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引
往阅僧传,见有卒年可纪者辄记之,阅他书有僧家年腊亦记之,积久遂盈卷帙。顾同一僧也,而有记载之殊,同一传也,而有版本之异,达磨卒年有五说,玄奘年岁有四说,所见愈广,纠纷愈烦,悔不株守一编为省事也。然既见之,则不能置之,故又每以考证其异同为乐,同则取其古,异则求其是,讹者订之,疑者辨之,辨论既定,遇有佳证,仍复易之,如是一人恒用三四出处,不敢冀无误,亦冀少误云尔。始于康僧会,会以前至者无确年可纪也,终于清初,以生于明者为限也。按生年编录,无生年或年过一百三十未可遽信者,则略以卒年为次,生卒年倶阙者,虽有岁数弗录也。凡得二千八百人,分十二卷,颜曰《释氏疑年录》。今年三月,丹徒尹石公居士见而善之,谓可流布,并赠我影印金山诸旧志,乃量为采掇,以付剞劂。惜寒斋藏书本少,释典尤阙,变乱以后,半束高阁,甚或以易米煤,平时瓻借往还,人事既迁,此乐亦不可复得,今欲从事覆勘,已感困难,遑言补益,网罗不尽,良用慊然,然子不云乎,“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本此雅言,可以藏吾拙矣。
一九三八年十月,新会陈垣识于北平励耘书屋
凡例
一、僧人同名者多,故名上悉冠地名、寺名,此僧传例也。宋、元而后,僧辄有号,或以号缀名上,如觉范洪,或以号缀名下,如洪觉范,今悉以号缀名上。
二、清初僧派甚繁,或从剃度师出,或从得法师出,既略去排行,辄不复知名上为何字,今悉从原著,非有确据不臆加也。
三、此录时历千年,地名屡易,加以文人著述恒用异名,欲求画一难矣。然正为其不画一,可见出处之不同,如同一寺也,在《梁传》称京师,在《唐传》则称扬都,名从主人,自易识别。
四、生年借用西纪年月,比对未必悉符,取其便于排检而已,若欲专考一人,尚须更求精密。
五、所引习见之书,类用简称,如《梁高僧传》,以至近出《新续高僧传》,均略去“高”字,《开元释教录》、《景德传灯录》等简称《开元录》、《景德录》,《法苑珠林》称《珠林》,《文苑英华》称《英华》,《隆兴佛教编年通论》称《隆兴通论》,元时《新修科分六学僧传》称《六学僧传》,《五灯会元续略》称《五灯续略》是也。
六、《续高僧传》卷数各本不同,宋、元本三十一卷,明本四十卷,高丽本三十卷,今依宋、元本。
[1] 本篇先收入《励耘书屋丛刻》(1939年冬),中华书局1964年排印出版。此采用排印本。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4_54984/69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