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红楼之韶光如梦 > 关于探春(妻妾问题)
    专门开一章回,说一说探春。

    首先呢,我先说明一下王攸对探春的情感,欣赏占据很大的一部分,还有一小部分是可惜。相比较攸黛二人之间的互证心意,从而自得圆满,攸探之间,起先只是一方相思,但并未捅破。而王攸也是在与黛玉成婚当夜才知道探春的女儿心。

    换作别处,自然是百般逗引,屡屡示好,继而拿下,以结看客之欢心。

    但我笔下,却是不忍。是以每每攸探二人都是隔了一层纱,或者一扇窗,一道墙。就好似两人之间本就有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规矩)。

    一个是高门嫡子,一个是公门庶女。

    并不对等。唯一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是改革派。

    可能有人要笑了,说你最后还不是搞了一套三妻四妾,这和一开始搞在一块儿的有什么不同,这么双标,这么恶心人,简直是蠢的不能再蠢。

    这样的评论属实不少,我也不会去解释,因为人家就是要看爽,就是要看后宫,自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第二,我为什么选择了探春,既然要救(收)探春,别的金钗为何不救(收),这难道不是偏见?

    我选择探春,不仅仅因为我个人对探春的喜爱,还有就是探春相较于其它金钗来说对王攸的阻力和影响最小。继而我可以在这里延伸至宝钗,湘云,凤姐(巧姐),迎春,惜春,李纨,妙玉,元春,秦可卿。

    宝钗,凤姐此二人,凭她二人个性,并不会坐以待毙,自然也用不着救,宝钗是薛家嫡女,薛姨妈此前也断了宝钗念想;凤姐因胞弟王信之死,难免心中有隔阂;巧姐乃凤姐之女,自然是随母命。

    迎春身后是贾赦,惜春后头有贾珍,此二人(赦,珍)本就对王家有戒心,压根不可能绑在一块儿,更何况后头贾家落败,首罪在宁,更是要不得。

    李纨一介寡妇,又是王攸表嫂,救她难免为人诟病,遭人非议。

    妙玉,此人和王攸并无交集,也可排除。

    可卿已魂归太虚,也算不上。

    元春,宫中娘娘,除了谋逆,别无他法。其实无论谋逆是否成功,元春都是必死的(个人看法)。

    所以只剩下探春和湘云两人可供选择。

    湘云是史家人,虽说王攸和小史侯(湘云三叔)有过交集,但是湘云嫁给谁完全是保龄侯(即湘云二叔)做主,而且史家是第一个倒的。

    反观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这句表明什么,表明她缺少运,类似于怀才不遇的那些仁人志士,缺少的是机会和平台。相对来说,探春的阻力最小,贾政是喜欢读书人的,王夫人待王攸如何,那没得说,而且本来也符合王夫人的需求。至于赵姨娘,恨不得攀高枝。

    问题是贾政的态度,喜欢王攸是一回事,愿意把女儿嫁过去做妾是另一回事,还得考虑史老太君的意思。

    第三,如果我说王攸救探春的目的是为了黛玉,你们信吗?

    我想肯定有人要喷我了,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我这里说明一下,救探春这件事本身黛玉是知道的,而且也同意去救,这是因为黛玉是善良的,她不想看见探春去和亲,然而里面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

    黛玉并不知道王攸事先知道姐妹们的结局。

    如果说将来家族败亡后,黛玉葬花时(这里的葬花算是收尸人),意识到夫君是见死不救,彼时怕是认为自己错付了,黛玉很可能会因此香消玉殒。

    而我这里安排王攸去救,这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去救了,也恰恰是为了以后黛玉能安心些,认为夫君是尽了全力,确实也尽了全力。

    姐妹们的死是她们自己选择的道路,又或者是被逼无奈的,而不是因为夫君的见死不救。他的夫君本事并不大,不能挽天倾,也不能称王称帝,所做的皆是为保住他们这个小家而已。

    救探春整件事并非是为了下半身,也不存在什么妻妾相争的问题,还有从头至尾,王攸所做的都是为了黛玉。我只是需要用探春的视角去见证贾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

    最后,有人会觉得这样对探春不公平,其实是很公平了,探春若在,贾家那些人至少不会落得无处可去,也算是我对他们的一丝怜悯吧。

    探春为了家族,都愿意万里迢迢去和亲外族,在她心里,对王攸的情感应该更多的是一种信任,信任他能改变家族的颓势。

    还有就是最后的最后攸黛二人归隐山林,那探春何去何从?说实话,我还没想好,兴许是一起,又或者别的。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8_58569/118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