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天下上座
师本名抱玉。吴兴人也。母梅氏。孕恊灵祥即恶熏秽。既诞。齔岁於尼总持法华寺出家。愿诵莲经。三月通贯。日持七部。年登二十。诣京受戒。时肃宗皇帝夜梦吴僧诵法华经。口出五色光。吴音清亮。洎翌旦。勑京城僧能诵法华者二百余人并入禁中。帝视之。皆非所梦者。其时抱玉方入关。闭令问其远来之意。答云善诵莲经特来受戒也。令奏。帝即降旨召见。帝曰。朕所梦者。音容宛若。遂令上殿。赐座诵经。至随喜功德品。口角放五色光。帝大悦曰。朕梦中所睹之即此也。经才讫。赐七宝汤。令别筑香坛。专为受戒。赐名大光。封天下上座。勑居千福寺。玉梵音遍满。常通帝听。又别居蓝田精舍。寺僧梦天童来降告言。大光经声通于有顶。非聊尔人也。时众咸谓师即梁朝尼总持后身。后乞归吴兴。时李伸刺于吴兴醉。於持经道场夜醒。忽见白光满室。往觇。光公宴坐持经。光起面门。经声向息。光亦随敛。李相索於空门寡信。而笃敬於师。亲着碑文。题曰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文初。师上表乞归吴兴。帝赐墨诏一道。
第十段 随喜功德品 法师功德品
埋即生莲 舌常讽典 窑瓦变作莲华而警俗 函经化为草束而拯生 经一通而更不忘 发三剪而輙自长
埋即生莲
绍兴末。明州奉化县有姓赵人。其母安人。重佛斋戒。诵法华经。房下有一女使。每窃听。久久忽记得四句。所谓青莲花香白莲花香花树香果树香。自此动静施为常吟咏不绝。人闻之谓为笑语。殊不知此女亦有用心处。一日作事乖主意。陵迟至死。遂以其尸潜[疗-(日/小)+土]后园。异时忽於其上秀出青莲花一朵。香色可爱。余人不知。其由独安人默而识之。盖所诵四句经感应之如是也。安人复不匿其德。密说与虚堂法师本空。空每举以化人。宗晓尝亲闻其说。聊记于此。 出现应录。
舌常讽典
俗士杨难及。雍州万年县人也。幼而耿介。年将知命方祈妙典。闻法诚法师有道。遂师事焉。诚乃授以法华。数月之间悉得通利。晓夜忘疲。虽涉众务其声不辍。於后无疾奄然而终。终后焚烧。髅舌独存。试收藏之石函置法华堂。时加供养。屡闻函内讽诵之声振动石函。词句明了。闻者敬悚。知受持之力焉。 出弘赞第八。
窑瓦便作莲花而警俗
释慧超。丹阳建元人也。作有远量。诵法华经以为恒业。尝遇法令严峻。禁勒沙门。超潜伏瓦窑绵历多年。后时难廓清。拂衣而去。告窑主曰。贫道此中诵法华经已千余遍。可洒扫供养。勿更用之。其人不信。乃修旧贯所烧之瓦。遂变作莲花之形。周植四壁。远近见者咸叹异之。又尝在寺诵经。有一猛兽来听。超兼为受戒。略如家犬。语曰。檀越好去。即依言而返。感彻幽明。难以具记。后卧疾。弟子流涕。超曰。长生不欣。夕死不戚。乃面西而坐。奄然长往。年七十有七。即武德五十二月六日也。有门人善思者。亦诵法华万有余徧。临终之日。幡花音乐纷聆空际。在寺僧众咸悉见闻。又自见花台迎之。思乃端然拱立。合掌而化。远近观者如堵墙焉。 出弘赞第八。
函经化为草束而拯生
仪凤年。汝州梁县北村刘氏男。从征东讨高丽。没为奴。於辽海东岸牧马。因而寝睡。屡梦有一僧唤令入海共汝归家。若此非一。刘氏子自惟。漂落与死莫殊。频感斯梦。遂投身海浦。於水中抱得菊草一束。随波漂流浮渡海西至于岸上。行余一里。思念此草能济吾身命。却回取草解束曝之。乃於其中得法华经第六卷。遂持还。其父刘老。先缘子没蕃。遂为造法华经一部。书写清净。每事严洁。及见子到。相持悲庆。怪问所由。子具说前事。父子遂共於精舍中开视经函。乃欠第六一卷。验其子海中得者。果是其父为子所造之经。纸墨佥同。宛然符会。 出弘赞第十。
经一通而更不忘
清信士谢智藏。雍州蓝田人也。虽处田家。恒持五戒。因缘暂至县下。见寺中有沙门讲法华经至第六卷。持经眼耳鼻舌身意功德。乃即发心归家诵持第一卷。除人事外不曾休息。其人心愿更进。余卷既远。居田无人教授。思遇明师。经於数年。忽见一波罗门僧来扣门谓藏曰。汝有食不。乞我一斋。智藏欣然。随家所有如法供设。僧既食毕。谓智藏曰。汝欲得受法华经者。可将本经来。智藏欢喜。深适所愿。即授其经。一从闻受。更不忘失。受经既了。僧忽不现。智藏情甚惆怅。不识神人。自师去后。但闻异香。数日不绝。 出弘赞第八。
发三剪而輙自长
释弘照。年二十出家。即诵法华。数月便度。卜宅终南。誓诵千徧。频感具祇潜来翼卫。又逢深雪。面唯一斗许。二十余日食之不尽。乃与友人履信及一居士移往寒山。并结草庵。更修前业。忽一蛇长百尺。斑文五色。头高丈余。直来庵所低身俛听。照初惊惶战栗。不敢视之。起大悲心。发深重愿。合掌流泪抗声终部。蛇少选而退。自尔频来不息。照虽颇知无害。然恶其腥臭。惧其形状。令居士驱之。其乃以绳缠颈引致深丛。系於大树。至夜。照信及居士同梦一女人掩泪泣而前曰。弟子是此山神女。性乐闻法数。以秽形干突法众。今被驱系。辞师远去。不复闻诵大乘。以此为恨。照等各自惊觉。遽相征问。所梦既同。疑其致死。即执炬往看。果有斯事。居士呼泣投地。披诚忏谢。就其尸所共为诵经。又欲设千僧斋。乃於庵侧获银数饼。下山馔会。恰然周足。尝行至一村。有贫女刘氏请留供养。照愍之而止。於七日中罄其所有。照便欲去。信女启劝复留。更无资货。遂剪头发以买斋食。更经七日。照复欲去。贫女悲泣固留。因复停止。女卖发之直用之已尽。忧恨通宵。莫知出处。忽以手摩头。觉发生如故。惊喜踊跃。即便更剪。复经七日还长如前。凡经三剪。照以淹留留久。执持衣钵决不肯住。女乃顶礼具陈云。师自有料。照等闻此。噎不得言。悼啧微躯。当斯厚意。照於永淳中忽无疾终於甘泉。寺四辈聚火烧之。唯舌不然。红赤如本时。庆喜寺寺主戒因等。行颇流俗类。不信有之。乃与合寺僧徒士俗五百。柴炭数车。更烧十遍。形色俨然。方皆悔伏。其舌盛以香函。流传供养。 出弘赞第八。
第十一段 常不轻品 如来神力品 嘱累品
芝生墓侧 莲出舌根 舍利流出於金文 光明照耀於宝塔 瓶水冬温夏冷 天兵匝地盈空
芝生墓侧
清信士韦仲珪。临邛人也。天性孝弟。武德中父遘病。仲珪勤於孝养。父之卒也。舍遣妻妾。庐於墓左。尤信佛教。诵法华经。昼则负土成坟。夜则诵经。精勤不倦。常有猛兽夜至庐前。蹲踞听经久而不去。仲珪正念曰。不愿猛兽之相逼也。兽即起去。明旦见绕墓生芝草七十三茎。当坟前者行列次第如人种植。皆朱茎紫盖。盖径五寸。光色异常。邻里以告州县。时争君昌为刺史。说裕为别驾。共至墓所嗟叹。采芝草对奏诏表门闾。后不知所终。 出弘赞第八。
莲出舌根
释智业。俗姓杨氏。住杨州长乐寺。精勤戒业。诵法华经。隋大业末年。宇文化及在杨州作逆。杀炀帝於宫闱。于时天下崩离。百姓饥馑。斗米万钱。智业时在别院。居一小屋。专诵不辍。遂饿死房中。无人收葬。此屋因复倾倒。业尸骸竟在其下。及义宁初平定之后。其处忽生一茎莲花。光色异常。道俗惊嗟。莫知其故。时寺僧有耆旧者乃语曰。此地会有一僧。专诵法华。于时既属丧乱。於兹舍命。无人埋殡。骸骨在此。必是僧之灵也。乃寻掘花根。其青莲花乃从髑髅中舌根下生。舌如生存。都不烂坏。寺众乃将舌及花上堂。鸣锺集众为转法华。其舌闻经犹能振动。道俗闻之观者如堵。莫不嗟叹咸发胜心。 出弘赞第七。
舍利流出於金文
释智俨。同州人也。年至十三忽遇梵僧出家。住戒业寺。徧学法华.维摩.般若等。并穷其了义。遂当法匠。实所谓高洁法师。言行兼至者也。显庆三年。太州仙掌县道俗请俨於灵仙寺讲法华经。俨於寺僧还香房居止合舍。初夜取法华经舒披案上。方欲寻读。于时还香并侍者三人并在其处。俨焚香未讫。忽见经上佛字中出三舍利。五色光明散满经上。流行不住。还香等徧告寺僧俱来礼拜。欲共收取舍利。舍利还流入於佛字。僧等礼拜悲泣。然香发愿。更睹真容。舍利还从佛字中出。流行不住。少选之间。别於他佛字中相从隐没。俨讲法华凡数十余徧。感灵获瑞难以具言。将终数日。处处巡行。法朋旧识人人共别。忽一旦洒扫庭院。端坐入定。於是而终。忽有异香氛氲满院。经余七日。亡后数年其舌不坏。鬓发加长二寸。颜色如旧。识者以为得道之流也。 出弘赞第三。
光明照耀於宝塔
左仆射宋国公萧瑀。字时文。高祖梁武帝。父明帝。公深信释典。时处会燕。每勑别赐素食。公虽参国务而诵念无亏。手着法华义记凡十卷。时於第四为子侄讲之。疏成之日。梦多宝佛塔炳耀空中。因召名工造兹妙塔。 出弘赞第三。
瓶水冬温夏冷
长干寺东阇梨。诵法华经。甚有节行。每有所诵。瓶水冬温夏冷。略为常候。 出弘赞第七。
天兵匝地盈空
释玄秀。少出家。住黄州随化寺。常诵法华。每感征异。时属炎暑。同友逐凉。遣召秀来。欲有谈笑。既至房前。但见羽卫严肃。人马伟大。怖而返告。同往共观。如初不异。转至后门。其徒弥盛。上望空中。填塞无际。多乘象马。类杂鬼神。乃知其感通也。置而遂却。明晨惭谢。朋徒遂绝。秀专斯业。隋末终寺。 出弘赞第七。
第十二段 药王菩萨本事品
自识前身 难通二字 檀香远达 佛手亲摩 药精入怀 池水疗病 癞疮即愈 气力郁增 急疾乃瘳 大风亦利
自识前身
隋开皇中魏州刺史崔彦武。受职行郡。至一邑。忽谓从者曰。吾昔在此邑中为人妇。今知旧住处。因乘马循巷屈曲至一家。命扣门。主人老翁开门请入。武升堂而坐。老翁曰官人何事至此。武即言。吾前身是汝之妻。老翁曰凭何为验。武曰。吾昔诵法华经。并金钗五只藏东壁中。去地六七尺。其隆高处是也。其经第七卷后一纸。火烧失去文字。吾今诵此经。其后恒忘失也。令人穿壁高处。果然得经。火损后纸。并获金钗。一如其言。主人泣曰。亡妻在日。常诵此经。金钗亦其所有。彦武又曰。庭前槐树。吾昔产时解头发置树空中。令人探之。果得其发。主人见已悲喜交集。武即留衣物赐之而去。 出灵瑞集.弘赞传.现应录。
难通二字
释某。失其名。住秦郡东寺。有沙弥诵法华经甚通利。唯到药草喻品叆叇二字。随教随忘。如是至千。师苦啧之曰。汝法华一部熟利如此。岂不能作意忆此二字耶。师夜梦见一僧谓之曰。汝不应啧。此沙弥前生在寺侧东村受优婆夷身。本诵法华一部。但其家法华当时药草喻品白鱼食去叆叇二字。于时经本无此二字。为其今生新受。习未成耳。其姓名某。经亦现在。脱不信者。可往验之。师明旦就彼村访问此家。言毕问主人云有何经书。答云有法华经一部。索取看。药草喻品果缺二字。访云。是太儿亡妇生存受持之。计亡已得一十七年。果与此沙弥年时胎月相应也。沙弥后不知所终。 出弘赞第六。
檀香远达
师讳灌顶。吴越王谥号总持。生於章安吴氏。三岁时便能随母称三宝名。禀承天台定慧之法。晚至称心精舍。长讲法华。化流嚣俗。时有法龙村人。去山三十里。染患将绝。其子奔来求救。师为转法华经。焚栴檀香。病者遥闻香气即愈。 出弘赞第三及现应录。
佛手亲摩
宋朝罗玙。妻费氏。宁州人也。费信敬三宝。诵法华经。数年之间勤苦不懈。俄而染患心痛。浸成极热。阖门惶惧。费作念言。我诵经勤苦。必有善佑。终不因此至死地也。既而睡卧。即夜佛身舒手过窗以摩其心。内外皆都。金光满室。又闻异香袭入。自此病愈。见者莫不生信。 出弘赞第六及现应录。
药精入怀
释净见。不知何许人也。童稚出家。多住崇高及龙门山。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既诵持积久。身力疲困。过二十余年后。忽闻住处北边有诸小儿言语闹乱。转觉烦闷。亦不测小儿从何所来。有一白头老翁着白练裙襦。每参问云。禅师四大何如。师答渐觉羸顿。又不知何处得多许小儿日相烦乱不复可忍。老公云。师往其戏处坐。待彼脱衣入水洗浴。师随抱一小儿衣还。若来取者慎勿与之。其若骂师师慎勿应答。弟子自来语之。见随老公语往俟之。诸小儿果脱衣入池洗浴。乃抱小儿衣还房。小儿寻后索衣。见忆老公言嘱永不还之。小儿即恶口毁谤禅师及宗祖。师亦不应。白头老公寻至。语小儿云。汝入师怀里。小儿初不肯从。老公驱逼数回。始入见怀。没在腹内。老公问师四大何如。见云气力胜於从来。老公寻去。自尔已后气力休强。诵数倍。识者云。此当是普贤菩萨令山神驱诸药之精变为小儿。使其服之。除疾病耳。见后不知所终。 出弘赞第六。
池水疗病
释僧明。住濠州石门山。於山顶石山累砖造弥勒天宫一所并弥勒像常。诵法华经。每闻空中弹指及称善哉声。至天监年中奏启梁武请欲焚身。频烦再三。方蒙闻许。乃於弥勒宫前方石上遂其先志。身并灰烬。唯余一甲。烧讫。其氏方四五尺。忽陷成池。信宿花生鲜荣绝代。诸饮池者疾病皆愈。后人造一小像重烧此甲。以灰涂之。人或玷污像即移去。其行道之处皆悉生花。大如梨枣。数过千百。现有表塔。具旌其事。 出弘赞第五。
癞疮即愈
唐绛州孤山陷泉寺。有法辙禅师。山行见一癞人在土穴中从师乞食。师悯之。引归寺中。仍凿土穴安之。授与衣食。教诵法华经。其人素不识字。加又凡鄙。师句句授之。终不辞倦。诵之将半。忽梦一僧指教。自后渐觉聪慧。及五六卷。身疮渐安。一部通利。四大专苏。佛言病之良药。斯言验矣。 出灵瑞集.弘赞第八及现应录。
气力郁增
释僧欢。出家住金陵治城寺。本羸病。乏气力。乃志心於寺塔下忏悔。祈请恳到。诵法华经不辍。於小时间郁然旋力。寺塔前有两石狮子。形甚重大。欢忽以两臂各贯狮子腹下。擎之而走。行十许里。都不觉倦。 出弘赞第六。
急疾乃瘳
赵仠。受性贞固。不幸遭急发之疾。虽种种治。无一验效。遂秉志诵莲经。厥疾顿愈。仠自是常诵不怠。乃与阴阳僧日资.演源并缁素若干人结法华徒。同修佛慧。
大风亦利
释亡名。不知何许人也。不幸遭黑癞。万方无效。忽闻法华是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誓志全诵。厥疾乃瘳。又有南台录事刘氏。亦感此疾。虽种种治。无验。一日亡名路逢刘氏曰。我亦曾得此病。赖诵莲经即得除愈。刘氏於是生决定信。即觅莲经。手不释卷。一部乃毕。忽梦有异僧以手摩挲身已。即以艾炷浑身灸之。惊骇即觉。白汗如流。身心豁然。如云雾拨。平复如旧。
第十三段 妙音菩萨品
亡母脱苦 神人住空 水不能漂 尸不生臭 虎吼退贼 字化为金
亡母脱苦
长安通輙坊刘公信。妻陈氏之母因病先卒。后陈氏暴亡。见一人引入地狱。备睹诸罪相。后见一狱。石门忽开。母在其中受极重苦。母见女曰。汝可为吾写法华经一部。使吾脱免。言已门闭。陈氏再苏。说之。公信。即凭妹婿赵师子写是经。忽有经生持新写莲经一部来贸钱。赵言幸有此经可赎之。不必写也。刘从之授与陈氏。陈氏一日设母食。乃梦母曰。吾先令汝写经一部。何不为之。女曰已为赎一部讫。母曰吾为此经增受重罪。狱卒打吾脊破。以不合取范家经为己有故。女梦觉。急请人书之。经成。又梦母报曰。吾承经力。已脱冥司。好处安身。今来报汝。汝当信心。好住世间。及询前经。果是姓范人写。唐龙朔中也。 出法苑珠林传。释道世撰。也有一百卷入藏本。
神人住空
释玄真。寿春人也。居永福寺。诵法华经无时懈息。时於秋天月夜持诵此经。至第七卷方半。比房有一沙门忽起如厕。乃见庭中有大人形影。因举头四望。即观空中有一神人嶷然而住。此沙门因立足瞻仰。更不移步。久之经文亦了。神忽不现。其僧从此始学诵持。终身不懈。 出弘赞第八。
水不能漂
唐武德中苏长授巴州刺史。带家族赴官。因渡嘉陵江。中流风作。船帆倾没。男女六十余人一时丧失。唯一女使常读法华经。浪入船中。女乃头戴经函。誓与俱没。既而女即不沉。随波泛泛。顷刻至岸。捧函而上。开视其经。了无沾湿。此女后嫁於杨州某。笃信读诵。愈於旧也。 出法苑珠林传又出弘赞第九及现应录。
尸不生臭
道士史崇。长安郊南人也。小属道流。早预黄巾。住玄都观。后忽发心诵法华经。日恒一徧。私立佛像六时礼忏。每为诸道所嫉。因兹返俗。弥精讽诵。后忽染患身亡。时在盛夏。一无变坏。唯闻香气。亲里敬之。凿龛安。堵侧时时常闻妙香。后经年。余筋肉都尽。唯舌形颜色与常人不异。或有疑骇之者。乃火烧不变。斧斫无损。远近见闻。信倍恒百。 出弘赞第八。
虎吼退贼
释法爱。长沙人也。诵法华经。因缘往交趾。值交人反乱。爱随例藏避。忽为五贼所得。置在一处。口云待我食竟杀却道人。爱乃见壁边有一槊子。挟将出外。向北直走。贼食竟起。遥以见爱。奔驰竞往。爱到一棘林即投中隐避。乃遇两虎相抱而卧。虎见爱来。并举头看爱。爱转惶惧。口云。二檀越。贫道被贼逐。急投檀越。愿将接救护。二虎即出外奋迅惊吼。贼便退散。爱又北走。虎随送之。到一水边。见人持数片饮食授与爱。爱而食之。气味甚美。即便渡水上洲。虎亦舍去。仍宿洲上。又遇二人亦同在宿。大设异味。至晓方别。仍又嘱云。但北向行。自当得脱。於是北出三十余里。乃逢旧知。相见欢喜。始得免脱。爱后向道俗说之。不知所终。 出弘赞第七。
字化为金
张万福。贞观中为洛州刺史。其人性粗犷。不甚敬信。初至任所。问访左右管内有何德行众僧。左右报云。廓下有一尼。名妙智。甚精进。又造一部法华经。如法受持供养。缘此誉满乡闾。万福试使人索经来看。尼闻刺史索经。拒而不与。为使君不护净。又未斋洁。万福大嗔。更使人往。尼不敢留。即付经去。万福得经。竟不洗手即取经开卷。中并黄纸。遂无一字。万福大怒。曰此妖老妪。何由可耐。即命左右追取尼来。使往语尼曰。师经上并无一字。使君大嗔。令追师来。尼甚忧惧。莫知所由。汗流浃体。随使往至刺史牙门。入屏墙。尼见一双金刚手擎杵棒。如似授尼。尼遂心安。即入至刺史前。其经文并在空中化作金字。刺史见尼至。并见金刚及金字在虚空中。因即惊惧走起。下厅号咷悲泣谢罪忏悔礼拜。遂即回心信向。发愿造法华经一千部。通十方供养。仍自受持。不敢懈怠。自刺史归向之后。人皆以法华为业。万福乃问造经由绪。尼曰。欲造经之时。於山中先种谷树。每用香水溉灌。令得滋长。树成之后。以香水和泥造作纸屋。乃采取谷皮。雇匠如法香水清净造纸。募访能护净之人。后有一江南人士。年可二十四五。应募为书。其书经屋还以香水和泥清净造屋。书生着新净衣。未写经前预四十九日护清净斋。然后始书。每出讫。改易衣服。洗浴毕。然后始就书。书时尼手执香炉胡跪经前。供养书生。如是不阙。经了。庄严成就。乃作僧尼男女四色人衣各十通。每来借经。预令七日护净。兼与新衣着。然后始付经。如是恭敬。永不亏阙。 出弘赞第十。
第十四段 普门品
火不能烧
沙门法智。为白衣时。独行大泽。猛火四面一时俱起。自知必死。乃合面於地。至心称观音。怪火不至。举头看之。一泽之草纤微皆烬。唯所伏地火不烧耳。因此感悟。舍俗出家。 出晋朝谢敷观音传。
水不能漂
中书令岑文本。江陵人也。少怀正信。常诵法华普门品。过吴松江。中流风作。人船俱没。文本浮在水面。闻人语曰。但念佛诵经。必不死也。如是者三。自此随波达于址岸。后於江陵设斋。僧徒并集。有一僧独后去。谓文本曰。天下方乱。君幸不遇害。当逢大平。致富贵也。言已而去。文本忽一时食梡中得舍利土颗。获大平富贵。皆如僧言。 出灵瑞集及现应录。
又
海滥县有人落水。同伴皆沉。此人称观音。遇得一石。困倦如眠船。见两人乘船唤入。开眼果见有人船。送达岸已。遂不见之。 出谢敷传。
脱罗剎难
外国百余人从师子国向扶南。忽遇恶风堕鬼国。鬼便欲食。一船人众怖称观音。其中有一小乘沙门。不信不称。鬼便索之。心怖。称名亦免。 出谢敷观音传。
黑风吹其船舫
新罗时有女名宝开。居王京。隅金坊。有一子名长春。随商舶泛海而去。过期不知所之。朝夕思念至於憔悴。幸闻普门示显神通之力。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剎鬼国。称其名故。即得解脱。便生深信。就敏藏寺观音像前约一七日精勤祈祷。至七日忽感长春执母手。惊喜哭泣。寺僧怪问所由。春曰。离家泛海。忽值恶风。同船之人皆葬鱼腹。余独乘一板至於吴。吴人收之奴。使之耕於野田。忽有异僧来谓曰。忆汝国乎。余即跪曰。有老母在。恋慕无极。僧曰。若欲见母。随我而来。言讫东行。余随之。有一渠僧乃执手超之。昏昏如梦。忽闻母语。到此敏藏寺像前。虽审知我母。犹疑梦中矣。即天宝四年乙酉四月八日申时离吴。戌时到此堂中。景德王闻而敬重。优颁信贿。永充供养。每於月生八日。幸寺礼赞。永为定式。宝开与长春约结邻里清信士女。特成金字莲经一部。每至春三月为立道场。敷宣妙理。精修礼敬。仰赛玄恩。 出敏藏寺记又见鸡林古记及略传弘录。
刀段段坏
晋太中彭城有一人被枉为贼。其人本曾供养金像。带在髻中。后伏法。刀下闻金声。刀三斫颈。终无异。解看。像有三痕。由是免罪。 出谢敷观音传。
又
有高简。犯法临刑。一心归命。下刀。刀折绞之寸断。遂卖妻子及以自身。起五层塔。
枷锁自脱
晋有张畅。为谯王长史。王与畅因事系廷尉。畅夙有正信。便即发心诵法华普门品一千徧以求脱免。念言之至。枷锁寻即断坏。二人俱得。 出晋谢敷观音传及现应录。
又
盖护。山阳人。系狱应死。三日三夜称名无间。眼见观音放光照之。锁脱门开。寻光而去。行二十里。光明方息。 出处同上。
贼不能害
晋隆安中僧慧达於山北陇掘甘草时。羌人饥荒。捕人而食。达为所获。置之构中。择肥者先食。达惧甚。一心称观音名。诵普门品。食人取尽。唯达与小儿在。命只一日耳。达持念不舍。至旦忽一虎自草中跳出。咆吼震山。诸羌畏走。虎乃啮构而去。达与小儿奔走得免。 出天台别行疏。
又
尚书徐义。秦末兵革蜂起。贼获徐义将欲杀之。乃埋两足。编发於树。夜中至心专念观音。有顷得眠。梦人谓曰。今事极矣。何暇眠乎。义便惊起。见守卫人并疲而睡。义乃奋动。手发既解。足亦得脱。行百余步。隐草丛中。便闻贼追。火炬星陈。竟无见者。天明贼散。遂免之。 出谢敷传。
求男得男
晋时益州孙道德。年过五十未有子息。有僧令其至心称诵观世音经。其即依之。少日之中而自得梦。妇即有孕。遂生男也。 出谢敷传。
现身说法
唐大和中。文宗嗜蛤蜊。沿海官吏先时递进。人亦劳止。一日[衔-金+缶]馔中有擘不张者。帝以其异。即焚香祷之。俄变为菩萨形。梵相具足。即贮以金粟檀香合。覆以美彩。赐兴善寺。令众僧瞻礼。因问群臣斯何祥也。或言大一山有惟政禅师。深明佛法。博问强识。帝即令召至。问其事。师曰。臣闻物无虚应。此乃启陛下之信心耳。故契经云。应以此身得度者。即现此身而为说法。帝曰。菩萨身已现。且未闻说法。师曰。陛下睹此为常非常耶。信非信耶。帝曰。希奇之事。朕深信焉。师曰。陛下已闻说法了。时皇情悦豫。得未曾有。诏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以答殊俗。 私云。菩萨以身为舌而说。文宗以心为耳而听。
显童女身
马郎妇。不知出处。大唐隆盛佛教。而陕右俗习骑射。篾闻三宝之名。妇悯其愚。乃之其所。人见少女风韵。单子欲乞为养。女曰。我无父母。亦欲有归。然不好世财。但聪明贤善人能诵佛经则愿事之。男子众皆聚观。女即授与普门品若。能一夕通此则归之。至翌日。诵彻者二十余辈。女曰。女子一身。家世贞洁。无以一体事多人也。可更别诵。因授以金刚般若。至旦背者十数。女更授与法华经七轴。约三日通之。至期独马氏子能彻。女曰。君既能过众人。可白父母。具媒娉送礼。然后成姻。乃马氏以礼迎之。女将至门且白。适以应接体小。少不佳。愿求别室。俟安与君相见。因顿止他房。筵客未散而女命终而坏烂。乃卜葬之。未数日。有僧紫伽梨。姿貌古野。来寻女子。马氏引之葬所。僧即以锡杖拨开沙土。见尸已化。唯金锁骨存焉。僧取就河浴洗。挑於锡上。谓众曰。此圣者悯汝等不信正法。方便谕化。当思善因。免堕苦海。忽然凌空而去。众见。悲泣瞻礼不已。自尔一境奉佛诵经。由女之力也。山谷道人观音赞云。
若欲真见观世音 金沙滩头马郎妇
平江万寿体禅师颂曰。
十分美貌谁家女 百倍聪明是马郎 堪笑金沙滩畔约 始终姻娅不成双
显比丘尼身
新罗憬兴国师。住京师三郎寺。病久不瘳。有一尼请看门人引视之。尼曰。师虽悟大法。合四大为身。岂能无病。病有四种。从四大生。一曰身病。风黄痰热为主。二曰心病。颠狂昏乱为主。三曰客病。刀杖所伤动作过劳为主。四曰俱有病。饥渴寒暑苦乐忧喜为主。其余品类展转相因。一大不调。百病俱起。今师之病非药石所疗。若观戏谑事则理矣。於是作十一样面而舞之。师视诡谲之态。颇欢悦。不知病之去也。尼出。师使迹之。入南花寺佛殿而隐其所。持竹杖在十一面观音像前。 出海东高僧传第五。
第十五段 陀罗尼品 妙庄严王品 普贤劝发品
崇自出窦 鬼乃扣头 阎王指送第四天 菩萨来乘六牙象
崇自出窦
宋建初中。有僧普明。少出家。性纯素。常蔬食布衣。以法华为日课。诵时有别衣别座。未尝混杂。每诵至劝发品。即见普贤乘象前立。乡人王道真妻病革。请师持咒。方入门。病者闷绝。忽见一物如狸。长数尺。从狗窦出。其病即愈。又尝行水旁。有巫者云。神明见明法师悉皆奔走。 出弘赞第六及现应录。
鬼乃扣头
宝通。梵行精修。长诵法华陀罗尼品。稍有灵异。时杨桥村有赵氏家。妻为神所魅。请通持咒。通既至。神即现形。通告曰。神在村中。合当兴福。如何反魅於人。神曰。非弟子事。此乃部下小鬼耳。遂呼小鬼至前啧罚。赵妻因此得差。续后赵妻之病仍发。歌吟竟日。又来告通。通又至。见所责鬼在病床前。通曰。前曾诫治。那得再来。汝若不去。吾当诵咒。令汝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也。鬼乃扣首求哀。不烦咒也。从此病差。鬼不复至矣。 出灵瑞集及弘赞第七.现应录。隋开皇年中事。
阎王指送第四天
释道琎。荆州人也。讽诵兹典。布衣一食。殆有遇人之量。止辨才寺。忽体仆息微。经数日。自见冥官追录。将至王前。王曰。师诵法华。律行清净。应生第四天中。慈尊众所弟子。罪恶之身。恐不复相遇。故欲见师。愿垂救也。琎遂暂苏。向诸僧具说。言讫而卒。 出弘赞第八。
菩萨来乘六牙象
高丽时有僧。失其名。在灵岩寺东林诵法华经。每精诚恳到。中表洁净。焚香礼佛。以求证验。初有大蛇及雉鹿俱来立听。诵讫乃散。中时山神将食自来供养。后忽见光明从东山而下。有大菩萨乘六牙白象。大众围绕。直至其前。僧望光拜。庆悦深至。疑义阙文皆为敷释。余众但闻异香。经久方隐。 出弘赞第七。
第十六段
幼尼诵出真诠 侍女冥通梵部 舟人护涉 天乐来迎 深敬辩山人之精书 堪歌崔牧伯之庆会 光明出於口角 菡萏生於舌根 宝岩徒之或讲或疑 莲华院之若读若说 珍禽现瑞 亡妹告征 诵舌长存 烧经不改 经无一字 爪生五花
幼尼诵出真诠
梁大学博士江泌女。少而出家。名僧法。年八九岁。有时静坐闭目。诵出一卷法华经。杨州道俗咸称神授。费长房云。验於经论。斯理皎然。是宿习来。非开神授。即是次生事。忆而不忘。其神功乎。 出弘赞第二。
侍女冥通梵部
尤肃机崔义起有一突厥侍女。素不识文。於麟德中病死。经夜见一梵僧。突厥求哀。僧以锡扣其顶。教诵法华经一部。言作梵音。比晚乃苏。自陈其事。家人不信告义起。起试之。突厥便诵经如流。即请西域梵僧来听。侍女所诵之经。自首至尾言音通正。一字不遗。时以奏闻。上云冥道如此。岂得不信。当时朝臣无不知者。 出弘赞第八。
舟人护涉
僧智聪。住杨州白马寺。寻渡江住安乐寺。值隋国崩。思归无计。隐江荻中诵法华经。七日不饥。恒有四虎驯绕。忽见一老翁腋下挟小舟来曰。师欲渡江即上船。其四虎见而泪出。聪曰。持危拔难正在今日。即同四虎利涉南岸。船及老人忽然不现。聪领四虎止西霞塔西。经行禅诵。安众八十余人。若有凶事。虎来大吼。由此惊觉。至贞观中。年九十九。於佛降生日熏炉徧礼圣像。还归静室。端坐而化。 续高僧传。出弘赞第八及现应录。
天乐来迎
释智友。蒋州人。住普云寺。诵法华经。略无弃日。每诵经之时。必执炉闭目。香烟不绝。凡经四十二年。前后总计将五万徧。所用澡瓶居常溢满。贞观八年无疾坐卒。将终之日。有天乐来迎於房户空中。繁会良久。又有香气惹空。充塞院宇。久之而灭。弟子及道俗千有余人迂[木(合/(冓-再+(冓-冉)))]于东南。坐尸树下。经宿就视。莫知所在。 出弘赞第八。
深敬辩山人之精书
山人洪辩。淳昌赵氏子。出家于曹溪。中高科。往入巨渗山庵。精进持戒。一字一拜。书法华经一部。极尽庄严。朝夕礼拜供养。适有倭国僧来见。恳求之乃付嘱流通。其僧顶戴赍归本国。船中放光。到已安崇福寺道场中。众僧礼敬。感得舍利。后一年道人法行随使舸入彼国。亲见而来。即中统元年庚申也。 出海东传弘录。
堪歌崔牧伯庆会
少卿崔[王邻]将赴官罗州使。宋人杨赫推命曰。宜精设大会。供养大乘。则必当远到。公及下车。请圆妙结夏安居于云谷寺。及指挥使行色近境。公入官时。小婢忽得颠狂。种种对治。婢即语曰。我非颠狂。我是乳母之夫某也。物故许多年。冥游未得超升。今幸竭诚张皇梵席。欲问一二大旨。然守护神将呵禁不入。彷徨门外数日矣。非但某耳。先亡亲属某与某亦欲闻法。随我来耳。然饥渴害志。请先酬酌。又令吾辈至云谷寺。呼名许入於道场。冀得度脱。公闻之怪甚。送客已。到寺一一如其呼名设席。使之闻法。公自是常读莲经。翌年秋召为右承宣。不数年拜相。至门下平章事。立极人品而卒。 出海东传弘录。
光明出於口角
僧亡名。寓尚州小寺。常以阴阳占卜出入里闾。男女皆迎之问祸福。以此资衣食。一日官厅设法廗。州内诸寺典香者咸会焉。亡名虽预。只是阴阳僧。居众末。皆忽之如草。比及夜半。灯烛已息。昏昏假寐中。忽见光明如灯火。众皆惊起。试寻之。乃从亡名口中出也。因委问其由。答曰。予扶身术数。反愧黑业。内自忏悔。但诵课莲经有年矣。诸僧皆叹伏修敬焉。 出海东传弘录。
菡萏生於舌根
尚州户长金义钧。常乐读法华经。募劝耆老少壮道俗分为二徒。每月六斋日召耆老于私弟习诵莲华经。经毕略以茶果慰之。及集少壮。则并置酒侑之。自此少壮之发心不饮者。壮入耆老徒。时人戏曰某与某已入无酒法华徒。某与某犹在有酒法华徒。其随机激发如此。比及无常。葬於山麓。莲华发於冢上。 出海东传弘录。
宝岩徒之或讲或疑
松京宣祺门右臂。有岭连亘。垂及保定门者。曰德山。山之乾维有一兰若。曰宝岩。楼阁开豁。坐见山川缥缈之外。东北里致仕卿相若林。枢密千表。秦尚书世仪。梁大卿栋材。与诸退老并散逸四十余人。同结法华社。每月六斋日各持科本莲经。差一人别座。点破科端。销释义理。诸耆老证听。或设疑问。如是次第轮环相续。益欲人人之尽能解说也。至十五日则精设妙馔。供养弥陀。合院设斋。过夜精勤。同回向净土。故至临终之际。如意自在者不绝焉。 出海东传弘录。
莲华院之若读若说
松京骆驰桥东巷。有一招提曰莲华院。凡城南里清信士辈结法华社。每月六斋日同会于此。若读若说。其所以凭仗妙乘。回向净土者。多与宝岩社相为甲乙。
珍禽显瑞
居士崔彪。耽津人也。闻圆妙结於宝月山。与堂弟弘请创於万德山。各占构堂宇。甚有力焉。平生未尝现嗔怒相。其子往邻邑。忽为大虫所害。彪为辨纸墨。请山人一如书法华经。忽感青鸟来入经室。貌甚闲暇。如是者至于再三。洎经将毕。梦亡子告曰。因写经力。得为纯善美丈夫身。
亡妹告征
女右侍禁金轼之第二女也。其弟道人之虚。常诵莲经。女忽遘疾。命终托之虚告曰。请为我设法华胜筵。用助超升。时之虚住穴古寺。得得来家。即洒扫私弟。约一七日。请持经开士六时精进。至罢席日。金氏又现梦曰。暂间经力。得生胜处。后虚到社。委说如此。
第十七段
诵舌长存
秦州权氏女。常诵法华。死后十余年。其家改葬。见其骨肉略尽。唯舌如生。 出弘赞第八。
烧经不改
贞观五年。隆州邑西县令狐元轨。信重佛法。写法华.金刚.涅盘等经。恐致讹误。遂凭土坑禅师捡校。写已即带往岐州庄所。一日他行。其庄为外火延烧。一时荡尽。元轨回。嗟叹莫穷。因令人拨灰取金铜轴头。忽见诸经完然。黄色犹不改。但金刚般若首题焦黑。自言所因。乃初写时有官人能书。其人行急。不获洁净。直尔立题。由是被焚。 出弘赞第十及现应录。
经无一字
唐武德中。有尼法信。通持法华经。仍欲精写一部。遂访书人。倍酬其直。别置堂户令书之。每一起一浴。更着净衣。仍於案上。壁凿通外。加一竹筒。书生凡出息。輙含竹筒吐息于外。写经七卷。八年乃终。设斋庆忏。立净道场。香花崇奉。至贞观十三年。有龙门寺僧法端常讲是经。以此尼经本精至。遣人往请。固辞不已。而自送去。及讲法开读。唯见黄纸。了无一字。端惭惧。即还之。尼知有所犯。即以香汤灌涤其函。顶戴绕佛行道凡七昼夜。及开视之。还复如旧。 本出法苑珠林.传弘赞第十。
爪生五花
尼。高邮县人。志节霜净。言行氷清。诵法华经。不舍昼夜。初诵一卷。忽於右手爪上生一花。状如绫丝。次至五卷。五指爪上皆生一花。诵彻六七。掌并二花。大过爪上。由是声传阙下。陈武皇勑入看之。从此郡人呼为花手尼。 本出灵瑞集。
法华灵验传卷下(终)
最乘之法。非后学所能辩。必考是法之验。然后而人信之。自法华东译以后。诸家章疏盖多。而智者解释独行於世。然流传或失本真。讲演未达其奥。一源之妙。岐於万派。尝谓读是经者要看讲仪与夫灵验传。以其直探玄旨。深求妙应。断在二书也。(妙慧)谨舍赀财。刊此二书。安置于万义寺。以寿不杇耳。寺生至亢间。贞古玄默相继主席。卒传於余王文忠肃公之伯父珍丘大禅师混其。其又传於三藏法师义旋。旋后三传而至于余。要皆不出乎吾宗尔寺本。混其尝设法华道场。故宜於此宣扬此法用丐。
皇明嘉靖十三年甲午六月日全罗道高敞文殊寺重锓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2_52260/33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