处……具形相、方处,忆念种种前生之住处,清净而超越人界……知至……善趣、恶趣之有情,由诸漏尽,无漏之……具足而住。有七种不正法:不信,无惭,无愧,少闻,懈怠,多忘,无慧。有七种正法:有信,有惭,有愧,多闻,精勤,念现前,具慧。
——————七法终——————
摄颂
罪过及罪聚 习修.如法行
非法及如法 无罪之七日
功德与最上 夜明并灭法
羯磨并生谷 内广别众食
最高为七日 持及同受持
无.有及至有 非法及如法
四种持律者 在于光耀辉
四种之比丘 七种不正法
说七种正法
[八法]
八
因思惟八种功德而依比丘不认罪,不得举。因思惟八种功德,而相信他人,彼之罪,应忏悔。有八种至三次之戒。[曾残一〇等]依八种行相而污俗家。衣之事故有八事,舍迦絺那衣有八事。有八种饮料。八种非法所制,著于心之提婆达多堕恶趣地狱,当留一劫间,不得救。有八种世间法。有[比丘尼]之八种敬重法。有八种提舍尼。有八支分之妄语。有八种布萨之支分。有八种使之支分。有八种外道之行。于大海有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于此法律有八种希有未曾有之法。有八种不残食。有八种残食。于第八日夜明时为舍堕。有八种波罗夷。成第八事时应摈灭。成第八事时行忏悔亦不成忏悔。有依八种声受具。对八种人应从坐而立。对八种人应与座。优婆夷乞求八种恩许。应选定具八分比丘为比丘尼之教诫人。持律者有八种功德。有八种最上。受觅罪相羯磨之比丘,应于八种法以正身行。有八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八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八法终——————
摄颂
不举彼比丘 他者.至三次
污家.事.制.饮 舍迦絺那衣
世法.敬重法 提舍尼.妄语
布萨.使支分 以及外道.海
希有.不残食 残食并舍堕
根本波罗夷 以及第八事
忏不成.受具 起礼.座.恩许
教诫与功德 最正.行八法
非法与如法 善说于八法
[九法]
九
有九种嫌恨事。有九种嫌恨之制御。有九种习修事。有九种最初罪之戒。依九种僧伽破。有九种美味之食。有依九种肉之恶作。有九种波罗提木叉读诵法。有九种最上。有九种欲根法。有九种慢。九种衣应受持。九种衣不应净施。长依佛手尺为九手尺。有九种非法施与。有九种如法取受。有九种非法受用。有三种如法施与。有三种如法取受。有三种如法受用。有九种非法解。有九种如法解。非法羯磨有两种九法。如法羯磨有两种九法。有九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九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
——————九法终——————
摄颂
嫌恨事.制.修习 于最初.破.美味
肉.诵出.及最上 欲.慢.受持.净施
佛手尺.与.取.用 复三重如法行
有非法.如法解 二之二种九法
有非法与如法 遮波罗提木叉
[十法]
一〇
有十种嫌恨事。有十种嫌恨制御。有十种修习事。有十种事之邪见。有十种事之正见。有十种边执见。有十种邪恶。有十种正善。有十种不善羯磨之道。有十种正羯磨之道。有十种非法集筹法。有十种如法集筹法。沙弥有十种学处。具十分之沙弥应被摈灭。具十分之持律者实被称为愚智:不知自身语之制限,不知他人语之制限,令不知自身语之制限、不知他人语制限,依非法,不令行自白者,不知罪,不知罪根,不知罪之集起,不知罪之断灭,不知罪至灭之道。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贤者:知自身语之制限,知他人语之制限,令自……知他……知……依如法,令行自白者,知罪……知罪至灭之道。复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愚痴者:不知诤事,不知诤事之根,不知诤事之集起,不知诤事之灭,不知诤事至灭之道,不知事,不知因缘,不知制,不知随制,不知不随犯制,不知适用之语法。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有智者:知诤事……知适用之语法。复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愚智者:不知白,不知行白之事,先[应言之]事不正善,后[应言]之事不正善,不知时可,不知罪与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之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不善受取师之传承,不善思惟,不善知。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智者:知白……知时可……善受取师之传持,善思惟,善知。复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愚痴者: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之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广暗诵两部波罗提木叉……不决择,不知有罪无罪,不知罪之轻重,不知罪之有残无残,不知罪粗非粗,于诤事决断不善正。具十分持律者实称为有智者:知有罪无罪……于诤事决断善正。具十分之比丘应选定为断事人。依十利,世尊为诸声闻制学处。入王后宫者有十种过失。有十种施与事。有十种宝物。有十人众之比丘僧伽。十人僧众可授具足戒。有十种粪扫衣。有十种持衣。可蓄余衣最久十日间。有十种白法。有十种女人。有十种妻。于毗舍离说十事。十种人不可礼拜。有十种之呵骂事。依十种行相为媒介。有十种坐卧处。乞求十种恩许。有十种非法遮波罗提木叉。有十种如法遮波罗提木叉。粥有十利。十种肉是不净物。有十种最上。聪明堪能之十夏比丘,应使[他]出家、令受具、与依止、可蓄沙弥。聪明堪能之十夏比丘尼,应使之出家……可蓄沙弥。聪明堪能之十夏比丘尼可受授具之许可。十岁曾嫁女可与学戒。
——————十法终——————
摄颂
嫌恨.制.事.邪 邪恶与正善
不善.善.正边 筹.非法如法
摈灭之沙弥 语.诤事.白轻
此等之轻重 应该知黑白
以及断事人 学及后宫.事
宝物.十人众 同可与授具
又持.粪扫衣 十日.白法.女
妻.十事.不礼 呵骂及媒介
座.恩许.非法 法.粥.肉.最上
比丘比丘尼 授具.曾嫁女
善说示十法
[十一法]
一一
十一种人未受具者,不得令受具;既受具者应摈灭之。十一种履不净。十一种钵不净。十一种衣不净。有十一种至三次之戒。比丘尼应问十一种障碍法。十一种衣应受持。十一种衣不应净施。于十一日夜明时为舍堕。十一种结纽是净物。十一种扣子是净物。十一种地是不净。十一种地是净。有十一种依止之解。十一种人不可礼拜。有十一种最上。乞求十一种恩许。有十一种界不成。于骂詈恶口之人应知有十一种过失。于慈爱者、心解脱者、习行者、修习者、多作者、习练者、习熟者、确习者、积习者、善精勤者,应知有十一种功德:睡眠安乐,醒觉安乐,不见恶梦,诸人爱敬,诸非人爱敬,诸天守护,火或毒或刀不能害,心速等持,颜色美丽,无昏迷之死,不通达上位,亦至梵天界。于慈爱者、心解脱者、习行者、修习者……善精勤者,应知有此十一种功德。
——————十一法终——————
摄颂
应摈灭.履.钵 衣三次.应问
以受持净施 夜明.及结纽
扣子.净.不净 依止及不礼
最上与恩许 界不成.骂詈
慈愍十一说 一法与二法
——————增一法终——————
摄颂
三法.四.五法 六法.七.八法
九法.十.十一 为一切众生
之利益依彼 知法者大雄
以慈悲说示 净洁增一法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1_51936/286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