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七零年代:我的哥哥是炮灰 > 第113章 医院抓药
    刘洋生病了?刚才看她跟杜鹃说话的气力,还有匆匆离开的动作,不像是有病在身啊?

    林立钟刚才从张秋生家门口确实也看到刘洋了,当时张秋生的脸色很不好看,说话的语气也很严厉,从这些迹象来看,刘洋并不像是生病,而是想通过张秋生开药来达到什么目的。

    要不去问问秋爷?林立钟想了一下还是算了,他那人可不好跟人说闲话,病人的隐私更是不会透露给不相干的人,去问了也是自讨没趣,她果断放弃了。

    但是,这种听了八卦,却不知道其中原委,真的很难受,林立钟还是觉得要弄清楚才行,张秋生这里不行,那就去县里看看,正好谭老师还有两味药也需要去县城的医院抓。

    “小叔,我要去县城,谭老师的药方给我吧,正好去医院给捎回来。”林立钟推着从村长家里借来的车子,到了谭嘉平的院子里。

    “嘿,立钟大侄女,你回来咋也不去看看我呀。”张家军跟张家峰正好从屋里出来,迎面就碰见了林立钟。

    “哟,两位叔搁这儿呢,来看代老头的?”林立钟回来的这几天一直忙活自己院子里的事情,连林长湖这几天都没怎么顾得上,更别说这张家峰和张家军了。

    “嗯,代老师今天没有去上课,所以过来看看。”

    “哦,见过了?”

    “嗯,见到了,这谭老师这么算起来也是我们师叔了吧。”张家军这句话成功地把林立钟给逗乐了。

    “家军叔,你这话也没毛病。”

    “是吧,你看立钟也觉得对,刚才你在屋里还拉我,拉什么呀,本来就该喊师叔的。”

    “好了,先回吧,谭老师得静养。”张家峰拉着张家军下了台阶,“立钟,你先进去吧,我们就先回去了。”

    “好,书都带回来了,那回头我去队部找你们,”林立钟这才想起,自己去滨城之前答应代老头要给他们带一些书回来的,这一忙活给忘了,好在当时自己确实买了。

    “小五,你刚才说要去县城是吧。”这时候林长湖也从屋里出来了,“我跟你一起去吧。”看到林立钟推着的自行车之后,林长湖决定也去一趟,得跟他爸妈大哥说一声了,估计没时间回去了。

    “那行,走吧。”林立钟把车子让了出来,虽然自己力气够大,能骑着自行车带动林长湖,但是这感觉怪怪的,还是让林长湖带着她吧。

    一到县城两人就分开了,林长湖去了邮局,而林立钟则是拿着张秋生写的方子去了医院。

    “同志,你好,请问中医房在什么地方?”林立钟第一次来县里的医院,这里并不像后世那样有详细的指示图,所以她只能拦住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来问。

    “啊?中药房在后院呢,你从这个大厅穿过去,往右走个三四十米就能看到了。”

    “好的,谢谢。”林立钟道谢之后,就朝着后院走去了。

    穿过医院一楼的大厅,就到了医院的后院,迎面的就是一棵不知道长了多少年的银杏,叶子都掉到了地上,只剩下了树干。

    按照刚才那人指的路,林立钟很快就找到了中药房,刚准备进去,就又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是刘洋。

    林立钟慢慢走了进去,就看到了跟着护士进了诊室的刘洋,她装作病号也跟着走到了那个诊室门口,那里有几个凳子,是方便病号等待的,林立钟做到靠门的位置,仔细听着里面的动静。

    “大夫,我这怎么样?”刘洋去靠山村之前就已经试过很多方法了,剧烈的跑跳,饿着不吃饭,快速地爬楼,只想尽快把肚子里的这个流掉,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没事,有点气血,我给你开点温补的药,现在有身孕,要注意一些。”

    “大夫,那吃食上要注意些什么,我是跟着对象来这边的,双方父母都不在身边,又是头一个孩子,麻烦您给好好说一下。”

    “理解,理解,年轻父母嘛,”大夫表示理解,开始给刘洋讲解孕期的注意事项和饮食禁忌。

    在大夫讲得差不多的时候,林立钟就起身了,沿着走廊就往前去了,一拐就看到了药房,犹豫了一下,就去抓药了。

    “同志,抓药。”药方这个时候只有两个人在上班,林立钟把张秋生给的那张方子递了过去。

    “同志,你这不是医院的药方吧?”其中一个女的开口了,这纸一看就知道不是本院医生用的。

    “是的,同志,这是我们村的赤脚医生给开的,药方就差这两味药了。”

    “是靠山村的张大夫吧,先去旁边把费缴了。”

    “好的。”没想到这医院里的人还认识张秋生,看来秋爷以前还真挺出名的。

    “那行,你等会儿吧,这其中一味药房里没有了,在仓库里放着,我去后面拿过来。”接过林立钟手里的交费单子之后,那人就从里面出去了。

    “行,那就麻烦您了,”就在这时林立钟听到了走廊里的脚步声,越来越靠近药房了。

    刘洋跟大夫道谢之后,就从诊室里出来了,然后直奔药房而去。

    “哎,同志,你好,抓药,”刘洋刚才留了个心眼,让大夫把容易导致滑胎的药物单独给写下来了,并且标注了起效的剂量,这还让那位大夫还觉得有点怪,她把单子递过去之后,剩下的那个负责抓药的人看到药方之后,还愣了一下,提醒对方缴费之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去抓药了。元宝小说

    林立钟站在一边,瞟了一眼刘洋的方子,上面有十七八种的药物,林立钟对这些也不是很懂,但是有两味药她是熟悉的,山楂和红花,这两样可是经常在后世的电视剧里出现的,滑胎必备,刘洋一个孕妇怎么会抓这种药?

    林立钟跟刘洋本来就没有什么接触,而且这一个多月她一直在改善伙食,人跟刚来的时候,已经有了很明显的区别,再加上林立钟刻意地侧身规避,刘洋完全没有注意到旁边的小姑娘就是自己认识的林立钟。

    “好了,你的药已经抓好了,”刘洋拿好药之后就匆匆离开了。

    林立钟在药房又等了一会儿,才看到刚才离开的那个人拎着两个大包回来。

    “哎,爱新,过来帮个忙,这个有点沉。”

    “来了,来了,你怎么把袋子都拎过来了,不是有纸袋吗,装两袋过来得了。”

    “别提了,墙上的纸袋用完了,仓库管理员又不在,我上哪儿弄去,干脆都拎过来了。”

    “这老杨也真是的,这个月都好几次了吧,老是离岗,”

    “算了不说他了,赶紧忙活吧。”

    “哎,跟你说个事儿,”

    “啥事儿啊?”

    “就刚才,我抓了一副药,挺奇怪的,全是活血,祛瘀的。”

    “这有啥奇怪的,不经常有这样的药房吗?”

    “哎,我还没说完呢,这些药都是孕妇禁用的,跟一般的活血祛瘀的药不一样。”

    “嗯?”

    “藏红花,五行草,干山楂”

    “还真是,谁开的啊?”

    “向医生,”

    “他啊,”两人的声音逐渐低了下去。

    两人虽说一直在聊天,但是手上的动作并不慢,很快就把林立钟需要的药材给抓好了。林立钟接过药包,道谢之后,就出了药房。

    看来刘洋去找张秋生应该也是为了打胎,但是被拒绝了,就跑到医院来想办法了。不过,按照杜鹃的说法,她应该是破坏了别人的家庭才跟现在的对象走到一起的,后世的说法就是小三上位,按照一般的规律发展,刘洋应该生下这个孩子,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婚姻才是,怎么反而要打胎呢?

    刘洋这不合常理的举动让林立钟困惑了好几天,直到老支书通知知青开会之后,她才想明白。

    林立钟从医院出来之后,就骑着自行车,往国营饭店去了,跟林长湖约好了在这里汇合。

    “小五,这儿呢。”还不等到饭店门口的时候,就看到了站在墙边的林长湖。

    “小叔,什么东西,你买这么多。”林立钟一眼就看到了林长湖身后的袋子,很大的一包,靠墙根儿放着。

    “什么跟什么啊,这是你的。”

    “我的?小叔,你不用这么客气的,还给我买这么些东西。”

    “是从邮局拿回来的,应该是你爸妈给你寄的。”林长湖拍了拍袋子,示意林立钟把车子推到跟前来,“要拿了吗?”

    “嗯,拿到了,多要了一些,省着来回麻烦,要用不上了,就放秋爷那儿,”林立钟一口气拿了半个月的量,也不知道能不能用上。

    “嗯,行,回去找谭老师报销,”

    “行啊,小叔,我还想问呢,谭老师什么时候申请的化肥配额,还把大部分让给了村里,他还真是打算来搞研究了。”

    “嗯,老师仔细考虑过了,当时你的提议虽然是临时想出来的便宜之计,但是谭老师深思熟虑之后,觉得可行,就花了几天时间好好做了一份立项书申报给了学校,要不然你以为校长和书记是那么好说话的啊。”

    “嘿嘿,那可太好了,谭老师需要人手吧不,我可以去帮忙的,我对农业这方面还挺感兴趣的。”林立钟想通过林长湖打探一下口风。

    “回头我帮你问问,但是小五,小叔丑话得说道前边,这项工作可不轻松,照样得下地干活,”

    “明白,明白,我又不是为了逃避干活,你就放心吧,”林立钟一边说着,一边把地上的东西绑到了车座上,“就农忙那阵儿,我可没掉链子,不信的话,你可以去找太爷打听打听嘛,行了,小叔,咱走着回去吧。”

    “嗯,好,”林长湖只是怕林立钟是一时兴起,但如果她真的是对这些感兴趣,那谭老师那里绝对是很好的选择。

    步行回去,路上就慢了一些,两人一边赶路一边聊了一些之后的打算。

    再有一个星期,林长湖就要离开了,这次回来探亲,该看的人已经看过了,回去的话要留出路上的时间,最多最多也就待一个星期了。这一个星期,他要好好盯着谭老师,一定让他尽快好起来,不然走得不放心。

    回到村里之后,林立钟把药给林长湖留下之后,就回院子了。

    把从邮局带回来的包裹拿到屋里之后,林立钟就开始拆了。

    打开之后,林立钟发现最上面的是几套军装,这就让林立钟有点困惑了,这打哪来的包裹啊?为了搞清楚,林立钟把衣服放到一边之后,继续往下翻,终于在快到底的时候找到了一封信。

    是林爸的字迹,林立钟看完信之后,才明白这军装的来处,是大哥二哥他们寄过来的。

    之前林立钟下乡,林妈就给大哥,二哥和三哥都去信了,让他们尽量多淘换些布票粮票啥的寄回来。兄弟三人倒是很听林妈的话,当月寄回家的就比往常多了一倍,林妈这才又底气给林立北和林立钟一人做了一床新被子。

    这不这个月又给寄回来几身军装,这码数一看就是适合林立北的,当然了,林立钟穿也是没问题的,不过需要改动几个地方。兄弟俩当时都想着给小五淘换几身适合的码数来着,但是他们所在的部队没有女兵,就只能选择小码的了。

    林爸在信里还提到,林立东年底可能会回家探亲,字里行间这高兴劲儿,都把林立钟给感染了。还提了林立钟寄回来的那些野味,给老家带回去一半,剩下的林妈只留住了三分之一,都被左邻右舍给换走了,大家都是一条胡同住了这么多年的了,林妈实在是抹不开面子。

    信的最后,林爸还特意叮嘱了林立钟,少去淘换东西,家里的东西够用,每月的供应也够他们两口和林立青三个人消耗,另外还给她打了一笔钱,让林立钟别委屈了自己。

    林立钟看完心里还是挺暖的,林爸的意思她明白,是让她少去黑市转悠,毕竟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常来常往的,就怕被逮到。

    当然,这些林立钟是不怕的,但还是决定给林爸个面子,这个星期就先不去了,从滨城换的那些东西,够她消耗一段时间了。不过,回收站还是要多跑跑,为了冬天能吃上新鲜的蔬菜,林立钟决定要在院子里试着弄个暖棚。

    还有之前收的那些铁疙瘩,也得找个手艺好的,打两口锅出来,现在这早上的锅还是前一户主人留下的,长时间没用都有点锈了,估计撑不了很长时间。

    就连厨房里的灶,林立钟考虑重新修一下,重新设计一下,尤其是这烟囱,她忍了好久了,每次都得返点烟,上次老支书来的时候碰见了,说是好长时间没掏灰了,有点堵了,他回头有空了来给林立钟整整。

    这一盘算,要干的事情还不少,林立钟感觉要想在天气真正冷起前完成,时间还挺紧的,不行,等会儿就得去找崔木匠,得先把搭暖棚需要的架子打出来。

    “立钟,立钟,在家吗?”林立钟刚想出门,就听到有人在门口喊她,听声音应该是楼卫红。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59_59201/134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