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海权时代 > 第12章 你不干有的是帕鲁干!
    比起在不列颠尼亚这边的勾心斗角,在日耳曼尼亚的采购团队则要顺利很多很多。

    这个时代的德国货,有一个特点。

    那就是,便宜!

    是的,去找日耳曼蛮子,并不是因为张文华觉得这个年的德国制造有多好,而是因为德国人的报价实在是太便宜了。

    大清当年选择德国人的定远和镇远,也是这个原因,600万就能买两艘铁甲舰,这个价格只能说走了狗屎运。

    与大家印象中精良优秀的德国制造不同,实际上现在这个时代的德国制造和21世纪初的ade  cha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处境。

    这个时代的德国陆军军火姑且先放在一边不提,海军几乎是在以成本价进行出售,只要不亏就是赚的,不像英国人或者法国人那么会赚钱。

    因为对于日耳曼蛮子而言,打开销路实在是比赚一单要重要太多了。

    日耳曼蛮子真的现在一分钱都赚不到。

    所以,很显然,在不列颠尼亚要花费200万两白银的船壳,在日耳曼尼亚,以不到180万两白银的价格成交了一艘更好的——当然,日耳曼人直言不讳的表示自己没有能让这艘船跑22节的办法,所以这艘船需要从不列颠尼亚进口动力系统,而动力系统的进口需要龙汉人自己想办法。

    因此,这套船的图纸也需要了龙汉的专家参与设计,而对于这样的事情,刘文华自然是求之不得。

    于是,在日耳曼尼亚订购的这批军舰虽然在和在不列颠尼亚订购的十分相似,但是又有一定的不同。

    日耳曼人的军舰设计天赋向来不是很好,但是相对而言确实比龙汉的设计师更有经验一些,于是这艘船就变成了一个怪胎。

    当然,误打误撞的,日耳曼人拿到了一种性能不错的装甲巡洋舰,或者说,在后期改装之后这将会是不错的装甲巡洋舰。

    这种日耳曼帝国编号hsf-pk-01的“一等巡洋舰”拥有6100吨排水量,在排水量上越过了一等巡洋舰的门槛,前后布置2门210l35火炮,侧舷炮耳布置10门152速射炮和8门88速射炮,在拥有一层3英寸的穹甲的同时,拥有一条100-130的侧舷镍钢装甲,虽然这条镍钢装甲带高度不到两米,但依旧算得上日耳曼的第一代装甲巡洋舰。

    毕竟日耳曼蛮子在这之前设计出来的巡洋舰不能说是一坨狗屎,也能说是依托巧克力味的大便。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平心而论,虽然有点不伦不类,但是如果把这艘船扔进那一堆穹甲巡洋舰当中,那么这种船相当的能打,要知道侧舷水线装甲哪怕再薄弱,也能够非常有效的阻止进水和提高舱室防护,哪怕他就是一条皮带装甲,也比没有要强。

    当然,对于炮位的选择,龙汉和日耳曼的蛮子意见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龙汉海军对于日耳曼蛮子的88炮不屑一顾,这可不是历史上那门反一切炮,而是目前克虏伯拉出来的一门垃圾,88炮的弹重和法国人的75炮一个水平,对于这种德意志特色的工业垃圾,辽东直接选择了打灭。

    但是日耳曼蛮子坚持要用这门炮,龙汉方面在争执半天之后,双方终于同意,重新共同研制一门新的88炮。

    在敲定了具体细节之后,本来刘文华还想再买两艘船的,但是这一轮大采购,再加上陆军火炮和各种机器,仅仅直接购买的军备就扔出去了超过1000万两白银,这已经达到了预算的极限,公司内部已经有人开始抱怨了。

    在机床和工业方面,刘文华的主要采购对象,就是日耳曼尼亚人和远隔重洋的白鹰联邦,在这个时代这两个国家的制造几乎约等于便宜和量大的代名词,仅仅机器的采购费用,刘文华就扔出去了好几吨的白银。

    “一切都开始步入正轨了啊。”

    看着远处正在紧锣密鼓的扩建的定军港船厂,一船一船正在往港口驶来装满了各种物资的商船,刘文华叹了口气。

    要知道,在另一个世界,可没有谁能这样有计划有节奏的大规模投入经费,自己仅仅现在的初期投入,就已经超过了折合3000万两白银,约占自己总白银储量的1/5,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银子,而不是纸钞。

    不过刘文华并不心疼,龙汉并不缺白银,七八十吨白银丢出去虽然肉痛,但是也说不上伤筋动骨。

    机器设备有了,人员也不是问题。

    那么接下来,就是需要政策了。

    官制改革是必须要进行的,现在的龙汉官制极其混乱,往往地方主管军政大权全部在握,要么地方财政完全被豪门家族垄断,人力资源完全被垄断在世家手里,劳动力被绑在土地上,自己根本没能力解放劳动力发展自己需要的行业。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东西,第一个是军事改革,第二个是官制改革,而第三个,就是土地改革。

    不过这些东西暂时自己不能操之过急。

    等自己先整编好足够的军队,那些所谓的豪门就会交出自己的土地,无论他们自愿与否,对于愿意配合的,刘文华是很希望看见民营资本进入市场的,自己仿照的是后世的方法,依靠国营或公有企业把握住经济命脉,调控宏观经济的同时支持多种经济结构的发展。

    至于不愿意配合的刘文华也不介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辽东的情况很复杂,不过土地矛盾并不尖锐,毕竟现在的辽东也算得上地广人稀,土地改革的事情可以慢慢来,这也是展开试点工作的好办法。

    【以前看过不少小说,那些小说主角获得一个工厂就能生产出源源不断地产品。】

    “那还真是凭空创造啊,工业体系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无论再短的时间也需要时间,不存在你有了一个纱厂就可以产出成品纱这种说法,也不是有了一座钢铁厂和配套工人自己就可以炼钢了。”

    “不过我可以无限的缩短这个速度。”

    设备的安装他,调试和产业线的重新分配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后自己从国外迁回来的部分工厂就可以达到理论效率的50左右。

    当然了,自己其实还是缺一些东西的。

    那就是数量充足的产业工人。

    如果说一些简单的工业只需要培训天就可以上岗的话,那些技术岗位就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了。

    虽然说刘文华手底下的工人也不少——自己很久以前就开始要求那些外国师傅带学生了,但是相比起现在庞大的工业增长速度,这点人数并不是很充足。

    而如果说,龙汉哪里拥有最多的技术工人。

    那非得是江南不可。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65_65035/1986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