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寻仙,一念缘起 > 第17章 森然之气
    吴六道是先坐高铁到的西成郡郡都,然后转了三趟大巴,一共花了两天时间才到了他这次要来的地方。

    刚下车就接到了闫觅的电话。

    “我在西成郡啊!”吴六道身体素质算是极好的,但是这样舟车劳顿了两天也是有些顶不住,说话都有点有气无力的。

    “什么,西成郡?吴六道你还真听老头的话,真跑去旅游去了?”

    “那我能怎么样嘛?那可是馆长大人,万一他老人家不爽了,开除掉我,损失可就大了。你以为现在这种事业单位有编制的工作是那么好找的吗?”吴六道漫不经心的调侃道。

    “发生这些事,你就不能提前和我说一声吗?”闫觅有些抓狂。

    “得嘞!和你讲?那是你爷爷,又不是我爷爷。”

    “你这是生我气了?”闫觅有些在意的道。

    “觅姐姐,我敢吗?你家老头小气可是名声在外,和你讲?万一老头记恨上我了,就算不开除我。在馆里以后我还有好日子过吗?”

    闫觅嘟了嘟性感的粉唇,吴六道说的好像也是事实,老头子有时候真的很小气。

    “放心咯!我只是出来旅游走走,很快就回去了。而且馆长答应我了,回去就给我正式转正。你该为我高兴啊!到时候我就不是你的实习助理了,是名正言顺的正式助理。”吴六道哄着闫觅道。

    这位姑奶奶别看已经快三十的人了,可是有时候真的很幼稚很任性,他怕她突然发神经来找他,到时候别说转正了。

    老馆长知道了还不得弄死他啊!只希望这段时间她家老头能找到一个如意孙女婿,将这位姑奶奶给收了,这样他就松口气了,这世间最难消受美人恩。

    自己可是要修仙的人,男女之情什么的都是浮云,吴六道压根没有这方面的念头。他可不想耽误了闫觅的大好年华。

    和闫觅多聊了几句,感觉到稳定住了这位的情绪。吴六道才挂断了电话。

    找了家街边的小馆子,进去点了一份小面。然后拿出地图来查看对比,确定此行的目的地。

    他这次来西成郡也不是完全没有目的,当年的黄巾力士源于西成郡一个叫黄巢的地方。

    在民间野史里就有记载,黄巾力士的老祖是在一处叫巢湖的地方悟道成仙的。

    因此以巢湖为畔,黄巾老祖设道场传道天下,这是黄巢的来由。

    吴六道习得“黄巾锻骨功”,自然是想要来找找看的。目前他到的这个小镇就叫黄巢镇,只是地图上并没有一个叫巢湖的地方。

    都已经是2000多年前的事情,漫漫时间长河中,地名有所变化,甚至地貌有所改变都是极为正常的。

    所以吴六道也不急,他就当来旅游的,而且黄巢镇还真是一个国家级的4a景区。

    找了个民宿落脚,吴六道在黄巢镇浪荡了几天。巢湖没找到,倒是被他寻到了两处很有意思的地方。

    牢山和葬仙湖。

    牢山是在黄巢镇的东面群山之中,是一座极为陡峭,临靠江边约有四五百米高的不大山峰,地处十分偏僻。

    只是这牢山却是来黄巢镇旅游必看的景点之一,因为牢山临江的一面在一千二百年前的中原十国混乱时期,不知是什么势力在此依着山壁雕塑了一尊和山体同高的巨大立佛。

    因此游客前来瞻仰,祈愿烧香的络绎不绝。

    牢山地处太过偏僻。临江的陡峭崖壁上只有一条约五寸宽小路通行,一不小心就会跌落下江水急流中。

    所以游客基本都是乘船走水路过来。

    吴六道第一次也是乘船过来观看的,只是这佛像整体看去是一尊未知尊位的大佛。在他看来却甚是怪异。因为这雕像是佛陀尊容,双手结的却是道家九字真言印里的临字手印。而且这临字手印还结得非常不标准,非道非佛尤为怪异。

    佛像身上雕刻的衣物细看也非佛家法衣,反而更像是一袭特别制式的道袍。

    这就奇怪的很了,而且关于这尊大佛的来由,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记载。

    按常理,在一千多年前,那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要建造这样一尊大佛耗费的时间、财力、人力都是不可想象的。怎么可能没有任何的官方记载遗存?

    然而事实就是没有,只有一些民间传说。有一种说法更是匪夷所思,说是有一天,牢山被一束天光笼罩,天光散去时,大佛便瞬间落成了,这不就是仙人手段吗?

    吴六道无语,他来黄巢的目的是找到巢湖,对这大佛也只是好奇过来看看而已,倒也就没有去深究。

    其实只是大佛依靠的山峰,被命名叫“牢山”就已经是一件非常离奇的事情了。

    至于另一处的葬仙湖,吴六道今天打算也去看看。

    这黄巢镇周边的景点十分有趣,按理一个传说中的仙家道场所在。说不上气象万千,必定也是巍峨磅礴之地,至少取名上会有讲究。

    可吴六道打听到的都是什么?牢山、葬仙湖……。好嘛!怎么感觉都有一种森然之气。

    这个时节恰好是春节刚过,初春方至。因此出来游玩踏青的人真不少。吴六道一大早7点左右乘坐的最早一班公交车前往的葬仙湖。

    公交车停靠的站点距离葬仙湖实际还有二十几公里的路程,需要一路翻山越岭,这种偏远乡镇的景点虽然挂了个国家级4a景区的牌子。其实很多景点都没有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原生态的感觉倒是挺适合徒步踏青,符合很多年轻人寻幽猎奇的心理。

    所以即便是这最早的一班公交车,依旧是满载,甚至有很多站立的。葬仙湖的站点到了,车上有90的人都在这里下的车。

    吴六道看着眼前身后鼓鼓的大包小包背着,手里登山杖拿着的人群,不用说这些人都是去葬仙湖游玩的。

    他倒是轻便,一个运动小背包,里面装了4瓶水,一袋吐司面包和几块巧克力。唯一的多余准备就是冲锋衣的上衣口袋里放了两张净字符和三张大力符。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60_60956/243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