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儿童的人格教育 > 第八章 新环境的考验
    不仅个体的心理或精神生活具有时间上的统一性,与之相适应的个体行为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具备时间的连贯性。人的性格特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连续表现,不会突然跳脱。现在和未来的行为总是符合个体过去的性格特征。这并不是说个体生活中的行为活动由过去和遗传机械地决定,而是说未来和过去的行为不会有断层,总是紧密联系的。我们无法一夜之间跳出以前的自我,尽管我们从不知道真正的自我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我们永远不清楚自己全部的潜在能力,直到我们将其完全表现出来为止。

    这种连续性的观点,并非机械决定论,我们不仅有可能教育和发展儿童的性格,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点考察出个体的性格发展状况。一旦个体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之中,他隐藏的性格特征就会被激发出来。如果我们可以直接对个体进行实验,让他进入全新的或者无法预料的环境,那么,我们可以借此探查出他们的性格发展情况。此时,他的行为肯定符合其既有性格特征,只是他所表现出的有些性格特征在过去不曾表现出来而已。

    在这个案例中,在那些过渡期,例如离开家进入到学校,或者他们的家庭条件突然变化时,我们就获得了深入观察儿童性格的最好视角。这时,儿童性格的局限性就会显露出来,正如放入显影液中的相片底片一样,上面的图像立即清晰可见。

    我们曾经有机会观察了一个被收养的孩子。他恶习难改,乱发脾气,令人捉摸不定。当我们访问这个孩子时,他含糊应对,所说的事情与我们的问题毫无关联。我们分析了他的总体情况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即使这个孩子在养父母家里生活了数月,但他仍然对养父母抱有敌意。结果,他并不喜欢生活在养父母的家里。

    这是从这种情况中能得出的唯一结论。起初,他的养父母摇摇头,并说对待孩子其实很好,他现在的生活境况比之前更好。但这决定不了什么。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我们对孩子已经尝试了一切方式,软硬兼施,但都没什么用。”其实善待本身并不足够。有的孩子会对这种善待好意回应,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他们已经改变。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善待并不会长久,自己只是短时间内处于一个有利位置,而环境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此,一旦这种善意消失,他们就会立即退回到以前的环境。

    因此,关键是要了解儿童的所感和所想,即他如何理解自己的处境,而不是父母如何理解。我们对养父母指出,孩子在他们家里生活得并不幸福。我们无法告诉他们孩子隐藏自己的不幸福是否合理,但是肯定发生过一些事情激起了孩子的这种恨意。我们告诉他的养父母,如果他们觉得没有能力纠正孩子的错误,赢得孩子的喜爱,那么必须放手给他人抚养,因为他总是会反抗自认为禁忌的东西。后来我们听说这个男孩真的变得暴躁易怒,别人也觉得这样异常危险。通过善意的对待,这个孩子可能会有轻微的好转,但是这远远不够,因为他不了解其中真正的缘由。在进一步收集信息之后,我们清楚了真正的前因后果。这个案例的解释是这样的:和他一起成长的还有养父母的孩子,由此他认为养父母对他的关心没有对他们自己孩子的多。这当然不是一个可以明显乱发脾气的理由,但是这个孩子认为,每一个可以实现从养父母家里逃离的行为都是合情合理的。他以这个逃离目标为导向而聪明理智地行动,从这点来看,我们应该彻底否定他可能是弱智或低能的考虑。这个家庭花费了一段时间才意识到,如果自己无力改变儿童的行为,那么一定要放手给他人。

    如果由于这个孩子的背离,人们对他进行惩罚,那么这种惩罚正好给了他一个继续反抗的好理由。他因此而更加确信自己的反抗是正确的。对于这个观点,我们有合理的依据:所有孩子的错误都可以理解为他对抗环境的结果,理解为他还没有准备充分时就要面对一个新环境的结果。尽管这些错误很幼稚,我们也无须惊讶,因为在成人的生活中,也有如此幼稚的错误。

    对于儿童的有些举止和一些不明显的行为方式的研究,几乎是一个未知的领域。而老师正处于这样一种得天独厚的位置,他们可以把这些所有的表现形式整理归纳出来,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及前因后果。必须记住的是,在不同的场合,一种表现形式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而两个儿童做同一件事,意义也并不一样。此外,即使问题儿童有相同的心理,但表现形式也是各种各样的。只不过因为通向一个特定目标的道路和形式不止一条而已。

    我们不能从常识的视角来判断这种行为的正确性。孩子会有错误的行为是因为他们的目标错误。如果成年人追求这个错误的目标,所产生的行为也必然错误。人类犯错的可能性不计其数,但它的真理,即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这也是人类本性的奇特之处。

    有几种表现形式,在学校没有得到重视,但意义重大。例如,儿童睡眠时的姿势。这里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一个15岁的男孩曾被这样的幻觉所困扰。当时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eperor francis joseph i)逝世了,他的幽灵出现在这个男孩的意识中,命令他去组织一支军队进攻俄罗斯。当我们晚上进入他的房间时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他以拿破仑指挥千军万马的姿势躺在床上睡觉。第二天我们看到他时,他的姿势仍然类似于夜间睡眠时的军姿。他的幻觉和清醒状态之间的联系已经显而易见。我们诱导他进入一个交谈之中,并试图使他相信这个皇帝还活着,而他则不愿意相信。他告诉我们,当他在咖啡馆做服务生时经常因自己身材矮小而遭受奚落。当我们问他是否知道有人和他走路姿势相似,他稍加思考便说:“我的老师,迈耶先生。”看来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我们可以通过将迈耶先生想象成另一个拿破仑,来解释这种幻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男孩告诉我们他想成为一名教师。这个迈耶老师是他特别喜欢的人,他试图模仿老师的一切。总之,这个男孩全部的生活史都可以被他他睡觉的姿势所概括。

    一个新的处境是对小孩准备情况的一种检验。如果一个孩子准备充分,他会满怀信心地迎接新环境。如果他准备不足,那么新环境将会使他紧张不安,从而导致无能感。这种无能感会使儿童对环境的判断扭曲,反应失真,也就是说这种无能感与环境对他的要求很不符,因为这种判断和反应没有以社会情感为基础。换句话说,孩子在学校的失败不仅归咎于学校体系的无效,也因为孩子准备得不充分。

    我们之所以必须研究这个新环境,不是因为我们认为是它引起了儿童的堕落,而是因为我们知道,它更加明显地表现出儿童的准备不足。每一个新环境都可以作为儿童准备情况的一种测试。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再度讨论问卷中的一些问题(见延展之一)。

    1 如果我们想知道儿童开始出现问题的时间,那么一个称之为新环境的词可以立马给出答案。如果一个母亲说,她的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一直都令人满意,其实她让我们理解的远比她自己真正理解的要多。我们的理解是学校已经为孩子做了太多,只是当母亲回答说孩子在最近三年出现问题时,我们明白学校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同时,我们还必须知道的是,三年前孩子的环境或身体状况所发生的变化导致了问题浮出水面。

    孩子自信心减弱的最初迹象是,他无法调节自己以适应学校生活。这个最初的失败一般都得不到足够重视,这对孩子来说可能意味着一场灾难。我们必须了解孩子是否因为成绩差而经常被责打,了解这些成绩或者责打对孩子追求优越感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孩子也许会开始认为,他无法取得成就,特别是当他父母习惯性地说“你将一事无成”或“你将在监狱里终结一生”时,这个孩子更会认为自己无法取得成就,从而自暴自弃。有些孩子会被失败所激励,而有的则会一蹶不振。那些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失去信念的孩子,我们必须对其加以鼓励和激励,对待他们一定要温柔、宽容并且有耐心。

    草率地向儿童解释性问题,可能会使其陷入困惑之中。兄弟姐妹的辉煌成就也可能会妨碍他进一步的努力。

    2 这种问题以前明显吗?也就是说,孩子的准备不足在其环境变化时体现得是否明显?我们得到了这个问题的各种回答。“这个孩子经常杂乱无序”意味着母亲习惯于为他整理一切。“他一直胆怯”意味着他非常依赖于家庭。如果一个孩子被说虚弱,我们可以认为,他生来就有身体缺陷这一事实使他有可能被宠坏或纵容,也有可能因为丑陋而被忽视。这个身体缺陷也包括他可能患有低能或智障。如果孩子的成长过于缓慢,人们就会怀疑他有智障。尽管他后来的成长中这些问题不复存在,但是他仍然保留这种自己被纵容或被限制的感觉,这些感觉会给他试图应付新环境带来更大的困难。如果我们了解到孩子比较胆小和粗心,我们可以肯定他在寻求别人的关注。

    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博得孩子的喜爱,并以此培养孩子的勇气。如果一个孩子笨手笨脚,老师必须了解他是否为左撇子。如果孩子的行为愚笨之极,老师应该了解他是否完全理解自己的性别角色。成长在女性环境中的男孩会因不喜欢与其他男孩为伴而被戏弄和嘲笑,常常被当作女孩子培养,这样的男孩子习惯于自己与女孩子为伴,而且,他以后的发展也会经历激烈的内心冲突。对男女性别器官差异的忽略,导致了孩子认为可以改变自己的性别。但最终他们发现身体构造无法改变,于是他们尝试通过发展异性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来弥补身体构造的差异。这些心理倾向将体现在他们的着装和举止上面。

    有些女孩对女性的职业表现出厌恶倾向,主要是因为她们认为这些工作没有价值,这种思想的确是我们文明中的一个基本失误。有些职业男人持有特权,却排斥女人,这个传统观念仍然存在。我们的文明明显有利于男人,允许男人为自己设立一定的特权。通常男孩的出生比女孩的到来引起的欢乐更多,这对男孩和女孩来说无疑都是一种伤害。这个女孩很快就被自卑感这根刺伤痛了,而这个男孩却承载了过多的期望,女孩也在发展中受到限制。这种限制在一些国家不再那么明显,例如美国。但即使是美国,社会关系方面也尚未实现平衡和平等。

    在这里,我们关注反映在孩子身上的整个人类思维。接受女性的角色,意味着我们要面对一些可能会偶尔招致反抗的困难。这种反抗的表现为个体的任性、固执、懒惰,所有的这些都与优越感的追求有关。如果一个女孩有这种迹象,老师必须了解她是否对自己的性别满意。

    这种对自身的性别不满可能会延展到其他方面,一般会导致生活也成为一种负担。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孩子希望生活在另一个星球的愿望,因为在那里人类是没有性别界限的。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各种荒谬的言行,或导致完全的冷漠、犯罪甚至自杀。对此惩罚或者缺乏同情,只会增加这种不满足感。

    如果这个儿童以一种审慎的方式学习男女之间的差异,并且被教育男女价值的同等性,那么就可以避免这些不幸的状况。在家里,父亲通常都处于优势地位,他持有家庭财产,对家人制定规则并加以指导、解释自己的规则并作出最后的决定。家中的男孩都试图向女孩显示出自己的性别优势,于是通过嘲笑和批评使她们对自己的女性角色失望。心理学家了解到,这些男孩显示优越感的行为源于他们内心的自卑。能做一些事情与只是似乎能做这些事情之间的区别明显。人们认为女性至今还没能取得丰功伟业的观点一文不值,因为女性迄今为止尚未被培养去做这些伟大的事情。男性将要补的长筒袜放在女性手中,并试图使女人信服那才是她们的工作。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变,但直到今天,我们为女性所提供的培养和教育并不表明我们期待她们取得任何丰功伟绩。

    我们在妨碍女性培养的同时,还对女性所取得的微小成就给予了负面评判,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但是这种状况并不容易得到改善,因为不仅仅是父亲,就连母亲也认为男性特权是合理的,并且以此来培养子女。母亲灌输给子女的思想是男性拥有特权是合理的,男孩可以要求女孩顺从于自己的权威,而女孩当然也应该顺从。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应该尽早清楚自己所属的性别,并且明白这种性别是无法改变的。正如我们所说,女性已经对这种男性权威和优势产生了忿恨之情。这种强烈的感情致使女孩表现得拒绝接受自己的性别,而且力图模仿男性,个体心理学称之为“男性钦羡”(ascule protect)。如果男女第二性征出现问题,如身体畸形或发育不完全,往往导致成人以解剖学上完整的男女身体结构特征来怀疑自己的性别(女孩身上出现男性特征,男孩身上出现女性特征)。有时这种怀疑深深地根植于个体身体上的缺陷并与之密切相关。相对于女人来说,男人身体结构的稚嫩更明显,而这大大增加了人们对这个男人有女性化特征的怀疑。这种怀疑并不正确,因为这个男人其实只是更接近小男孩的身体构造。一个身体发育不完全的男人常常会感到一种痛苦的自卑,因为在我们的文明中,男人应该高大魁梧,成就也必须超过女人,这样才是典范。同样,如果一个女孩发育不完全或不够美丽,也会常常导致她对生活问题的厌恶,因为我们的文明过分强调了女性美丽。

    人的性格,气质和情感一般被视为第三性征。敏感的男孩被称为女性;从容、自信的女孩被描述为男性。这种性格特征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培养获得的。在幼年时期,这些特征就已经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之中,即使是成年了,也依然存留。在他们的成长中,行为像男孩还是女孩,依据对各自性别角色的理解而定。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性发育和性经验的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这也意味着我们期待儿童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对此有一定的了解。我想至少有90的儿童,在父母或教育者最终向他们说明性问题之前,已经知道这个问题很久了。关于性别的解释没有硬性规定及太多的条条框框,因为无法预测孩子对于这样一个解释的接受和信任程度,也无法预测这种解释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一旦孩子问到这种问题,应该在慎重考虑孩子当时的情况之后再解释给他们。对这种性问题解释太早并不明智,即使它并不会总是产生不良影响。

    关于被收养的孩子或者继子女的问题也比较难以解决。这类儿童要么视好好照顾为理所当然,要么将严厉苛责归咎于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特殊位置。有时,一个孩子失去了母亲就会非常依恋父亲。一段时间后,当他的父亲再婚了,他就会觉得自己被家庭排除在外,而且,他拒绝与继母成为朋友。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一些孩子甚至将自己的亲生父母当作继父继母来看待,当然,这意味着他在家里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抱怨。继父继母的角色在很多童话故事中都被刻画得很邪恶,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也背负了不好的名声。在这里顺便说一下,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理想的读物,但因此就去彻底禁止孩子阅读它也不可能,因为从这些故事中儿童还是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人性的东西。值得提倡的是,人们应该在这些读物和故事中附上正确的评论,还应该去阻止孩子读那些满是残忍或扭曲幻想的故事。那些童话故事刻画的强健男人的残忍行为,有时会使儿童读者变得冷漠、麻木不仁,使儿童的温柔善良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来自于我们英雄崇拜的另一个错误。男孩认为表现同情心是一种没有男子汉气概的体现。我们无法理解同情心这种美好的情感为什么却被鄙视。虽然任何情感都有可能被误用和滥用,但是如果这种美好感情没有被误用或滥用,那么它的价值不容置疑。

    私生子的处境也极其艰难。比较荒谬的说法是,女人和孩子应该背负私生的重担,而那个男人却可以免受惩罚。这其中付出最大代价的当然是孩子。无论别人多想帮助这些私生子,这都无法避免阻止他们受伤,因为他们在社会中获得的常识很快就会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出生有悖于社会常识。他们会受到同伴或其他人的轻视,或者这个国家的法律使他们的处境艰难,使他们一直烙印私生的心理。于是他们变得过于敏感,很容易和别人争吵,并对周围的世界抱有敌意,因为对这些孩子来说,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有一些邪恶、无礼和让人伤心、有辱人格的字眼来形容这些私生子。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问题儿童和犯罪的孩子中有那么多的孤儿和私生子。因此,将私生子或孤儿不合群和反社会倾向归因于先天的或遗传的性情是非常不合理的。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2_52672/38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