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素问绍识 > 卷第二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此篇太素首段至关格及心疝病成而变二节并缺余皆在)

    诊法先兄曰。张云。凡切脉望色审问病因。皆可言诊。而此一节以诊脉为言。坚按此说本于马氏诊要经终论注。

    阴气未动阳气未散尤怡曰。按营卫生会篇云。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夫阴方尽。何云未动。阳气方受。何云未散。疑是阳气未动。阴气未散。动谓盛之著。散谓衰之极也。坚按此说未必是。志本于滑氏曰。阴静而阳动。有所动作。则静者动而动者散乱矣。

    参伍先兄曰。参伍二字。朱子文集详释之。

    浑浑先兄曰。山海经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注。水濆涌之声也。

    苍璧先兄曰。周礼大宗伯听以苍璧礼天。

    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先兄曰。吴云。藏满。藏气壅塞而满也。坚按琦曰。气胜五字衍文。湿伤脾土。故中满盛。而声微不清。

    膝者筋之府张云。筋虽主于肝。而维络关节以立此身者。惟膝腘之筋为最。故膝为筋之府。筋惫若是。则诸经之失强也。

    岐伯曰反四时者云云琦曰。此他经脱文。不可强解。坚按此与原识意相协。

    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先兄曰。物在天中。天包物外。盖万物之外。六合之内。犹言天地间也。

    彼秋之忿太素忿作急。杨曰。秋之三月。阴气之始。风高气劲。故名为急。坚按此与王注合。

    脉与之上下杨曰。春夏之脉。人迎大于寸口。故为上也。寸口小于人迎。故为下也。秋冬之时。寸口大于人迎。故为上也。人迎小于寸口。故为下也。此乃盛衰为上下也。坚按就规矩权衡考之。犹以马注为优。

    从阴阳始先兄曰。志云。从阴阳始。即冬至阳气。夏至阴气。微上微下。阴阳上下。自有经常之理。(纪始押韵既见五藏生成篇)

    四时为宜宜字当从太素作数。盖此段分之。有期以下二十四句。每二句押以同韵。度与宜其韵不通。度与数其部则一。(广韵宜在上平五支度在去声十二暮数在上声九麌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暮麌并在古音第五部)仍知太素为是。盖四时为数者。言从五行衰王而为准。度者必就四时为计数。

    补写勿失太素作循数勿失。坚按太素为是。盖此段隔句。每取句末一字以为次句起语。上云为数。故承以循数言。人之有脉。循四时之数。不敢违失。犹与天地云。为其理如一也。且本节论诊法。不及针药。补写二字。殊无着落。益知旧文为讹。

    得一之精以知死生太素精作诚。坚按始之以下三十三字疑不必羡文。庄子刻意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句法相似。

    短虫长虫先兄曰。说文蛲。腹中短虫也。蛕。腹中长虫也。。杨曰。凡梦有三种。人有吉凶。先见于梦。此为征梦也。思想情深。因之而梦。此为想梦也。因其所病。见之于梦。此为病梦也。此十一种梦。皆病梦也。坚按周礼六梦。三曰思梦。即杨所谓想梦也。又杨以梦诊为答。病乍在内之问。不可从。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先兄曰。李云虚者。心空而无杂思也。静者。身静而不喧动也。坚按素灵中道宝押韵不一而足。如治病之道。气内为实(疏五过论)治数之道。从容之葆。(征四失论)持针之道。坚者为实。(九针十二原论)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营气篇)灸刺之道。何者为实。(四时气篇宝原作定今从甲乙)审知其道。是谓身宝。(五乱篇)是也。又诸子间亦见之。如管子成功之道。羸缩为宝。。六鞱。凡谋之道。周密为宝。(武韬)必出之道。器械为宝。(虎韬)吴子。夫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料敌)韩非子。人主之道。静退为宝。(主道)吕览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尽数)凡农之道。厚之为宝。(审时)是也。(广韵道宝并在上声皓韵)琦曰。保当作宝。未确。

    春日浮如鱼之逰在波太素逰作游。波作皮。杨曰。春时阳气初开。脉从骨髓流入经中。上至于皮。如鱼游水。未能周散。坚按照在肤下。肤在骨而砍之。则改作在皮。疑是。当考。

    蛰虫将去或曰。王训藏去者。汉书苏武传。去屮实而食之。师古曰。去谓藏之也。三国志华佗传。何忍无急去药。裴松之曰。古语以藏为去。是其义也。此说似是。说文。蛰。藏也。此盖谓当蛰之虫。将蛰地下也。

    按而纪之纪。经纪之谓。犹理也。

    心脉搏坚而长太素搏作揣。下并同。杨曰。揣。动也。长谓寸口脉长一寸也。此为心脉盛动坚。心脉上至舌下。故盛动坚。舌卷不能言坚。按广雅。揣。动也。先兄曰。张云。五藏病脉。一曰搏坚而长。一曰耎而散。而其为病多皆不足。何也。盖搏坚而长者。邪胜于正。是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一以有邪而致虚。一以无邪本虚。虽若一而病本不同。所以当辨也。

    当消环自已太素环作渴。杨曰。耎而散者病消渴。以有胃气故自已。尤怡曰。按搏坚而长者。太过之脉。心象火而脉萦舌。心火有余。故病舌卷不能言也。软而散者。不足之脉。心者生之本神之处。心不足则精神为消。奴卑惵遗亡恐惧之类是也。环自已者。言经气以次相传。如环一周。复至其本位。而气自复。病自已也。诊要经终论云。刺中心者环死。义与此同。环自已者。经尽气复则生。环死者经尽气绝则死也。甲乙经。环作渴。非。琦曰。心液耗伤。故见消渴。俟心气复续。津液得生。则自已也。

    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太素令作今。杨曰。以肺气虚。故脉耎散也。虚故腠理相(旧校曰疑开)逐。汗出如灌。至令不复也。

    易入肌皮肠胃之外杨曰。易音亦。若脉耎散。色又光泽者。当因大渴暴饮。水溢肠胃之外。易入肌皮之中。名曰溢饮之病也。坚按广韵。易变易。又始也。改也。夺也。转也。伊昔切。杨氏盖为转义读。先兄说亦相合。曰易移易之谓。言以其多饮不渗入尿脬。移易入于肌肤肠胃之外。甲乙经易作溢可证。又杨言肌皮之中者。与原识意合。

    折髀食痹杨注并与王义同。下折腰亦然。

    色不泽杨曰。足太阴脉循胻。故脾虚色不泽者。胻肿若水之状也。坚按若水状。专系言胻肿。杨注是。

    至令不复也太素令作今。

    病成而变张曰成言病之本。变言病之标。标本不同。是谓之变。

    瘅成为消中说文。瘅劳病也。从疒单声。是义医经所无。先兄曰。淮南子说山训。嫁女于病消者夭死。则后难复处也。后汉李迪传。素有消病。注。消中之病也。

    筋挛骨痛杨曰。因于痈肿。有此二病。故请所主。(按请疑问讹)坚按此与张意合。

    有故病五藏发动张曰。有故病。旧有宿疾也。五藏发动。触感而发也。

    征其脉小马与王义同。曰小为虚也。脉则一时之虚。所以谓之新病也。张曰。脉小者邪气不盛。琦曰。色发于藏。故久病色必夺。脉兼经络。故新病脉即夺。

    不见血已见血琦曰。不见血六字疑衍文。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杨曰。从关至尺泽为尺也。季胁之部。当在尺中央两傍。不在尺外两傍。季胁有病。当见此处。尺中两傍之外。以候两肾之有病。当见此部也。自尺内两中间总候腹中。坚按杨氏盖就尺部分左右各两行与中行为说。王氏以为两傍各谓尺之外侧。则与尺外谓尺之外侧者。殆无分别。故更分上下为说。俱似未为明核。今考经文。但言中附上。上附上。而不言下附下。然以下文推之。则此三句是一节。其为下附下可知矣。且此三句特不分左右。是均两手而言。尺内者尺内侧也。尺外者尺外侧也。下文内外字皆然。可以互证。尺内两傍者。两手尺内侧之谓。而尺外下无两傍字者。省文也。尺里者。尺内外侧之中央也。(向校刊源识用此说为图)先兄曰。张云。人身以背为阳。肾附于背。故外以候肾。腹为阴。故里以候腹。所谓腹者。凡大小肠膀胱命门。皆在其中矣。又施沛脉微有说欠确。仍不录。

    中附上太素附上以下(杨以中字属上句)至内以候膻中四十三字。作跗上以候胸中六字。杨曰。跗当为肤。古通用字。故为跗耳。当尺里以上皮肤。以候胸中之病。坚按据杨注。则尺里与肤上肤前肤后。并不能知其界限。其说盖谬。今姑存之。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太素两以字无。杨曰。当此尺里跗前以候胸腹之前。跗后以候背后。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太素作跗上鬲上也五字。杨曰。当尺里跗上皮肤以候膈上也。一曰竟上疑错。先兄曰。吴云。上竟。上寸之尽也。下竟。下尺之尽也。张云。竟。尽也。言上而尽于上也。

    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太素作鬲下者。腹中事也七字。杨曰。当尺里肤上以下。以为膈下之分。即腹中事。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太素大作。中下有跗之下三字。杨曰。尺之皮肤。文理粗者。是阴衰阳盛。热气熏肤。致使皮肤粗起。故为热中。坚按以上杨注并难信。犮犮

    来疾去徐杨曰。来疾阳盛。故上实也。去徐阴虚。故下虚也。上实下虚。所以发癫疾也。

    上虚下实杨曰。上虚受风。故恶风也。

    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太素无此九字。坚按无者似胜。

    眴仆杨曰。眴玄遍反。目摇。坚按杨本于说文。然王谓头眩者。于义为顺。先兄曰。方言。朝鲜冽水之间。颠眴谓之眩。史屈原传。眴兮窈窕。徐广云。眴眩也。(眴眩古通用既见原识五藏生成篇狥蒙下)

    多汗身寒王注气多。据新校正亦当血多。

    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太素无此文。坚按太素似是。。琦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气行而血不充。故身热无汗。其表实无汗。亦此义也。阳虚于外。故多汗。阴盛于内。故身寒。但滑脉为阳与多汗身寒之证不合。阴阳有余二语。未详真义。恐有讹误。

    推而外之此下一段。施沛脉微举蔡轠说欠妥。尤怡以上而不下。下而不上。为升降义读。亦不确。并不具录。

    而身有痹也太素作而身寒有痹。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太素全存)

    三动而躁杨曰。脉之三动以是气之有余。又加躁疾。尺之皮肤复热。即阳气盛。故为病温。坚按论疾诊尺篇曰。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尺热曰病温先兄曰。吴云。温病者寒毒入里。积久变为温热。故尺部肌肉热。是为温病。

    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杨曰。一呼三动而躁。尺皮不热。脉滑曰风。脉涩曰痹也。坚按论疾诊尺篇曰。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又曰。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

    藏宜散于肝先兄曰。按藏真非真藏之真。即言五藏真元之气。各应五时而见脉象也。

    虚里杨曰。虚音墟。虚里。城邑居处也。此胃大络。乃是五藏六府所禀居。故曰虚里。

    脉宗气也盛喘数绝杨曰。宗尊也。此之大络。一身之中□血气所尊。故曰宗气。其脉动。如人喘数而绝者。病在藏中也。

    宗气泄也琦曰。其动应衣。动之什也。肺贯宗气。下降于肾。以行呼吸。胃气上逆。肺无下降之路。宗气不能下行。而横冲于虚里。故曰泄。房劳伤阳。最多此候。亦有天真气少得之者。温中培土。使中枢运转。升降不失。则气自清降。近代医家。顿为肾虚不能纳气。重以地冬滞土代阳。否则桂附温下。胥失之矣。坚按此谓阴驳景岳。然难为通论。

    寸口杨以为从关至鱼一寸之处。有九分之位。殊失经旨。

    曰足胫痛先兄曰。张云。长为阴不足。阴不足则阳必凑之。故足胫痛。

    促上击者太素作如从口(蠹烂难读按注文似是下字)上击者。杨曰。脉从下向上击人手。如从下有物上击人手。是阳气盛。阳脉行于肩背。故知肩背痛也。

    沉而横太素横下有坚字。杨曰。横指下脉横也。琦曰。脉细而附骨。横格有积。又诊。坚按琦更据金匮积聚篇为解。今不具录。又大奇论脉至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王注脉长而坚。如横木之在指下也。

    沉而喘曰寒热杨曰。沉。阴气也。脉动如人喘者。是为阳也。即知寒热也。先兄曰。吴云。喘脉来如人之喘急也。王注。喘为阳吸。误。(五脏生成篇喘而坚王注与杨意同又喘有动义开于举痛论)

    脉滑浮而疾者琦曰。浮滑痰数。邪气方张。故知新病。

    脉急者杨曰。按其脉如按弓弦。是阴气积。故知疝瘕。少腹痛。

    脉滑曰风脉涩曰痹先兄曰。此二句重出。系剩文。

    臂多青脉杨曰。臂尺地也。尺地络脉青黑为寒。即知脱血。以其阳虚。阴盛乘阳。故脉青之。志曰。臂内浮见之络脉多青。盖因血脱而不华于色也。坚按志注为是。盖肤肉色夭。故青络独见也。

    尺脉缓涩先兄曰。按尺脉缓涩。犹言头项强痛。盖尺肤缓而脉涩也。坚按此说什确。论疾诊尺篇。尺肉弱者。解安卧。缓与弱其义一也。盖素灵中尺位无诊脉之法。下文尺涩尺滑及通评虚实论。寸脉急而尺缓等。皆是尺肤之谓。原识于虚实论有说。宜参。(奇病论尺脉数甚脉字衍彼篇详言之)又鳌城公观曰。尺脉缓涩。当作尺缓脉滞。其意相近。(公观宽政中人撰有素问考)

    解杨注次篇曰。解音懈。相传音亦。谓怠惰运动难也。坚按加藤良白曰。解通作解释。正法华经卷五授五百弟子决品云。又瞻如来诸佛境界。得未曾有。欢喜踊跃。无衣食想。肢体解怿。不能于衣食。音释。怿音亦。(广韵怿亦并羊益切集韵夷益切)

    安卧杨接上句读。宜从论疾诊尺篇。可以互证。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亦是一征。

    脉盛谓之脱血太素脉上有尺字。坚按此句当作尺热脉盛。谓之脱血。正与前后尺脉对言例相合。论疾诊尺篇曰。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此其明据矣。盖太素原有热字。而杨氏不知其脱。至王所见本。则并尺字而脱之。故遂以安卧属脉盛也。又脉盛者。盖非直盛。戴起宗脉诀刊误列之于芤脉下。又举仲景所谓亡血失精。半产漏下之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以证之。甚得经旨。志注诊尺篇曰。尺炬然热。人迎大者。三阳之气偏盛也。故当主夺血。

    尺涩脉滑尺寒脉细杨释尺与脉与王义同。又诊尺篇曰。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

    脉尺粗常热者先兄曰。此亦谓脉粗。尺肤常热。脉要精微论云。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又鳌城公观曰。当作脉粗。尺常热。坚按脉经曰。尺脉粗。常热者。谓之热中。腰胯疼。小便赤热。更考经无粗脉。此脉字疑衍。然脉经亦既有之。不敢妄决。

    是谓真藏见皆死琦曰。此三部九候论篇脱文。

    颈脉动喘疾咳太素喘疾倒。杨曰。有本为肾脉动也。(按本为一本)

    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太素裹作果。无蚕字。杨曰。目果上下睑也。睑之微肿。水之候。坚按蚕字无者为是。水胀篇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论疾诊尺篇。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俱可以证。王引评热病论为征。然彼言目下微肿光亮。此言目上庞然虚浮。亲验病者。其候自异。王注谬。(金匮风水有如蚕新卧起状文蚕字衍又有目下如卧蚕语即与评热病论同义)

    目黄者黄疸琦曰。目者宗脉之所聚。脾胃湿热郁蒸。故土色上见于目。甚则一身尽黄。

    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杨曰。手少阴脉。心经脉也。心脉主血。女子怀子则经血外闭不通。故手少阴脉内盛。所以动也。(王引经脉别论是阴阳别论文)

    未有藏形杨曰。寸口人迎。且逆且顺。即四时未有真藏脉形也。又注真藏论曰。脉悬绝沉涩。失四时和脉。虽未见病藏之形。不可疗也。坚按杨注俱未妥。

    风热而脉静太素静作盛。杨曰。脉盛者。风热之病也。

    前曲后居杨曰。心脉来时。按之指下觉初曲。后直如操捉带钩。前曲后直。(按此四字似剩)曰心死。脉居直也。

    厌厌聂聂圣惠方载十四难文作檿檿欇欇。考广韵檿叶动貌。于琰切。说文。欇木叶摇白也。从木聂声。(尔雅枫摄摄说文枫枫木也厚叶弱枝善摇一名聂)据此。如循榆叶。义似相叶。然要不过蹁跹轻浮之谓。

    如循长竿先兄曰。志云。辨脉篇云。累累如循长竿者。名阴结也。此肝气病而阻结也。

    喘喘累累如钩太素钩作旬。杨曰。旬平也。手下坚实而平。此为石脉之形。故曰平也。坚按古旬匀多通用。(段玉裁谓之)故杨以旬为均平之义。然于喘喘累累。殊未衬切。仍考太素旬字即是銞字。如钧。盖如钩讹。说文銞古文钧。或从旬。淮南子原道训。钧旋毂转。注。钧陶人作瓦器。法下转旋者。汉书邹阳传。独化于陶钧之上。张晏曰。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其云如钩。即是此义。为沉濡而滑之象。始与夏平脉有别。先兄曰。注云喘喘累累如钩。言其滑而濡也。按之而坚。濡滑有力也。。杨曰。夫五色有形。目见为易。五声无形。耳知次难。五脉之动。非耳目所辨。斯最微妙。唯可取动指下。以譬喻之得在于神。不可以事推之知也。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五藏受气至传寒之名也及篇末虚实一段太素所缺)

    其气来实而弦太素弦作强。杨曰。其春脉坚实劲直。名为来实而强。此为春脉。少阳有余。耶在胆府少阳。故□在外。一曰而弦。疑非也。坚按太素似是。

    两胁胠满杨曰。胠去居反。腋下三寸以下胁也。胁下至八间之外胠也。(宜参刺疟论)

    肤痛为浸淫太素肤讹骨。杨曰。浸淫者。滋长也。

    令人烦心上为咳唾下为气泄太素咳作噬。泄字无。杨曰。阳虚阴盛。故心烦也。心脉入心中。系舌本。故上见噬唾。噬市滞反也。谓嚼唾也。气谓广肠泄气也。坚按噬字非是。

    故曰浮琦曰。金气收降而脉浮者。承六阳盛长之后。阳气微下。自皮肤而渐降。所谓秋日下肤蛰虫将去。与春夏之浮不同也。来急去散。即厌厌聂聂。如落榆荚之义。非劲急散乱之谓。

    中央坚两傍虚琦曰。即如循鸡羽也。坚按此据前篇王注。

    愠愠然太素作温温然。杨曰。温温然。热不什也。坚按杨说误。

    沉以搏故曰营杨曰。营聚也。谓万物收藏归根。气亦得深搏骨沉聚内营。故曰如营也。坚按此解难从。钱大昕曰。古人读营如环。(见潜研堂文集问答中)先兄难经疏证。以为营卫之营。与环同义。王注如营动。亦或此意。

    其去如数太素作其气去如毛。杨曰。肾气不足。故其气去。按之如按于毛。病在于肾。故曰在中。一曰如数也。琦曰。其去如数。来不盛去反盛也。阳根微弱。故来不盛。肾精下沉。故去似数。

    解琦曰。解与弹石之脉。疑有误字。

    脊脉痛太素作腹痛。

    心悬如病饥太素悬如易位。坚按杨注亦不了。不录。

    小便变杨曰。又小腹虚满。小便变色也。

    如水之流先兄曰。张云。平人气象论。如水之流曰脾死。此言太过。盖水之流。滔滔洪盛者。其太过也。溅溅不及者。其将竭也。

    如鸟之喙太素喙作啄。坚按此与新校正引别本合。先兄曰。高云如鸟之喙者。则坚劲自止。

    四支不举尤怡曰。玉机真藏论云。脾脉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灵枢本神篇云。脾气虚。则四支不用。实则泾溲不利。盖脾虚则营卫涸竭。不能行其气于四支。而为之不举。脾实则营卫遏绝。亦不能行其气于四支。而为之不举。九窍亦然。两经互言之者。所以穷其变也。

    九窍不通琦曰。生气通天论。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盖脾阴下陷。升降倒置。浊阴填凑。故九窍不通也。

    死生之早暮也先兄曰。按新校正说误。

    故曰别于阳者先兄曰。张云。阳者言表。谓外候也。阴者言里。谓藏气也。凡邪中于身。必证形于外。察其外证。即可知病在何经。故别于阳者。知病所从来。病伤藏气。必败真阴。察其根本。即可知危在何日。故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此以表里言阴阳也。如阴阳别论。乃以脉言阴阳也。

    皮肤闭而为热即仲景所谓名曰伤寒者。麻黄汤证是。

    汤熨先兄曰。吴云。汤洗也。熨烙也。坚按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汤熨恐是温汤蒸熨之谓。存考。

    肺痹先兄曰。吴云。肺痹盖肺气不利之名也。志云。痹闭也。

    弗治肺即传琦曰。上脱治法一节。疑上或痹不仁二十字当在此上也。

    发瘅山海经西山经。服之已瘅。郭注。黄瘅病也。音旦。此疸本作瘅之明征。汉书艺文志。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四十卷。师古曰。瘅黄病。音丁韩反。外台秘要引仲景伤寒论。疸或作瘅。又引古今录验及千金翼方。正有胃瘅肾瘅等九疸。六元正纪大论少阴司天下曰。黄瘅鼽衄。是知疸字隋唐人或用瘅。故王氏亦以发黄为解也。

    疝瘕长刺节论。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仲景有寒疝之称。并足以知疝之因寒。今此云冤热者。盖是寒郁为热。非疝之因热矣。巢源症瘕候曰。瘕者假也。谓虚假可动也。盖疝之结块。乍聚乍散。故谓之疝瘕也。

    冤热儒门事亲曰。冤者屈滞也。病非本经。为他经冤抑而成此疾也。冤一作客。客犹寄也。遗客热于少腹。久不去。从金化而为白。坚按此说非是。

    不以次入者马曰。或以有余而乘彼盛。以不足而受乘。皆乘所不胜。此其不以次而入之道也。坚按此节心肾则其志太过。而为他藏所克。肝则移克他藏。而肺特具二者。(悲忧俱为肺志)且不及脾藏。故王氏据五气篇。有忧则肝气移于脾之解。而志聪改易三字。然既云不以次。则何怪乎其不画一乎。又琦曰。精气并于心则喜。喜则气缓。神不收持。故肾气乘之。怒则气上。悲则金旺。故所胜所不胜所生皆为所乘。恐者肾精之下陷。故脾气乘之。忧当作思。思者脾阳之郁结。故心气乘之。凡诸相乘。各由衰盛。喜恐者衰而所胜乘之也。怒悲者盛而互乘诸藏也。忧则母乘子也。举此三端。而相乘之道备。不言子乘母者。前文五藏受气于其所生已言之也。此说亦不免牵强。姑存备考。

    忧则心气乘矣先兄曰。张云忧伤肺而心气乘之。火胜金也。

    其气动形杨曰。喘息气急。肩膺皆动。故曰动形也。坚按仲景所谓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正此之谓也。

    期六月死真藏脉见太素无脉字。杨曰。肺病次传至肺再伤。故六月死也。又曰。古本有作正藏。当是秦皇名正。故改为真耳。真正义同也。坚按此五项。杨配之五藏。与王意相同。

    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杨曰。内痛。谓是心内痛也。心府手太阳脉。从肩络心。故内痛引肩项也。心不受痛。受病不离三月。故一月死。真藏脉见可即与死期也。先兄曰。张云。一月者。斗建移而气易也。坚按金匮曰。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内痛引肩项杨以为脾胃中痛不妥。

    十月之内死杨曰。良以脾胃受于谷气。故至十月而死也。先兄曰。张云十日者。天干尽而旬气易也。月字误。当作日。

    肩髓内消太素髓作随。杨曰。肾府足太阳脉。循肩髆内。故肾病肩随内藏消瘦也。又两肩垂下曰随。坚按脉要精微论有肩随文。琦曰。肩髓疑当作骨髓。内消即动作益衰也。

    动作益衰王注过凿。

    真藏来见太素亦作未见。杨曰。肾气未是什衰。所以期至一年。

    心中不便太素无心字。

    肩项身热先兄曰。高云。肩项痛引肩项也。

    目匡陷先兄曰。说文。眦。目也。今考经文。匡。助眼骨也。匡。饭器也。筥也。义取于此。后世遂从目旁。玉篇。眶。眼眶也。集韵。眶目崖。(宜与刺禁论原识参)

    坚而搏太素搏作揣。下搏而绝亦同。(宜参脉要精微论)

    如毛羽中人肤先兄曰。张云。浮虚无力之甚。而非微毛之本体。

    形气鸡峰普济方。有脉形气逆顺说演本节之义。文繁不录。宜参阅。盖此所谓气者。即气息之气。元气之盛衰。必征之于脉。又征之于气息之静躁。以与形貌之肥瘦刚脆。互相表里。而为诊察之紧要矣。且古书于病之系于呼吸者。多命以气。上文胸中气满。其气动形。俱气息之谓。而次篇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乃所谓形气相失也。(彼篇王注引证本节)金匮要略有息摇肩者一条。并可以互证焉。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仪礼聘礼下阶发气怡焉。郑注曰。发气。舍息也。(王念孙曰舍读为舒谓发舒其气也见经义述闻)此足以为古人谓息为气之征。

    明告之太素此下有勿趣以时一句。

    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张曰。如病热脉静者。阳证得阴脉也。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者。正衰而邪进也。

    五实琦曰。邪结于中。升降道塞。表里不得泄越。故然。

    五虚严氏济生方曰。大抵滑泄忌五虚。证治要诀曰。五虚者死。元是泠泻。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此篇中太素有缺)

    天光书顾命宣重光。马注。重光。日月星也。

    下副四时先兄曰。广韵。副。佐也。称也。

    以处百病先兄曰。大戴礼听其声。处其气。坚按左传文十八年传。德以处事。注。处犹制也。国语鲁语。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注。处名也。汉书谷永传。臣愚不能处也。师古曰。处谓断决也。

    上部天杨以为足少阳阳明二脉之动。与王义异。

    上部地杨以为足阳明。与王义同。

    上部人杨以为手太阳手少阳足少阳三脉在和窌中动。与王义异。

    以平为期志曰。盖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然后写有余。补不足。无问其病之可否。必候其气至和平而后。乃出其针。坚按此殆是一说。

    形盛脉细江之兰医津一筏曰。形盛脉细。元阳虚也。少气不足以息。虚之极也。故死。形瘦脉大。真阴虚也。胸中多气。虚之极也。故死。

    中部之候先兄曰。高云。中部之候虽独调。究其上下左右之众藏相失。是上下左右不归于中土。故死。中部之候独减。是中土不达是上下左右。故死。坚按志曰。血气生于中焦。故独重于中部。此说似是。然中部不中焦之谓。盖独举中部者。岂须人隅反欤。

    目内陷者死琦曰。即玉机真藏目匡陷之义

    浑浑然徐徐然志曰。浑浑然者。急疾而太过也。徐徐然者。气之不及也。故皆主病。

    身不去者杨曰。去者行也。脱肉羸瘦。身弱不能行者为死。琦曰。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句未详。疑有误。

    真藏脉见者胜死太素者胜错易。杨曰。候诸病脉有真藏脉。见胃气之柔独胜。必当有死。

    沉细悬绝杨曰。深按得之曰沉。动犹引线曰细。来如断绳曰悬绝。

    以平旦死杨曰。脾病寒热。死于平旦。平旦木也。木克于土。故脾病至平旦死。

    以日夕死杨曰。风为肝病。酉为金时。金克于木。故日夕死。

    日乘四季死杨曰。脾者土也。王于四季。平和时脉在中宫。静而不见。有病见时乍疏乍数。故以日乘四季时死也。

    七诊虽见杨以为沉细悬绝。此一诊。盛躁喘数。此二诊。寒热病。此三诊。热中及热病。此四诊。风病。此五诊。病水。此六诊。形肉已脱。此七诊。亦觉未允。

    必发哕噫张介宾景岳全书曰。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则一曰寒呃。二曰热呃。三曰虚脱之呃。张锡驹伤寒直解曰。呃有虚呃。有实呃。有败呃。此云哕噫。即所谓虚呃败呃也。

    其脉疾者不病琦曰。不字衍。

    留瘦不移杨曰。留久也。久瘦有病之人。不可顿刺。可节量刺之。琦亦以瘦为廋字之误。曰留廋谓痈瘕之类。伏匿而不移动。当节减而去之。坚按集韵瘦廋并疏鸠切。是知可相通用。不必改。

    上实下虚先兄曰。刺节真邪论。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格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写之。此所谓解结也。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太素佚)

    有所堕恐堕恐二字义似不属。且下有惊恐。此恐字疑讹。

    观人勇怯勇怯之分。详见论勇篇。盖此节四句。实为诊处之要。病邪危剧。而偶得快了者。病邪轻易。而遽就困惫者。俱亦不可不由强弱壮孺之殊也。

    能知其情先兄曰。吴云。情病之所由来也。

    淫精于腋此下十句。每取句末一字以为次句之首。脉要精微论既有此例。

    浊气归心琦曰。谷气对藏府之气言。则为浊气。谷入于胃。先传之肺。乃化精气。注于藏府。此文首归心而脉而精乃归于肺。误也。坚按此说似有理。然上文云散精于肝。淫气于筋。下文云淫精于肺。则心字难得改易。又吴医汇讲载沈家瑗说辨。此心字为脾字之误。然至淫精于脉。而其说亦不通。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太素仅存肝色青以下一段)

    更贵更贱高曰。贵者木王于春。火王于夏。贱者木败于秋。火灭于冬。更贵更贱者。生化迭乘。寒暑往来也。

    急食甘以缓之医津一筏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肝之实也。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之虚也。推之他藏亦然。

    急食苦以燥之按肺云食苦以泄之。是五藏中宜食苦者有二。而无一宜食咸者。且末段列五藏色味。正与此段相发。而有脾色黄宜食咸句。然则此苦字为咸字之误明矣。所谓咸伤血盐胜血者。皆燥中之验也。盖咸之讹苦。自唐以前既然。故撰运气伪经者。沿袭不辨。于至真要大论。频复言之。而金元诸家更主张之。遂至使苦燥之说。入人肺腑。牢不可破。且今试之。苦寒之药。实未见有燥中之害矣。一字之误。以生千古之惑。有如此者。

    肾苦燥李中梓苦欲补泻论。本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

    持于冬巢源持作待。以下并同。

    温食饱食琦曰。饱食中气迟滞。湿地濡衣则助温。温食疑当作冷食。生冷最伤脾也。

    日昳先兄曰。高云。昳。昃也。日昳。乃午后未分土王之时。

    甚于戊己先兄曰。志云。在四藏曰加者。言所胜之气加于我。而使病加之。是客胜也。在肾藏曰甚于戊己。乃至其所不胜而甚。是主弱也。

    至于所生而持先兄曰。志云。持得所生之气。而能支持也。

    取血者先兄曰。脉经注云。血者谓有血之穴。

    胁下与腰相引而痛琦曰。藏府病形篇。小肠病。小腹痛。腰脊控睪丸而痛。以小肠附脊也。

    大腹先兄曰。脐下为小腹则大腹似言脐上。易说卦曰。离。其于人也为大腹。集解。象曰。常满。如妊身妇。故为大腹。与此不同。

    葵阮元葵考曰。葵为百菜之主。古人恒食之。诗豳风。周礼醢人。仪礼诸篇。春秋左氏传。及秦汉书传。皆恒食之。尔雅于恒食之菜。不释其名。为其人人皆知也。故不释韭葱之名。而但曰藿山韭。茗山葱。尔雅不释葵。其曰菟葵芹葵戎葵蔠葵。皆葵类。非正葵。亦韭葱之例也。六朝人尚恒食葵。故齐民要术栽种葵术甚详。鲍照葵赋。亦有豚耳鸭掌之喻。唐宋以后。食者渐少。今人直不食此菜。亦无知此菜者矣。然则今为何菜耶。曰。古人之葵。即今人所种金钱紫花之葵。俗名钱儿淑气(即蜀葵二字吴人转声)者。以花为玩。不以叶充食也。今之葵花有四种。一向日葵。高丈许。夏日开黄花。大径尺。一蜀葵。高四五尺。四五月开各色花。大如杯。此二葵之叶。皆粗涩有毛不滑。不可食。唯金钱紫花葵。及秋葵叶可食。而金钱紫花葵尤肥厚而滑。乃为古之正葵。此花高不过二尺许。花紫色。单瓣。大如钱。叶虽有五歧。而多骈。诚有如鲍明远所谓鸭掌者。异于秋葵之叶大多歧不骈如鹤爪也。齐民要术称葵菜花紫。今金钱葵花皆紫。无二色。不似蜀葵具各色。秋葵色淡黄也。云云。(出揅经室三集)此说是也。考本草白字但有冬葵子。图经曰。苗叶作菜茹。更甘美。然齐民要术种葵术中又有种冬葵法。可知冬葵虽亦充菜茹。而非古正葵明矣。(诂经精舍文集中有释葵三篇而金鹗谢淮则谓为秋葵孙同元则谓为向日葵并谬又阮氏谓人所谓秋葵即是黄蜀葵一名侧金盏者耳要术有言秋葵者系于正葵之秋种者日华子云秋葵即是种早者俗呼为葵菜此可以证)

    脾色黄宜食咸此节五味之用。俱就五藏所苦而言。脾性善湿。故食咸味。取其燥涸也。(王注肝性喜急心性喜缓等喜字俱为善义)王氏及新校正。其说似精。然不改上文为咸字。徒就苦字为辨。殊似属迂回矣。琦说亦系肆臆。仍不录。

    黄黍程瑶田九谷考曰。内则饮黍稷稻粱。白黍黄粱。郑氏注。黍。黄黍也。闻之农人云。黍二谷。其色皆有黑白黄赤之异。及与人索取其种。凡持以至者。有黑黍白黍。又有赤黍杂黑黍中者。而独无黄黍。惟则类多黄者。余因以所目验难农人。农人无以应。然则黄黍者也。穄也。(说文黍禾属而黏者也穄也穄也程瑶田曰按说文以禾况黍谓黍为禾属而黏者非谓禾为黍属而不黏者也是故禾属而黏者黍则禾属而不黏者)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此五味之用。就五藏所欲而言。与上异义。两相对待也。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太素益作养。坚按此二句据应象大论。即兼药食而言之。盖毒药攻邪。而调以谷肉果菜。实为疗病之大法。然徒如是立说。则似他无药补者。故承以此二句。以示有药食相济。能为补益之理。下文所谓各有所利者。亦寓药之五味。又有补益。不止攻邪一端之意。

    或急太素无此二字。坚按是足以确原识说。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太素仅存五病五邪五脉应象余皆缺)

    肺为咳高云。病气在肺则为咳。咳气上逆也。

    脾为吞说文。吞咽也。从口天声(玉篇同又曰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当考。琦曰。脾病则口常作吞咽声。谬。

    为恐琦曰。恐者肾之情。而见于胃。未详其义。盖衍文。

    大肠小肠为泄五十七难。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金匮大肠多寒者。多鹜溏。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金匮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泌不通。又曰。下焦竭即遗溺失便。杨注刺疟论。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淋也。小便不利如淋也。(宜与奇病论相参)

    五藏所恶此不拘相克之次序。又不必以天之五气。盖亦专就五藏之本性而言。藏病之理。实不外乎此。热寒湿三者。俱兼内外因而言。风以外因言。燥以内因言。且热风湿俱本藏主气。而其太过却足以为病矣。王释心肺脾似未尽。

    阳病发于血琦曰。阳病发于血者。阳淫失敛。则血流溢。阳虚不化。则血凝结。凡上下血症。及瘕疝疡痈。胥此义也。

    阴病发于肉太素作以味病发于气。杨曰。阴之为病。发骨疼等。阳之为病。发于血痹等。五味为病。发于气不调等。冬阳在内。故病发冬。夏阳在外。故病发夏也。坚按太素非是。

    五邪所乱太素作五邪入三字。则痹作则为血痹。杨曰。热气入于阳脉。重(按说阳字)故为狂病。寒邪入于阴脉。重阴故为血痹。

    脾脉代张曰。代更代也。脾脉和耎。分王四季。随时相代。故曰代。此非中止之谓。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太素全存)

    夫人之常数太素此一句。及下六常字。此天之常数句。并无。

    伺之所欲杨曰。凡疗病法。诸有痛苦。由其血者。(由字疑)血聚之处。先刺去之。刺去血已。伺候其人情之所欲。得其虚实。然后行其补写之法也。

    欲知背俞太素左角右角相错。杨曰。以上言量背输法也。经不同者。但人七尺五寸之躯。虽小法于天地。无一经不尽也。故天地造化。数乃无穷。人之输穴之分。何可同哉。昔神农氏录天地间金石草木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日。济时所用。其不录者。或有人识用。或无人识者。盖亦多矣。次黄帝取人身体三百六十五穴。亦法三百六十五日。身体之上。移于分寸。左右差异。取病之输。实亦不少。至如扁鹊灸经取穴及名字。即大有不同。近代秦承祖明堂。曹子氏灸经等所承别本处所及名亦皆有异。而除疴遗疾。又复不少。正可以智量之适病为用。不可全言非也。而并为非者。不知大方之论。所以此之量法。圣人设教有异。未足怪之也。

    病生于肉杨曰。形志俱逸。则邪气客肉。脾之应也。多发痈肿。故以硂针及石熨调之也。(按硂字疑)山海经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有石可以为针。堪以破痈肿者也。坚按杨云石熨误。

    治之以熨引杨曰。筋之病也。医而急(按医字当考)故以熨引。调其筋病也。药布熨之引之。使其调也。坚按杨熨引解是。圣济总录曰。引取舒伸之义。盖本于此。

    病生于咽嗌太素嗌作喝。杨曰。喝肺喘声也。有本作渴。

    百药太素无百字。

    经络不通太素作筋脉不通。坚按此五节杨氏以配五藏。而筋脉不通为肾之应。俱似属牵强。

    此谓五形志也马曰。按疏五过论有云。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等义。与此意同。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太素全存)

    夫盐之味咸者太素经注。并与新校正引同。但首句味字令字并无。(注文陈木之已画尽字作蠹)杨又曰。府者中府。谓五藏也。坏者则声岁也。(此十四字在中府坏者上岁当作哕)坚按陈古文作敶。故讹为敷字。

    人有此三者琦解上文从杨义。且曰三字疑衍。府谓胃府。

    知万物者太素作荷主万物者。

    敢问其方杨曰。方道也。

    土得木而达太素木作水。无下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二句。杨曰。言阴阳相分。五行相克。还复相资。如金以克木。水以克火。土以克水。始土克水。得水通易。余四时皆然。并以所克为资。万物皆尔也。坚按太素经注并难从。窃谓达当作夺。声之误也。

    黔首共余食杨曰。黔。黑也。渠廉反。人之首黑。故名黔首也。饮食。服用也。(此文在新校正所引止)

    知养身太素作治养身。坚按此与新校正引异。又治神养身。新校正以杨说为优。然熟审经文。王注似是。(先兄曰杨注单豹外凋之害出庄子达生篇)

    知毒药为真太素药字复。非是。

    知府藏血气之诊太素府作输。非是。

    道无鬼神独来独往太素来往字错。杨曰。应天地之动者。谓之道也。有道之者。其鬼不神。故与道往来。无假于鬼神也。坚按关尹子五鉴篇曰。人之平日。目忽见非常之物者。皆心有所歉而使之然。苟知吾心能于无中示有。则知吾心能于有中示无。但不信之。自然不神。或曰。厥识既昏。熟能不信。我应之曰。如捕蛇师。心不怖蛇。彼虽梦蛇。而不怖畏。故黄帝曰。道无鬼神。独往独来。

    可玩往来太素玩作梲。杨曰。梲五骨反。动知也。(梲当杌知字疑)坚按太素经注。非是。

    五虚勿近先兄曰。吴云。针道难补而易写。故五藏天真已虚。戒人勿近。五邪相乘而实。戒人勿远。

    间不容瞚杨曰。眴音舜也。坚按杨盖以眴为瞚。义或是。音通。玉篇瞚式闰切。瞬同上(原识舒问切考段注说文问当作闰)

    慎守勿失先兄曰。高云。其慎守也。则如临深渊。其勿失也。则手如握虎。其深浅在志。而远近如一也。则神无营于众物。

    神无营于众物营王以外营为解。恐非。吕览尊师篇。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注。营惑。淮南精神训。而物无能营。注。营惑也。一曰乱。荀子宥坐。言谈足以饰邪营众。注。营读为荧。据此。言下针之际。能一其神。不敢惑于他务。即无左右视之义。(王引之经义述闻周易不可荣以录条宜参)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太素全存)

    灵枢晚出于素问。然如此篇及脉解针解。俱似原于彼者。不知古自有其说。二经皆为根据。马氏专崇灵枢。以为素问之言所出者谬矣。吴曰。自法往古凡九。释率皆古语。因问而详及者也。此言为是。

    合以天光杨曰。光谓三光。(宜参三部九候论)

    气定杨曰。定者候得天地正气日定。定乃刺之。(按日字疑)

    人血淖液杨曰。淖大卓反。濡什也。谓血濡甚通液也。坚按尔雅释言。释文引字林云。淖濡什也。此杨所本。又广雅淖湿也。泽润液也。谓微湿润也。行针篇。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盖淖液淖泽。其义相同。(宜参阴阳别论)

    凝泣太素凝作涘。杨曰。泣音漝之。坚按涘凝异构。漝盖涩讹。

    血气始精杨曰。精者谓月初血气随月新生。故曰精也。但卫气常行。而言始行者。亦随月生。称曰始行也。(精字义见于生气通天论下)

    月郭先兄曰。马云。月之四围为郭。犹城郭之郭。

    卫气去形独居杨曰。经脉之内。阴气随月皆虚。经络之外。卫之阳气亦随月虚。故称为去。非无卫气也。形独居者。血气与卫虽去。形骸恒在。故曰独居。故谓血气在于时也。

    天温无凝太素凝作疑。杨曰。天温血气淖泽。故可刺之。不须疑也。

    故日月生太素日作曰。

    络有留血太素作经有流血。坚按据王注太素为误。

    沉以留止先兄曰。吴云。邪气沉着留止不去也。

    八风之虚邪先兄曰。马云。灵刺节真邪篇云。虚邪之中人也。此可见虚邪本指风。而王注以为人虚感风邪者非也。

    以身之虚杨曰。形及血气。年加皆虚。故曰身之虚。坚按官针篇曰。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阴阳二十五人篇曰。岐伯曰。形胜色。色胜形者。至其胜时。年加感则病行。失则忧矣。云云。杨所言此即是也。岁露篇。年之衰亦同义耳。(注灵枢者以年加为五运加临之谓先兄尝辨其谬极为明确)

    身形若用力太素形下有饥字。杨曰。胃中无谷曰饥。饥及汗出。虚因腠理开。虚风得入。虚风入时难知。故曰冥冥也。

    萌牙王注应象大论。故善治者治皮毛一节。全据此段。

    处而治之此四字当为一句读。

    写必用方杨曰。方正也。气正盛时。月正满时。日正温时。身正安时。息正吸时。此之五正。是内针时也。

    身方定先兄曰。吴云。身方定。身之阳气不扰也。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太素全存)

    窦汉卿针经指南曰。古有离合真邪云者。盖圣人欲使其真邪相离。而勿合之谓也。若邪入于真。则真受其蠹。而不遂其纯一之真。真之不遂。则其所谓真也。罹害有不可胜言者。真被邪窃其柄而肆其横逆。邪既横逆。则其为患复可胜言哉。呜呼。真邪之不可合也如此。胡为真。胡为邪。真之为言也。天理流行。付与万物。万物得以为生者。皆真也。圣人保之如持盈。邪之为言也。天地间非四时五行之正气。而差臻迭至者。皆邪也。圣人避之如矢石。其防微杜渐之严。如是。渊有旨哉。盖真立则邪远。邪厉则真残。邪固可除。真尤宜养。(原文多讹今据卫生宝鉴录)此说盖吴所本。

    荣输太素作荥输。

    气淖泽太素气下有血字。

    亦时陇起杨曰。耶气至时。皆有波陇。波陇者。耶风动正气。

    循循然太素此下有循字。杨曰。牛忿反。輑。车前横木。备车行也。耶循脉行。曰輑。有本作轺。非之也。坚按太素经注义不了。

    在阴与阳不可为度先兄曰。按邪之所在。或阴或阳。非寸口不能为度者。故下文云云。

    以得气为故先兄曰。吕览本生篇云。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注。故事也。

    扪而循之杨曰。先上下扪摸。知病所在。

    适而自护太素而作人。坚按史记日者传。岁谷不熟。不能适。索隐。适犹调也。

    逢其冲杨曰。不得刺其盛冲写法。比之不击逢逢之陈。

    经气杨曰。经气者。谓十二经脉正气也。坚按此盖经常之气。

    其病不可下太素无可字。

    不知其取太素取上有可字。

    补写如何此句难解。诸注未确。但志曰。夫邪气盛。则精气夺。将先固正气而补之乎。抑先攻邪气而写之耶。稍通。吴作取血如何肆。

    逆而刺之太素无此句。

    温血也杨曰。温热也。耶之新入。未有定处。有热血刺去之。病愈。坚按张意与杨相符。琦曰。温疑作蕴。蓄血也。难从。

    中府杨曰。中府。五藏也。欲调五藏之气。取定天地人三部九候之也。

    邪之新客至其病立已琦曰。二十六字衍文。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太素存颇有缺)

    气逆者足寒也琦曰。者也二字衍文。又曰。此明五藏之虚实。从肺起例也。肺主气。肺虚故气虚。气逆足寒。肺虚之证也。肺宜清降。虚则治节不行。故上则喘逆。而下则足寒。浊阴不降。则清阳不升也。

    气热脉满先兄曰。马云。以后文寒气暴上脉满而实照。则此气热者。邪气热也。非人之中气也。高曰。重实者。言人身大热之病。气盛而热。脉盛而满。阴阳血气皆实。是谓重实。坚按高注。似是。

    皆从其物类始高曰。物犹形也。类犹合也。物类者。五藏在内。皮肉脉筋骨有形在外。而合于五藏也。始先见也。夫虚实者。皆从其有形之外合以先见也。坚按甲乙始作治。其义似长。

    脉口热而尺寒也杨曰。络为阳也。经为阴也。寸为阳也。外也。尺为阴也。内也。秋冬阴也。春夏阳也。络气不足。阳气虚也。经气有余。阴气盛也。于秋冬时诊寸口。得缓脉。尺之皮肤寒为逆。春夏缓脉。尺之皮肤寒为顺。缓脉热也。以秋冬阳气在内。阴气在外。春夏阴气在内。阳气在外也。坚按杨以脉口热为缓脉。非是。又尺肤寒。见论疾诊尺篇。

    经虚络满先兄曰。马云。满。实也。

    尺热满脉口寒涩也太素无口字。杨云。满。盛也。经虚络盛。春夏诊得尺之皮肤热盛。寸口得急脉为逆。故死。秋冬得尺热脉急。故生。脉急多寒。脉缓多热也。坚按杨以寒涩为急。义亦误。又尺肤热见论疾诊尺篇。又邪气藏府病形篇。脉大者尺之尺肤亦贲而起。尺满。盖即是也。

    灸阴刺阳杨曰。经虚阴虚。故灸阴。络满阳满。故刺阳也。经满阴满。故刺阴。络虚阳虚。故灸阳之也。坚按此先得张意。

    尺虚邪气藏府病形篇。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

    不象阴也琦曰。不象阴未详。疑有脱误。坚按此说不必。

    寒气暴上脉经诊百病死生决曰。寒气上攻。脉实而顺滑则生。实而逆涩则死。(其注引太素与本文同)盖寒气暴上。恐冲疝之类。

    实而逆则死琦曰。寒中之属。脉多沉虚。今脉满而实。是阴盛之极。故以脉滑涩为生死也。

    脉浮而涩此十一字。太素在帝曰形度云云下。与王氏旧本同。琦曰。此为阳病见阴脉。浮脉宜汗解。涩为血少。不能作汗。故死。

    其形尽满者脉经注引太素作举形尽满者。坚按此可以征王注之非。满字推上例高说为优。志以肿胀释盖误。

    尺涩脉经注引太素亦作尺满。

    乳子而病热琦曰。悬当为弦。声之误也。产后气血空虚。病热而得弦细之脉。弦为寒郁。细为气少。是亦阳病见阴脉也。足温木气尚存。足寒脾阳已绝。坚按脉经曰。诊妇人新生乳子。因得热病。其脉悬小。四肢温者生。寒清者死。又说文人及鸟生子曰乳。兽曰产。(盖指潼为乳非其本义)据此。琦说为是。其悬字并下文悬绝悬小。改为弦者不可从。又张氏医通曰。乳子言产后以乳哺子时非婴儿也。此说亦是。然恨不知乳之为产耳。

    乳子中风琦曰。产后中风发热而喘鸣肩息者。邪客中上二焦。气道不利。故喘息有音摇肩以伸其气也。肩息之证邪实者可治。故得实大之脉。然必有舒缓之象。则胃气犹存。且合中风之症。若得弦急。为阴盛于内。而阳绝于外。故主死也。坚按脉经曰。论妇人生产。因中风伤寒。热病喘鸣而肩息。脉实大浮缓者生。小急者死。

    身热则死身寒则生朱丹溪曰。内经所谓身热则死。寒则生。此是大概言。必兼证详之方可。今岂无身热而生寒而死者。(出心法类集)此说误矣。盖滞下初起。表邪发热。固非所忌。如夫经久引日。液脱肉燥。以为烦热者。攻补两难。必属不治。经言真不诬。而王以为热为血败者。能得其理。

    肠澼下脓血脓血。即肠垢与血俱下之谓。不是真脓。巢源赤白痢候曰。重者状如脓涕。而血交之。妇人带利候曰。其状白脓如涕。而有血杂。俱可以征。

    身不热脉经诊百病死生。决无不字。

    脉搏大滑脉经与新校正引巢元方同。小牢急作小坚急。

    脉实大病久可治滑氏所引巢元方本出脉经。

    春亟治经络亟太素作极。下并同。杨曰。春时阳气在于皮肤。故取络脉也。夏时在于十二经之五输。故取输也。秋气在于六府诸输。故取之也。冬气在于骨髓。腠理闭塞。血脉凝涩。不可行针与砭石。但得饮汤服药。

    不得顷时回太素回作因。杨接下句读。

    刺手太阴傍先兄曰。吴云。傍经之侧处也。

    掖痈腋俗字。说文所无。

    暴痈筋緛太素緛作濡。杨曰。筋濡者。谓筋湿也。坚按太素经生。并误。

    太阳经络者杨曰。足太阳与足少阴以为表里。足少阴上行贯肝膈。发腹诸穴。故腹暴满。故取太阳经络(新校正节引仍具录)琦从杨说。曰腹满自属阳明之病。取足太阳胃俞以写之则已。

    胃之募也太素讹则人募者也。杨曰。募有本为幕也。琦曰。胃募即谓胃俞也。

    痫惊太素犹作痫惊。与新校正引异。

    刺手少阴太素作刺手少阳。

    凡治消瘅(至)寒风湿之病也琦曰。仆击。如击而仆也。气满发逆。即喘逆也。在肥贵人则为膏粱所致。盖甘肥之过。中气缓滞。肺胃壅鬲。郁生痰热。故见诸症。坚按此段一则肥贵人高粱之疾。盖得之逸药。一则得之暴忧。盖是贫苦劳役之人。两相对言。一则内因之病。一则外因之病。亦两相对言。如跖跛亦属外因。

    故瘦留着也按瘦廋同用。三部九候论有留瘦不移交。宜相参看。

    久逆之所生也琦曰。阴不升。阳不降。则为逆。其在脾胃。则湿淫为黄疸。其在经脉。则为暴卒而痛。若在上焦。则癫疾厥狂。皆气逆之所致也。

    头痛耳鸣兰室秘藏曰。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者。肠胃之所生。乃气虚头痛也。又曰。气虚头痛。人参黄耆为主。此言可疑。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太素全存)

    愿闻其异状也马曰。此乃总论六阳六阴之理。而脾胃自在其中也。坚按志以此下至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一属脾胃为解。稍觉牵强。

    阳道实阴道虚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论。根据于此。

    阳受之则入六府琦曰。府阳藏阴。各从其类。按阴阳应象论云。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府。与此相反而义实相成。以形气言。邪气无形故入藏。水谷有形故入府。以表里言。府阳主外。故贼风虚邪从外而受。藏阴主内。故食饮不节从内而受。实则府藏皆当有之。盖内外之邪。病情万变。非一端可尽。故广陈其义耳。坚按徐氏及琦说并本于王氏溯洄集。

    入六府杨曰。六府阳气在外。故身热也。阳盛昼眠不得。至夜故不时卧也。阳气盛于上。故上为喘呼也。张曰。阳邪在表在上。故为身热不卧喘呼。琦曰。不时卧。谓卧不以时。即不得卧也。

    入五藏杨曰。阴邪在中。实则胀肠满。闭塞不通。虚则下利肠澼。张曰。阴邪在里在下。故为满飧泄肠澼。

    故喉主天气杨曰。肺为天也。喉出肺中之气呼吸。故主天。脾为地。咽出脾胃噫气。故主地。吴曰。喉咙为肺系。受气于鼻。故纳无形之天气。咽为胃系。受气于口纳有形之地气。琦同。又曰此义又与阴阳应象论同。

    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杨曰。五藏皆连四支。何因脾病独四支不用也。

    常着胃土之精也太素无胃字。坚按王胃字句是。

    阳明者表也吴曰。阳明者。太阴之表也。

    各因其经张曰。因其经。因脾经也。

    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此下二十八字。与上文复。正是衍文。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太素全存)篇存上脱论字

    其脉血气盛太素作其气盛

    惋太素作悗。杨曰。悗武槃反。此经中为闷字。

    厥逆连藏则死金匮卒厥条。其义相发。

    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太素此十二字无。为是。

    故妄走也太素作故妄言为是。先兄曰。张子和治狂人。本于经旨。用调胃承气汤。治验。宜参。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4_54975/69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