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你都要请旨嫁人了,孤还克制什么 > 第189章 宋家当初辞官的隐情
    又过了一天。

    谢临珩的情绪恢复不少。

    周身没了那股冰冷戾气,也没了那种浓到化不开的颓然与冷恹。

    他好像变得和从前一样。

    该处理政事时处理政事,该和大臣议事时和大臣议事。

    就连上药,也一反常态地配合太医。

    只一点,他没再时时刻刻让人汇报虞听晚的近况。

    种种变化,让沈知樾感到讶然。

    这天,谢临珩正在看文牍,沈知樾将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完,佯装不经意地看向他问:

    “你和宁舒,以后真就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了?”

    虽然谢临珩从不肯提那天他和虞听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从这两天的观察,沈知樾这个深谙谢临珩性情的兄弟,多多少少能猜出几分内情。

    对于他这个问题,谢临珩并未明面回复,只道:

    “东陵动荡不安,现下最该做的,是揪出内鬼,平定战乱。”

    沈知樾长长叹了口气。

    平定战乱。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之难。

    东陵与北境的国力悬殊摆在那里,他们这场仗,比三年之前,更难打。

    但话再说回来,难打易打,他们都必须要打。

    东陵的国土,他们要守住。

    东陵无数的黎民百姓,他们也要守住。

    —

    翌日一早,谢临珩刚和大臣议完事,墨九就快步进来禀报:

    “殿下,楚淮叙楚公子求见。”

    乍然听到这个名字,沈知樾敛眸看了几眼谢临珩。

    后者神色平静不起波澜。

    薄唇轻阖,只道出一个字:

    “传。”

    墨九颔首。

    很快,一身常服的楚淮叙从院中进来。

    行礼后,他先将几封信和一个檀木盒子呈给了谢临珩。

    随后才道:“殿下,微臣按您的吩咐,已将您交代的事情查清。”

    谢临珩看了眼这个木盒,没立刻打开,而是问楚淮叙,“前朝通敌的叛臣中,到底有没有宋家?”

    听到这句,沈知樾有些意外。

    但随即,神色凝重下来。

    楚淮叙说:“根据此次调查来看,没有。”

    这个答案,让谢临珩皱眉。

    紧接着,楚淮叙又说:“但目前已经能确定,前太傅宋大人虽未参与通敌,但他在宫变之前,早已便知晓前丞相等数位大臣叛国,也知道东陵十几个城池接连为敌军大开城门之事。”

    沈知樾这就有些听不懂了。

    他问:“既然宋顼一早就知道丞相叛变,他为何不提前禀明建成帝?”

    当时宋家是最炙手可热的权贵世家,宋顼又高居太傅之位,最得建成帝器重和信任。

    他若是提前将消息告知建成帝,宫中提前部署,不至于落得个皇宫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悲惨下场。

    楚淮叙唇角抿紧一瞬,说:

    “宋顼一早得知北境攻伐是真,得知前丞相叛国也是真,从微臣搜查出的线索来看,北境当时,除了暗中笼络了丞相等数位前朝大臣,也曾想一并笼络当时身居太傅之位的宋家。”

    “一开始的时候,宋顼似乎是动摇的,甚至还暗中与北境皇室往来了一封书信。”

    这些,在前丞相遗留的密室中都有记录。

    “但后来,不知为何,宋顼又反悔了,他没有提供给北境任何助力,也没有提供给他们任何东陵的城防图纸。”

    “但他知道北境攻城是事实,知道丞相等人叛变也是事实。”

    说到这儿,楚淮叙顿了顿。

    看了眼谢临珩,才接着道:

    “没有殿下的命令,臣不敢直接拿人,也无法审问。但通过调查的一些细节,微臣推测,宋顼中途反悔与北境交易,或许,是为了宋家的地位与殊荣。”

    宋顼曾经,因为某些利益,或者某些不为人知的隐情,面对北境的诱惑,确实动摇过。

    但后来,他许是怕,万一北境吞并东陵失败,那他这个身居高位太傅,还有他们高居世家之首的宋家,便会从朝中贵胄,一夜跌为株连九族的卖国贼。

    所以宋顼中途反悔了与北境的交易。

    但他同时也并未对建成帝禀报此事。

    或许,他有其他隐情。

    又或许,只是为了给自己和身后的家族留条退路。

    若是北境吞并东陵成功,那他这个东陵太傅,虽未助力北境,但也没有阻他们的路,不至于被杀。

    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目前还未对宋家审问,暂时还不知。

    听完楚淮叙的禀报,沈知樾勃然大怒,“单单为了他们宋家一门的虚名,这个老匹夫就要置东陵皇室和无数黎民于不顾?”

    “他是不是忘了,那个时候,宁舒和宋家已经定下了婚约!他们宋家当时可是皇室的驸马!能是多大的诱惑,让他们在得了驸马之位后,还不能全心全意为东陵尽忠?!”

    沈知樾很少这般动怒。

    如今得知宋家当年确实有这样的心思,再想到三年前因北境的攻打而满目疮痍的东陵城池和血流成河的前朝皇宫,他就压不住心底这股直冲脑门的怒火。

    那个时候的宋家,明明有机会减少当年的伤亡。

    可他们为了一念私欲,竟置自己的君主于不顾,置那么多普通百姓于不顾。

    谢临珩打开楚淮叙方才拿过来的木盒。

    木盒中,全是当年参与过叛国之人的书信。

    这些书信,有的是从废弃的密室中挖出来的,有的是从旁系中逼出来的。

    彻查当年的叛国者,并将那些通敌叛国的罪臣全部处斩之事,从宫变后,谢家彻底掌权开始,谢临珩就一直在做。

    新朝刚建立的那段时间,他就处置了很大一批叛国的罪臣。

    只是当时北境攻城时,一连十多个最富饶的城池同时被攻破,这里面,就不可能仅有那几个罪臣这么简单。

    他一点点彻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将凡是有嫌疑的前朝重臣,一一挖了出来。

    但这里面,只有一个例外。

    ——宋家。

    从当时来看,不管从哪个方面考虑,都绝不会有人怀疑宋家叛变。

    因为宋家当时的声望实在太高了。

    太傅之尊,世家之首,驸马之位,还有,建成帝的器重与信赖。

    这些别人穷极一生都望尘莫及的殊荣,他们宋家,都得到了。

    甚至就连未来东陵小储君的血脉,若是没有意外,都有他们宋家的一半。

    所以,从没有人,怀疑宋家。

    包括当时刚着手处理宫变残局的谢绥和谢临珩。

    直到,宋顼骤然提出辞官、退出朝堂。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60_60938/255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