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征战汉末 > 第374章 文书院的归宿
    郑玄这里的麻烦解决了,王弋可是长舒了口气。

    他一直在思考该用个什么借口让郑玄入套,没想到就这么定下来了。

    亲自将郑玄送到了府门外后,王弋命人召来了荀彧和满宠。

    王弋准备和两人商讨一下文书院的拆分问题,原本王弋是不想和荀彧谈的,但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些稽查的事,不得不将荀彧找来。

    很快,荀彧和满宠接踵而至。

    王弋也没有嘘寒问暖,直接引入了正题。

    “文若,我准备将……”

    “殿下。”

    “啊?”

    “赵王殿下!”

    “行吧,行吧。孤……孤!满意了?”王弋对荀彧的提醒很是不耐烦,揶揄了一句便将话题继续:“孤准备将文书院进行拆分,将负责监察的部分独立出来,命名为监察院。

    监察院下设三个部门,督察院、御史台以及大理寺。

    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副官为御史中丞、属官为各路御史。他们的任务和大汉类似,风闻奏事、监察百官。

    督察院长官为督察令、副官为左右中丞、属官为各路督察。他们负责的事督察官员廉政,抓捕贪污受贿的官员以及行贿团体。

    大理寺负责审判刑狱案件,长官为廷尉,副官为大理寺丞,属官为正卿、少卿、寺正等,拥有对案件的最高审判权。”

    王弋刚说完,荀彧便找到了一个漏洞:“主公,御史台和督察院的职能是不是有冲突,权力重叠了啊。而且督察院和大理寺的权力也有重叠,若是相互争功还好说,若是遇到案件互相推诿,小事也会被拖成大事。”

    荀彧的眼光很毒,一眼看出了王弋设计的这套体系冗余的问题。

    王弋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确实如此。

    御史台和督察院重叠的是监察的权力,督察院和大理寺重叠的是抓捕的权力。

    王弋设计的初衷确实没什么问题,御史台发现、督察院破案缉拿、大理寺抓捕。

    可到了现实却有些难以实现,毕竟立功的事人人都想做,掉头发的活儿大家都避之不及。

    “文若觉得应该怎么做?”王弋询问起荀彧的意见。

    荀彧想了想,认为绝对不能给御史台拥有抓捕的权力。

    于是便说道:“主公,不如不要督察院,将所有监察的权力全部给御史台,所有抓捕的权力全部交给大理寺。大理寺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正规军队,专门负责案件以及相关的抓捕。”

    法警?

    王弋一愣,心道荀彧是真厉害啊!

    不过他真的有点儿不想丢弃督察院,后世的经验告诉他,御史台的作用比起风闻奏事,更多的是朝廷官员互相角逐的战场。

    很多政争的开端都是由御史台挑起的,王弋的想法是用御史台打掩护,督察院安心干活。

    一时间王弋有些拿不定主意,这时满宠忽然说道:“主公,其实这三个官署都可以保留下来,只要去掉监察院就行了。”

    王弋和荀彧闻言一怔,紧接着豁然开朗!

    将它们放在一起确实权力会重叠,可如果将他们分开不就没事了吗!

    王弋差点被自己蠢死,三省六部只是政体的主干,又不是政体的全部,为什么自己会觉得搞出个三省六部就算完事儿了?

    三人又讨论了一会儿,很快便将拆分工作定了下来。

    荀彧举荐了在兖州帮助袁涣的沮授出任御史大夫,王弋考虑了一下便同意了。

    紧接着王弋任命满宠为廷尉,掌管大理寺事宜。

    而督察院的工作,王弋准备交给王芷。毕竟明镜司曾经就是干这个活的,让王芷出任督察令他也放心,至少王芷不会贪污受贿。

    借着这个机会,荀彧向王弋提出了一条建议:“主公,臣认为官制的改革可以加快一些,改革幅度可以极大一些。”

    荀彧的建议一点问题也没有,如今王弋已经是王爵了,已经有资格在自己的领地中搞一些属于自己的政体了。

    王弋之前一直小心谨慎,无外乎是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名头。现在名头有了,他也不用顾忌太多。

    不过对于这条建议王弋思考了很久,还是有些担忧的问:“文若,你能保证其他人不反对吗?”

    “主公无需忧虑。”荀彧却十分有把握,反问道,“不知主公有没有看过封赏的旨意?那位陛下已经输了,现在还没有反对的人,便是认同的主公的想法。”

    不反对就是默认?

    这是王弋没想到的,之前不还是要死要活地反对吗?现在怎么这么好说话了?旨意上有什么魔力?

    “孤还真没有,文若与我说说?”王弋很是好奇,他在荀彧的眼中看到了一丝苦涩。

    荀彧确实十分痛苦,他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主公,您封王的功劳是‘保境安民’。”

    嘭!

    看来刘辩是真让荀彧失望了,刚说了两句就拍案而起。

    “保境安民?什么可耻的理由!”荀彧此时已经有些咬牙切齿了,“哪怕他说个‘朝拜有功’也好啊!朝拜有功不行吗!非要是保境安民吗?异姓封王,找不出个好的理由来吗?大汉的脸面没了,脸面没了!”

    何止是大汉的脸面没了,王弋的脸面其实也没了。

    王弋这些年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保卫边境、大破胡人、攻灭伪帝董卓、剿灭王芬叛乱等等……

    毕竟王弋名义上还是大汉的官员,单拎出哪一样都能是个不错的封赏理由。

    不过以王弋现在的脸皮来说他也不在乎这些,反正目的达到了就行。

    倒是看着气急败坏的荀彧有些好笑,这次恐怕荀彧的心是真死了,死得透透的,一点儿也不想给大汉找补什么了。

    对于刘辨这个操作,王弋只能竖起大拇指并称赞“牛逼!”

    “唉唉……文若啊……不要气,不要气!”王弋强忍住笑,劝慰道,“你就算是气死也没什么用,这不是你的错,甚至都不是刘辩的错。这样的世道落到了我们头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快将其终结。事在人为嘛,信天命还不如信自己。”

    荀彧也觉得自己过于失礼,赶紧告罪后将自己推荐的人员名单交给了王弋。

    王弋一看,好家伙!

    六部尚书的人选都齐了。

    只是有些人王弋必须要考虑一下,没有立即答应下来。

    而且尽管王弋在名义上已经没了后顾之忧,他依旧准备缓缓推进官制。

    自己什么水平自己清楚,王弋连二把刀都不是,贸然改革依旧容易出现问题。

    见到暂时没有两人什么事了,王弋叮嘱满宠加快吸收文书院的速度后,便挥退了二人。

    文书院其他的还好说,人员名单是王弋必须要搞清楚的。

    他现在确实将明面上的监察部门定下来了,但是情报机构还没有定下来。

    最终王弋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彻底取缔文书院,而是将文书院改成了一个完全对外的情报机构,负责的人就是董承。

    而文书院也不再是专属于他的情报机构了,王弋将文书院划中书省,所获得的情报将服务于礼部、兵部以及典军府。

    等满宠核计完成后,文书院所有在册的特务人员都将拥有正式的官职以及登记造册,家属人员也会做出相应的保护。

    这么做王弋并不是给那些潜伏的探子看的,而是给朝中的群臣看的,就是为了证明他没有制造官场恐慌的意图。

    然而他真没有吗?

    并不是……

    王弋建造了诏狱就不可能不用,而且他一直没有想要放弃明镜司。

    重新构建明镜司是王弋考虑时间最久的一件事,他一直在纠结,纠结该从什么地方征调高手来填充明镜司。

    首先王弋想到的就是甄姜那个连锁饭店,“之味”食肆就是明镜司最好的地基,可地基上的高楼该用什么搭建呢……

    王弋将头转向了南方,或许是时候推进一下幽州老卒的军制了……

    提起笔,王弋写了数道手令。

    他准备让太史慈接替朱灵的职位镇守幽州边境,让朱灵去虎牢关将高顺换回来。

    最后,他又命人找来了虞翻。

    虞翻在河北其实很闲,几乎就没有比他更闲的了。

    主要是虞翻什么都会,王弋也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职位安排他。

    王弋任命他为从事,原本是想着谁忙不过来了便找虞翻帮忙。

    可王弋麾下这些人都很骄傲,几乎不愿意低头求人,有什么事自己拼拼命也就干完了。

    不过虞翻倒也没觉得自己委屈,只要王弋问到他的意见,他回答起来毫不留情面,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当然,这种事情也不多,王弋也不怎么问虞翻的意见,因为虞翻有时候怼的非常狠。

    这次听说王弋找自己,虞翻乐呵呵的就来了。

    能找个挨骂了还不生气的人主不容易,虞翻以为自己又能过一回嘴瘾,很是积极主动。

    哪知王弋并没有询问他什么有关政事的问题,而是让他带着自己的大枪去陈留辅助关羽改革军制。

    说是辅助,其实核心思想只有一条,那就是让虞翻亲自下场,为王弋挑一千武艺、心智、情操以及配合都很默契的士卒回来。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63_63230/844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