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中国佛教史 > 第七章 隋唐以前之二·大系统(二)
    佛教得以三字概之,曰戒、定、慧。罗什《空宗》,与《十诵律》并传中土(罗什在西域,已学《十诵》;非因来中华从事翻译,始与《十诵》发生关系也)。事属偶然;觉贤则译有《僧祇律》;二派所传,在戒律上自生派别。虽《僧祇律》之传播,不如《十诵》后之广;然迄至南北朝中叶,传播中土者,以此二律为主;而《十诵律》则流行南北,压倒诸律。先是罗什学《十诵》于卑摩罗叉,卑摩罗叉之来华也,在罗什后;卑摩罗叉既到长安.更游历南方荆州各地,专事《弘宣十诵》;《十诵》传播若斯之盛者,卑摩罗叉一人之力也(或谓翻译《十诵》,与慧远有关;故以庐山势力,传《十诵》于南方;其说亦有理由)。慧猷(或作昙猷)在江陵辛寺,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僧业从罗什学《十诵》;姚秦之末,关中扰乱;僧业乃返吴,传布《十诵》;慧观,亦其流亚也;余如慧询(罗什弟子)、僧璩(僧业弟子)、僧隐等辈,十诵律匠,继续出世。当是时,《十诵》僧祇二律外,四分律、五分律,虽已译出;终不敌《十诵》之盛;如道俨所著之《决正四部毗尼论》,意欲融会四部,迄未广行;即其例也。齐梁之际,撰著《出三藏记》、《弘明集》、释迦谱之《僧佑律师》,实乃十诵名匠。慧皎所撰《高僧传》论,则曰:“虽复诸部皆传,而十诵一本,最盛东国;以昔卑摩罗叉律师,本西土元匠;来入关中,及往荆陕,皆宣通《十诵》,盛见《崇录》;昙猷亲承音旨,僧业继踵,弘化其间,璩、俨、隐、营等,并祖述猷业,列奇宋代”(所指璩、俨、隐、营,不仅就《十诵》而言;乃就传律者而广言之,盖道俨立四部融会说,营(即道营)乃僧祇律学者;二人固不以《十诵律》擅名也。道宣所撰续高僧传论,则曰:“自律藏久分,初通东夏,则萨婆多十诵一本,最广弘持;实由青目律师,敷扬晋世,庐山慧远,赞击成宗”;此盖述《十诵》盛行之所由来也(青目律师,即卑摩罗叉)。

    僧祇律之传播,虽不如十诵律之广;但南北朝中叶,四分律渐行于北方;僧祇律专行于关中。自洪遵律师入关中,大唱四分律;僧祇律势力渐微;降及唐世。四分律遂压倒其它诸律矣。盖四分律,乃佛陀耶舍在长安所译;其时其地,俱与十诵律同;佛陀耶舍后返罽宾,继承宣布者无人,致四分律久不行于世。然古来相传讲敷学习,乃至受戒羯磨,皆以四分律作法为之;后之学者,谓四分律缘深于中国者,其此之谓欤?或云四分律之昌大,端赖慧光僧统之力;慧光属觉贤华严教系;所谓觉贤系统,与罗什系统之戒律;犹如四分律与十诵律,立于相对地位;此则近于附会也。

    慧光,北魏末叶人也;弟子众多,以道云、道晖为最著:道云著《四分疏》九卷,专务弘律;道晖、约之为七卷。名僧如昙隐、洪理、慧远皆出其门。其从道云、道晖学律者,洪遵也;当关中专行僧祇律之际,洪遵独说四分律;《续高僧传》评为“开导四分,一人而已;迄至于今,僧祇绝唱”;其推崇可谓至矣。道云之下有道洪,道洪之下有智首,智首著《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为四分律筑一大基础。《续高僧传》,有曰:“自律部东阐,六百许年;传度归戒,多迷体相;五部混而未分,二见纷其交杂,海内受戒,并诵法正之文;至于行护,随相多委师资相袭;缓急任其去取,轻重互而裁断;首乃衔慨披括,往往发蒙;商略古今,具陈人世;著《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所谓高墉崇映,天网遐张;再敞殊文,统疏异术;群律见翻四百余卷;因循讲解,由来一乱;今并括其同异,定其废立”(文中法正,指昙无德所译之四分律而言)。观此,足知本书之价值矣。四分律既若斯,慧光以后,遂与华严系统并兴,而渐盛于北方矣。

    次述禅定之概要:禅定语义甚广,自数息观以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之类,悉谓之禅定。古称安世高长于禅,道安继之,最推崇世高;此禅即指此类之禅,称曰禅数之学。今据《经录》所载已译之禅数经典,列之于下:(加·者,恐有重译之记号。经名旁括弧内数字,为所译次数)

    《大安般守意经》二卷后汉 安世高译

    安般系音译,梵语阿那波那,即数息观。此经吴康僧会注释之;今藏中现存之本有此注;惟本文与注,混杂难辨,未易得其真意。康僧会注安般序文云:“会见南阳韩林、颖川文业、会稽陈慧,此三贤者:余从之请问,规同矩合,义无乖异;陈慧注义,余助斟酌;非师所传,不敢自由也。”

    《禅行法想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大十二门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小十二门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禅行三十七品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禅定方便次第法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禅法经》一卷。

    后汉 安世高译

    《五门禅要用法经》一卷(一)。

    后汉 安世高译

    《思维要略经》一卷(一名思惟经)(一)。

    后汉 安世高译

    《禅经》二卷(一)。

    后汉 安世高译

    《禅经)一卷(二)。

    后汉 支娄迦谶译

    《禅要呵欲经》一卷。

    后汉 失译

    《阿兰若习禅法经》一卷(一)。

    后汉 失译

    《修行方便经》二卷(一名修行方便禅经)

    吴支 谦译

    《禅秘要经》四卷(一)。

    呈支 谦译

    《坐禅经》一卷(三)。

    吴 康僧会译

    《安般行道经》一卷。

    吴 失译

    《内禅波罗蜜经》一卷。

    吴 失译

    《禅数经》一卷。

    吴 失译

    《禅行敛意经》一卷。

    吴 失译

    《法观经》一卷。

    西晋 竺法护译

    《修行道地经》七卷(一名《榆遮伽复弥经》)。

    西晋 竺法护译

    《治禅法经》一卷。

    东晋 竺昙无兰译

    《达摩多罗禅经》二卷(一名《修行方便禅经》,亦称《不净观经》,或修行《地道经》)。

    东晋 佛陀跋陀罗译

    《内身观章句经》一卷。

    东晋 失译

    《禅秘要法经》三卷(又名《禅秘要经》)(二)。

    姚秦 罗什译

    《坐禅三昧经》二卷(一名《阿兰若习禅法经》,后改名《坐禅三昧经》,又名《菩萨坐禅法经》、《禅经》、《禅法要》)(二)。

    姚秦 罗什译

    《禅法要解》二卷(一名《禅要经》)(二)。

    姚秦 罗什译

    《思维略要法》一卷(二)。

    姚秦 罗什译

    《禅要经》一卷(二)。

    姚秦 失译

    《治禅病秘要法》二卷(一名《禅要秘密治病经》)。

    后凉 沮渠京声译

    《禅法要解》二卷(三)。

    后凉 沮渠京声译

    《禅秘要经》三卷(一名《禅法要》)(二)。

    刘宋 昙摩蜜多译

    《五门禅经要用法》一卷(佛陀蜜多撰)(二)。

    刘宋 昙摩蜜多译

    《阿兰若习禅经》二卷(三)。

    刘宋 求那跋陀罗译

    《治禅鬼魅不安经》一卷。

    刘宋 失译

    《六禅经》一卷。

    刘宋 失译

    《禅行法经》一卷。

    刘宋 失译

    《修禅定经)一卷。

    陈 真谛译

    以上所列书目:乃援据《经录》者,是否有误?殊难明确。但刘宋以前所译禅经,名目繁多,于此可见矣。

    前所列诸典中:今更就其现存者为之分类;如《大安般》、《禅行法想》、《三十七品》、《内身观》、《治禅病法》,此五部,可属于小乘;如《呵欲》、《法观》、《达摩多罗》、《禅秘要法》、《坐禅三昧》、《禅法要解》、《思维略要法》、《五门禅),此八部,可属于大乘。但此种区别,不得谓之严密;盖我国译经初期,决不在此诸典之中,立大乘、小乘之区别也[向来之分类者,以《禅秘要法经》(罗什译)属于小乘,未免大误。本经第十一白骨流光观下有言曰:“教说诸法,无来无去;一切性相,皆亦空寂,诸佛如来,是解脱身;解脱身者,则是真如;真如法中,无见无得,”细味其言,其理自见]。

    按上列禅经属于小乘者,乃安世高所译;卷册极少,或说明三十七品,或述五停心、四念处诸观;俱排列数字,故称为禅数之学;至于《达摩多罗禅经》、《坐禅三昧经》,属于大乘;故称为《菩萨禅》(《达摩多罗禅经》,向来称为《菩萨禅》,但事实内容,均不类大乘。)其说大乘禅观者,以《思惟略要法》最易明了;此书谓初入禅解法空者,应先修诸观;试举其例于次:“佛在恒水边坐禅。有一多闻比丘,白怪无所得,而问于佛。佛言:“取恒河水中小石,以君迟水净洗。”比丘如教。佛问:”恒河水多?君迟水多?”答:“不可为喻也。”佛言:“不以指洗,虽多无用也。行者当勤精进,用智定指,洗除心垢;若不如是,不能离法也。””此即言多闻无益,当先修观以除心垢;否则不能离于迷惑。

    第一,四无量观法 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即以爱念一切众生视为平等而救济之,为其观法;于亲,于怨,于非亲非怨三种人,毫无间隔;于一切众生,忍辱不嗔,谓之众生忍;进而得法忍;法忍云者,所谓诸法不生不灭,毕竟空相是也;能信受是法忍,则谓之无生忍。四无量心中之慈、悲、喜、舍四心:慈心者,与众生以乐之心也;悲心者.拔众生之苦之心也;喜心者,见众生之离苦得乐,相与共喜之同情心也;舍心者,于一切众生,无爱憎之别分,一视同仁,达于同体之谓也。

    第二,不净观法 贫欲、嗔恚、愚痴三者,迷之根本也;欲断贪欲,则观我身不净可厌;贪欲既去,则嗔恚愚痴,自随之而去;例如破竹,初节最难。

    第三,白骨观法 白骨观者,除去吾身皮血筋肉,而观骨骨相挂成一骨人;既见骨人;当观骨人之中,其心生灭相续,如线穿珠。复观外人之身,一切如是。此观可入初禅。

    第四,观佛三昧法 此即念佛观之初步;盖众生罪恶,自过去世以来,积罪重重;初入禅定,若有困难时,则诚心念佛,当为佛所护念,心自不乱。所谓:“令无量劫重罪微薄,得至禅定;至心念佛,佛亦念之;如人为王所念,怨家债主,不敢侵近;念佛之人,诸余恶法,不来搅乱”;即此意也。其观佛法,先就佛像自顶至足、自足至顶观之;终至闭目开目,常了然如见像在眼前而修行之。

    第五,生身观法 此法,较前之念佛观更进一层;前所观者为佛像,此则观佛之生身,如观佛坐菩提树下成道;或鹿野园之初转法轮;或灵山会上,为大众说般若法诸状态;是也。

    第六,法身观法 此为观佛之功德;既于空中见佛之生身,当因生身观内法身;法身云者,对佛之十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无量善业、诸无形之力以为观者也。观生身而后观法身,譬如先念金瓶,而后念瓶内之摩尼宝珠也。

    第七,十方诸佛观法 先观东方,廓然明净,无山无河,惟见一佛,结跏趺坐,举手说法;一佛化十佛,十佛遂化百千佛,无数佛;现其微妙之相,光光相接。更自东南、而南方、西南方、西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上下方,顺次环观;终见十方八面皆佛。闻佛说法,疑纲尽消,得无生忍;若宿罪深者,不获见诸佛时;须一日一夜六时忏悔、随喜、劝请,当能见之。

    第八,观无量寿佛法 愿往生无量寿佛之极乐国者,修此无量寿佛观。其修法,依利根钝根而有区别:利根之人,先观空中大放光明,晃然于空净之中,得见无量寿佛;钝根之人,则观人额上除去皮肉之赤骨;复观此骨一方寸中,变为纯白,洁如珂雪;更观其身体,总成白骨,亦洁如珂雪;且观其骨身成琉璃光色,此琉璃骨身,放白光,光明遍满世界;光明之外,不见一物;乃于光中,观无量寿佛,如紫金山,西向结跏趺坐。

    第九,诸法实相观法 一切诸法,皆因缘所生,毕竟空相;以此为观,谓之甚深清净:对此空之诸法,虽起种种烦恼;但烦恼不由内生,由外缘而起;烦恼亦不由外起,盖所谓外者,元来空相也;求诸内外,则烦恼不过迷影不已;此观名之曰淫怒痴实相观;淫怒痴即贪嗔痴;三毒无相,故名之曰实相;精心思惟,了得实相本不生者,名得无生法忍。此诸法宝相观,亦与前观无量寿佛法欲生极乐国者所观相同;故云“观诸法毕竟空相;于众生常兴大悲;所有善本,尽以回向;愿生无量寿佛国,便得往生”;是也。

    第十,法华三昧观法 此以《法华经》见《宝塔品》为观者。所说释迦佛与多宝如来坐七宝塔中;以十方分身化佛,遍满众生国土之中;欲证实法;出其舌相;音声遍满十方世界,宣说《法华经》,惟一大乘,无二无三,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习如是观者,即得禅定;名曰一心精进如说修行正忆念《法华经》。

    又罗什所译坐禅三昧经分为上下卷:上卷分为五门(《五门禅经要用法》所列五门,盖即此也):第一、治贪法门(□欲多者,用不净观);第二、治嗔恚法门(嗔恚偏多者,用慈心法门,即慈悲观);第三、治愚痴法门(愚痴偏多者,用思惟法门,即因缘观);第四、治思觉法门(思觉偏多者,用那般那三昧法门,即数息观);第五、治等分法门(治等分行及重罪者,用念佛三昧,即念佛观);下卷说明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进说四念止观(即四念处观,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也);暖法(常劝精进;诸烦恼如薪,以无漏智火烧之,名为暖法);顶法(从暖更进向上,能除种种苦患及老病死,名顶法;亦名顶善根);忍法(更勤精进,观五阴无常、苦、空、无我,于心能忍,不悔不退,是名忍法;亦名忍善根);世间第一法(言在世间禅中为第一也);更以法忍、法智、比忍、比智,自初心至十五心为断道(观五阴无常、苦、空、无我,中心忍受,名苦法忍,由是生智名苦法智,更有苦比忍,苦比智;苦是四谛之一,每谛有法忍、法智、比忍、比智四心,共十六心,在十五心能断诸烦恼,故云断道);以十六心为须陀般那(须陀洹,即小乘初果);又就息忌陀伽迷(斯陀含,即小乘二果),阿罗汉(即小乘四果),详加说明,进及辟支佛与佛。再明十方三世诸佛之生身观,佛之功德智解观(此即念佛三昧),并举不净观、慈心观、因缘观、阿那波那观(数息观);最后说明生忍、柔顺法忍、无生法忍三种;以悟诸法宝相者,为无生法忍;所谓诸法宝相云者,乃龙树系之口吻,即“非有常,非无常、非乐非不乐,非空非不空,非有神非无神”,及“不生不灭。不不生不不灭,非有非无,不受不着,言说悉灭,心行处断。”之说是也。

    《禅法要解》所说,与《坐禅三昧经》大体相同。罗什谈禅经典,当以《坐禅三昧经》为最完备。但《坐禅三昧经》非出于罗什一人之手,乃其弟子僧睿续成者;合读全文,前后颇有重复混杂之处。僧睿序文,曾载此事;兹将《出三藏记》所引僧睿序文,列之于下:

    “初四十三偈,是鸠摩罗罗陀法师所造;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其中五门、是婆须密、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觉中偈,是马呜菩萨修习之,以释六觉也;初观淫恚痴相及其三门,皆僧伽罗叉之所撰也;息门六事,诸论师说也。”(此经最初有四十三偈(即鸠摩罗罗陀所造四句一偈之赞文),又长行文说明五门,前已述之矣;五门之中,思觉法门所举三种之粗思觉,三种之细思觉,此六觉应除之;尚有偈文,即马鸣六觉中偈也;又此经最后有马鸣所造二十偈;五门之中,前三门为僧伽罗叉之说,数息观之六觉,为诸论师之说;总之此书,乃集鸠摩罗罗陀、婆须密、僧伽罗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马鸣诸论师之说而成,据此序文,可以知矣)。

    且序文又曰:

    “鸠摩罗法师,以辛丑之年十二月二十日,自姑臧至常安;予即以其月二十六日,从受禅法……寻蒙抄撰众家禅要,得此三卷……出此经后,至弘始九年闰月五日,重求检校,惧初受之不审,差之一毫,将有千里之降;详而定之,辄复多有所正;既正既备,无间然矣。”

    由此观之:此经源流,可以知矣。罗什所传之禅,次章另述之。其在南方译禅经者,觉贤也;试先述觉贤之禅。

    传载觉贤生于北天竺那呵利城;其先世迦毗罗人,祖达达提婆,迁北天竺;父达摩修耶利,觉贤幼即丧父,往罽宾学佛教;其师佛大先,大禅师也;觉贤从之,专习禅法。故《达达多罗禅经·序》,有“今之所译、出自达摩多罗与佛大先”之语(《达摩多罗禅经》,以禅法之传统自大迦叶,阿难.末田地、舍那婆斯、优波崛、婆须密、僧伽罗叉、达摩多罗,乃至不若密罗云)。觉贤居罽宾时,西凉智严适至,亦随佛大先于摩天陀罗精舍传受禅法;其还也,发愿欲聘印度人,弘宣禅法于中土:众乃推觉贤膺斯职;遂偕智严来华传禅法。故觉贤之居长安也,专务弘禅;往庐山后,应慧远之请,主译禅数诸经。

    觉贤所译诸经,以禅为其本色。所译禅数经典之尚存者,则有《达达多罗禅经》,此经题为《达摩多罗禅经》,然实根据佛大先、达摩多罗二人之说,有慧远序文可证;兹列于下:

    “今之所译,出自达摩多罗与佛大先;其人西域之俊,禅训之宗,搜集经要,劝发大乘,弘教不同,故有详略之异;达摩多罗阖众篇于同道,开一色为恒沙,其为观也,明起不以生。灭不以尽,虽往复无际,而未始出于如;故曰:色不离如,如不离色;色则是如,如则是色;佛大先以为澄源引流,固宜有渐;是以始自二道开甘露门;释四义以返迷,启归途以领会,分别阴界,导以正观;畅散缘起,使优劣自辨;然后令原始反终,妙寻其极,其极非尽,亦非所尽;乃曰无尽,入于如来无尽法门。”

    由是观之:此经自二道四义之区别,以至阴观、界观、迄十二因缘观,皆佛大先之说也;《达达多罗》则传如(平等)色(差别)平等之观;佛大先之教人也,由浅而深,使入奥理;就此经所说可以见之;故宜名为《佛大先禅经》,方为适当(萨婆多部记目录,以佛(马+犬)先为第五十二祖,以达摩达罗菩萨为第五十三祖。一说第四十九祖佛大先,第五十祖昙摩多罗。是佛大先在达摩多罗之前明证。又慧观《不净观经·序》,有“昙摩多罗菩萨与佛陀斯那俱共”之语。是指此二人同时矣。就佛陀斯那而言,宁谓富若密多罗富若多罗为罽宾第一第二教主,佛陀斯那为第三教主较为妥善)。《达摩多罗禅经》所明诸禅,可分三观:一为安那般那观,二为不净观,三为界观。此三观中:安那般那观分作方便道、胜道二大段(为诸修行说未曾有法,度诸未度.令得安稳。谓二甘露门:各有二道。一曰方便道,二曰胜道,即此)。方便道区别为四种:即退分、住分、升进分、决定分,是也(序文所谓释四义者即此)。胜道亦有此四区别;不净观分作退、住、升进、决定四段;界观(地、水、火、风、空、识)则不立此区别。以上皆偈文;其次之四观,则以长行述之。所谓四观者,即四无量三昧、阴观(五阴)、入观(六入,即六处)、十二因缘观,是也。据上所列各目而研究之:《达摩多罗禅经》所说观法,其大体可推而知矣。

    觉贤之来华也,以传布禅法为专务;其于佛教理论的教义,关系不深;盖其学之本源出于罽宾,而罽宾实为小乘教之中心也。《出三藏记》中《萨婆多部记》目录,则称为“长安城内齐公寺萨婆多部佛大跋陀罗”(齐公寺或系觉贤在长安时所居之寺)。有疑其专传有部宗者,此但就其所传禅法而言。若就其与罗什问答情形推之,似非纯然有部系统中人;证之慧远序文,可无疑义。即以其所译经典观之,律则有《僧祇律》;经则有《华严经》;此种经典,在中国佛教史上,关系重大;即对于罗什所传成一教系,认为一大潮流之发源者,不可谓为非偶然也。反之,罗什所传者,系龙树系教义;自空无相之根本义,弘布中土以来,本固枝荣,终能在中国佛教上发展庞大势力。故自罗什系统所发展之重要教义,则有二大宗:即天台宗、禅宗是也。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2_52665/38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