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集 第一品
五〇(三、一、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不善根。三之为何?为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诸比丘!此等实为三不善根。”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贪瞋痴害恶心者 如竹自果自身生”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一(三、一、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界。三之为何?为色界、无色界、灭界。诸比丘!此等实为三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能识色界者 不停无色界
解脱灭界人 已为舍死者
无漏正自觉 身触不死界
舍死离依着 现依着之舍
善说此三界 无忧离染道”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二(三、一、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受。三之为何?为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此等实为三受。”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专念熟虑佛弟子 思念受与受之生
知导灭道止心时 灭受无欲入涅槃”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三(三、一、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受。三之为何?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此等为三受。诸比丘!乐受由苦可见,苦受由投枪可见,不苦不乐受由无常可见。诸比丘!比丘之乐受虽由苦见,苦受由投枪见,不苦不乐受由无常见者。诸比丘!正见断渴爱,退转结缚,洞察正慢,灭苦处之比丘为圣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由苦能见乐 由投枪见苦
贤者由无常 见不苦不乐
此正见比丘 此处解脱受
悟神通贤者 离世成牟尼”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四(三、一、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求。三之为何?为欲求、有求、梵行求。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求。”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专念熟虑佛弟子 思念求与求之生
知导尽道止心时 尽求无欲入涅槃”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五(三、一、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求。三之为何?为欲求、有求、梵行求。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求。”
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欲求有求梵行求 贪等见处之堆积
由此执之以为真 解脱尽爱离诸贪
离欲舍求灭见处 尽求比丘无疑欲”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六(三、一、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漏。三之为何?为欲漏、有漏、无明漏。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漏。”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专念熟虑佛弟子 思贪漏与漏之生
知导灭道止心时 尽漏无欲入涅槃”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七(三、一、八)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漏。三之为何?为欲漏、有漏、无明漏。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漏。”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尽欲漏舍无明 破有漏无依着
解脱者服魔象 得成为最后身”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八(三、一、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爱。三之为何?为欲爱、有爱、非有爱。诸比丘!此等实为三爱。”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与欲之世相应 心染有与非有
已结于魔之世 人人不得安静
迷于生死众生 死后将赴轮回
是故应须断离 有与非有之爱
能使达于漏尽 此世渡彼岸者”
我闻世尊说此义。
五九(三、一、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成就三法之比丘,超越魔域,如太阳之光辉。三之为何?诸比丘!于此,比丘成就无学之戒蕴,成就无学之定蕴,成就无学之慧蕴。诸比丘!成就此等三法之比丘,超越魔域,如太阳之光辉。”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持戒定慧者 超魔域如日”
我闻世尊说此义。
品第一
摄颂曰:
根界(五〇、五一)及受二(五二、五三),且求二(五四、五五)漏二(五六、五七),爱(五八)更魔之域(五九),始终最上品。
三集 第二品
六〇(三、二、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福业。三之为何?为布施福业,戒福业,修习福业。诸比丘!此等实为三福业。”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未来乐根将学福 又施与静修慈心
三之乐因修斯法 无瞋乐世智者生”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一(三、二、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眼。三之为何?为肉眼、天眼、慧眼。诸比丘!此等实为三眼。”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肉眼天眼与慧眼 此等三眼为佛说
肉眼之生天眼道 无上慧眼以智生
得此慧眼比丘众 此世将脱一切苦”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二(三、二、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根。三之为何?为未知根、已知根、具知根。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根。”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勤学有学者 彼行直道者
灭尽烦恼智 由彼有知[根]
斯知解脱者 有世之灭尽
解脱成不动 我有无上智
贤者具此根 喜静道[涅槃]
服魔与其象 成得最后身”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三(三、二、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时。三之为何?为过去时、未来时、现在时。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时。”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想名之众生 而立名之上
不识圣名者 为死所绊缠
是故识名者 不思为说者
识者心解脱 触无上静道
贤者实畏名 悦静道[涅槃]
住法慎从戒 识者不入数”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四(三、二、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恶行。三之为何?为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恶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身为恶行或语恶 为意恶行言他恶
不为善业多不善 愚者身坏生奈落”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五(三、二、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妙行。三之为何?为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诸比丘!此等实为三妙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舍身恶行语恶行 舍意恶舍语他恶
不为不善多为善 贤者身坏生天界”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六(三、二、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清静。三之为何?为身清静、语清静、意清静。诸比丘!此等实为三清静。”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身语意净三无漏 离一切者持白净”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七(三、二、八)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寂默。三之为何?为身寂默、语寂默、意寂默。诸比丘众!此等实为三寂默。”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身语意静三无漏 谓无罪者持寂默”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八(三、二、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断贪欲,不断瞋恚,不断愚痴者,诸比丘!此为魔所缚,[陷于]不解脱之魔网者,云为恶之傀儡。诸比丘!断贪欲,断瞋恚,断愚痴者,诸比丘!此不为魔所缚,不[陷于]魔网之解脱者,谓非恶之傀儡。”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贪瞋无明之已去 修为如来梵天者
断一切者超怒怖 不陷魔网为所缚”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六九(三、二、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不断贪欲,不断瞋恚,不断愚痴之比丘、比丘尼,诸比丘!此有波浪,有涡卷,有种种之罗刹,言非渡海者。诸比丘!断贪欲、断瞋恚、断愚痴之比丘、比丘尼,诸比丘!此无波浪,无涡卷,无种种罗刹而渡海,渡于彼岸,立于陆地,言为婆罗门。”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贪瞋无明已离者 种种罗刹有怖浪
今已渡过难渡海 脱世断死止烦恼
已离苦者无后有 彼已逝者不还生
在世清静修行者 我云死王增困惑”
我闻世尊说此义。
第二品
偈颂曰:
福(六〇)眼(六一)及根(六二)时(六三),行二(六四、六五)为清净(六六),寂默(六七)贪欲二(六八、六九)最上第二品。
三集 第三品
七〇(三、三、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见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谤圣者,怀邪见,受邪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实我说此,沙门婆罗门之任何者亦未曾闻。诸比丘!我见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谤圣者,怀邪见,受邪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后,生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实亦唯我完全知此,完全见,完全理解。诸比丘!我见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谤圣者,怀邪见,受邪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后生无幸处、恶处、堕处、奈落。”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此处邪心谈邪语 在身有为邪业者
短生学鲜为不善 愚者身坏生奈落”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一(三、三、二)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见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不非难圣者,怀正见,受正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后,生善趣、天界。诸比丘!我实说此,沙门婆罗门之任何者亦未曾闻。诸比丘!我见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不非难圣者,怀正见,受正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后,生善趣天界。诸比丘!实唯我完全知此,完全见,完全理解。诸比丘!我见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不非难圣者,怀正见,受正见业之众生,身坏死后生善趣天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此处正心谈正语 在身有为正业者
多学为善短生涯 贤者身坏生天界”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二(三、三、三)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为三出离界。何之为三?欲[界],出离此为舍弃;色[界],出离此为无色;所有存在者、已作者、依缘起者,出离此为灭尽。诸比丘!此等实为三出离界。”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欲界之出离 知已越色界
勇猛者常触 一切行之静
正见之比丘 解脱在此处
贤者悟神明 离世成牟尼”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三(三、三、四)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由色无色胜,由无色灭尽胜。”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入[色]界众生 停无色界者
不知有灭[界] 唯知往他生
认识色[界]者 不停无色[界]
解脱灭界人 成为舍死者
无漏正自觉 身触不死界
离依舍依者 无忧离染道”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四(三、三、五)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世间有此等三儿存在。三之为何?为优生、随生、劣生。然则,诸比丘!优生儿为如何者?诸比丘!此处有儿童之父母,不归依佛,不归依法,不归依僧,不慎杀生,不慎不与取,不慎欲邪行,不慎嘘言,不慎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为犯戒成恶法者;对彼等之子为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慎杀生,慎不与取,慎欲邪行,慎嘘言,慎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为具戒成善法者,诸比丘!如是实为优生儿。然则,诸比丘!随生儿为如何者?诸比丘!此处有儿童之父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慎杀生,慎不与取,慎欲邪行,慎嘘言,慎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具戒,成就善法者;彼等之子亦为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慎杀生,慎不与取,慎欲邪行,慎嘘言,慎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诸比丘!如是实为随生儿。然则,诸比丘!劣生儿为如何者?诸比丘!此处有儿童之父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慎杀生,慎不与取,慎欲邪行,慎嘘言,慎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具戒,成就善法者;然而彼等之子不归依佛,不归依法,不归依僧,不慎杀生,不慎不与取,不慎欲邪行,不慎嘘言,饮谷酒及果酒之放逸行为,犯戒,成恶法者。诸比丘!如是实为劣生儿。诸比丘!于世间知此等三儿之存在。”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智者欲儿优随生 不欲劣生损善家
世间儿等具信戒 不吝成为美信士
如同清净之明月 出于丛云之上端”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五(三、三、六)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于世间存有此等三者。三之为何?为旱魃者,一处降雨者,一切处降雨者。然则,诸比丘!如何人为旱魃者?诸比丘!于此,此种人对一切人非为施与者,[即]对沙门、婆罗门、贫民、旅人、乞食、饮物、衣服、乘物、华鬘、香油、香水、卧床、住居、灯明之不与者,诸比丘!如是之人为旱魃者。然则,诸比丘!如何之人为一处降雨者?诸比丘!于此,此种人对部份人为施与者,对部份人为非施与者,[即]对沙门、婆罗门、贫民、旅人、乞食、饮物、衣服、乘物、华鬘、香油、香水、卧床、住居、灯明之与者或不与者,诸比丘!如是之人为一处降雨者。然则,诸比丘!如何之人为一切处降雨者?诸比丘!于此,此种人向一切人施与,[即]对沙门、婆罗门、贫民、旅人、乞食、饮物、衣服、乘物、华鬘、香油、香水、卧床、住居、灯明之与者。诸比丘!于世间知有此等三者之存在。”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沙门婆罗门 贫者与旅人
不施饭水食 被拟恶旱魃
不施与某者 某者则被施
贤者拟此人 一地降雨者
总怜一切人 约泽乞食人
觉悦与夸赞 彼云多施与
雨云立升起 严轰空降雨
霁晴路流水 如浸高与低
此世之某者 所为乃如斯
彼以法为集 勉励得富时
正以饭与水 将悦旅众生”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六(三、三、七)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希求此三乐,智者应护戒。三之为何?谓与我名誉,智者应护戒;谓使我生富,智者应护戒;我身坏死后欲生天界,智者应护戒。诸比丘!希求此等三乐,智者应护戒。”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智者应护戒 续求之三乐
彼得誉与富 逝将乐天界
纵然不为罪 如交已犯者
如将被疑罪 更为生非难
所有已犯者 如交为恶友
彼为如斯者 共住实如斯
于交者交 于触者触
染污之箭 渎净箭束
智者如耀岩 非是为恶友
吉祥草之叶 人喜欲包鱼
草亦放恶臭 亦似如交愚
然以叶之人 欲包多揭罗
叶亦如放香 亦似交贤者
是故善与恶 自知叶笼中
智者交善人 不与恶人交
恶被曳奈落 善被导善趣”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七(三、三、八)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色]身毁灭,识为染法,一切依着为无常、苦、转变之法。”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知身之破识移易 见畏依着知生死
最胜寂静克己者 为待涅槃之时至”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八(三、三、九)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世诸众生界相等、同类相亲往,谓劣习之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之众生,必交胜习众生。诸比丘!虽于过去时,世诸众生界相等,同类相亲往,谓劣习之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之众生,必交胜习众生。诸比丘!劣习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众生,必交胜习众生。诸比丘!虽于现在时,世诸众生界相等,同类相亲往。劣习众生,必交劣习众生,胜习众生,必交胜习众生。”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由交杜下生 不交则被芟
如凭木片者 将沉于大海
营生虽正直 将沈于懈怠
应避懈怠者 远离无精进
禅思之圣者 智者应共住”
我闻世尊说此义。
七九(三、三、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三法为导于有学之比丘之退失。三之为何?于此,诸比丘!有学之比丘有喜业,享乐业,耽于事业;有喜谈话,享乐谈话,耽于谈话事;有喜睡眠,享乐睡眠,耽于睡眠。诸比丘!此等三法为导于有学之比丘退失。此等三法为导于有学之比丘不退失。三之为何?于此,诸比丘!有学之比丘无喜业,无享乐业,无耽于事业;无喜谈话,无享乐谈话,无耽于谈话;无喜睡眠,无享乐睡眠,无耽于睡眠。诸比丘!此等三法为导于有学之比丘不退失。”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乐谈喜事业 喜眠为不逊
如斯比丘者 不得证菩提
然实无斯务 不耽亦无夸
如斯比丘者 得证正菩提”
我闻世尊说此义。
第三品
摄颂曰:
二见(七〇、七一)出离(七二)、色(七三)、儿(七四)及旱魃拟(七五),乐(七六)及断灭(七七)世(七八),退失(七九)共为十。
三集 第四品
八〇(三、四、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有三不善寻思。三之为何?无轻蔑相应之寻思,利养、善称誉、名声相应之寻思,希求世利相应之寻思。诸比丘!有此等三不善寻思。”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亲富誉敬受拘泥 与友共悦绊远离
舍种种物离童兽 如斯比丘证菩提”
我闻世尊说此义。
八一(三、四、二)
“诸比丘!我见由恭敬而已被服[慢心],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不被恭敬事而已被服[憎心],使心之消耗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之两者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是故,诸比丘!实我说此,他之沙门或婆罗门无有说:‘诸比丘!我见由恭敬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不被恭敬事而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两者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是故,诸比丘!实我完全知、完全见、完全理解者,为如是说:‘诸比丘!我见由恭敬而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诸比丘!我见由恭敬、由不被恭敬,由彼两者已被服,使心消耗之众生,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
“续有被敬时 又不被尊敬
虽依彼两者 不动三昧入
入于彼三昧 致密为胜观
悦者尽执着 斯谓为善人”
八二(三、四、三)
“诸比丘!于诸天中,时时生此等三种天声。三种为何?诸比丘!圣弟子之剃发、须,着黄衣,思将出家为无家时,彼之心专,诸比丘!于诸天中生天声:‘此圣弟子已思与魔斗。’诸比丘!此于诸天中,时时生第一天声。复次,诸比丘!圣弟子住于相应,住于行七菩提分法修习时,彼之心专,诸比丘!于诸天中生天声:‘此圣弟子开始与魔斗。’诸比丘!此于诸天中时时生第二天声。复次,诸比丘!圣弟子住于现法、自证通达,以尽无漏,无漏心解脱与慧解脱时,诸比丘!彼之心专,于诸天中生天声:‘此圣弟子战捷,住于征服彼之战线。’诸比丘!此于诸天中时时生第三天声。实诸比丘!于诸天中成为生此等三种之天声。”
“我见战胜者 自觉之弟子
诸天亦常誉 业话将称赞
打胜死之军 解脱无障碍
赞此气高者 ‘汝已捷难捷’
实续有得彼 诸天之称赞
如服死之力 彼等将赞彼”
八三(三、四、四)
“诸比丘!天子将殁天身时,显五前兆:‘花鬘萎,衣服破,腋下汗流,体成丑,天子已不欣天之座’。依此,诸比丘!诸天知:‘此天子将死’,而以三种语鼓舞之:‘君!行于善趣,行于善趣而得善得,得善得君将成善安立。’”被如是言,有比丘如是白世尊言:“世尊!诸天称为善趣者,为何处耶?又世尊!诸天之称为善得者,为何物耶?又世尊!诸天称为善安立者为何事耶?”“诸比丘!唯人间界称为善趣者。为人得信如来所说之法与律,诸比丘!此为诸天称为善得者。而其信安立,根深定着,于世间沙门、婆罗门、天魔、梵天或由任何者坚固而无被舍去,诸比丘!此称为诸天之善安立者。”
“天子天身命终时 诸天勉励三声起
君行与人亲善趣 人得正法无上信
此外立信定生根 克知正法命不摇
身断恶行语断恶 意断恶行断言他
身善语善以为行 以意为善不依身
由施依身为大福 使他亦死入梵行
天子死时诸天知 几度勉励天子行”
八四(三、四、五)
“生于世间此三种人为多数人之利,为多数人之乐,为对世中之哀愍,为天人义乐而生。三之为何?诸比丘!于此,如来、应供、正自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现于世。佛于始善、中善、终善开阐善法,说具义、具文、具法,明无比类完全清净梵行。诸比丘!此为生于世间之第一人,为多数人之利,为多数人之乐,为对世中之哀愍,为天人之义乐而生。复次,诸比丘!彼师之弟子有阿罗汉,尽诸烦恼,已无所作,舍重担,得自义利,离诸有结,依正智而为解脱。彼于始善、中善、终善,说具义、具文、具法,明无比类完全清净梵行。诸比丘!此为生于世间之第二人,为多数人之利,为多数人之乐,为对世中之哀愍,为天人之义乐而生。复次,诸比丘!彼师之弟子有有学者,多闻修道具戒行,彼于初善、中善、终善,说具文、具义、具法,明无比类完全清净梵行。诸比丘!此为生于世间之第三人,为多数人之利,为多数人之乐,为对世中之哀愍,为天人之义乐而生。实诸比丘!生于此世间此等三种人,为多数人之利,为多数人之乐,为对世中之哀愍,为天人之义乐而生。”
“师为世大仙 从彼者心厚
有学者克学 多闻且具戒
天人师三人 与光与宣法
开不死之户 诸人将尽绊
无上之导师 示以攀寻道
善逝之教真 成为苦之终”
八五(三、四、六)
“诸比丘!应修不净观,汝等紧持出入息念于内心之前,就诸行住于无常观。诸比丘!若住不净观,则应于净界舍贪心,若贤持出入息念于内心之前,则由外无有碎寻思者,若对诸行住无常观,则舍离诸无明成为生诸明。”
“思身不净念呼吸 诸行之静常熟见
正见比丘实解脱 贤者离世成牟尼”
八六(三、四、七)
“比丘入于法、随法,有此随法,如说明所谓此‘入于法、随法’,彼唯续说法而不说非法,或唯继续法之寻思而不寻思非法之寻思,灭此两者而住于忍辱、正念、正知。”
“乐法欣法随念法 顾法比丘持正法
若行立坐又亦卧 调整内心入安稳”
八七(三、四、八)
“诸比丘!此等三不善寻思,为作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无智,慧尽者,碎[恶]之灭者,不资[烦恼之]寂灭者。三之为何?诸比丘!欲寻思作诸闇黑,不作慧眼者,作无智者,为慧尽者,碎[恶之]灭者,不资烦恼之寂灭者。诸比丘!恚寻思作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无智者,为慧尽者,碎恶之灭者,不资[烦恼之]寂灭者。诸比丘!害寻思作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无智者,为慧尽者,碎[恶之]灭者,不资[烦恼之]寂灭者。实诸比丘!此等三不善寻思作诸闇黑者,不作[慧]眼者,作无智者,为慧尽者,碎[恶之]灭者,不资[烦恼之]寂灭者。诸比丘!此等三善寻思不作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长慧者,不碎[恶之]灭者,资[烦恼之]寂灭者。三之为何?诸比丘!出离寻思不作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长慧者,不碎[恶之]灭者,资[烦恼之]寂灭者。诸比丘!无恚寻思不作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长慧者,不碎[恶之]灭者,资[烦恼之]寂灭者。诸比丘!无害寻思不作诸闇黑者,作[慧]眼者,作智者,增长慧者,不碎[恶之]藏者,资[烦恼之]寂灭者。然诸比丘!此等三善寻思不作诸闇黑者,作[慧]眼,作智者,增长慧者,不碎[恶之]灭者,资[烦恼之]寂灭者。”
“怀三善寻思 更舍三恶者
彼静寻伺事 如雨之除尘
寻思之静心 彼入安稳道”
八八(三、四、九)
“诸比丘!此等有三内之污,内之敌,内之敌忾心,内之残忍性,内之反对性。三之为何?诸比丘!贪欲为内之污,内之敌,内之敌忾心,内之残忍性,内之反对性。诸比丘!瞋恚为内之污,内之敌,内之敌忾心,内之残忍性,内之反对性。诸比丘!愚痴为内之污,内之敌,内之敌忾心,内之残忍性,内之反对性。实诸比丘!此等有三内之污,内之敌,内之敌忾心,内之残忍性,内之反对性。”
“贪者招不义 贪者心跳跃
由内心起畏 而人不自觉
贪者不知义 贪者不见法
贪已服人时 有盲与闇黑
是故舍贪心 应贪不贪者
由彼能舍贪 如由莲落露
瞋心招不义 瞋使心跳跃
由内心起畏 而人不自觉
瞋者不知义 瞋者不见法
瞋已服人时 有盲与闇黑
是故舍瞋心 应瞋不瞋者
由彼能舍瞋 多罗果落枝
愚者招不义 愚者心跳跃
由内心起畏 而人不自觉
痴者不知义 痴者不见法
愚已服人时 有盲与闇黑
是故舍愚痴 应痴不痴者
彼总断愚痴 如日升于闇”
八九(三、四、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由三恶法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达多,难免永劫住于恶趣、奈落。三之为何?诸比丘!恶欲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达多,难免永劫住于恶趣、奈落。诸比丘!恶友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达多,难免永劫住于恶趣、奈落。且[未达]最上应作之事,仅依此世事,又彼停止修习[上人法],功终于半。实诸比丘!由此等三恶法所征服,心消耗之提婆达多,难免永劫住于恶趣、奈落。”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心怀恶欲者 勿生任何世
如复为恶欲 彼应知恶趣
彼提婆达多 我闻谓智者
崇为修身者 誉己高如焰
一切为懈怠 彼恼佛如来
可怖阿鼻狱 彼入四之门
以谓无恶业 背反清静者
心污失恭敬 只将触恶果
思将以毒瓶 沾污大海人
以彼应不得 实海较彼大
彼以恶言辞 损害如来者
行正心善佛 彼之言不及
智者作斯友 一切应从彼
成道之比丘 将成苦之灭”
我闻世尊说此义。
第四品
摄颂曰:
寻思(八〇)恭敬(八一)声(八二),死(八三)世间(八四)不净(八五),法(八六)闇黑所作(八七),污(八八)提婆达多(八九)以上第四品,此等共为十。
三集 第五品
九〇(三、五、一)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此等有三胜信。三之为何?诸比丘!于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及非想、非非想之诸有情中,应供、正自觉者、如来宣说为胜者。诸比丘!信佛之人为信最胜者,更有信最胜之胜果。诸比丘!于有为、无为之诸法中,离贪宣说为最胜者。彼已离慢无渴、舍执着、断流转、尽爱、无贪灭尽之涅槃。诸比丘!信法之人为信最胜者,更信最胜之胜果。诸比丘!于诸僧伽众中,为四双者、八辈者如来之弟子僧伽,宣说为胜者。此世尊之弟子僧伽被尊敬、被恭敬、被供养、应被合掌,为世间无上之福田。诸比丘!信僧伽之人为信最胜者,更信最胜之胜果。实此等三之胜信。”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信最胜者知胜法 无上应施信胜佛
无贪安静信胜法 无上福田信胜僧
施与胜者增胜福 胜寿色誉增悦力
贤人胜法与胜者 为天或人悦胜果”
我闻世尊说此义。
九一(三、五、二)
“诸比丘!此最后之生活即为托钵。诸比丘!此托钵者,手持钵游行世间之谓,诸比丘!此贤善男子为[胜]义而成行。不曾被王捕者,不曾被盗贼拉致者,不为负债[而为出家者],不为怖畏[而为出家者],不为生息[增加气力]而为者,不只如此,已使陷入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之苦者为灭苦者。是故,应知此无比类苦蕴之终。诸比丘!若出家之善男子而有切望,对欲而怀剧情,怀恚心,怀邪思,为放逸而无知解,不坚固,怀惑心,有自性根者,譬如,诸比丘!如火葬场之炬火,两端已燃,其中间涂粪,于聚落不为薪之用,于林间[不为木材之用]。同样,诸比丘!我为此说,此者[一方]为舍在家之享乐,而亦[另一方]未成满沙门之胜义。”
“世间人之乐 恰舍沙门义
续被失弃舍 如舍烧场火
破戒无惭者 将食国之饭
灼热如火焰 不外食铁丸”
九二(三、五、三)
“诸比丘!若比丘执和合衣之裳由后随行,将亦踏我足迹,彼若有切望,对欲怀剧情、怀恚心、怀邪思惟,放逸而无知解,不坚固,怀惑心,如有自性根,则彼由我,或我由彼相远。所以者何?诸比丘!彼比丘不见法,不见法者则不见我。诸比丘!若彼比丘虽住百由旬之处,彼若无切望,对欲不怀剧情,不怀恚心,不怀邪思惟,不放逸而为知解,坚固而为一境心,若有护根,则彼于我或我于彼相近。所以者何?诸比丘!彼之比丘见法,见法者则见我。”
“若彼虽随者 大欲心颠倒
欲求由无欲 清凉不清凉
贪婪由离欲 更应见远离
解法善学法 斯则为智者
如深池之底 无欲者镇心
无欲者无欲 清凉者清凉
离欲者离贪 更应见接近”
九三(三、五、四)
“诸比丘!此等有三火。三之为何?为贪火、瞋火、痴火。实诸比丘!此等为三火。”
“贪之焰染欲 烧人已麻痹
瞋之焰杀生 [烧]怀恶心人
痴之焰烧迷 不知圣法者
悦我身之人 此等不知焰
奈落与傍生 修罗饿鬼境
彼等被魔缚 诸苦不得脱
日夜依法者 正自觉之教
常由不净想 消灭贪之焰
胜人以恩慈 消灭痴之焰
以证所得慧 [消]灭痴之焰
贤者消灭彼 日夜不厌倦
无残越诸苦 无残为圆寂
有识圣见者 智者依正智
善知生灭者 不行于后有”
九四(三、五、五)
“诸比丘!比丘应以种种方法考察,彼考察彼知解不流于外,[不使颠倒],不安立于内,不取爱等,不怖未来,无有生老死之苦因。”
“断除七之绊 比丘切诱因
破彼生流转 于彼无后有”
九五(三、五、六)
“诸比丘!此等有三欲生。三之为何?为现欲、化乐[欲]、他化自在[欲]。实诸比丘!此等有三欲生。”
“有现在欲者 向他受用欲
他化自在天 与化乐诸天
智者于欲乐 此处彼处有
天与人舍离 断除一切欲
切爱喜执着 切断难越流
无残为圆寂 无残越诸苦
有识圣见者 智者依正智
善知生灭法 不行于后有”
九六(三、五、七)
“诸比丘!与欲之系缚相应,与有之系缚相应为再来者,彼归来此世之生。诸比丘!不被欲系缚之束缚,不与有之系缚相应为不还,彼不归来此世。诸比丘!不被欲系缚之束缚,不被有系缚之束缚为阿罗汉[应供],有漏尽。”
“欲绊与生世 两者缠众生
生死于轮回 断欲未尽漏
缠绵于生世 言为不还者
如是断轮回 无慢与后有
能得漏尽者 此世达彼岸”
第三诵品
九七(三、五、八)
“诸比丘!戒善、法善、慧善比丘,完全住于此法、律而可谓上人。然则,诸比丘!戒善比丘为如何?诸比丘!此处有有戒比丘住于波罗提木叉律仪之抑制,具足行与行处,对微细罪亦见畏,怀学学处。如是,实诸比丘!为戒善比丘。此为善于戒者。又法善者为如何?诸比丘!于此,比丘住于相应七菩提分法之修习行。如是,实诸比丘!为法善比丘。此为善于法者。又慧善者为如何?诸比丘!于此,比丘尽诸漏,于现法自以通知,住于实证,到达无漏心解脱、慧解脱。如是,实诸比丘!成为慧善比丘。如是戒善、法善、慧善者完全住于此法、律而言为上人。”
“身语意无恶 言为善戒者
知惭之比丘 善法达正觉
随念之比丘 言为善法者
知苦舍此世 言为善慧者
无漏之比丘 无恼断轮回
一切世间闇 言为皆舍者”
九八(三、五、九)
“诸比丘!有此等二施,是财施及法施。诸比丘!此等二施中,法施为最胜。诸比丘!此等有二均分,为财均分及法均分。诸比丘!此等二均分中,法均分为最胜。诸比丘!此有二摄益,为财摄益与法摄益。诸比丘!此等二摄益中,法之摄益为最胜。”
“世尊宣均分 胜施言无上
心静得胜觉 智者常不祀
谈善逝之教 闻者心安静
善逝教厚者 可净彼胜的”(阿罗汉果为胜的)
九九(三、五、一〇)
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我识婆罗门依法证三明,非唯用口语。然诸比丘!我识婆罗门依法证三明,非唯用口语为何?诸比丘!于此,比丘随念种种之宿住,譬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几坏劫、几成劫、几坏成劫,我于彼处如是名、如是姓、为如是族,如是[吃]食,受如是苦乐,为如是寿限,彼由其处殁已,生于彼处,我于彼处如是名、如是姓、为如是族,如是[吃]食,受如是苦乐,为如是寿限,彼由彼处殁而生于此处,如是彼忆相状而随念种种宿住,此为彼证第一之明。无明灭而明生,闇黑拂而光明生,彼不放逸、勇猛如舍己而住时。复次,诸比丘!比丘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众生之死、生、劣、胜、妙色、恶色、善趣、恶趣之业而知众生之生。实此等之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谤圣者,怀邪见,受邪见之业,彼等身坏死后,生于无幸处、恶趣、堕处、奈落。或实此等众生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不谤圣者,怀正见,受正见之业,彼等身坏死后,生于善趣、天界。如是以清净超人天眼……乃至知应众生……业而生,此为彼证第二明。无明灭而明生,闇黑拂而光明生,彼不放逸、勇猛,如舍己而住时。复次,诸比丘!比丘住于到达实证,于现法以自通知尽诸漏,无漏之心解脱、慧解脱,此为彼证第三明。无明灭而明生,闇黑拂而光明生,彼不放逸、勇猛,如舍己而住时。如是,我非唯用口语,依法识[证]三明婆罗门。”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
“非只唯口[语] 随念为宿住
我知婆罗门 天界恶趣知
种种宿住知 天界恶趣见
或者得尽生 神通为牟尼
依此三之明 三明婆罗门
我非只唯口 言彼为三明”
我闻世尊说此义。
第五品
摄颂曰:
胜信(九〇)与生活(九一),和合(九二)火(九三)考察(九四),生(九五)欲(九六)善(九七)施(九八)法(九九),此等共为十。
三集终了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2_52020/29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