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皇威廉一世既崩,新皇威廉二世即位。惮毕斯麦专政,欲裁抑之。立宪国之制,君主无责任,其责任系宰相代负之。宰相既代君主负责任,于是不能不重宰相之权,一切各部大臣,均归宰相监督,所谓内阁政治是也。是时朝臣见新皇不喜毕斯麦,于是凡事不白宰相,直奏皇帝。毕斯麦怒,乃本千八百五十二年之阁令,谕曰各大臣宜服宰相监督权,不得妄自与皇帝为政治交涉。新皇益不喜,乃废五十二年之阁令。
先是德国有中央党者,民间之社会党也。中央党见毕斯麦失势,欲与联合。千八百九十年三月一日,中央党首领往见毕斯麦,自言宰相若无祸中央党,则中央党愿助宰相,以抗皇帝。毕斯麦却之。然其事为人所知,新闻纸亦传播之,遂讹传宰相与中央党领袖结密约。威廉二世闻而大愤,即命内务大臣传旨于毕斯麦曰:自今以后,不奏明皇帝,勿得与政客会见。毕斯麦曰:臣能自解职权,决无超越职权,而羁束他人之事。十五日,皇帝自幸宰相邸,诘问其会见中央党之始末,并严禁其以后不得脱皇帝之管辖,滥与民间党人会见。毕斯麦慨然曰:臣虽不敏,不欲以私事烦陛下。皇帝勃然作色曰:朕命,汝不从乎?毕斯麦曰:君权虽尊,固不能施及吾妻之室也。且曰:臣奉太祖之命,辅弼皇帝,事君盖三世矣。陛下若厌忌臣,臣当解职。乃自草辞表,并声明其辞职出于皇帝之意云。
毕斯麦既辞职,乃与皇帝诀别,归斐迭礼斯路。当其出伯林时,独坐一马车,道旁之人,争以花环送别。花环丛集如雨,祝声若潮沸。毕斯麦乃下马车步行,与市民为别。市民群拥毕斯麦呼万岁,毕斯麦泪落如绳,众亦涕泣,其受国民之亲爱如此。
自是之后,斐迭礼斯路之闲村,变为近代著名之地。各国政治家、文学者、新闻记者,相率来访不绝。
千八百九十三年,毕斯麦病,皇帝特遣勅使至斐迭礼斯路问疾。至千八百九十八年七月三十日,毕斯麦卒于家,享寿八十四岁。
毕斯麦生平多过失,其晚年曾自悔曰:余长子为人颇敬虔谨直,余壮年若能如彼,则所成就事业当更大。
毕斯麦人格极高,尝爱天趣,彼居斐迭礼斯路时,尝自言曰:余心神之高激,每在于默坐寂静之森林中,听群鸟鸣于乔木之上。故时人咸谓毕斯麦有诗人之性,盖其动则为铁血之政治家,静则为萧然物外之诗人也。
毕斯麦与其妻甚和好。贵为宰相,而饮食之物必其妻所手治者,庖人虽进嘉肴,毕斯麦未尝以为美也。
毕斯麦为宰相时,某日游于市中,遇一刺客,举短枪击之,连发四响,皆不中。毕斯麦挺身自捕刺客付警察后,悠然徒步归邸。邸中适有宾客,毕斯麦乃入应接室,与客谈,颜色言笑如常。座客不知其遇变也,然市中已播其事。老帝威廉闻之,大惊,自驾车至毕斯麦邸,见宾客满座,毕斯麦谈笑若平日。即问顷市中传言:卿遇刺客,事殆不信乎。毕斯麦答曰:诚有此事,臣已自捕刺客付警官矣,赖陛下福,幸无恙。于是座客大惊,咸叹服其态度不可及。
当德兵入巴黎时,公亦驱马随后,至凯旋门,法国市民,人人愤慨。有一工人,以怒目视毕斯麦,手探怀中欲出枪击之。毕斯麦觉之,急转其马首,向工人与之言语,且乞火以燃烟卷,语极谦逊。工人见大宰相与之交语,顿受一惊,急敛藏其凶器,易火柴以献。于是毕斯麦笑谢工人,策马而去。其沈勇机变如是。
毕斯麦尝自言余之处世,对人则容忍,对己则宽大。即此二话观之,毕斯麦之度量过人,宜其为欧洲第一流之政治家也。
毕斯麦遍通各国语言,当伯林会议时,以英语开谈判。时毕斯麦为议长,英相皮肯斯斐尔德欲以此苦之,然毕斯麦无难色,辩论滔滔。又通俄法之语。或谓毕斯麦曰:外交上之谈判,例有普通之译官,公使何必自学他国言语。毕斯麦曰:余不可不精通各国语言,盖真正之外交上谈判,究非通译官可恃也。
毕斯麦不善演说,彼在会场演说时,往往语不出口,故以咳嗽延其时闲。每遇激烈争论时,其咳嗽愈甚。
毕斯麦善滑稽。当退隐于斐迭礼斯路时,过其门者,咸欲一践名相之庭园,折其树枝携归作纪念。一日毕斯麦适在园内散步,有一妇人进园,正举手欲攀折其树枝。毕斯麦止之曰:贵女勿尔,卿试思之,苟涉余园者,人折一枝,则余园之树木,岂不秃似吾颅耶。言毕大笑。
毕斯麦于外交上,极守秘密,无人能受其信任。以长子为秘书官,次子及壻皆任要务,而其女兰超夫人,尤管外交之重要任务。然毕斯麦虽为外交家政治家,而甚爱学者,每能听学者之言,故其措施政策,亦多得当。
毕斯麦容貌魁伟,风采堂堂,与国家同休戚,有中流砥柱之概。其体魄亦极强健,勤勉耐劳,遇事敢为,不挠不屈。有医学博士名休欧宁者,毕斯麦之侍医也,甚爱之,举彼为伯林医科大学之教授。伯林诸博士反对其事,欲肆排斥。毕斯麦大怒,更以赤鹫三等勋章授休欧宁。又彼在法国时,曾与亚尔尼姆不睦,谓其泄漏外交。亚尔尼姆怒归本国,诉其事于老帝威廉,威廉欲为调停。毕斯麦终不屈曰:亚尔尼姆若在职,臣当挂冠。辞气颇厉,老帝不得已,乃命亚尔尼姆罢官。
毕斯麦生平极忠诚,其事新皇威廉第二,亦能尽忠,不挟私意。惟反对者众,争相构陷,而威廉第二,又喜信谗,故终至于辞职。临终时,遗命其子曰:吾死后,可葬我于老帝陛下之墓侧,碑上可刻曰“威廉一世陛下之忠仆毕斯麦墓”。呜呼!此亦可见毕斯麦之忠于王室矣。
毕斯麦生平政敌极多,而英相格兰斯顿政敌亦多。然格兰斯顿,每于星期日,在教堂与政敌相握手,其气度甚广。毕斯麦不然,其遇政敌,每以恶感待之。人或以此短毕斯麦,然毕斯麦不能作伪也。
伯林会议后,有问毕斯麦曰:谁为欧洲第一之外交家?毕斯麦曰:第一外交家为谁,余今不能语足下,惟第二之外交家,则属之英相皮肯斯斐尔德矣。盖毕斯麦以第一外交家自许也。
毕斯麦为宰相时,偶因事乘火车赴他处。既至,憩于车栈,坐椅子上。有一旅客,亦来同坐,问毕斯麦曰:足下自伯林来乎?毕斯麦答曰:然。旅客曰:足下来此,是否为商业乎?毕斯麦即问之曰:公系何商?旅客答曰:余为靴商也。毕斯麦曰:余亦靴商。旅客欣然曰:足下为靴工欤,在伯林商务必盛。毕斯麦曰:幸托公福,余业固不衰也。少顷,有一严装之从者来,见毕斯麦脱帽再拜,报马车已驾矣。毕斯麦乃离坐,抚旅客之背曰:失敬失敬,公他日到伯林,可至威廉街七十六号访我,余工场在彼处也。言毕而去。威廉街七十六号者,总理大臣之官邱也。旅客错愕问旁人,乃知遇宰相矣。
毕斯麦有统一世界之力三:一武装平和,世界各国所遵从也;二铁血政略,世界各国所蹈袭也;三国家社会主义,世界各国所应用也。以渺渺一身,而具有统一世界之势力,斯真绝世之英雄矣。
毕斯麦铁血政略,未尝运用于德意志建国之后。由此观之,名为铁血,实则为普鲁士求永远之平和而已。
凡人身体不强健,则意志不巩固。毕斯麦生平为嗜烟家、为豪饮家,为不畏劳苦之勤勉家,其身体强健异常。故当国数十年,内而国会、外而列国,群与为敌。而彼每谋一事,不贯澈其志不止,盖其身体强也。
【批评】
或谓欧洲自入十九世纪以来,久免战争之祸。然毕斯麦公与威廉一世,窃议阴谋,为祸乱之准备,养成精锐军队,乘机破丹麦,蹂躏奥大利,又用猛烈军队,加于法国。而普鲁士王国,乘势飞扬跋扈,统一联邦,丹麦与法,皆供其牺牲。此皇帝与宰相,平地起波澜,遂现出古来未有之武装平和,各国因之而增多租税、募集壮丁,为国民大患。阻害人文之发达,抑制国民之幸福,未有过于此者。毕斯麦岂非平和之贼、文明之敌乎?
虽然,毕斯麦明知丹麦奥法,供日耳曼之牺牲。但凡为一国之民,未有不望其祖国之光荣者,望其祖国光荣,凡可以牺牲他国之人民财产土地者,自不能不断然行之。盖求一国之幸福,而非求世界之幸福也。且自三大战争后,德国联邦基础大固,至今为世界一等强国,无敢有犯之者。然则毕斯麦虽用铁血政略。非欲求最终之平和乎。
德国皇帝威廉一世驾崩后,新皇帝威廉二世继承王位。他害怕毕斯麦个人独揽大权,想要抑制打压他。立宪制国家的制度设计,是君主对国家事务不承担责任,这个责任由宰相代替君主承担。宰相既然代替君主承担责任,那么就不能不重视宰相的权力,其他各个部门的大臣都要由宰相进行监督管理,就是所谓的内阁政治。当时内阁中的大臣看到新皇帝不喜欢毕斯麦,于是所有的事都不告诉宰相,直接向皇帝汇报。毕斯麦很生气,于是根据1852年制定的内阁规定,下令要求各个大臣要服从宰相的监督管理权,不能随意跟皇帝交谈政治事务。新皇帝更加不喜欢毕斯麦,就废除了1852年的内阁规定。
之前德国有一个中央党,是民间的社会党派。中央党看到毕斯麦失去权势,就想和毕斯麦联合。1890年3月1日,中央党主席去拜见毕斯麦,说宰相如果不损害中央党利益,那么中央党愿意协助宰相对抗皇帝,毕斯麦拒绝了他的提议。然而这件事还是被人知道了,新闻报纸也进行了刊发,然后就谣传宰相和中央党领袖达成秘密合约。威廉二世听说后极为震怒,立即让内务大臣将旨意传达给毕斯麦,说从今往后不请示皇帝不得会见其他政客。毕斯麦说,我能自动解除宰相的职权,但绝对没有逾越职权、约束别人的事情。15日,皇帝亲自到宰相的官邸,责问他会见中央党领袖的全过程,并严禁他以后不能脱离皇帝的管理范围,不加选择地会见民间党派人士。毕斯麦愤慨地说,我虽然不聪明,但也不想因私人的事情烦扰皇帝。皇帝愤怒得脸色都变了,说我的命令你敢不听从吗?毕斯麦说,君主的权力虽然尊贵,但却不能管到我家庭内部的事,而且我按照太祖皇帝的命令辅佐皇帝,加上您一共已经三代了。您要是对我感到厌恶和忌恨,我会辞职。于是自己草拟了一个辞职申请,并且声明他辞职是出于皇帝的意思。
毕斯麦辞职以后,和皇帝告别,回到了斐迭礼斯路。当他离开柏林时,独自坐在一辆马车上,路边的百姓争相用花环送别毕斯麦,花环堆积得跟雨点一样多,祝福的声音像潮水一样沸腾。毕斯麦于是从马车上下来步行,和市民告别。市民一起拥簇着毕斯麦,大声呼喊万岁。毕斯麦眼泪流成了一条线,群众也都哭了。毕斯麦受到国家百姓的爱戴到了这个程度。
从此之后,斐迭礼斯路这个原本荒凉的地方,变成了近代著名的圣地,各个国家的政治家、文学家、新闻记者络绎不绝地到访此地。
1893年,毕斯麦病倒了,皇帝专门派遣特使到斐迭礼斯路询问毕斯麦的病情。1898年7月30日这一天,一代名相毕斯麦在家中逝世。享年84岁。
毕斯麦一生犯过很多过错,他晚年的时候曾经自己后悔说,我的大儿子做人很庄敬虔诚、谨慎耿直。我年轻的时候如果能像他这样,那么我所能够获得的成就会更大。
毕斯麦生活的格调非常高,曾经喜欢自然之趣。他居住在斐迭礼斯路时,自己曾经说过,我内心精神兴奋激烈之时,就是当默默地坐在寂静无人的森林里,聆听各种鸟儿在树枝上鸣叫的时候。因此当时的人都说毕斯麦具备诗人的品性,当他做事的时候是崇尚铁血的政治家,闲处的时候则是超然世外的诗人。
毕斯麦和他的妻子相处极为融洽。虽然他已经贵为宰相,但喜欢吃的饭一定是妻子亲手做出来的。厨师虽然也能烹饪美味的菜肴,可毕斯麦从来没有觉得好吃。
毕斯麦当宰相时,有一天曾经在市场中逛街,遇到一个刺客用短枪刺杀他,接连打了四枪都没有打中。毕斯麦奋身而起亲自将刺客抓起来交到警察手中,慢悠悠地走回到家中。家中恰好有客人到了,毕斯麦于是到接待室和客人交谈,面色和语气跟平时一样。来客也不知道他遇到了刺杀。然而这件事在群众中已经传播开了。威廉一世听说后,大吃一惊,亲自坐车到毕斯麦家中,看到他家里宾客满座,毕斯麦跟往常一样谈笑风生,就询问在市场中的传言说,传闻你刚才遇到刺客行刺,这件事果然是不可信。毕斯麦回答说,确实是有这件事,我已经亲自把刺客抓了交给警察。承蒙陛下的福泽,很幸运没有受伤。于是在座的客人非常吃惊,都赞叹他的气势无人能比。
当德国军队进入巴黎时,毕斯麦也骑马跟在部队后面,到了凯旋门。法国市民情绪都很愤怒,其中有一名工人,瞪着眼睛看毕斯麦,手伸向怀里想要掏枪射杀他。毕斯麦发觉了,赶忙调转马头,和这个工人交谈,并且向工人借火点烟,语气特别谦虚。工人看到地位尊崇的宰相能和他交谈,顿时感到惊讶,急忙将短枪藏起来,换成火柴给他。于是毕斯麦笑着感谢工人,然后骑马走了。他沉着冷静善于应变到这种程度。
毕斯麦曾经说自己为人处世,对别人则宽容忍耐,对自己则宽厚不苛刻。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毕斯麦的度量超过一般人,他成为欧洲一流的政治家也是应该。
毕斯麦精通各国语言。当柏林会议召开时,用英语进行谈判。当时毕斯麦为议长,英国首相皮肯斯斐尔德想要用英语为难他,然而毕斯麦没有表现出为难的样子,辩论滔滔不绝。他还精通俄语和法语。有人跟毕斯麦说,外交谈判,按照惯例都有常用语的翻译人员,作为公使何必亲自学习别的国家的语言呢。毕斯麦回答说,我不能不精通各国语言,真正的外交谈判,终究不能完全依赖翻译人员。
毕斯麦不擅长演讲。他在会场演讲时,常常话都说不出来,因此通过咳嗽来拖延说话的时间。每当遇到激烈的争论时,他咳嗽得就更加厉害。
毕斯麦很幽默。当他辞职隐居斐迭礼斯路时,从他门口经过的人都想要游览一下著名宰相的庭院,折他院子里的树枝带回去作为纪念。一天毕斯麦正好在院子里面散步,有一名妇女进到院子里,正想要伸手折他的树枝。毕斯麦制止她说,女士不要这么做啊,你且想象一下,假如到我院子里的人都折一根,那么我院子里的树木,岂不是都像我的头顶一样秃了。说完哈哈大笑。
毕斯麦在外交工作上,极为注重保密,没有人能让他完全信任。他的大儿子作为他的秘书官,二儿子和女婿都担任核心职务,他的女儿兰超夫人专门负责外交上的关键任务。然而毕斯麦虽然是外交家和政治家,但他特别喜欢学者,每次都能听从学者的意见建议,因而他的政策措施多数都比较恰当。
毕斯麦长相魁梧高大,风度神采很有气魄。他与国家的利害关系特别密切,有中流砥柱的气魄。他的身体素质也非常强健,勤劳不懈,耐得住劳累。遇到事情敢作敢为,在压力面前从不屈服。有一位叫休欧宁的医学博士,是毕斯麦的专用医生,毕斯麦特别欣赏他,就推荐他担任柏林医科大学的教授,柏林的很多博士都很反对这件事,想要排挤休欧宁。毕斯麦很生气,又授予休欧宁赤鹫三等勋章。还有他在法国时,曾经和亚尔尼姆有矛盾,说亚尔尼姆泄露外交机密,亚尔尼姆一气之下就回到国内,将这事告诉了威廉一世。威廉想要在他们两人之间进行调解,毕斯麦始终不愿意屈服,说如果亚尔尼姆要是继续任职我就辞职,语气十分严肃。老皇帝没有办法,就罢免了亚尔尼姆的官职。
毕斯麦一生极为忠心,他辅佐新皇帝威廉二世的时候也能够尽忠,不掺杂个人私利。只是因为反对他的人太多,争相设计陷害他,而威廉二世又喜欢听信谗言,因而最终导致他辞职。毕斯麦临死前要求他的儿子,等他死后把他葬在威廉一世的坟墓旁边,墓碑上的铭文写“威廉一世皇帝的忠实臣子毕斯麦之墓”。这也可以看出毕斯麦对于王室的忠诚。
毕斯麦一生中所树的政敌特别多,英国首相格兰斯顿的政敌也很多。但是格兰斯顿每到星期日在教堂遇到他的政敌就握手致意,度量特别宽宏。毕斯麦则不是这样,每当遇到他的政敌,就总以不好的态度对待别人。有人用这样的事来批评毕斯麦,然而毕斯麦却不愿意做出虚伪的行为。
柏林会议结束后,有人问毕斯麦说,谁是欧洲最优秀的外交家。毕斯麦说,谁是最优秀的外交家我现在不能告诉你,但第二优秀的外交家应当是英国首相皮肯斯斐尔德。这是毕斯麦自认为是最优秀的外交家。
毕斯麦当宰相时,有次突然有事要乘坐火车到别的地方去。到了以后,在车站休息,坐在椅子上。有一个旅客也过来和他坐一起,问毕斯麦说您是从柏林过来吗。毕斯麦说是的。旅客说您到这里来是不是经商呢。毕斯麦反问他说你是做什么的商人。旅客回答说我是做鞋子的商人。毕斯麦说我也是做鞋子的商人。旅客高兴地说您也是鞋商啊,在柏林的生意一定很好吧。毕斯麦说托您的福,我的产业确实兴隆。不一会儿,有一个穿着正式的侍从过来,看到毕斯麦后行脱帽礼致意,报告说马车已经准备好了。毕斯麦于是起身离开座位,拍着旅客的后背说,十分抱歉,我要走了。你哪天到柏林,可以去威廉街七十六号来找我,我的工厂就在那里。说完就走了。威廉街七十六号是总理大臣的官邸。旅客仓促间感到惊愕,问旁边的人,这才知道自己遇到的是宰相。
毕斯麦有三个手段被世界所广泛认同。一是武力征服,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遵从的准则;二是铁血政策,世界上各个国家都用来因循沿袭;三是国家社会主义,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运用的理论。以自己微小的身躯,竟然能产生影响整个世界的力量,他真是绝世的英雄啊。
毕斯麦的铁血政策,在德意志统一以后就没有再次使用过。由此可见,表面上说是铁血,实际上不过是普鲁士追求永久和平的过程而已。
只要是人的身体不强壮健康,那么意志力就不强大。毕斯麦一生是爱好抽烟的嗜烟家,喜好饮酒的豪饮家,也是不怕辛苦劳作的勤勉家,他身体强壮健康的程度异于常人。因此在主持国政几十年之中,国内的国家议会,国外的各个国家,都一起和他作对,但他每当谋划一件事情,不彻底将自己的意志执行下去就不会停止,这也是因为他身体强壮的缘故。
【评论】
有人说,欧洲自从进入十九世纪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遭受战争的祸害。然而毕斯麦和威廉一世私下秘密谋划诡计,为挑起祸乱做准备,培养出精干勇猛的部队,借助机会攻破丹麦,侵略奥地利,又用强大的军队攻打法国,普鲁士王国则乘着有利形势骄横放纵,统一德国联邦,丹麦和法国都成了普鲁士的牺牲品。这两位皇帝和宰相,突然挑起事端变故,于是出现从来没有过的武装和平,各个国家因此而增加了税收费用,征集青年劳力,被各国家人民深深痛恨。阻碍社会文化发展,损害国家公民的幸福生活,没有比这段时期更为严重的了。毕斯麦岂不成了和平秩序的破坏者、文明社会的敌人?
尽管如此,毕斯麦明明知道丹麦、奥地利、法国是日耳曼民族兴盛的牺牲品,但凡是一个国家的人民没有不希望他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的。希望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只要是可以通过损害其他国家的人民、财产、土地实现的,自然不能不下定决心去做。这是追求一个国家的幸福,而不是追求整个世界的幸福。而且自从普鲁士赢得三大战争以后,德国联邦的基础变得极为稳固,到现在都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大国家,没有别的国家敢于侵犯德国。从这个角度看,毕斯麦虽然使用了铁血政策,不也是想要追求最终的和平吗?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2_52815/40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