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起信论裂网疏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

    【(乙)四修信分二。初正明修习信心。二更示胜异方便。(丙)初中二。初征。二释。(丁)今初】

    云何修习信分。此依未入正定众生说。何者为信心。云何而修习。

    前文分别修行正道相中。明发心已入正定聚。虽亦略示不定位中所修之行。然未详明。故今特为初机更示之也。

    【(丁)二释二。初释信心。二释修习。(戊)今初】

    信有四种。一信根本。谓乐念真如法故。二信佛具足无边功德。谓常乐顶礼恭敬供养。听闻正法。如法修行。回向一切智故。三信法有大利益。谓常乐修行诸波罗蜜故。四信正行僧。谓常供养诸菩萨众。正修自利利他行故。

    信根本者。真如即是一切三宝根本。谓我现前介尔心性。离虚妄相。平等平等。即真如体大。名为法宝。虽复觅之了不可得。而性自神解。灵明不昧。即真如相大。名为佛宝。一切色心依正。十方虚空。千如百法。幷此介尔心中所现之影。与能现心无是非是。不可分离剖析。即真如用大。名为僧宝。究竟证此一心三宝。名之为佛。所以具足无边功德。必应顶礼恭敬供养听闻所说正法。如法修行。回向一切智也。诠此一心三宝。名为教法。修此一心三宝。名为行法。证此一心三宝。名为果法。所以有大利益。必应依教起修。依修作证。常乐修行诸波罗蜜也。随分证此一心三宝。名之为正行僧。故于他菩萨众。必常供养。自亦正修二利之行。入于僧数中也。言供养菩萨众者。此有二意。一约权渐初机。诫令远二乘众。恐染法执。堕其地故。二约圆顿初机。已知二乘定当作佛。总名为菩萨故。

    【(戊)二释修习二。初总标。二别释。(己)今初】

    修五门行。能成此信。所谓施门。戒门。忍门。精进门。止观门。

    此即六波罗蜜。从初即是随顺真如之行。而作五门说者。若至信成就后。则一一皆到彼岸。无有不智之禅。无有不禅之智。故不妨说六。今为未入正定聚人。倘以止观分二门。无由契会真如性故。所以合为一也。当知前四门是助行。止观门是正行。正助合行。以成福德智慧二种庄严。显发真如也。

    【(己)二别释五。初释施门(至)五释止观门。(庚)今初】

    云何修施门。谓若见众生。来从乞求。以己资财。随力施与。舍自悭著。令其欢喜。若见众生。危难逼迫。方便救济。令为怖畏。若有众生。而来求法。以己所解。随宜为说。修行如是三种施时。不为名闻。不求利养。亦不贪著世间果报。但念自他利益安乐。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随力施与者。未入正定聚人。未可责以竭尽施等。但得舍自悭著以破恶。令他欢喜以生善。即名为财施也。方便救济。即无畏施。以己所解。随宜为说。即是法施。言己所解。则决非强不知以为知。言随宜说。则决能随顺四悉檀意。若说法不当机。则所说为非量矣。不为名闻利养。是断现在有漏。不著世间果报。是断未来有漏。此二即是回事向理。但念自他利益安乐。即是回自向他。回向阿耨菩提。即是回因向果。随修一一行时。皆悉具此三种回向。方得成就波罗蜜义。故特首于施门示之。当知五门无不皆尔。

    【(庚)二释戒门】

    云何修戒门。所谓在家菩萨。当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悭贪、嗔嫉、谄诳邪见。若出家者。为欲折伏诸烦恼故。应离愦闹。常依寂静。修习止足头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大怖。惭愧悔责。护持如来所制禁戒。不令见者有所讥嫌。能使众生舍恶修善。

    在家戒品。十善收尽。离杀生。则慈护有情。蜎飞无损。离偷盗。则一钵一草。不与不取。离邪淫。则于己妻妾。作知足想。离妄言。则所言诚实。一切不欺。离两舌。则隐恶扬善。不传彼此。离恶口。则永无粗犷。令他喜乐。离绮语。则言皆有义。不生放逸。离悭贪。则常思惠舍。无所希求。离嗔嫉。则不为损恼。随喜他荣。离谄诳邪见。则忠良正直。深信因果。是以恶无不止。善无不行。生无不摄。即为三聚净戒也。出家戒品。即是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等。幷入大乘菩萨戒摄。若不护持佛所制戒。既非百衣。又非沙门。无所目也。既非小乘。又非大乘。无所归也。常依寂静者。谓住阿兰若处也。止足头陀等行者。头陀亦云杜多。此翻抖擞。有十二知足胜行。一者住阿兰若处。二者常行乞食。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五者节量食。六者中后不饮果浆蜜浆等。七者著粪扫衣。八者但三衣。九者冢间住。十者树下止。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卧。此十二行。名为端严微妙之行。西土初祖摩诃迦叶。终身行此胜行。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赞云。正法久住。全赖此人。所以分半座而令坐。附法眼以传心也。乃至小罪心生大怖者。譬如渡海浮囊。设损一微尘许。亦有沉溺之患。故须惭愧悔责。补过迁善也。惭则尊重己灵。本与如来无二无别。如何肯使放逸为非。愧则念我瑕疵。佛菩萨等悉知悉见。如何覆藏而不改革。是以自悔自责。止恶行善。能令众生不生讥嫌。即便使其舍恶修善。故知十戒及具戒等。一一皆是三聚净戒。一一皆是摩诃衍也。

    【(庚)三释忍门】

    云何修忍门。所谓见恶不嫌。遭苦不动。常乐观察甚深句义。

    见恶不嫌。生忍也。亦名耐怨害忍。遭苦不动。法忍也。亦名安受苦忍。常乐观察甚深句义。第一义忍也。亦名谛察法忍。

    【(庚)四释精进门二。初总明精进意。二别示精进法。(辛)今初】

    云何修精进门。所谓修诸善行。心不懈退。当念过去无数劫来。为求世间贪欲境界。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毕竟无有少分滋味。为令未来远离此苦。应勤精进。不生懈怠。大悲利益一切众生。

    修诸善行者。通则六度四摄。别则四种三昧。所谓常行三昧。如般舟等。常坐三昧。如一行等。半行半坐三昧。如法华等。非行非坐三昧。如觉意等也。心不懈退者。总明三种精进也。当念过去等者。被甲精进也。为令未来等者。摄善精进也。大悲利益等者。利乐精进也。

    【(辛)二别示精进法】

    其初学菩萨。虽修行信心。以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或为魔邪所恼。或为世务所缠。或为种种病缘之所逼迫。如是等事。为难非一。令其行人。废修善品。是故宜应勇猛精进。昼夜六时。礼拜诸佛、供养、赞叹、忏悔、劝请、随喜、回向无上菩提。发大誓愿。无有休息。令恶障消灭。善根增长。

    此即普贤十大愿王。亦即占察经中地藏大士所示忏法。亦即法华方等诸三昧中十科行道法也。言十愿者。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次第小异。幷皆可知。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即今劝请所摄。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即今发愿所摄。十普皆回向。即今回向无上菩提也。言十科者。一严道场。二净三业。乃至十坐禅等。诸三昧仪。开合不同。详略有异。此未暇述。唯供养赞叹礼拜。必具有之。而忏悔已下五事。合为一科。总名五悔。谓忏悔能灭业障。劝请能灭魔障。随喜灭嫉妒障。回向能灭著二边障。发愿能灭多退忘障。故名五悔也。既云六时行道。必须理事幷资。方克有济。慎勿师心苟简。尤勿借此邀利邀名。庶令恶业障消。善根增长耳。问。若人已被魔邪所恼。世务所缠。病缘所逼。如何得修此胜行耶。答。此中文意。原是劝使及时精进。勿令魔邪世务病缘得其便耳。然设被魔邪所恼。若能依法精进。则魔事必除。设被世务所缠。即须拨遣世务。修此精进。设被病缘所逼。亦须不惜身命。修此精进。如慈云大师。忍苦修行请观音忏。不唯除病。兼获胜辩。芳轨具存。诚可依用。又设大病伏枕。不能起坐。亦有觉意三昧。良可进修。或复即于卧时。运想修行此供养等。昼夜六时。存心不懈。如念佛直指所示涉事兼修之法。病中亦可准用。必能灭障增长善根。又或依下文专念阿弥陀佛。亦得解脱也。四释精进门竟。

    【(庚)五释止观门三。初总标。二各释。三结益。(辛)今初】

    云何修止观门。谓息灭一切戏论境界。是止义。明见因果生灭之相。是观义。初各别修。渐次增长。至于成就。任运双行。

    息灭一切戏论境界者。谓息灭见思戏论。尘沙戏论。无明戏论。见思戏论息。则一切有境界灭。尘沙戏论息。则一切空境界灭。无明戏论息。则一切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境界灭。随顺一心真如门也。明见因果生灭之相者。谓明见无明因生。则十界果生。无明因灭。则十界果灭。尘沙因生。则二乘果生。尘沙因灭。则二乘果灭。见思因生。则六凡果生。见思因灭。则六凡果灭。随顺一心生灭门也。一心二门。本不相离。一心止观。亦无先后。但约初机之人。久随生灭。未达真如。故须先修即观之止。名为奢摩他观。令观生灭即是真如。对治生死涅槃执著。次修即止之观。名为毗钵舍那。令观真如举体生灭。增长善根及与大悲。如此展转互修。渐令增长。若至发心住中。真实止观成就。自然任运双行也。

    【(辛)二各释三。初释止。二释观。三释双行。(壬)初中三。初明修相。二明证相。三劝修。(癸)初又三。初方便。二正修。三拣成不成。(子)今初】

    其修止者。住寂静处。结跏趺坐。端身正意。

    此文虽略。已含二十五前方便。住寂静处。即是阿兰若处。即摄具五缘也。结跏趺坐。必调五事。端身正意。即诃五欲弃五葢行五法也。具如大小止观。须者寻之。

    【(子)二正修】

    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

    此先拣所观之境也。不依气息者。谓一切气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当体不可得故。故不依此以修阿那般那三昧。以阿那般那不可得故。即是摩诃衍也。不依形色者。谓一切形色。分析乃至微尘。皆无所有。故不依此以修九想十想八背舍等诸定。以九想乃至八背舍皆不可得故。皆即摩诃衍也。不依虚空者。谓对色名空。色尚非有。云何有空。故不依此以修空一切处三昧。以空三昧不可得故。即是摩诃衍也。不依地水火风者。谓推析地无坚性。水无湿性。火无热性。风无动性。当体不可得故。故不依此以修胜处一切处等三昧。以胜处一切处等不可得故。即是摩诃衍也。乃至不依见闻觉知者。谓由色声香味触法境界。说有见闻觉知。今推所见所闻等幷非实有。则能见能闻等安得有实。故不依此以修识一切处三昧。以识三昧不可得故。即是摩诃衍也。

    一切分别想念皆除。亦遣除想。

    此次拣能观之心也。前云不依气息乃至不依见闻觉知。即是一切分别想念皆除也。然所谓不依气息等者。直是了达气息乃至见闻觉知本不可得。除此分别气息乃至觉知之想念耳。非谓果有气息乃至觉知。而作意蠲除之也。若有蠲除之想。即是不达诸法本空。或堕外道无想定中。或堕二乘灭尽定中。非是大乘奢摩他观。故云亦遣除想。

    以一切法不生不灭。皆无相故。

    此结明不依诸法。亦无除想之所以也。一切法者。即指气息乃至见闻觉知也。气息本来不生不灭。本来无相。故无可依。亦无可除。乃至见闻觉知。本来不生不灭。本来无相。故无可依。亦无可除也。

    前心依境。次舍于境。

    此结明不依气息一段文义也。

    后念依心。复舍于心。

    此结明一切分别一段文义也。

    以心驰外境。摄住内心。

    此申明前一段文意也。

    后复起心。不取心相。

    此申明后一段文意也。

    以离真如。不可得故。

    此结成修止门者。应观一切妄念无相。体即真如。设离真如。则无气息乃至见闻觉知可得。所以不依气息。乃至见闻觉知。设离真如。亦无除想可得。所以亦遣除想也。原此奢摩他观。初段即摄境归心。明气息形色等。唯是分别想念所见。本非实有。故无可依。次段即观心无相。明此所除分别想念。亦本非有。故名为遣。是则所观能观。二皆无性。故前文云。若知动心即不生灭。即得入于真如门也。此为上根直示观不思议境界之法。若能于此悟入。则一法中自具十乘。以其能觉悟故。即菩提心。以其离沉掉故。即妙止观。以其无法当情。即破法徧。以其了知能观所观皆即真如。即识通塞。以其顺三脱门。即成道品。下云。行住坐卧。一切时修。即成对治。渐次得入真如三昧。即知次位。究竟折伏一切烦恼。即能安忍。信心增长。速成不退。即离法爱也。二正修竟。

    【(子)三拣成不成】

    行住坐卧。于一切时如是修行。恒不断绝。渐次得入真如三昧。究竟折伏一切烦恼。信心增长。速成不退。

    此明依前所说而勤修之。必得成就也。

    若心怀疑惑。诽谤不信。业障所缠。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一疑惑。二诽谤不信。三业障所缠。四我慢。五懈怠。有一于此。即不能入。可不戒哉。初明修相竟。

    【(癸)二明证相二。初正明证相。二辨析魔事。(子)今初】

    复次依此三昧证法界相。知一切如来法身。与一切众生身。平等无二。皆是一相。是故说名一相三昧。若修习此三昧。能生无量三昧。以真如是一切三昧根本处故。

    法界相。即真如体。无相不相之实相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名一相三昧。梁本名一行三昧。约所证名一相。约能证名一行。当知一行即一相也。文殊般若所示一行三昧。正与此同。亦即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亦即法华实相三昧。此是三昧中王。故能生无量三昧也。

    【(子)二辨析魔事二。初示魔事相。二示对治法。(丑)初中三。初明致魔之由。二明魔事之相。三明魔乱之失。(寅)今初】

    或有众生。善根微少。为诸魔外道鬼神惑乱。

    不种善根。则此三昧名字不可得闻。况能修习。能修习此。当知是人必有善根。但善根深厚。则彼魔事无由得发。如日轮当空。必无魑魅。由善根微少。乃致魔乱。所以前文勖令修行五悔也。

    【(寅)二明魔事之相二。初辨形声。二辨起过。(卯)今初】

    或现恶形以怖其心。或示美色以迷其意。或现天形。或菩萨形。乃至佛形。相好庄严。

    此先辨魔所现形也。若行人恐怖习重。多现恶形以怖之。若行人贪爱习重。多现美色以迷之。若行人智慧力弱。多现诸天菩萨佛形以诳之。皆所谓主人若迷。客得其便也。问。修三昧人。得见佛菩萨形。安知不是善根开发感应道交。乃概名之为魔事耶。答。圆觉经云。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良以行人修三昧时。所见境界。若与三昧相应。乃名善相。只此善相。仍不可作圣解。苟不与三昧相应。定属魔事。今修根本真如三昧。既非念佛礼忏求感应时。更不可作感应道交妄解。坐受其惑也。

    或说总持。或说诸度。或复演说诸解脱门。无怨无亲。无因无果。一切诸法。毕竟空寂。本性涅槃。

    此随辨假佛菩萨等所说魔声也。正修三昧之人。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乃至亦遣除想。当知亦幷不依总持。不依诸度。不依诸解脱门。乃至不依本性涅槃。才依本性涅槃。必将拨弃因果。妄计空劫已前。威音那畔。一段乌有先生境界。唤作真如三昧。岂所谓若知动心即不生灭。即得入于真如者耶。初辨形声竟。

    【(卯)二辨起过】

    或复令知过去未来。及他心事。辩才演说。无滞无断。使其贪著名誉利养。

    此下皆明见魔形闻魔声。所起一切过失相也。今先明似善根相。然此修行止者。唯为息灭无始无明。证无漏智。不应希求五通四辩。今未得无漏。先获宿命他心及辩才等。则必堕在名利坑中。如提婆达修得五通。遂造三逆。可为殷鉴矣。

    或数嗔数喜。或多悲多爱。或恒乐昬寐。或久不睡眠。或身婴疹疾。或性不勤策。或卒起精进。即便休废。或情多疑惑。不生信受。或舍本胜行。更修杂业。爱著世事。溺情从好。

    此明杂染不定诸魔相也。或改其所习。令以为奇。或顺其所习。令不能舍。广如佛顶受想二阴中说。

    或令证得外道诸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好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

    此亦似善根相。实是邪定。非出世定也。

    或复劝令受女等色。或令其饮食乍少乍多。或使其形容或好或丑。

    此亦杂染不定诸魔相也。二明魔事之相竟。

    【(寅)三明魔乱之失】

    若为诸见烦恼所乱。即便退失往昔善根。

    两种似善根相。则为诸见所乱。必起烦恼。两种不定杂染。则为烦恼所乱。亦起诸见。幷彼往昔微少善根。亦退失矣。可不哀哉。初示魔事相竟。

    【(丑)二示对治法二。初治邪。二归正。(寅)今初】

    是故宜应审谛观察。当作是念。此皆以我善根微薄。业障厚重。为魔鬼等之所迷惑。如是知已。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如是思惟。刹那即灭。

    对治有三。二是方便。一是正修。二方便者。一是审谛观察。觉知皆是魔事。不生一念迷乱心也。二是自念善根微薄。业障深重。反躬责己。悔过迁善也。一正修者。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心外无法。不离一相三昧也。

    【(寅)二归正】

    远离诸相。入真三昧。心相既离。真相亦尽。

    远离诸相者。以三对治灭魔事也。入真三昧者。依于寻思名义自性差别。发如实智也。心相既离者。得无分别智也。真相亦尽者。触无所得也。具如唯识加行通达二位广明。须者寻之。

    从于定起。见诸烦恼不现行。以三昧力坏其种故。殊胜善品。随顺相续。一切障难。悉皆远离。起大精进。恒无断绝。

    此明善修止者。不唯远离魔事。即能登发心住。入净心地。圆具奢摩他毗钵舍那也。二明证相竟。

    【(癸)三劝修二。初正劝。二明益。(子)今初】

    若不修此三昧行者。无有得入如来种性。以余三昧皆是有相。与外道共。不得值遇佛菩萨故。是故菩萨于此三昧。当勤修习。令成就究竟。

    余三昧者。指依气息形色等诸三昧也。虽六妙门。十六特胜。九想。十想。背舍胜处。一切处等。种种三昧。皆能发无漏慧。证三乘果。然必已发无漏。方不与外道共。若未发无漏。或亦随禅受生。则与外道相去无几。乃至九次第定。前八亦幷与外道共。灭受想定。虽云不共。仍依有顶游观无漏而入。未是全不共也。又虽得灭尽定。若未断尽上地思惑。仍生五不还天。仍与外道同在舍念清净地中。不得值遇诸佛菩萨。是故唯此真如三昧。乃能得入如来种性也。若得此三昧。则所生一切根本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有觉有观等三三昧。乃至观炼熏修一切三昧。一一皆名不共三昧。以达其不可得故。皆是摩诃衍也。如客比丘。宿佛房中。佛入初禅乃至四禅。客皆随入。佛乃更以异相而入初禅。客便茫然不知佛入何定。当知佛前所入。是用共禅。故客能知能入。佛后所入。是不共禅。故客不复知也。又法华三变净土。佛亦仍用背舍胜处及一切处三种三昧。而其神用远非二乘所能测识。皆由不共三昧。融彼共相。令共三昧皆成不共。故云真如三昧。能生无量三昧也。

    【(子)二明益】

    修此三昧。现身即得十种利益。一者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二者不为一切诸魔恶鬼之所恼乱。三者不为一切邪道所惑。四者令诽谤深法重罪业障。皆悉微薄。五者灭一切疑诸恶觉观。六者于如来境界。信得增长。七者远离忧悔。于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远离憍慢。柔和忍辱。常为一切世间所敬。九者设不住定。于一切时一切境中。烦恼种薄终不现起。十者若住于定。不为一切音声等缘之所动乱。

    真如乃是诸佛菩萨平等法身。故修真如三昧。即获平等用熏之益。常为十方诸佛菩萨之所护念。此即总相益也。二者能观妄念无相。自伏爱种。故魔不能乱。三者能观妄念无相。自伏见种。故邪不能惑。四者转谤为信。能观深法。故罪障渐薄。如汤消冰。五者以信除疑。如明破闇。故恶觉观灭。六者了知如来境界。不离心之真如。故信得增长。七者信一切法本性涅槃。故远离忧悔。勇猛不怯。八者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定当作佛。故远离憍慢。柔和忍辱。如常不轻菩萨。始虽被人打骂。终必为人敬信归仰。九者以信解力伏烦恼种。故虽不住定。不起现行。十者知一切音声等缘。皆唯心现。不取不舍。故不能动乱其正定也。初释止竟。

    【(壬)二释观二。初明应修。二明修相。(癸)今初】

    复次若唯修止。心则沉没。或生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宜应兼修于观。云何修耶。

    善修止者。即止是观。不沉不掉。便入真如根本三昧。获十利益。乃至入正定聚。不复退转。何劳更明修观法耶。今为不得意人。心必沉没。或懈怠不乐众善。而堕凡外。或远离大悲。而堕二乘。故复示以应兼修观也。

    【(癸)二明修相三。初四谛观。二弘愿观。三起行观。(子)今初】

    谓当观世间一切诸法生灭不停。以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应观过去法如梦。现在法如电。未来法如云。忽尔而起。应观有身。悉皆不净诸虫秽污。烦恼和杂。

    此先明苦谛观也。一生灭不停是无常行。无常故苦。即是苦行。苦故无我。过去如梦了不可得。现在如电刹那不住。未来如云忽起无所从来。即无我行。诸虫秽污等。即不净行。此四行观。对治凡外一切见爱无不尽也。

    观诸凡愚所见诸法。于无物中。妄计为有。

    此即集谛观也。妄计即惑。惑即集谛。此观正治凡外贪著三有。兼治愚法声闻妄生恐怖。

    观察一切从缘生法。皆如幻等。毕竟无实。观第一义谛。非心所行。不可譬喻。不可言说。

    此即灭谛观也。缘生如幻。则即事而真。真非事外。故非心所行。不可譬喻言说。正治凡外非灭计灭。兼治二乘舍有觅空。权位菩萨弃边取中。

    观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皆因无明熏习力故。受于无量身心大苦。现在未来。亦复如是。无边无限。难出难度。常在其中。不能觉察。甚为可愍。

    此即道谛观也。若能觉察无明因果。便是出要度脱之道。愍物迷此。即为下文弘愿观本。正治凡外不知出要。兼治二乘不起大悲。初四谛观竟。

    【(子)二弘愿观】

    如是观已。生决定智。起广大悲。发大勇猛。立大誓愿。

    此总明依四谛境。发四弘誓。上求佛道。名决定智。下化众生。名广大悲。弘能任重。名大勇猛。毅能道远。名大誓愿也。

    愿令我心离诸颠倒。断诸分别。

    此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也。自未度脱。欲度他人。无有是处。故首明之。其实四弘在一心中。非有先后。

    亲近一切诸佛菩萨。顶礼供养。恭敬赞叹。听闻正法。如说修行。尽未来际。无有休息。

    此即法门无量誓愿学也。不离颠倒分别。则不能亲诸佛菩萨。不勤供养听法。不能修无量度生法门。是故四弘宛转相成。

    以无量方便。拔济一切苦海众生。

    此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

    令住涅槃第一义乐。

    此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也。同一切众生皆成佛道。非愿独成佛故。二弘愿观竟。

    【(子)三起行观】

    作是愿已。于一切时。随己堪能。修行自利利他之行。行住坐卧。常勤观察。应作不应作。是名修观。

    此即以行填愿也。自他本自不二。由于颠倒分别。妄见有殊。今既随顺真如法性。依四谛观而发四弘。故于一切时中。随己堪能。或修自利之行。能为众生作增上缘。即是利他。或修利他之行。能破自心颠倒烦恼。即是自利。乃至一行一住一坐一卧。苟可自利利他则应作之。苟不可以自利利他则不应作。设使自虽有益。能令人损。或虽有益他人。自堕名利。皆亦不应作也。发菩提心者。最宜勤加观察。二释观竟。

    【(壬)三释双行】

    复次若唯修观。则心不止息。多生疑惑。不随顺第一义谛。不出生无分别智。是故止观应幷修行。

    善修观者。即观是止。念念与菩提心相应。便契第一义谛不思议境。此观便是无分别智。今为不得意人。散心缘四谛境。虽发弘愿不知四谛。秖是一心。多生疑惑。故于本来无二法中。巧示双行方便。

    谓虽念一切法皆无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灭。自性涅槃。而亦即见因缘和合。善恶业报。不失不坏。

    此示即止而观也。念一切法自性涅槃。一心真如门也。止也。即见因缘业报不失不坏。一心生灭门也。观也。秖于不生不灭性中。妄有因缘生灭。则四谛皆唯一心明矣。以世间因果即苦集。出世因果。即道灭。十界差别。皆是心生灭门。皆依真如门故。

    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见一切诸法无生无性乃至涅槃。

    此示即观而止也。既依真如而有生灭。则知生灭诸法同一真如。别无自性矣。二各释竟。

    【(辛)三结益】

    修行止者。对治凡夫乐著生死。亦治二乘执著生死而生怖畏。修行观者。对治凡夫不修善根。亦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小心过。是故止观互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必不能得无上菩提。

    观生灭即真如。名止。生死本空。何可乐著。生死无性。何须怖畏。观真如即生灭。名观。因果宛然。安得不勤修善。同体在迷。安得不普济度。葢一心二门。本不相离。故一心止观。决不可偏修也。为成无上菩提。所以二行作一门说。初正示修习信心竟。

    【(丙)二更示胜异方便二。初泛明念佛除障。二的指求生极乐。(丁)今初】

    复次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热。风雨不时。饥馑等苦。或见不善可畏众生。三毒所缠。邪见颠倒弃背善道。习行恶法。菩萨在中心生怯弱。恐不可值遇诸佛菩萨。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生疑欲退者。应作是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皆得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作是念已。发大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以生如是决定心故。于此命终。必得往生余佛刹中。见佛菩萨。信心成就。永离恶趣。

    初学菩萨。已解一心真如生灭二门而修信行。但止观力微。境缘粗恶。未入正定聚中。不能保其无退。故更示此胜异方便。令仗自心中之他佛。度脱佛心中之自身也。须知前止观门。名念自佛三昧。今示念佛菩萨。即念他佛三昧。以念佛及菩萨。不生妄想分别。即是止行。了知诸佛菩萨有大神通巧便。能救拔我及诸众生。即是观行。所以修止观时。设见佛菩萨形。知是魔事不生取著。今念佛菩萨时。设更别商止观。大似骑牛觅牛矣。然正念佛菩萨时。或得见佛菩萨。即应了知。唯心所现。万勿取著。勿生喜动。勿向人说。如远公生平三见圣相。不语一人。此为要诀。唯至临终见佛菩萨。方是感应道交。定非魔事。不必致疑。以佛菩萨得大神通。决定护念有缘念佛众生。不失时故。言发大誓愿者。为度众生求生净土。非为自身独出生死。有此菩提弘愿。方是往生正因。不然。纵令念佛菩萨。与佛菩萨气分不相契合。不能生净土也。

    【(丁)二的指求生极乐】

    如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愿生。决定得生。常见彼佛。信心增长。永不退转。于彼闻法。观佛法身。渐次修行。得入正位。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多指归极乐者。略有四意。一者阿弥陀佛。与此土人最有缘故。乃至穷村僻坞。若男若女。若长若幼。若智若愚。无不知称阿弥陀佛名者。二者法藏比丘愿力胜故。诸佛果德虽实平等。因中愿力任运摄生。无差别中有差别故。三者令人系念得专心故。若不专叹。则众生既欲生西。又欲生东。心无一定。净业难成。所以十方诸佛。同出广长舌相。赞此一门。令人专忆。四者阿弥陀佛。即法界藏身。极乐世界。即莲华藏海。故见一佛。即为见无量佛。生一土。即为生无量土。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为一切佛所护念。以法身不二故。生佛不二故。能念所念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因该果彻。更无二故。余如净土经论广明。不能备述也。四修信分竟。

    【(乙)五利益分四。初总劝闻思修。二别示闻思修功德。三诫诽谤获大罪。四结示大乘功能。(丙)今初】

    云何利益分。如是大乘秘密句义。今已略说。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广大法中。生净信觉解心。入大乘道无有障碍(者)。于此略论。当勤听受。思惟修习。当知是人。决定速成一切种智。

    净信觉解心者。若约圆妙绝待言之。则信即解。解即信。如来名世间解。亦可名究竟信也。今约初机言之。有信无解。能长烦恼。有解无信。能长邪见。故幷举净信觉解两心。以为入大乘道之正辙也。听受者闻慧也。思惟者思慧也。修习者修慧也。三慧资无漏种。令起现行。故能速成一切种智。

    【(丙)二别示闻思修功德】

    若闻此法不生惊怖。当知此人。定绍佛种。速得授记。

    此别示闻慧功德也。

    假使有人。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令住十善道。不如于须臾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无量无边。

    此别示思慧功德也。一是世间善法。一世出世上上善法故。

    若一日一夜如说修行。所生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阿僧祇劫。说不能尽。以真如功德无边际故。修行功德亦复无边。

    此别示修慧功德也。修能显性。所以功德与法性等。不可尽说也。二别示闻思修功德竟。

    【(丙)三诫诽谤获大罪】

    若于此法生诽谤者。获无量罪。于阿僧祇劫。受大苦恼。是故于此应决定信。勿生诽谤。自害害他。断三宝种。

    由有自心一体三宝。方有世间一切三宝。若谤此法。即是断三宝种。罪报之大。甚于五逆十恶也。

    【(丙)四结示大乘功德】

    一切诸佛。依此修行成无上智。一切菩萨。由此证得如来法身。过去菩萨。依此得成大乘净信。现在今成。未来当成。是故欲成自利利他殊胜行者。当于此论勤加修学。

    此正所谓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也。三世菩萨。非此不成大乘净信。故劝欲成二利行者。必当勤修学也。此四段文。即顺四悉檀说。可准思之。二正说五分竟。

    【(甲)三结施回向】

    我今已解释。甚深广大义。功德施群生。令见真如法。

    初二句结前所说。第三句以此功德普施群生。第四句回向真如实际。同成究竟大菩提也。

    原跋

    大乘起信论者。佛祖传心之正印。法性法相之总持也。如来昔以大乘阿毗昙。付与弥勒。摩诃般若。付与文殊。般若破执有而显妙有。毗昙破恶空而显真空。一音所宣。曾无异旨。佛灭五百年后。异见滋生。马鸣大士。应佛悬记。重兴正法。始则示为计我外道。后乃广显二空妙宗。作无我大师子吼。破凡外二乘偏执。宗百洛叉大乘经典。造此略论。申畅一心二门。即生灭而显真如。收般若真空不空之妙旨。即真如而辨生灭。阐毗昙幻有不有之玄诠。厥后龙树依般若而造中论。还以空义成一切法。护法依毗昙而解唯识。还以幻有显二种空。故知马鸣龙树护法三大菩萨。同契佛心。曾无稍异。奈何以文解义。泥名相而昧旨归。伐异党同。竖门庭而坚斗诤。谬谈圣旨。错解真乘。千百年来。竟同长夜。哀哉末叶。诚可痛心。旭以业障深缠。未登正位。夙因微善。游刃圆宗。客岁尽散学人。志图修证。今春偶遇戒子。邀入新安。顷从汤泉白岳还寓歙浦回龙。窃为二三子商究楞伽。复以余力。再解兹论。最喜此地枯寂。不异桃源。兼爱主人率真。绝无世态。食粟米饭。啖豆腐滓。仅十一日。草疏遂成。是役也。上藉诸佛菩萨马鸣大师加被之力。所以略无疑滞。又赖允持循公法主外护。故无他缘所侵。至于性相关头。种种问辩。则戒子坚密时公之启予者多矣。是月二十有八日阁笔故跋。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六(终)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5_55360/76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