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沙门智旭述
(己)二转释无性即识性二。初设难举颂。二以论释成。(庚)今初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庚)二以论释成二。初正释颂文。二结示劝信。(辛)初中二。初释三无性。二释识实性。(壬)初释三无性。即前两颂。
论曰。即依此前所说三性。立彼后说三种无性。谓即(是一)相(无性。二)生(无性。三)胜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者。)非(谓)性全无(也。颂中)说密意(之)言。显非(究竟)了义。谓后(依圆)二性。虽体非无。而有愚夫。于彼增益妄执实有我法自性。此(托依圆所起我法二执。)即名为徧计所执。为除此执。故佛世尊于(依圆之)有。及(徧计之)无。总说无性。(不过为遣执耳。问曰。)云何依此(三性)而立彼三(无性。答曰。)谓依此初徧计所执。立相无性。由此(徧计所执)体相。毕竟非有。如空华故。依次依他。立生无性。此(依他起。但)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所以)假说无性。非(依他起。体)性全无。依后圆成实立胜义无性。谓即胜义。由远离前徧计所执我法性故。假说无性。非(谓胜义。体)性全无。如太虚空。虽徧众色。而是众色无性所显。虽依他起(性。但是世俗。)非胜义故。亦得说为胜义无性。而(恐第三)滥(同)第二。故此不说。
如太虚空。喻胜义也。众色。喻依他也。有众色处。未尝无空。可喻真如徧一切法。无所不在。众色无处。太虚乃显。可喻真如。远离徧计所执我法。然胜义无性之名。亦可以名第二依他起性。以依他起。但世俗有。非胜义故。然若说此义。则恐第三反滥第二。是故第二但名为生无性。第三乃名胜义无性。显此圆成实性。但是远离徧计所执我法二性。假说胜义无性。其实真如徧在依他起处。而依他无性。性即真如。譬如众色无性。性即太空。非色灭空。空非色外。故般若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乃圆成与依他非异非不异之义。只为众生一向执异。故但言不异以遮情计。亦非更执定不异也。此借虚空以喻胜义。借众色以喻依他。故作此说。若约法直说者。则对色显空。对空显色。色空皆属依他起摄。色空无性。妄则俱妄。真则诸真。是则非色非空。而空而色。名圆成实。亦名胜义无性。故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等也。学者。须以大乘止观三性三无性义参之。必有恍然得悟者矣。
(壬)二释识实性。即后一颂。
此性即是诸法胜义。是一切法胜义谛故。然胜义谛。略有四种。一世间胜义。谓蕴处界等。(不同外道所执我法。)二道理胜义。谓苦等四谛。(世出世因果。真实不虚谬。)三证得胜义。谓二空真如。(约能证之智言。)四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约所证之理言。)此(颂)中(所言)胜义。(乃)依最后(胜义胜义而)说。(以)是最胜道(品)所行(证之)义故。为简前三(胜义。)故作是说。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然不虚妄义。(颂中)亦(之一)言。显此(胜义。)复有多名。谓名法界。及实际等。如余论中。随义广释。
一切位者。圣凡因果世出世间诸分位也。由真如不变随缘。故云于一切位。由真如随缘不变。故一切位常如其性。湛然。即如字之义。不虚妄。即真字之义。所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处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净。如水与冰。同一湿性。岂凝然死定之谓哉。
此性即是唯识实性。谓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虚妄。谓(依他起上)徧计所执。二者真实。谓(依他所显)圆成实性。为简虚妄。说实性言。复有二性。一者世俗。谓依他起。二者胜义。谓圆成实。为简世俗。故说实性。
初一番。即约依他辨二性。如绳上无蛇。但有麻也。次一番。即约真俗辨二性。如冰水虽殊。湿性无异也。故佛性论云。二性不可灭。一性可得灭。何以故。分别性本来是无。故不可灭。真实性本来是真。故不可灭。依他性虽有不真实。是故可灭。即是此中遣相证性之义。初正释颂文竟。
(辛)二结示劝信
三颂总显诸契经中说无性言。非极了义。诸有智者。不应依之(而)总拨诸法都无自性(也。)
已上大科。第二广明识相。显前颂意竟。
(乙)三明修行位次二。初略标五位。二广释颂文。(丙)初中二。初问。二答。(丁)今初
如是(前来)所成唯识相性。谁(等之人。)于几位(次。)如何悟入。
谓前有二十四颂。成立唯识之相。第二十五一颂。成立唯识之性。相成则遣虚存实。舍滥留纯。摄末归本。隐劣显胜之义俱立。性成。则遣相证性之义亦立。此领前也。一问谁人悟入。二问有几位次。三问如何悟入。此启后也。
(丁)二答
谓具大乘二种性者。略于五位。渐次悟入。
此标答也。大乘二种性者。答上谁人之问。略于五位。答上几位之问。渐次悟入。答上如何悟入之问。
何谓大乘二种种性。一(者)本性(中。法尔成就)住(此菩萨)种(子)性(类差别。不由今有。)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者熏)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谓所成等熏习所成。要具大乘此二种性。方能渐次悟入唯识。
此下皆释答也。法界等流法。谓如来证法界已。从后得智流出语言文字。能诠法界妙理之法也。闻而思。思而修。熏成种子。名为习所成性。若但有本性大乘种子。而无熏习所成大乘种子。则不能令其展转增盛。以至成熟。若元无本性大乘种子。纵令熏习亦不成种。现见有人。未闻教时。浑若不知。既闻教已。便速开悟者。是有本性种子。亦有熏习种子故也。复见有人。未闻教时。茫然不知。既闻教已。虽不顿悟。深生渴仰者。但有本性种子。未有熏习种子故也。复见有人。未闻教时。茫然不知。既闻教已。与不闻同。绝不(冫食)采。都无信乐者。原无熏习种子。又无本性种子故也。然依瑜伽师地论等。则一切众生。定有五性差别。若依法王经。如来藏经等。则一切众生。定无五性差别。当知皆是悉檀益物。随机异说。若依圆觉了义。楞伽心宗。则五性差别。历然不乱。而仍一一无性。若遇如来。根无大小。皆能成佛。今谓五性若是定无。则如来不应为实施权。说三乘教。五性若是定别。则如来不应开权显实。说唯一乘。若于法华。三草。二木。一地。一雨之喻。深思细绎。则经论异说。互相影略。妙旨冷然。盖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凡有心者。皆得作佛。此唯识性也。五性差别。种现不同。此唯识相也。相之与性。不一不异。是故以相局性。则性随相局。以性融相。则相随性融。性随相局。不可即与之言其融。所以如来有随性巧说。亦名随他意语。亦名为权。相随性融。不可终使之执其局。所以如来有随智妙说。亦名随自意语。亦名为实。儒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语上。应病与药。权实并设。病去药忘。权实俱泯。此可意知。不可言尽。今成唯识教。以别接通。以通含别。亦兼含圆。唯其带通方便。故须立五性差别。唯其正诠别理。故云断十重障。证十真如。唯其兼含圆理。故云真如。与一切法。非异非不异。又云。若执唯识真实有者。亦是法执。又云。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乃至举一烦恼心所。亦能徧缘有漏无漏事境名境等也。
何谓悟入唯识(之)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
三乘皆有五位。而二乘但悟我空。不达法空。故唯大乘五位。乃能悟入唯识相性也。资粮顺解脱等。下文自释。
云何渐次悟入唯识。谓诸菩萨于识相性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在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引发真见。在通达位。如实通达。修习位中。如所见理。数数修习。伏断余障。至究竟位。出障圆明。能尽未来。化有情类。复令悟入唯识相性。
由闻唯识相性而生信解。乃发无上大菩提心。发此大心。即名菩萨。从此炽然修集菩提资粮。资粮渐积。信解益深。即是观行相似二位也。以定慧力加行决择。伏除二取而引真见。即相似后心也。信解之时。先信解相。随信解性通达位中。先通达性。随通达相。既通达已。即以所见真俗妙理。数数修习。净除习气。皆即分证位也。习气尽时。出障圆明。即究竟位也。约性则始终平等。约修则五位不同。然此五位。义兼通别。亦复含圆。若三藏菩萨。因位无断惑义。非此所摄。若干慧名资粮。性地名加行。见地名通达。薄地以上名修习。佛地名究竟者。通教位也。若十信。十住。十行。十向。名资粮。十向后心名加行。初欢喜地名通达。十地等觉名修习。妙觉名究竟者。别教位也。若五品十信名资粮。十信后心名加行。初发心住名通达。住行向地等觉皆名修习。妙觉名究竟者。圆教位也。今资粮位中。不立住行向名。故非纯约别教。修习位中。具列欢喜地等十名。故非纯约通教。又欢喜地。顿断分别我法二执。若唯别教。不应到此方断我执。若唯通教。不应能破法执无明。故知是通含别。别接通也。然设非圆教妙觉。胡能究尽明了唯识相性。尽未来时。化度含识。故云亦复含圆。初略标五位竟。
(丙)二广释颂文五。初释资粮位。(至)五释究竟位。(丁)初中二。初举颂。二论释。(戊)今初
初资粮位。其相云何。颂曰。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然)于二取随眠。犹未能(永)伏灭。
(戊)二论释三。初正释颂文。二明地所摄。三明修行相。(己)初中二。初释前二句明位。二释后二句明惑。(庚)今初
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加行位中)顺决择识。(然已专志)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习种种胜资粮故。(名资粮位。又复以其)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解脱分。
此明发心以后。加行以前。皆名为资粮位。即住行向三贤位也。缘于唯识真胜义性。观察法空。故称为深。能以三事练磨其心。誓无退转。故称为固。徧欲度脱法界有情。不单自利。故称为大。菩提。此翻为觉。一切众生。长夜在迷。返迷归悟。皆可名觉。故有发声闻菩提心者。有发缘觉菩提心者。皆名发心。今云。深固大菩提心。大简声闻缘觉。固简藏教事度。深简通教界内无生也。顺决择识解在下文。胜资粮者。即是福智二事。亦如下释。解脱者。无上涅槃。分者。因义。亦支义也。
(庚)二释后二句明惑二。初略释。二广释。(辛)今初
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犹)未能了(知)能(取)所取(其性本)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故于二取所引(之)随眠。犹未有能伏灭功力。令彼(随眠)不起二取(之)现行。
四胜力者。一因力。谓发大心。二缘力。谓亲近善友。三作意力。谓勤求无上菩提。四资粮力。谓修习福智也。多住外门者。理观名内。事相名外。虽亦修习理观。而理观力微。未能称理修行六度。故多依事相也。
(辛)二广释二。初释二取随眠。二释未能伏灭。(壬)初中二。初正释颂义。二转释二障。(癸)今初
此(颂中)二取(之)言。(乃)显(执彼)二取(之)取。(谓)执取(有)能取(之见分)所取(之相分)性。(而不达无性)故。(此)二取(之)习气。名彼随眠。(以其)随逐有情。眠伏(于)藏识(故。又)或随增过(失。)故名随眠。(当知)即是所知烦恼(二)障种(子。)
心王心所。由现缘力。变似能取所取相现。本是依他起性。非有实我实法。愚者不达。遂执取之。执为实我。成烦恼障。执为实法。成所知障。由执取彼二取现行。复熏成彼二取种子。随逐有情。眠伏藏识。展转增过。无由出离。故名此烦恼所知二障种子为二取随眠也。
(癸)二转释二障二。初正释。二结判。(子)初中二。初释烦恼障。二释所知障。(丑)今初
烦恼障者。谓执(取彼)徧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乱)恼(害)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
萨迦耶。此云积聚。实我萨迦耶见。谓执积聚为实我也。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皆此我见所摄。由此我见为本。方起根随烦恼。故名上首。言百二十八者。迷于欲界四谛。各具十惑。共有四十。色无色界。但各除嗔。各三十六。通前一百十二根本烦恼。唯见所断。欲界任运贪嗔痴慢身见边见。为六。色无色界除嗔。各五。共有十六根本烦恼。是修所断。二断合论。故有一百二十八也。诸随烦恼。或彼等流。或彼分位。头绪多端。故不列数。
(丑)二释所知障六。初正释所知。二分对诸识。三对三性心。四二障辨异。五对四无记。六问答释妨。(寅)今初
所知障者。谓执(取彼)徧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于)所知(有为无为)境(之)无颠倒性。能障(四智)菩提。名(为)所知(之)障。
实法萨迦耶见。谓执积聚为实法也。妄执色不相应及无为法。离心心所。别有自性。皆此法见所摄。由此法见。复起疑痴贪恚慢等及诸随惑。不达所知真如无颠倒理。名所知障。当知前烦恼障。谓烦恼即障。乃持业释。今所知障。谓所知之障。乃依主释也。
(寅)二分对诸识
此所知障。决定不与异熟识俱。彼(异熟识极)微(细)劣(弱)故。(又)不与无明慧相应故。(又所知障。要须)法空智品与俱起故。(当知)七转识内。随其所应或少或多。如烦恼说。眼等五识。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故。法见(法)疑(及法慢)等。定不相应。余(法贪法嗔法痴。)由意(识)力。皆容引起。
法空智品。与俱起者。由有所治。乃有能治。唯六七二识。能起法空智品。故唯六七二识。实有所知障也。第七但有四障。谓法痴。法见。法慢。法爱。故名或少。第六具有六障。谓加法恚。法疑。故名或多。眼等五识。虽容有法贪。法恚。法痴。但是第六之所引生。非能自起。故必第六入法空观。乃能治灭。亦非能自治也。
(寅)三对三性心
此(所知)障。但与不善无记二心相应。论说无明。唯通不善无记性故。痴(与)无痴等(善心。)不相应故。
(寅)四二障辨异
烦恼障中。此(所知)障必有。彼(烦恼障。)定用此(所知障)为所依故。体虽(同是见疑无明等)无异。而(执我执法作)用有别。故二随眠。随圣道(之)用。有胜有劣。(而)断惑(有)前(有)后。
由迷法故。方起我执。如迷杌。方谓是鬼。迷绳。方谓是蛇。故烦恼障。必以所知障为依也。法空观道用胜。能断二障。生空观道用劣。但断烦恼。
(寅)五对四无记
此(所知障。)于(四种)无覆无记性中。(唯)是(异熟无记中之)异熟生(摄。)非余三种。彼威仪等。势用薄弱。非(能)覆(于)所知(之理。而)障菩提(智)故。(然)此名(之为)无覆(者。但是)望二乘说。若望菩萨。亦是有覆。
威仪。工巧。变化。皆不覆障菩提。此既覆障菩提。应名有覆无记。但不覆障二乘所证生空涅槃。故名无覆耳。
(寅)六问答释妨
(问曰。)若所知障。有见疑等。如何此种。契经(但)说(名)为无明住地。(答曰。)无明(力)增(盛)故。(所以)总名无明。非无见等。(例)如(于)烦恼(障)种。立见一处。(及)欲(爱)色(爱)有爱。(共成)四住地名。岂彼(烦恼。但是见爱二种。)更无慢无明等。
初正释竟。
(子)二结判
如是二障。(若从)分别起者。见所断摄。(若是)任运起者。修所断摄。二乘但能断烦恼障。菩萨(则二障)俱断。(然欲)永断二(障)种(子。)唯(地上)圣道能(之。若)伏二(障)现行。(亦)通(地前)有漏道(也。)
初释二取随眠竟。
(壬)二释未能伏灭
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
粗现行。指分别所起。细现行。指任运所起。二随眠。指分别俱生二障种子也。初正释颂文竟。
(己)二明地所摄
此位未证唯识真如。依胜解力。修诸胜行。应知亦是解行地摄。
唯识实性。亦即真如。登欢喜地。乃能分证。然依深信发起胜解。决定了知万法唯识。以此胜解导诸胜行。故与后加行位。同名为解行地。即别三贤及圆十信。而不立信住行向之名。亦不明先断见思之义。故是带通明别也。
(己)三明修行相二。初正释行相。二明退不退。(庚)今初
所修胜行。其相云何。略有二种。谓福及智。诸胜行中慧为性者。皆名为智。余名为福。且依六种波罗密多。通相皆二。别相前五说为福德。第六智慧。或复前三。唯福德摄。后一唯智。余通二种。复有二种(胜行。)谓利自他。所修胜行。随意乐力。一切皆通自他利行。依别相说。六到彼岸菩提分等。自利行摄。四种摄事。四无量等。一切皆是利他行摄。如是等行。差别无边。皆是此中所修胜行。
六波罗蜜。即六到彼岸。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菩提分。即三十七品。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也。四种摄事。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也。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四三昧也。
(庚)二明退不退
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所证修。勇猛不退。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已证大菩提者。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三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练磨自心。勇猛不退。由斯三事。练磨其心。坚固炽然。修诸胜行。
一菩提广大屈。引他况己练。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三转依难证屈。引粗况妙练也。更或惧此娑婆不常值佛。魔境粗强。恐堕险难者。以此深固大菩提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则千稳百当。万无一失矣。愿我同志。皆痛勉之。初释资粮位竟。
(丁)二释加位行二。初举颂。二论释。(戊)今初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颂曰。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戊)二论释二。初正释颂文。二别申余义。(己)初中三。初结前标列。二出体释名。三结属颂文。(庚)今初
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决择分。(以能)顺趣真实决择分故。(以其)近见道故。(所以)立加行名。非(谓)前资粮(位。总)无加行(之)义。
真实决择。指真见道出世慧也。今能顺趣此慧。故名顺决择分。然资粮加行。名别义通。以前位中。亦有加行之义。今此位中。亦具资粮之义。但加行约近立名。资粮约远立名耳。
(庚)二出体释名三。初出所依体。二别释四名。三总结行相。(辛)今初
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智(之)初(位)后位(而)立。四寻思者。(谓)寻思(能诠之)名。(寻思所诠之)义。(寻思名义)自性。(寻思名义)差别。(皆是)假有实无。(若能)如实徧知。此四离识(非有。)及(知能取之)识。(亦复)非有。(即转)名如实智。名义相异。故别寻求。(名义)二(种之自性差别)二相同。故合思察。
(辛)二别释四名四。初释暖。二释顶。三释忍。四释世第一。(壬)今初
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初获慧日前行相故。(所以)立明得(定之)名。即此所获道火前相。故亦名暖。
明得定者。止也。下寻思者。观也。寻思初位。故名为下。名无得物之功。故名但是假有。物无当名之实。故义但是假有。名义自性既非实有。则名义差别。亦岂实有。皆是随心变现施设而已。以此寻思。历观蕴处界等。若名。若义。若自性。若差别。皆不可得。即是慧日道火前相。能破众生长夜迷闇执著。
(壬)二释顶
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故名明增。寻思位极。故复名顶。
寻思后位。故名为上。数数修习所取实不可得之观。令其增盛。如登山顶。周观无碍也。
(壬)三释忍
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但是)相待立故。印顺忍时。总立为忍。印前(所取空。)顺后(能取空。)立印顺名。忍(印取)境(之)识(亦)空。故亦名忍。
印前所取空。顺后能取空。名印顺定。亦即止也。下如实习。亦即观也。如实智之初位。故名为下。此忍自有三位差别。印前。即下忍。顺后。即中忍。忍识亦空。即上忍。大乘止观云。强观诸法唯是心相。虚状无实。复当观此能观之心。亦无实念。正同此中四加行观。
(壬)四释世第一
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双)印(能所)二取(皆)空。立世第一法。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故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
如实智之后位。故名为上。前忍位中。下忍印所取空。中忍顺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今乃二空双印。必入真见道也。二别释四名竟。
(辛)三总结行相
如是暖顶。依(于)能取(之)识。观所取(之境本)空。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转位。于能取识。(亦)如境(之)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空相。
此唯识观之行相。入真见道之司南也。千经万论。从无二辙。不向此处闻思修证。终无通达之期矣。二出体释名竟。
(庚)三结属颂文二。初属颂。二引证。(辛)今初
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说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彼(空有二)相(悉皆)灭已。方实安住。
空有二相未除者。暖位顶位。依识观所取空。则境空识有。下忍印成境空。上忍印成识空。世第一位双印二空。则亦皆带空相。故未得全除也。问曰。上根之人。直达空有。皆不可得。当下安住唯识真胜义性。何须如此次第修习。答曰。汝今空有皆不可得六字。便是所取之名。妄谓我能直达。便是能取之识。暖位止观。尚未梦见。而言安住唯识胜义。梦语刀刀。此之谓也。汝若实证唯识性者。必应顿了唯识之相。如六祖虽不识字。然于性相宗旨。无不通达。观彼转识成智八句偈义。何等透彻。乃至法华涅槃诸经。一入耳根。便达奥义。岂似今人妄称悟道。仍于教法粗疏卤莽者哉。
(辛)二引证
依如是义。故有颂言。菩萨于定位。观(似法似义之)影(像)唯是心(变。)义想既(已)灭除。审观唯(是)自想。如是住内心。(了)知所取(之义)非有。次(知)能取(之心)亦无。后触无所得。
初二句。颂暖位。次二句。颂顶位。又二句。颂下忍中忍位。第七句。颂上忍位。合此三句。即颂世第一位。第八句。颂见道位也。如是住内心者。谓能摄内心住于无义也。触者。证也。无所得者。真如也。初正释颂文竟。
(己)二别申余义三。初伏惑义别。二所观二谛。三所依界地。(庚)今初
此加行位。未遣(空有二)相(之)缚。于粗重缚。亦未能断。唯能伏除分别。(二障之现行)二取。(以分别二障。正)违(于)见道故。(其)于俱生(二障之现起)者。及二随眠。有漏观心有所得故。有分别故。未全伏除。全未能灭。
粗重缚者。分别二障种子也。分别二取。正违见道。故伏除之。以入见道。既见道已。彼种即断。现起俱生二障。但少分除。故云未全伏除。俱生二障种子。全然未断。故云全未能灭。此种分别烦恼障种未断。即约通教性地八人地言。分别所知障种未断。即约别教十回向言。故是以通含别。
(庚)二所观二谛
此位菩萨。于安立谛。非安立谛。俱学观察。为引当来二种见故。及伏分别二障种故。非安立谛。是正所观。非如二乘。唯观安立。
安立谛者。于苦等诸法中。安立苦等四谛理也。非安立谛者。三无性所显。二空真如。此谛通一切法。无有差别。故名为非安立。离颠倒。无变易。故名为谛。学观非安立谛。引真见道。学观安立谛。引相见道。学观非安立谛。伏分别所知障种。学观安立谛。伏分别烦恼障种。但观安立谛者。通性地也。俱观二谛者。通含别也。正观非安立谛者。别十向也。别向或亦观安立谛。须约界外四谛言之。变易生死为苦谛。根本无明及无漏有为名集谛。性净涅槃无依无住名灭谛。中道正智无作道品名道谛也。
(庚)三所依界地
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初二三)静虑而依第四(静虑。)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以)余(界趣中)慧(心及)厌(离)心。非殊胜故。此位亦是解行地摄。未证唯识真胜义故。
欲界善趣。指天人阿修罗也。然修罗方嗔。诸天正乐。唯人道为尤能耳。以善趣身。得根本第四禅定。于四禅中。双印二空。乃能引真见道。触证非安立谛。若在恶趣。则有厌而无胜慧。若在色天。则有慧而无胜厌。若在无色天中。则慧厌俱无。故皆不能成此善根。二释加行位竟。
(丁)三释通达位二。初举颂。二论释。(戊)今初
次通达位。其相云何。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戊)二论释二。初略释。二广释。(己)初中二。初总释颂文。二别解本智。(庚)今初
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以)能所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
无智外之如。为智所证。无如外之智。能证于如。故曰平等平等。俱离能所二取之相。不同有所得心分别戏论所现相也。
(庚)二别解本智。有三家解。初二义非。第三义正。
有义。此智(相见)二分俱无。说无所取能取相故。○有义。此智相见(二分)俱有。带彼(真如)相起。(方)名(为)缘彼故。若无彼(真如)相。(而可)名缘彼(真如)者。应(缘)色等智。(虽无声等相。亦可)名声等智。若无见分。应不能缘。宁可说为缘真如智。勿真如性(不是见分。)亦名能缘。故应许此(智。)定有见分。
此智。即无所得之根本智也。初谓相见俱无。次谓相见俱有。并如文可知。
有义。此智见(分是)有。相(分是)无。说(真如)无相(可)取。(正智)不取(于)相故。虽有见分。而无(随念计度)分别。(故颂中)说非能取。非(谓见分之)取全无(也。)虽无相分。而可说此(根本实智挟)带(真)如(体)相(俱)起。(以此智)不离(于真)如故。(喻)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乃是亲证。)不(是)变(相)而缘。此(真如智。决)亦应尔。(以)变(相)而缘者。便非亲证。如后得智。应有分别。故应许此(根本实智。)有见无相。
此第三正义也。虽有见分下。释难。谓有难曰。既有见分。何故颂中说非能取。答释可知。虽无相分下。释疑。谓有疑曰。若无相分。则应无所缘缘。若无所缘。何得独有能缘。释曰。此是挟带。不是变带。挟带体相。是所缘缘。不变相状。故非相分。如自证分。亦以见分为所缘缘。而非变带。不名相分。若变真如相分而缘。即是后得有分别智。非此根本无分别智矣。初略释竟。
(己)二广释二。初释位名。二释见道。(庚)今初
加行无间。此(无分别)智生时。体(达)会(合)真如(理性。)名通达位。(以此位最)初照(真)理故。(所以)亦名见道。
(庚)二释见道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结益。(辛)今初
然此见道。略说有二。
(辛)二别释二。初释二见道。二摄六现观。(壬)初中二。初释二道义。二简二道别。(癸)初又二。初释真见道。二释相见道。(子)今初
一真见道。谓即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虽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总说一心。有义。此中二空二障。渐证渐断。以有浅深粗细异故。有义。此中二空二障。顿证顿断。由意乐力有堪能故。
相等故者。谓始终唯观非安立谛。不同二乘所观上下八谛诸行相也。渐顿二义。顿义为正。初言渐者。生空理浅故先证。法空理深故后证。烦恼障粗故先断。所知障细故后断。次言顿者。由大菩提意乐。有堪能力故也。
(子)二释相见道二。初正释相见道。二结示唯假立。(丑)初中二。初标。二释。(寅)今初
二相见道。此复有二。
(寅)二释为二。初释观非安立谛三品心。二释缘安立谛十六心。(卯)今初
一观非安立谛。有(下中上)三品心。一(者缘)内(身为境而)遣有情假缘(之)智。能除輭品分别随眠。二(者缘)内(法为境而)遣诸法假缘(之)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三(者)徧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之)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前二名法智。各别缘故。第三名类智。总合缘故。(此乃效)法真见道(中)二空见分自所断障无间解脱别总建立。名相见道。
非安立谛。即真如也。假缘。谓无体假说之缘也。輭品即下品。乃单约我执言之。中品。则单约法执。一切。则双约二执也。类智者。即前二智流类。盖效无间道别断二障。建立前二。效解脱道总断二障。建立第三。即是后得有分别智。故名相见道也。
有义。此三是真见道。以相见道缘四谛故。有义。此三是相见道。以真见道。不别缘故。
判此三智。自有二义。后义为正也。
(卯)二释缘安立谛十六心又三。初复标二种。二别释二种。三结为九心。(辰)今初
二缘安立谛。有十六心。此复有二。
(辰)二别释二种又二。初依所取能取立。二依下上谛境立。(巳)今初
一者依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谓于苦谛有四种心。一苦法智忍。谓观三界苦谛真如。正断三界见苦(谛时。)所断二十八种分别随眠。
所取。即真如。能取。即正智也。四谛法忍。四谛法智。四谛类忍。四谛类智。故名法类十六种心。且约苦谛言之。苦者。谛也。法者。真如也。智者。加行有漏智也。忍者。无间无漏忍也。二十八种者。欲界十惑。色无色界。除嗔。各九惑也。
二苦法智。谓忍无间观前真如。证前所断烦恼解脱。
法者。亦指真如。智者。无漏解脱智也。
三苦类智忍。谓(前法)智无间无漏慧生。于法忍(法)智各别内证。言(此法忍法智二心之)后。(乃至无学一切)圣法。皆是此类。四苦类智。谓此(类忍)无间无漏智生。审定印可。苦类智忍。○如于苦谛有四种心。集灭道谛。应知亦尔。此(四四)十六心。(法忍法智)八(种。)观(于)真如。(类忍类智)八(种。)观(于)正智。(此乃效)法真见道(中)无间解脱。见(分)自证分差别建立。名相见道。
谓四法忍。皆效真无间道之见分立。四法智。皆效真解脱道之见分立。四类忍。皆效真无间道之自证分立。四类智。皆效真解脱道之自证分立也。
(巳)二依下上谛境立
二者依观下上谛境。别立法类十六种心。谓观现前不现前界苦等四谛。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如其所应(效)法真见道(中。)无间解脱见分观谛。断见所断百一十二分别随眠。名相见道。
下即欲界。名现前界。依此四谛。立四法忍。及四法智。上。即色无色界。名为不现前界。依彼四谛。立四类忍。及四类智。现观忍。即无间道。依于下上各有四谛。故有八忍。现观智。即解脱道。依于下上各有四谛。故有八智。百一十二分别随眠。即三界根本见惑种子也。二别释二种竟。
(辰)三结为九心
若依广布圣教道理。说相见道有九种心。此即依前缘安立谛二(番)十六种止观别立。谓(以)法类品(之)忍智合说(为一。而于下上界中。)各有四(谛之四)观。即为八心。八(观)相应(之)止。总说为一。(止观合说。故有九种。)虽见道中。止观(决定)双运。而于见义。观顺非止。故此观止。开合不同。由此九心。名相见道。
初正释相见道竟。
(丑)二结示唯假立
诸相见道。(俱是)依真(见道)假说。(其为从)世第一法无间而生。及(假说其能)断随眠。(然)非实如是(也。以必)真见道后。方得生(起此相见道)故。(以观)非安立(谛之)后(方乃)起安立(谛观)故。(以彼)分别随眠。真(见道中。先)已断故。
初释二道义竟
(癸)二简二道别
前真见道。证唯识性。后相见道。证唯识相。二中初胜。故颂偏说。(智都无所得也。)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问曰。)诸后得智。有(见相)二分耶。
此正判简也。次问二分有无。下答有三。第三义正。
有义。(二分)俱无。离二取故。○有义。此(后得)智。见(分是)有。相(分是)无。说此智品有分别故。圣智皆能亲照境故。(但以)不执著故。说离二取。○有义。此(后得)智。(见相)二分俱有。说此(智但)思惟似真如相。不见真实真如性故。又说此智。分别诸法自共相等。观诸有情。根性差别而为说故。又说此智现身土等。为诸有情说正法故。若不变现似色声等。宁有现身说法等事。(设使)转色蕴依。不现色者。转四蕴依。应无受等。又若此智不变似境。离自体法。应非所缘。(又或)缘色等时。应缘声等。又缘无法等。应无所缘缘。彼(过未法)体非实(有。)无缘用故。由斯后智二分俱有。
第三义中。以五种义。证后得智具有二分。一者变相观真故。二者分别自共相随根说法故。三者能现身土故。转有漏五蕴。应有无漏五蕴故。四者设不变境。无所缘故。设非自境。而可缘者。缘色亦可缘声等故。五者过未等法。现在无体。设不变相。无所缘故。初释二见道竟。
(壬)二摄六现观
此二见道。与六现观。相摄云何。六现观者。一思现观。谓最上品喜受相应(之)思所成慧。此(思慧)能观察诸法(无常苦等)共相。引生暖等(修慧善根。故在)加行道中观察诸法。(唯)此(思)用最猛。(所以)偏立现观(之名。)暖等不能广分别法。又未证理。故非现观。二信现观。谓缘三宝世出世间决定净信。此助现观。令不退转。(所以亦)立现观(之)名。三戒现观。谓无漏戒。除破戒垢。令观增明。(所以)亦名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谓一切种缘非安立(谛)根本后得无分别智。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谓(于)现观智谛现观(之)后。诸缘安立(谛)世出世(之)智。六究竟现观。谓尽智等究竟位(之)智。
此先设问征起。次出六现观之名相也。二信现观。即四不坏信。一者决定信佛。二者决定信法。三者决定信僧。四者决定信谛。所谓世出世间因果各二。名为苦集灭道也。三戒现观。即道共戒。既发无漏。则所得无作戒体永无破犯。由戒净故。令慧净也。一切种者。不论何位。但缘非安立谛之本后二智。皆此第四现观所摄也。缘安立者。缘苦集谛。即是世智。缘灭道谛。即出世智也。尽智无生智。唯究竟位有之。故名究竟现观。
此真见道。摄彼第四现观(之)少分。此相见道。摄彼第四第五(之)少分。彼第二(信现观。第)三(戒现观。)虽(与)此(见道)俱起。而(但相助。)非(即现观)自性。故不相摄。
真见道。即第四现观之根本智。故云少分也。相见道有二。若观非安立谛三品心。即第四现观之后得智摄。故云少分。若缘安立谛十六心。即第五现观摄。然第五现观。通于见道修道。此唯见道。故亦云少分也。二别释竟。
(辛)三结益
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善达法界。得诸平等。常生诸佛大集会中。于多百门。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证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得诸平等。谓一切众生平等。一切菩萨平等。一切如来平等。即是凡圣平等。因果平等。自他平等。亦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多百门者。徧于五位百法。通达二种无我。一一法中。二空真如悉皆平等。则一各具百。故名多百。设非真俗互融。不名已得自在。是故教道虽别。证道同圆。三释通达位竟。
(丁)四释修习位二。初举颂。二论释。(戊)今初
次修习位。其相云何。颂曰。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戊)二论释二。初略释颂文。二广释颂义。(今初)
论曰。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俱生二)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此智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或离戏论。说为无得。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是出世间无分别智。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之)随眠。是世间(之)本。唯此(无得不思议智。乃)能断(之。故)独得出(世之)名。或出世名。依二义立。谓(其)体(是)无漏。及(能)证(会)真如。此智具斯二种义故。独名出世。余智不然。即十地中无分别智。数修(习)此(无分别智)故。(乃能)舍二(障之)粗重。二障种子。立粗重名。(以其)性无堪任。违(于精)细轻(安之无漏法)故。(今能)令彼永灭。故说为舍。此(十地智。由)能舍彼二粗重故。便能证得广大转依。
见道起者。初心断惑。为无间道。中心证理。为解脱道。后心起修。为胜进道。今正约后心言也。
依。谓所依。即(第八识)依他起(性。)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徧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于依他起中染净)二分。转舍(染分。)转得(净分。)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徧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今以此论。)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
此先约转持种依释也。烦恼所知二障种子。皆第八识之所执持。菩提涅槃二转依果。亦第八识之所本具。由烦恼种。障大涅槃。由智障种。障无上觉。今二障分分转舍。则二果分分转证。可谓无始流转。安乐妙常。唯此八识。更非他物矣。问曰。性宗谓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与此若何会通。答曰。此中所言烦恼障。即见思通惑。此中所言所知障。即无明别惑。通别二惑。性宗通称烦恼。故彼所言。转烦恼成菩提。与此所言转所知障证无上觉同也。由通惑故。招感分段生死妄果。障无余依涅槃。由别惑故。招感变易生死妄果。障于性净涅槃。亦障无住涅槃。故彼所言转生死成涅槃。是约果言。此所言转烦恼得涅槃。是约因言。亦复不相违也。又烦恼招生义显。智障覆觉义强。故此偏说。又断烦恼。亦得二乘菩提。以非一切种智。故但名为涅槃。断所知障。亦得无住涅槃。以不住涅槃相。故但名无上觉。
或依即是唯识真如。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颠倒。迷此真如。故无始来。受生死苦。圣者离倒。悟此真如。便得涅槃。毕竟安乐。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灭依如(之二种)生死。及能转证依如(之无住)涅槃。此即真如离杂染性。如虽性净。而相杂染。故离染时。假说新净。即此新净。说为转依。修习位中。断障证得。虽于此(十地)位。亦(能分)得菩提。而非此中颂意所显。颂意但显转唯识性。(以唯识性。即是涅槃。然在)二乘满位。(但)名(为)解脱身。(唯)在大(乘)牟尼(极果。乃得)名法身故。
此更约转迷悟依释也。唯识真如。即识之体性。生死如冰。涅槃如水。真如则如湿性。生死如转。涅槃如不转。真如则如本屋。生死如迷。涅槃如悟。真如则如本方。生死如狂走。涅槃如狂歇。真如则如本头。迷之枉受生死。悟之便得涅槃。此不变常随缘。体即用也。处生死而非染。在涅槃而非净。此随缘常不变。用即体也。二乘但悟我空。仍迷法空。故出分段生死。但证无余涅槃。名解脱身。大乘了悟我法俱空。故出二种生死。深证无住涅槃。名为法身。当知所悟者。即真如法身。能悟者。即无上菩提。能所不二。故颂意但显转唯识性。不必更言菩提也。牟尼。此云寂默。善寂空有二边。默契中道理故。初略释颂文竟。
(己)二广释颂义二。初总征。二正释。(庚)今初
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斯证得。
(庚)二正释二。初明十地因。二明转依果。(辛)初中四。初释十地名。二释十胜行。三释十重障。四释十真如。(壬)今初
言十地者。一极喜地。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二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三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五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六现前地。住(有分别妙达)缘起(之)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七远行地。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道及)二乘(出世)道故。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徧十方善说法故。十法云地。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荫蔽一切。如空粗重。(令不为障碍。又以此大智。)充满(所证所依)法身故。如是十地。总摄有为无为功德以为自性。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故名为地。
圣者。正也。永离邪倒。入正定聚。名获圣性。微细毁犯。谓悞犯也。无分别智。即无相观。任运相续。即是无功用义。大法智云。谓总缘一切诸法之智。含众德水。谓陀罗尼门三昧门等。如空粗重。谓所知障之一分及烦恼障种。广大如空也。有为功德。即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无为功德。即地地中。所证真如。余并可知。
(壬)二释十胜行。有十三门。初明数门。(至)十三结要简修。(癸)今初
十胜行者。即是十种波罗密多。施有三种。谓财施。无畏施。法施。戒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精进有三种。谓被甲精进。摄善精进。利乐精进。静虑有三种。安住静虑。引发静虑。办事静虑。般若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方便善巧有二种。谓回向方便善巧。拔济方便善巧。愿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乐他愿。力有二种。谓思择力。修习力。智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
财施。亦名资生施。即是以无染心。舍诸资生具也。无畏施者。不损恼他。济拔惊怖。即戒忍二度也。法施者。以无染心。宣示正法。言行相应。令他得益。即进禅慧三度也。律仪戒者。止恶防非。即在家出家诸戒品也。摄善法戒者。由持戒力。摄取一切成佛功德。自利行也。饶益有情戒者。由持戒力。出生一切度众生事。利他行也。耐怨害忍。亦名生忍。成熟有情。不嗔恚故。安受苦忍。亦名法忍。捍劳忍苦。求佛法故。谛察法忍。亦名第一义忍。观生法空。不动转故。被甲精进。即最初发菩提心。被弘誓铠。深自励故。摄善精进。乐集佛功德故。利乐精进。乐度诸众生故。安住静虑。谓得现法乐住也。引发静虑。谓引发六通等也。办事静虑。谓办饶益有情等事也。三般若如文可知。回向方便。谓不住生死。拔济方便。谓不住涅槃。又回向方便。令他不住涅槃。拔济方便。令他不住生死。又回向方便。正趋无上菩提。拔济方便。同离二种生死也。求菩提愿。即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利乐他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也。思择。即慧行力。修习。即定行力。受用法乐智。即后得智。觉一切法自相共相不迷不谬。成熟有情智。即后得智。观一切机利钝生熟应病与药。
(癸)二出体门
此十性者。施以无贪。及彼所起(行施时。身口意)三业为性。戒以受学菩萨戒时。三业为性。忍以无嗔。精进(明)审(善)慧。及彼所起(忍时)三业为性。精进以勤。及彼所起(进时)三业为性。静虑但以等持为性。后五皆以(七觉支中)择法(觉支)为性。(论中)说(般若)是根本(智。方便等四是)后得智故。有义。第八(愿度。)以(善)欲(善)胜解及信为性。(以凡弘誓)愿(必)以此三为自性故。此(上皆)说自性。若并眷属。一一皆以一切俱行(之)功德为性。
受菩萨戒时三业。谓心希无上菩提。缘三宝境。秉受羯磨。由此思业所熏成种。发得任运止恶行善功能。名为无作假色。尽未来时。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生。是谓三聚净戒之体性也。等持。即三么地。别境中之善定也。择法。即别境中善慧。本后二智。皆慧心所之所摄故。若约眷属。则一一波罗蜜多。必有信惭愧三善根等。及善别境善徧行与之相应。皆可准思。
(癸)三明相门
此十相者。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胜。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由斯施等十。对波罗蜜多。一一皆应四句分别。
二乘及世间善人。亦有布施持戒等行。故云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名波罗蜜多。一安住菩萨种性。即前所说二种种性也。若非菩萨种性。则所行施戒等善。但感人天二乘等果。不成无上大菩提故。二依止大菩提心者。谓必上求佛道。修行施戒等善。方不堕有漏故。三意乐悲愍有情者。谓必下化众生。修行施戒等善。方不偏自利故。四具行一切善事者。谓以无分剂无厌足心。修行施戒等善。方能增长满足胜资粮故。五要巧便无相智者。谓达三轮体空。修行施戒等善。方令福与虚空等故。六要回向无上道者。谓随一一所修。皆令正趋极果。方不傍感异熟果故。七要清净无间杂者。谓随一一所修。皆能三时无悔。不被烦恼智障之所间杂。方能速疾到彼岸故。言四句分别者。共有三种四句。且初单约施言。一是施非波罗蜜。不与七胜相应而行施故。二是波罗蜜非施。随喜他施具七胜故。三亦施亦波罗蜜。七胜相应而行施故。四非施非波罗蜜。虽亦随喜他施。不与七胜相应故。戒等九度。例此各作四句可知。二约次第修者以明四句。初施度中。但有二句。一是施非度。二是施是度。次戒度中。对施得明四句。一是戒非度。不与七胜相应故。二是度非戒。即前布施具七胜故。三亦戒亦度。具七胜而持戒故。四非戒非度。谓前布施不具七胜故。忍望戒等。例此可知。三不约次第者。诸度互望。各作四句。如常可知。唯第六般若。止有三句。未有是波罗蜜。而非般若者故。
(癸)四无增减门
此但有十。不增减者。谓十地中。对治十障。证十真如。无增减故。○复次前六不增减者。为除六种相违障故。渐次修行诸佛法故。渐次成熟诸有情故。此如余论广说应知。又施等三。(名为人天趣中)增上生道。(施)感大财。(戒感大)体。及(忍感大)眷属故。精进等三。(名为)决定胜道。(精进)能伏烦恼。(依定发通。)成熟有情。及(以慧成熟)佛法故。诸菩萨道。唯有此(增上生及决定胜之)二(种耳。)又前三种。饶益有情。施彼资财。(戒)不损恼彼。(忍)堪忍彼恼。而饶益故。精进等三。对治烦恼。虽未伏灭。而能精勤修对治彼诸善加行。(禅能)永伏(烦恼。慧能)永灭诸烦恼故。又由施等(三度。是大悲饶益有情。)不住涅槃。及由(进等)后三。(是大智伏灭诸惑。)不住生死。为无住处涅槃资粮。由此前六。不增不减。○后唯四者。为助前六。令修满足。不增减故。方便善巧。助施等三。愿助精进。力助静虑。智助般若。令修满故。如解深密。广说应知。
先明十无增减。次明六无增减。后明以四助六。故无增减。义并可知。
(癸)五次第门
十次第者。谓由前前。引发后后。及由后后。持净前前。又前前粗。后后细故。易难修习。次第如是。释总(名波罗蜜。)别名(施戒等。)如余处说。
前前引发后后者。由施引戒。由戒引忍。乃至由力引智也。后后持净前前者。由智持故力净。由力持故愿净。乃至由戒持故施净也。前前粗者。施粗于戒。戒粗于忍。乃至力粗于智也。后后细者。智细于力。力细于愿。乃至戒细于施也。修施易。修戒难。修戒易。修忍难。乃至修愿易。修力难。修力易。修智难。是故依此诸义。而立次第。
(癸)六五修门
此十修者。有五种修。一依止任持修。二依止作意修。三依止意乐修。四依止方便修。五依止自在修。依此五修。修习十种波罗蜜多皆得圆满。如集论等广说其相。
一依止任持修者。复有四种。一依止因。谓种性力。二依止报。谓胜自体力。三依止愿。谓本愿力。四依止简择。谓慧力也。二依止作意修者。亦有四种。一胜解作意。于十度相应经教。起增上胜解故。二爱味作意。于得十度见胜功德。起深爱味故。三随喜作意。于一切所行十度。深生随喜故。四喜乐作意。于自他当来胜品十度。深生愿乐故。三依止意乐修者。复有六种。一无厌意乐。修行施等无厌足故。二广大意乐。无退无断至究竟故。三欢喜意乐。于所摄有情生大欢喜故。四恩德意乐。观诸有情有大恩德。能资助我无上大菩提故。五无染意乐。不希报恩异熟果故。六善好意乐。以施等福。共诸有情。回向无上大菩提故。四依止方便修者。谓无分别智。观察三轮。皆清净故。五依止自在修者。谓身自在。行自在。说自在。身自在者。谓自性受用二身。行自在者。谓变化身。说自在者。谓能宣说十度一切差别无有滞碍。
(癸)七自类相摄门
此十摄者。谓(若总论相摄。则)十(种行。)一一皆摄一切波罗蜜多。互相顺故。(若别论相摄。复有二义。一者)依修前行而引后者。前摄于后。(以后)必待前(所引)故。后不摄前。(以前)不待后(引生)故。(二者)依修后行持净前者。后摄于前。(以能)持净前故。前不摄后。(前)非持净(后)故。若依纯杂而修习者。展转相望。应作四句。
一是纯非杂。二是杂非纯。三亦纯亦杂。四非纯非杂也。又或即前三种四句。
(癸)八六十互摄门
此实有十。而说六者。应知后四。(皆属)第六所摄。开为十者。第六唯摄无分别智。后四皆是后得智摄。(以方便等智。皆)缘世俗(而生起)故。
(癸)九感果门
此十(行所感)果者。有漏(十行所感)有四。(谓等流果。异熟果。增上果。士用果。但)除离系果。无漏(十行所感)有四。(谓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离系果。但)除异熟果。而有处说具五果者。或(依)互相资(说。)或(有漏无漏)二(行)合说。
能永断除自所对治。是诸度离系果。于现法中。由此施等。摄受自他。是士用果。于当来世。后后增胜。展转生起。是等流果。成大菩提。是增上果。感大财富。往生善趣。无怨无坏。多诸喜乐。有情中尊。身无损害。广大宗族。是施等异熟果。此即有漏无漏合说也。
(癸)十三学相摄门又二。初明三学相。二明相摄义。(子)今初
十与三学互相摄者。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修证应修证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此与二乘有共不共。(此戒)甚深广大。如余处说。
言有共不共者。唯律仪与二乘共。而开遮亦复有异。余二皆不共二乘也。随一一戒。竖穷三谛之底。故甚深。横该十界之法。故广大。
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谓此(定)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谓此(定)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三贤守定。谓此(定)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四徤行定。谓佛菩萨大徤有情之所行故。此四所缘。对治。堪能。引发。作业。如余处说。
一大乘光明定者。般若德也。大乘理。谓二空真如。大乘教。谓十二部经。大乘行。谓十度五行。大乘果。谓无上菩提。唯此定能发智光以照了之。故名为光明定。二集福王定者。解脱德也。集无边福。谓具修万行资粮无分剂故。三贤守定者。法身德也。世出世间诸贤善法。皆依法身生长。皆为法身所任持故。徤行定者。首楞严三昧也。一心三止三观。非大徤有情不能行故。此四所缘者。谓大乘法为所缘故。对治者。谓一切法总相缘智。以楔出楔道理。遣本识中一切障种故。(以细智除粗惑。)堪能者。谓住静虑乐。随其所欲而受生故。(虽得禅定。不随禅生。虽示受生。不失定意。)引发者。谓能引发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故。作业者。谓能振动(一切世界)炽然(威德。)徧满(光明。)显示(诸余佛土。)转变(净秽。)往来(彼此。)卷舒(尘刹。)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诸处示)同(其)类。或显(现。)或隐(藏。)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辩(施)念(施)乐。施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故。又能引发摄诸难行十难行故。(一自誓难行。誓受无上菩提愿故。二不退难行。生死众苦不能退故。三不背难行。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弃故。四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五不染难行。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染污故。六胜解难行。于大乘中虽未能了。然于一切广大甚深生信解故。七通达难行。具能通达生法二空故。八随觉难行。于诸如来所说甚深秘密言词能随觉故。九不难不染难行。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十加行难行。能修诸佛安住解脱一切障碍穷生死际。不作功用。常起一切有情一切义利行故。)又能引发修到彼岸成熟有情。净佛国土诸佛法故。应知亦是菩萨等持作业差别。
慧学有三。一加行无分别慧。二根本无分别慧。三后得无分别慧。此三自性所依。因缘所缘。行(相)等。如余处说。
加行无分别慧者。是寻思慧。亦名为希求慧。即根本无分别慧之因。由此能生无分别慧。是故亦得无分别名也。根本无分别慧者。是正证慧。亦名为内证慧。即无所得智。触证真如。不思议出世慧也。后得无分别慧者。是起用慧。亦名为摄持慧。即根本无分别慧之果。是故亦得无分别名也。此三自性者。离五种相。一离无作意。(若谓无作意即无分别慧。则睡闷醉绝等。应成无分别慧。)二离过寻伺。(若谓过寻伺即无分别慧。则二禅已上应成此慧。)三离想受灭。(若谓心心所不转是无分别慧。则无想灭定等应成此慧。而实不然。)四离色自性。(若谓如色自性。是无分别慧。则墙壁瓦砾。应是此慧。而实不然。)五离于真义异计度。(若计度言。此是真如无分别义。以此计度。名无分别慧者。则应此慧仍有分别。而实不然。故以五相反显无分别慧。不堕此失。令人自悟。)离此五相。是名无分别慧自性。(譬如眼识缘色。现量证见。不带名言。不计为外。即是真智缘真如义。)此三所依者。非心。(非思义故。)非非心。(心种类故。)此三因缘者。闻熏习及如理作意。此三所缘者。二空所显真如。此三行相者。无分别。无取相等者。等于任持乃至甚深也。此三任持者。一切诸行依之进趣增长。此三助伴者。一资粮道。即施戒忍精。二依止道。即禅波罗蜜。此三异熟者。乃至未成佛果以前。恒于佛二会中受生。(若得加行无分别慧。于变化身会中受生。若得根本无分别慧。于受用身会中受生。)此三等流者。后后生中。无分别慧。展胜增胜。此三出离者。离异生性。于十地道成办相应。此三究竟者。得清净三身。及最上自在。此三胜利者。加行胜利。由信解力。种种重恶所不能染。根本胜利。成办相应。解脱一切二障种子。后得胜利。常行世间。非诸世法之所能染。此三差别者。加行无差别慧。求证真如而未能证。寂无言说。譬如哑人。求受境界而未能受。亦不能说。根本无分别慧。正证真如。离诸戏论。譬如哑人正受境界。无所言说。后得无分别慧。返照真如现证境界。能起言教。譬如不哑之人。受诸境界。起诸言说。又加行如五识求受境界。根本如五识正受境界。后得如意识受诸境界等。此根本后得譬喻者。根本如闭目。后得如开目。根本如虚空。后得现色像。此无分别慧所作事者。如摩尼任运雨宝。如天乐任运出声。此无分别慧甚深者。非缘依他境。亦非缘余境。非可说是智。亦不是非智。智外无真如。真如外无智。又虽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有情不知故。不名无分别。证此无分别性。乃名菩萨妙慧也。
如是三慧。初(资粮位。)二(加行)位中。种(子)具有三。现(行)唯加行。于通达位(中。)现(唯根本后得之)二。种(子具)三。(以)见道位中无(现)加行故。于修习位。七位已前。若种若现。俱通三种。八地以去。现(唯根本后得之)二。种(仍俱)三。(以)无功用道违(于现)加行故。(其)所有进趣。皆用后得。无漏观中。任运趣故。(非加行摄。)究竟位中。现种俱二。(以)加行(之)现种。俱已舍故。
此更约五位判三种慧学也。初明三学相竟。
(子)二明相摄义
若(但以)自性(相)摄。(则)戒唯摄戒。定摄静虑。慧摄后五。若并(取)助伴。(则)皆具相摄。若随(作)用(相)摄。(则)戒摄前三。(施是戒之)资粮。(戒是戒之)自体。(忍是戒之)眷属性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精进三摄。遍策三故。若随显(了相)摄。(则)戒摄前四。前三如前(说。)及(精进)守护(戒)故。定摄静虑。慧摄后五。
十三学相摄门竟。
(癸)十一五位具修门
此十(行若约)位者。五位皆具。(唯于)修习位中。其相最显。然初(资粮)二(加行)位(之)顿悟菩萨。(十度)种(子虽)通(有漏无漏)二种。(而)现(行则)唯有漏。(若初二位之)渐悟菩萨。(则)若现若种。俱通二种。(以其)已得生空无漏观故。通达位中。种通二种。现唯无漏。(正断分别二障种子。未出观故。)于修习位。(若)七地已前。(则)种现俱通有漏无漏。(生空法空或出或入。所修胜行。应通二故。若)八地以去。(则)种通二种。现唯无漏。(至于)究竟位中。(则)若种若现。俱唯无漏。
(癸)十二因位名异门
此十因位。有三种名。一(但)名波罗蜜多。谓初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未能伏彼(烦恼。)由斯烦恼。不觉现行。二名近波罗蜜多。谓第二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渐增。非(被)烦恼(所)伏。而能伏彼(烦恼。)由斯烦恼。(除是为众生故。)故意方行。三名大波罗蜜多。谓第三无数劫。尔时施等势力转增。能毕竟伏一切烦恼。由斯烦恼永不现行。(但以)犹有所知微细现(行)种(子。)及烦恼(之)种(子未断。)故未究竟。
初无数劫。谓资粮加行二位。第二无数劫。诸通达位至第七地。第三无数劫。谓从八地至十地也。
(癸)十三结要简修
此十义类。差别无边。恐厌繁文。略示纲要。十于十地。虽实皆修。而随相增。地地修一。虽十地行。有无量门。而皆摄在十到彼岸。
随相增者。所谓初地施度增上。二地戒度增上。乃至十地智度最为增上。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具如华严十地品中广明。二释十胜行竟。
(壬)三释十种障三。初标起。二正释。三结属。(癸)今初
十种障者。
(癸)二正释十。初释异生性障。(至)十释诸法中未得自在障。(子)今初
一异生性障。谓(烦恼所知)二障中(之)分别起者。依彼(分别二障)种(子。建)立异生性故。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分别烦恼)一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得圣性。(以)二真见道现在前时。彼(分别)二障(之)种(子。)必不成就。犹明与闇。定不俱生。如秤两头。低昂时等。诸相违法。理必应然。是故(智惑)二性。无(有)俱成(之)失。
先辨大小乘断惑。有广有狭。次释伏难也。难曰。见道位中。为与惑俱。为不与惑俱。若不与惑俱者。即惑先断。后方见道。云何得名见道断惑。若与惑俱者。即先见道。后方断惑。是敌对断。智惑同时。应有凡圣二性俱成之失。今释之曰。亦非先断惑后见道。亦非先见道后断惑。然二真见道正现前时。则二障种子必不成就。如闇时无明。明时无闇。又如秤之两头。彼低此昂。曾无先后。故非惑智相见。敌对论断。又非先断惑已。后方见道。但正见道时。惑即不生。非断非不断而论断耳。
(问曰。)无间道时。(若)已无惑种(者。)何用复起解脱道为。(答曰。无间期于)断惑。(解脱期于)证灭。期心别故。(又)为舍彼(惑)品(之)粗重性故。无间道时。虽无惑种。而未舍彼无堪任性。为舍此(无堪任性)故。起解脱道。及(为)证此品择灭无为(故也。)
小乘妄计无间道中犹有惑种。至解脱道。方永断之。则犯二性俱成之失。今因大乘破之。故致此问难也。答释可知。粗重性。即无堪任性。乃惑品之余气耳。
虽(于)见道生(起之位。)亦断恶趣诸业果等(种子。)而今且说能起(业果之)烦恼。(以)是(业果之)根本故。由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执著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是恶趣诸业果等。(问曰。执著我法。即是无明心所。故得名愚。业果何亦名愚。答曰。)应知(业果是)愚品(类。故亦)总说为愚。后(之九地悞犯三业等愚。皆)准此释。或彼(初地说断二愚者。)唯说利(使五见)钝(使贪等)障品(相应)俱起(之)二愚。
若云断异生性障。即但说根本也。若云断二愚。即兼说业果也。又若说愚品为愚。则第二愚。指业果也。若说利钝障品为二愚。则执著我法愚。指利使言。恶趣杂染愚。指钝使言也。
彼粗重(之为)言。显彼二(愚)种(子。)或(但即)二(愚)所起(之)无堪任性。(名为粗重。)如入(第)二(禅)定。说断苦根。(然其)所断苦根。虽非现(行。现行已先伏故。亦非)种(子。种子未永断故。)而(亦)名(为)粗重。此(初地所断二愚粗重。)亦(复)应然。(已)后(九地中)粗重(之)言。(亦皆)例此应释。
以十地中所知障种。分分渐断。烦恼障种。但伏未断。故粗重义。须作此种子。及无堪任之二释也。
虽初地(中见道)所断(之惑。)实通(烦恼所知)二障。而(今所云)异生性障。意(但)取所知(障说。以经)说(十地所断)十(种)无明。非(是烦恼)染污(性)故。无明即是十障品愚。(以)二乘亦能断烦恼障。彼(烦恼)是(与二乘所)共(断)故。非此所说。又十无明不染污者。唯依十地修所断说。(若见所断分别法执。亦是染污。)虽此(初地)位中。亦伏(一分俱生)烦恼。(及)断彼(俱生烦恼)粗重(无堪任性。)而非正意。(正意唯在断所知障。又)不断(彼俱生烦恼之)随眠。故此不说。理实初地修道位中。亦断俱生所知(之)一分。然今且说最初(见道之所)断者。(故但言断异生性障。)后九地断。准此应知。住满地中。时既淹久。理应进断所应断障。不尔。(则初中后)三时。(无间解脱胜进三)道。应无(差)别。
十地各有三时三道。初时名无间道。正断障本地之惑种。中时名解脱道。正证本地所显真理。后时名胜进道。复起加行断后地惑。是故初地后心。即属修道位摄。亦断俱生所知一分也。
故说菩萨得现观已。复于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永灭所知障道。留(俱生)烦恼障(之种子。)助(菩提)愿(而来)受(三界)生。非如二乘速趣圆寂。故修道位。不断烦恼(种子。)将成佛时。方顿断故。
此结显初地后心。即名修道。兼显但断俱生所知障种。不断俱生烦恼障种之意也。现观。即前文第四第五二种现观。余可知。问曰。留烦恼障助愿受生属何教义。答曰。此意深密。不可粗浮辄判。何以言之。若藏教事度。三祗伏惑。总未先断异生性障。若通教见地菩萨所断异生性障。与二乘同。曾无断所知障之义。至菩萨地。正使断尽扶习润生。复无留惑种义。若别教登地。但断所知障种。更无留烦恼义。圆教尤不必言。今约语言。则是通含于别。别入于通。若推意旨。则是密显圆宗。请试辩之。论云。我执必依法执而起。如夜迷杌等。方谓人等故。我执即烦恼障。法执即所知障也。岂有所知障种已断。烦恼障种犹得实存。今云留障助愿。明是巧用性恶法门耳。问曰。何不直言初地分得一身无量身。所谓中道应本。犹如月印千江。乃云留烦恼障。助愿受生耶。答曰。若是。则为别含于圆。圆入于别。非复别入于通。通含别圆之义矣。问曰。直说别圆二教。有何不可。何必带通方便耶。答曰。众生未堪径闻别圆。安得不带藏通方便。是故化法四教。并是如来权实妙智。应机施设。何容偏废。何容偏执。此论与瑜伽论。味同方等。正破小乘法执。傍破凡外我执。若废通教方便。则小机绝分。曷由引入别圆也哉。初释异生性障竟。
(子)二释邪行障
二邪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悞犯(之身口意)三业。彼障二地极净尸罗。入二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二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细悞犯愚。即是此中俱生一分。二种种业趣愚。即彼所起悞犯三业。或唯起业。不了业愚。
问曰。所起悞犯三业。何亦名愚。释曰。起业而不了知业性。故名为愚。由所知一分愚故。起悞犯业。由不了业趣愚故。不能当下即复清净。问曰。声闻初果。锄地即得虫离四寸。今菩萨二地。方得极净尸罗。不几与初果齐耶。答曰。虫离四寸。是道共戒力。于诸性罪。不复悞犯。若遮罪中微细悞犯。虽阿罗汉。亦未全免。故知二地境界甚深。
(子)三释闇钝障
三闇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胜定总持。及彼所发殊胜三慧。入三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三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贪愚。即是此中能障胜定及修慧者。彼(所知障中俱生一分。能障胜定及修慧者。)昔(来)多与欲贪俱故。名欲贪愚。今得胜定。及修所成(慧。)彼(所知障之一分)既(已)永断。(则与俱之)欲贪随伏。此(欲贪从)无始来。依彼(所知一分)转故。二圆满闻持陀罗尼愚。即是此中能障总持闻思慧者。(非不障修慧。近故偏说。)
(子)四释微细烦恼现行障
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与)第六识俱(之)身见等摄。(是)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以此三义。)说名微细。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彼(所知障。从)昔多与第六识中。任运而生(之)执我见等(烦恼。)同体起故。(所以)说烦恼名。今四地中。既得无漏菩提分法。彼(所知障)便(得)永灭。此我见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间。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此身见等。
最下品。谓唯无记。不作意缘。谓任运生。远随现行。谓无始来相随逐也。由身见故。不能修身念处等观。故障菩提分法。由得菩提分法。彼障随断。如明与闇。如秤低昂等也。初地行施。二地行戒。三地行于修慧。若约别教。则久已出世。若借通教。则相同世间。谓欢喜地寄干慧。离垢地寄性地。发光地寄八人。焰慧地寄见地。璎珞经中。名为须陀洹地故。然通教见地名须陀洹。但害分别身见。此害微细俱生身见。故仍不同。若约实义。则断第六识中微细法我见耳。寄通明别。复何疑哉。
(问曰。)宁知此(身见等。但)与第六识俱。(答曰。)第七识俱(之)执我见等。与无漏道性相违故。八地以去。方永不行。七地已来。犹得现起。(以彼第七识中身见。)与余(我爱等三)烦恼为依持故。此(第六俱者)粗。彼(第七俱者)细。伏(之自)有前后。故此(地中所断。)但与第六相应。(然)身见等(之为)言。亦摄无始所知障摄(之)定爱法爱。彼定(爱)法爱。三地尚增。入四地时。方能永断。菩提分法。特违彼故。由斯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等至爱愚。即是此中定爱俱者。二法爱愚。即是此中法爱俱者。所知障摄(之)二愚断故。烦恼(障摄之定法)二爱亦永不行。
耽玩诸禅三昧。名为定爱。耽玩闻思修法。名为法爱。等至者。梵云三摩鉢底。即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无想定。灭尽定等。
(子)五释于下乘般涅槃障
五于下乘般涅槃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槃。同下二乘厌苦欣灭。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五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纯作意背生死愚。即是此中厌生死者。二纯作意向涅槃愚。即是此中乐涅槃者。
凡夫乐生死而不知涅槃。固愚也。二乘乐涅槃而纯厌生死。亦愚也。总不知生死涅槃。并依他起。无实法故。若无实法。同一依他起性。则无差别。若了达元无差别。则既不同凡夫。亦岂肯同二乘。是故了知生死过患。而不纯作意背。欲于其中求得一切种智故。了知涅槃安乐。而不纯作意向。欲令众生同得无上涅槃故。
(子)六释粗相现行障
六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粗相现行。后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便能永断。由斯六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现观察行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者。(以)诸行流转。(皆是)染分摄故。二相多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者。(以)取(还灭门之)净相故。相观多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但能少时入无相观耳。)
六地最胜般若现前。于缘生还灭。都无所得。即证无染净真如。故能证之道。亦名无染净道也。
(子)七释细相现行障
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七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细相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生者。犹取流转细生相故。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即是此中执有灭者。尚取还灭细灭相故。纯于无相作意勤求。未能(于无相)空中(善巧)起(于)有(为)胜行。
(子)八释无相中作加行障
八无相中作加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地中。纯无相观。虽恒相续。而有加行。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无功用道。故若得入第八地时。便能永断。彼永断故。得二自在。由斯八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相中不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此(相不惟身相。)亦摄土相一分故。八地以上。纯无漏道(方得)任运起故。三界烦恼。(尔时)永不现行。(唯有)第七识中细所知障。犹可现起。(以)生空智果。不违彼(细所知障)故。
二自在者。任运现相及现土也。余可知。
(子)九释利他中不欲行障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利乐有情事中不欲勤行。乐修己利。彼障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愚。于无量所说法陀罗自在者。谓义无碍解。即于所诠总持自在。于一义中现一切义故。于无量名句字陀罗尼自在者。谓法无碍解。即于能诠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于后后慧辩陀罗尼自在者。谓词无碍解。即于言音展转训释总持自在。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故。二辩才自在愚。辩才自在者。谓辩无碍解。善达机宜。巧为说故。(此)愚(之用。)能障此四种自在。皆是此中第九障摄。
由第七识中细所知障以为体性。令四无碍解不得自在。故名二愚。能障九地。今登九地。此障永断。如明与闇。定不俱生也。四无碍解者。一义无碍解。谓了达所诠无碍。二法无碍解。谓了达能诠无碍。三词无碍解。谓了达言音无碍。四乐说无碍解。即此中所云辩无碍解。谓随机巧说无碍。今以障前三种者。合名一愚。障后乐说者。名第二愚。
(子)十释于诸法未得自在障又二。初正释此障。二兼释余障。(丑)今初
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于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事业。入十地时。便能永断。由斯十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化他神通)事业者。二悟入微细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
大法智云。即能含之智。所含藏者。即力无畏等诸功德也。
(丑)二兼释余障
此地于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障种。(直俟)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由斯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著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极微细碍愚。即是此中一切任运烦恼障种。故集论说。得菩提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成阿罗汉。及成如来。证大涅槃大菩提故。
由断烦恼障故。证大涅槃。名为阿罗汉。此借通教义也。由断所知障故。证大菩提。名为如来。此显别圆义也。然通教佛亦断界内所知障。证一切智菩提。别圆佛亦断界外烦恼障。证无住涅槃。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九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5_55362/76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