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足球联赛的落幕,杨泽手中还剩下国内以及国外的篮球队,和罗马足球俱乐部这三支体育运动队还在比赛。

    就连超人也挡不住蝙蝠侠的钞能力,更何况是争名夺利的凡夫俗子。

    同样是在9月中旬,在京城被人摆了一道的杨泽不仅哭来了辽东队,顺带以4亿元的价格把华南虎篮球队收入囊中。

    之后任命在华南虎队中效力多年的广南府球员朱捌雨为球队总经理,全面负责球队的日常运营事务。

    紧接着再通过朱捌雨的关系,搭上了篮球巨星姚大壮的人脉关系,以24亿美元的价格溢价收购休斯顿火箭队,并让姚大壮出任球队的总经理。

    姚大壮并不缺钱,杨泽为了说服他去鹰国发展,不但出动了半个沪岛的文艺圈明星当说客,更是提出一个胆大包天的联赛复制计划,说动姚大壮回母队偷师学艺。

    学人家的联赛是怎么运作的,学人家的球队是怎么建立起遍布全球的球探系统的。

    如果不是赵浔阳横插一杠,把收购目标从牛国的港口城市利物浦转向意大利首都罗马,杨泽的体育产业布局,差一点点就完美了:

    意大利甲级联赛在鼎盛时期虽然被世人称之为小世界杯,然而牛国超级联赛由于巨大的投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足坛的第一联赛。

    所以当罗马队被一家龙国的投资机构以10亿欧元买下时,在国际上并未引起任何波澜,在意大利民众中间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米兰城的两支球队都是人家的了,再多一支首都球队又能怎么样?

    可是当新东家任命塞拉·森西为罗马足球俱乐部主席,任命巴尔迪尼为俱乐部总经理,同时宣布在未来三年内修建新球场,以及每年不低于2亿欧元的引援投入后,这种调侃就变成了赤裸裸的嫉妒。

    罗马队球迷从一场漫长的噩梦中醒来,睁开眼睛发现球队从管理层到场上球员都是熟悉的面孔,他们狂热的涌进球场观众席,为自己的球队庆祝来之不易的新生。

    在罗马,在意大利,没有人能比得上森西家族为罗马足球俱乐部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

    特别是新东家在某场主场比赛时,在北看台制作了一张巨型喷绘,把已经逝去八年的老主席森西请回看台,把八万名球迷感动得涕泪交加。

    作为资深球迷,杨泽很清楚所谓的归属感是怎么回事,更清楚精神力量在日渐低迷的欧洲经济中,可以起到安慰人心的作用。

    在赛季开打以后,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把他们的银行存款转进意大利人民银行,就是最直观的证明。

    罗马球迷用了四年时间也没喜欢上一毛不拔的鹰国财团,却在短短两个星期内就喜欢上了来自东方大国的新老板。

    那个通过媒体向世人做出承诺的东方年轻人,尊重罗马队的历史,以复兴罗马队的荣耀作为目标,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就是罗马队的球迷:作为证据,他背出了15年前那个夺冠赛季的主力和替补球员名单,就连体育场里的草坪和门框里的球网被挖走剪走的细节他也知道。

    世界上还有能比自己人主掌球队更令人放心的事情吗?恐怕是没有的。

    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一个喜欢足球的少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买下自己喜欢的球队更励志更令人感动的事情吗?

    有的,那就是他喜欢的球队在这十几年里一直处在摇摇欲坠的边缘,终于等到他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现。

    罗马球迷记住了那位喜欢戴着草帽的东方年轻人,他们亲切的称呼他为飞杜先生。

    人们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知道他是那个国际奢侈品牌的老板,知道他在非洲许多国家有钻石和石油产业,也知道他有很多老婆…

    杜飞被意大利媒体连篇累牍的挂在封面上,却不知道有一家投资机构悄悄的在鹰国和利物浦队的母公司勾搭上。

    杨泽对牛超并不死心,尤其是对红色球衣的球队有着谜一般的执念。

    好在李晴儿为他准备的马甲够多,在不惊动世人的情况下,将报价一提再提,最终以16亿英镑的价格,打动了利物浦队的拥有者,鹰国的芬微体育集团。

    某位最近脾气暴躁的老七罗列出42家对冲基金名单,告诉老亨利:你要么卖球队,要么我把你的公司股价打到16亿美元。

    老亨利当年以3亿英镑的价格买入利物浦,现在选择和气生财卖掉球队,也算是好聚好散。

    杨泽不是对利物浦有执念,而是这家俱乐部身穿红色球衣,恰好又是六大豪门里市值最便宜的球队,老亨利当初入手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进行投资获取回报的。

    于是在进入冬歇期之前,四兄妹手中握有两支龙国超级联赛球队:辽东万能足球俱乐部和黔州府宏伟足球俱乐部;一支牛国超级联赛的利物浦足球俱乐部;一支意大利甲级联赛的罗马足球俱乐部。

    此外还有龙国的华南虎篮球队,和鹰国的休斯顿火箭队。

    杨泽这才暂时收手,停下买买买的脚步。

    在辽东队前往非洲进行海外拉练的前一天,老队长赵哲最终还是拒绝了俱乐部提供的1+1球员合同,选择退役。

    一如他当年拒绝外国球队开出的500万年薪,选择以50万年薪留守俱乐部时一样,他再一次选择牺牲自己,作出了对球队最好的选择。

    他给杨泽发了一份体检报告,在电话里对杨泽说:“我23岁时,他们都走了,我就只能留下来继续守着这座城市。”

    他说:“我33岁时,宣布要退役了,可球队一年一年的卖人,一年一年的挣扎在降级区,我又选择了留下来。”

    他说:“杨总,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和挽留,可是属于我的时代该结束了,球队里有很多年轻人可以取代我的位置,只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他们会踢出来的。”

    杨泽看着那份全身多达27处的伤情报告,久久无言。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3_53977/157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