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寅甲》上
師曰:“以常觀常也,莫若索常而知常”。夫氣也,"動之無常,入之無間’。形無形,因其形而居,居謂之活。合之木芸而茂,合之火靈而不息,合之金氳剛與柔,合之水動而不竭,合之土生物不已。故望者,重乎氣之和寡,而判其死生也。
夫水也,動而有形,騰之潸潸。蘊於物,生而不已,全諸有形。合木蕤,與火韌,入金靈,和土生,為生物之元始。形其無則枯,色其無則死。故望形者,得其虛實也。望乎形,知於心,是謂先得。
觀色知憂喜,見形明咎病。四時有常,寒熱獨異。南北兩亟,東西不一。氣色聚散,禍福之根。晦明消長,忻吝之苗也。
故曰:知常,治之本。知道,理之根。恒無不明者,可見常有。是故不著者,無以知道也。
治之本在乎診,無診安知其病。診之要乎平常,平常不察,奚得其眞哉。
經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者,,胞之絡脈厥也。胞之絡系於腎,少陰之脈,貫腎系舌本,故不能言。治無功也,當十月複。
刺法曰,“無損不足,益有餘,以成其疹,然後調之”。其所謂無損不足者,身羸瘦,無用镵石也。無益其有餘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則精出,而病獨擅中,故曰疹成也。
有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者,病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之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人有身體髀股(骨行)皆脹,環臍而痛者,病曰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育之原。病在臍下也,故環臍而痛矣。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之病也。
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者;此所謂疹筋也。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人有頭痛,以數歳不已者;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者,名曰厥逆也。
人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癉。此為五氣之溢也。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氣火),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是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水甘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人有病口苦者,名曰膽癉。取陽陵泉,愈。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是人也,數謀慮不決。故瞻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治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
《太常寅甲》下
人有病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亦有髒寒者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微細如髪者,此不足也。因是也,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
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所謂五有餘者,五病之氣有餘也。二不足者,亦陰陽之氣病不足也。分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裏;亦正死明矣。
人生有病巔疾者,一名曰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氣火)並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
人有病癇者,一名熱煎腦厥。此其二陽熱蒸,心肺氣亢而涎漬後顛,名之曰癇也。
人有病痝然如有水狀,切其脈大緊,身無痛,形不瘦,不能食,食而少者,名為腎風。其病生於腎故也。腎風而不能食,善驚。驚也,心氣(氣火)痿者死。
經言:痎瘧皆生於風。其畜作有時者,病不久也。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僳鼓頷,腰脊俱痛。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者。故是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併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虛,則寒憟鼓頷也。
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
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氣火)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疎,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稼舍於皮膚之內,與衛併居。
衛氣(氣火)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矣。其作日晏輿日早者,乃其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也。衛氣(氣火)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期月,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
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肯內,注之丫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厚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氣火)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夫衛氣(氣火)者;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氣火)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發者,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
故邪中於頭項者,氣當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當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當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當至手足而病矣。衛氣(氣火)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氣火)之所發,必間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太常寅乙》
夫風之與瘧也,相似而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也。是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留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氣火)應,乃作。
瘧先寒而後熱者,夏因傷之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
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之剛者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先熱而後寒者,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者也。亦以時作,名日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氣火)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經言: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
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其及熱,冰北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方己矣。奚之?
經言:無刺熇熇之氣,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併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衛無氣,故先寒憟也。陰氣逆極,則複出之陽。陽輿陰複併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也。
夫瘧氣者,幷於陽則陽勝,幷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厭氣不常也,病極則複至。
夫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之不可當也。故經言曰,方其盛畸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
夫瘧之未發也,陰未幷陽,陽未幷陰,因而調之,眞氣乃安,邪氣乃亡。故而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
夫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未始也。陽已傷,陰從之。
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眞往,而未得幷者也。體藏瘧氣而不發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
病在陽,則熱而脈躁。病在陰,當寒而脈靜。極則陰陽俱衰,衛氣(氣火)相離。故病得休,衛氣(氣火)集,則複病也。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者,或渴或不渴者,奚故?其間日者,邪氣於衛氣(氣火)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
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也。故言夏傷於暑,秋必病瘧,此其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其以秋病者寒甚,冬病者寒不甚。其以春病者悪風,夏病者多汗焉。大病溫瘧輿寒瘧,而皆得其應時,發有所勝也。
故溫瘧者,得之於冬,中於風。寒氣藏於腎,舍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髮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先從內出之於外也。
病舍於髓,其病發,而淫之於脈也。此其人有所不同,病有所異。病之發也,亦自有其序矣。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其衰也,則氣複反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者,名白溫瘧。
其有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沖,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之。發則陽氣盛,盛而不衰,則其病矣,其氣不及於陰。
故但熱而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也,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命曰癉瘧。
《太常寅丙》
師言:"病之有常,而常不常’;"常不常之病,則病類而廣繁焉’。故曰寒為萬悪之端。
若符(髟付)。風之害人,其來微,其過大。其內動者肝,傷者筋,淫者血,客於心而勝於脾。風其幷,則所主異矣,故曰:“風為百病之始”。夫寒之害人,其來憟,其傷甚;其內動於胃,入乎腎,客乎血眽。故內其傷脾,其外害腎。
夫濕之害人,其來緩,其禍久。其內動於脾,其傷者肉。其勝於腎,傷乎骨。故“濕者,百鬱之根也”。故曰風從天,寒從地,濕從人。"濕熱併而為暑,複併風為之火。濕火併而為病(病水火),濕鬱風動而生燥’。“病可病,不病可病。可病病,非可病病。病病也,不病病也,病不病而病也,不病病而病也,此病之源”也。
言之婦人也,天癸也,胎孕也,產也。天癸者,月癸也,常則時。亦有間月,時,間時,年,間年,三年以上曰癸隱者,亦常也。至痛多寒少熱,後重滿逆,多濕多氣。黑者,凝者,為瘀。少者,淡者血少。焦腐為熱,臭泥為寒,解辛者,常也。
寒者,萴,藥,藭,桂,苷,薑,棗,適而當之,湯為之,已矣。
熱者,茈菳莫藍,苩,草,樲,英,斜(草頭血),蘜,適而當之,湯為之,己矣。
不月者,筆(巾蓖),蠐,蛭,蚖,藛,苶,草,義(草頭點撇),解(草頭點捺),藭。萴桂茮英,楛菳藛菌,適其寒熱,湯為之,已矣。
出髛(屍八冃)膏汙:風寒濕熱燥,客淫鬱下也,豕毛膏之,朮,茈,解(草頭點捺),義(草頭點撇),偌(草右框),煎(草頭又四點),杵(草頭午),噴(草頭呂四點),莊(草頭阜士),類用之,已矣。
致乎治,其申無域。故“方有明,成物應,應通物,物秉形,形存味,味化氣(氣火),氣(氣火)歸化,味歸形,形同質,其用眞。形有屬,質有歸,味有方,氣(氣火)有合,色有象,象歸乎用。道生變,變生化,化生氣。變同標,化同根,氣同本,揆度以適,是為神明,用而功也”。
故曰:“類以類,類不類也。以類類,以類而類,類以不類。類類也,不類類也。類乎類,類乎不類。夫不類類以類,以類類而類者”;"別乎表裏,察乎浮沉,類乎陰陽,別於虛實者’也。
“不類類以類者;類分以形之,形形而形,形中形形,形不形之形,不形類之以形”;"分揆之,以度之,任奇之,用帕(恒去下橫)之。度以規,量以矩,約以權,解以衡者’也。
“形類形以辨也;辨乎不辨,不辨以辨,辨不辨辨,不辨辨辨,辨其辨辨,辨辨其辨”;"方異南北,氣異東西,,髙下有別,幹濕兩因,度有所差,氣有所不同寅,故類形類以辨析者,以為治之剛要矣’。故吳楚之地,其人身弱,而其神爍。趙齊之方,其人神憊身大,此方之異也。
《太常寅丁》
經言:足太陽之瘧,令人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熇熇喝暍然。熱止汗出,內悶外憟;難己,刺郤中出血。
足少陽之瘧,令人身體解亦(人亦)。寒不堪,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刺足少陽俠歧間。
足陽明之瘧,令人先寒,灑淅灑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待其過,刺足陽明跗上。
足太陰之瘧,令人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甚則善嘔,嘔已乃衰。衰乃即取之俞,踝歧之分。
足少陰之瘧,令人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已則刺踝後,少陰肉際,陽明之絡。
足厥陰之瘧,令人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非癃也,意恐懼,而氣不足,腹中唈唈。刺足厥陰之趾,陰股。
肺之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視者。刺手太陰絡,陽明歧間。
心之瘧者,令人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則熱,刺手少陰銳骨端。
肝之瘧者,令人色蒼蒼然太息,少精神,其狀若屍者。刺足厥陰之踝歧,見血。
脾之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嗚,嗚已汗出。刺足太陰下踝。
腎之瘧者,令人灑灑然,腰脊痛,弗宛轉,大便難。白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陽踝下,少陰之踝上。
胃瘧者,從且病也,善饑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刺足陽明太陰橫脈出血。瘧發身方熱,刺跗足動脈,陶其空,出其血,立寒。
瘧方欲寒,刺手陽明太陰,足陽明太陰,皆出其血。瘧脈滿大,急刺背俞;用中針傍伍胠俞各一,適肥瘦出其血。瘧脈小實,急灸脛少陰,刺指井。瘧脈滿急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適行至於血也。瘧脈緩大虛,便宜用藥,不宜用針。
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去必已;視身之赤如小豆者盡取之。
十二瘧者,其發各不同時,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脈之病也。先其發時,如食頃而刺之,一刺則衰,二刺則知,三刺則已。不已,刺舌下兩脈出血。舌下兩脈者,廉泉也。不己,刺郤中盛經出血。又刺項已下俠脊者必已。
刺瘧者,必先問其病之所先發者,先刺之。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先頭背痛者,先刺項及的傍。先腰脊痛者,先刺郤中出血。先手臂痛者,先刺手少陰,陽明十指間出血。先足脛酸痛者,先刺足陽明十指間出血。
風瘧發則汗出悪風,刺三陽經背俞之血者,(骨行)酸痛甚,案之不可,名曰胕髓病。以镵針針絕骨出血,立已。
身體小痛,刺至陰,諸陰之井,無出血,間日一刺。瘧不渴,間日而作,刺足太陽。渴而間日作,刺足少陽。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刺。
《太常寅戊》
師言:刺之道在衷悃悃,經直,絡倚,可以通也。溪淺,穀深,可以宣也,拈轉提揷,可以活也。迎隨開闔,可以益損也。
經曰:皮毛肺也,血脈心也。筋膜肝也,肌肉脾也。骨髓腎,此五臟之所以主者也。故肺風縱熱葉燥,則皮毛虛弱。薄著,則生痿躄也。心風縱氣熱而束,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肝風縱氣熱脈鬱,則膽泄口苦筋膜幹。筋膜幹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脾風縱氣熱膋肓焦,則胃幹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腎風縱氣熱膏膜痹,膏膜痹則腰脊不利,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
《上經胃能》曰,“胃者,倉也,其器四門。包橐而上者,系於賁門。經橐而經者,幽門。經冏而出其藏汙者,日蘭門。胃褶繴囊而會脾部者,曰關門”。故曰賁納而幽授,蘭蟲而關汙。賁傷怒而蘭傷驚恐,幽害頻食而關散在毒。賁主嗌氣,蘭害促急。幽畏憂而惰思,關門僵於好食。
食,生之資爾。用,命之和也。適能致活,過可致死。饑餓則命無根,足食則望臃鬱。故傷怒而賁亂氣如矢,食不下則死。傷憂而幽不禁,胃絕而終。傷好食而衛氣臃,蠱則營奪。
故病氣,刺巨闕三裏,去少商商陽血,不愈,複刺之,已。
脘痛刺合穀中脘巨虛,出大止次止血,不愈複刺之,已。
涎蠱刺三間水章門承山,出次止小止血,不愈複刺之,已。
師言:刺之道在衷悃悃,經直,絡倚,可以通也。溪淺,穀深,可以宣也,拈轉提揷,可以活也。迎隨開闔,可以益損也。
經言:肺者,髒之長也,為心之蓋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嗚,嗚則髒表葉熱而焦。故曰,"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此之謂也。其病(病水火)涎太過也。下經曰:"膺如擠壓,逆病(病水火)鬱漬。則為肺痿’。
悲哀大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漫血也。故本病曰:"大經空虛,發為肌痹,傳為脈痿’。
思慮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發為筋痿。及為白淫,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故下經曰:"熱風結肝不去,則筋縱而痿’。
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發為肉痿。故下經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
《太常寅己》
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髒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故《下經病熱》曰:"骨痿者,生勞熱也’。
經曰:肺熱者,色白而毛髪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青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下經曰:"痿者,治以陽明,已’。何也?陽明者,臟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
沖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穀,與陽明合與宗筋。陰陽之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長。背屬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之,而不用也。治之宜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用之,則病已矣。
上經曰:"痿者為熱、病上,厥者為寒、病下。熱從風,寒從濕。風行上,濕行下’。故陽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夫陽氣者,起於足五趾之表也。陰脈者,集於足下而聚足心,故陽氣勝下,則足心熱滿也。
夫寒厥者,陰氣起於五趾之裏。集於膝下,而聚於膝上。故陰氣勝,則從五趾至膝上寒。其寒也,不從外,皆從內也。
故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為所用。下氣上爭不能複,精氣(氣火)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氣因所中,陽氣衰,不能滲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
酒之入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脾者,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氣火)竭,精氣(氣火)竭,則不營其四肢也。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於穀氣相薄,熱盛於中。故熱偏於身,內熱而溺赤也。夫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有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
《太常寅庚》
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暴人知人,或至半日遠至一日乃知人者;若是陰氣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滿脹。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氣逆。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也。
經曰:太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咰僕。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少陽之厥,則暴聾頬腫而熱。脅痛,(骨行)不可以運。太陰之厥,則腹滿(月眞)脹後不利。
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少陰之厥,則口幹溺赤,腹滿心痛。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骨行)內熱。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太陰厥逆,(骨行)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語,藝治病者。
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太陽厥逆,僵撲嘔血善衄,治主病者。
少陽厥逆,機關不利。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
陽明厥逆,喘欬身熱。善驚衄嘔血,治主病者。
手太陰厥逆,虛滿而欬。善嘔沫,治主病者。
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
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俛仰,治主病者。
手陽明厥逆,發喉痹。嗌腫痓,治主病者。
師言:痿厥者,厥逆者,皆風病(病水火)濕熱寒燥之霪於臟腑經絡也。其微及甚,症之不一。其人及地,治之有別。故南地多濕多熱,北地多風多寒。西地多病(病水火)多燥,東地多濕多霪也,此其地候之所臨矣。是以上工之治,先知其方也。
《太常寅辛》
是以"大匠拊常。拊常者,知其處,知其人,知天時也。洞其理,洞其變,洞其機也。今反其常,而弗知處;欲有為,而內外失寵。故寒熱襲而病生矣。以方治方者,尚也。知人而未知方,以方者,非良工也’。
《上經食記》曰:"合人形,以法四時。類陰陽,以推五行之季紀’。金木水火土,更貴更賤,以知生死。以決成敗,定五臟氣(氣火)。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肝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屬木。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心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屬火。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脾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屬土。脾苦濕,急食苦以泄之。肺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屬金。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屬水。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下經、時治》曰:病肝,愈在夏。夏弗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禁當風。肝病,愈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以酸瀉之。
病心,愈在長夏。長夏弗愈,甚於秋。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禁溫食,熱衣,心病,愈戊己。戊己不愈,加於壬癸。壬癸不死,持於甲乙,起於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甘瀉之。
病脾,愈在秋。秋弗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脾病,愈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於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苦以瀉之,甘以補之。
病肺,愈在冬。冬弗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禁寒飲食,寒衣。肺病,愈壬癸。壬癸不愈,加於丙丁。丙丁不死,持於戊己,起於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酸以補之,辛以瀉之。
病腎,愈在春。春弗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禁犯焠焥熱食,溫灸衣。腎病,愈甲乙。甲乙不愈,甚於戊己。戊己不死,持於庚辛,起於壬癸。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苦以補之,鹹以瀉之。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麻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李韭梅皆酸。肺色白,宜食辛,麥羊肉杏薤皆辛。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粟藿皆鹹。腎色黑,宜食苦,黃黍雞肉桃蔥黑豆皆苦。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耎。毒藥攻邪,土艸平濟。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耎。四時五臟,病隨五味之所冝矣。規之其病,治之以味,用從心始,方為病來也。
《太常寅壬》
夫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其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臟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生死之期也。
《下經法刺》曰: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目巟、目巟)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輿少陽。不已,取其絡,通其溪穀,已。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聡,頰腫。取其經,厥陰與少陽出血。不已,疎其絡,瀉其溪穀,已矣。
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少陰太陽及舌下出血。不已,刺其絡,通其溪穀,已。其變病,刺郤中、少陰太陽絡俞各出血,已矣。
脾病者,眇眇身重,肌肉解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飱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及少陰腎出血,已。不已,刺其絡,補其溪穀,已。其積者,少食而肥,中滿離腹,肌肉酸痛,曲伸無力。取其經,太陰陽明。土敗於濕;濕者:水不利也,取少陰腎刺之。不已,瀉其太陰陽明,少陰腎之絡。疎其溪穀,已矣。
肺病者,喘欬逆氣,肩背強痛,汗出(屍兀兀)尻,陰股膝攣,髀腨胻足皆痛。虛則少氣(氣火),不能報息,耳聾嗌幹。取其經,太陰陽明,及足太陽外厥陰內出血,已。不已,刺其絡中愈,溫疎其溪穀,已矣。
腎病者,腹大脛腫,喘吭身重,寢則冒汗,汗出憎風。虛則胸中滿悶痛,大小腹痛,厥意不樂,仰臥氣厥。取其經,少陰太陽出血,已。不已,瀉其絡及厥陰六陰絡中微血;通其溪,疎其穀。一刺下,複刺已矣。
《太常寅癸》
《上經寒氣》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氣火)。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肝移寒於心,狂亂膈中。心移寒於脾,脹滿血不支。脾移寒於肺,喘滿癳鬁。肺移寒於腎,精敗腎枯,骨酥而痛。
亦有心移寒於肺,肺爍消。肺爍消者,飲一漫二,死,不治。
脾移寒於腎,為湧水。湧水者,案腹不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裏漿,水之病也。
肺移寒於肝,風沫消。風沫消者,腹水如鼓,脅背脹痛。面垢而青,腹若駝脊者,死,不治。
肝移寒於脾,膋疲消。膋疲消者,消之極者也。治無功,不治,則死矣。
腎移寒於心,膏續消。膏續消者,急氣逆,寒熱動作皆喘。面紫青,皮剝者,死,不治。
脾移熱於肝,則為驚衄。肝移熱於心,血怒。死,不治。
心移熱於肺,傳為隔燥消。肺移熱於腎,傅為柔痓。
腎移熱於脾,傳為虛損腸澼。死,不可治。
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膀胱移熱於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
小腸移熱於大腸,虙瘕曰沉。
大腸移熱於胃,善食瘦爍,謂之食亦。
胃移熱於膽,積消食亦。
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
鼻淵者,濁涕不止,滯塞弗通也。熱者,常於風併也。
夫六淫之客也,不併之客,愈甚易矣。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4_54969/695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