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相声的人一定听过这么一段儿唱。
“买卖能忍,和气生财,不分穷富,一样看待,买卖卖的熟主道,上柜来笑颜开,休要发困你莫发呆,像你这样的买卖,怎么能够不发财?”
说句大实话,其实这唱词里的“不分穷富一样看待”,应该仅仅是一句类似于宣传口号似的自我标榜而已。
因为想想就知道,做为商人,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怎么可能不喜欢大客户,目光不专注地瞄准有钱人呢?
就像宁卫民他们,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别说利润都是从财大气粗的人手里得来的,就是贴补给邻居朋友们的好处,也是这么来的。
那他们主要精神头儿,当然就得放在做大生意上了。
这无可厚非。
否则“杀”不了富,还如何能“济”贫呢?
不过话说回来,有了人缘才能有财源的道理总是没错的。
真要有哪个商人用捧高踩低的方式去做生意,把自己对贫富的好恶都明目张胆的表露出来,绝对是个二傻子。
因为无论富人或是穷人,那都会对这样的人性,心声厌恶,避之不及的。
所以说,一个商人的经营手段越是高明,越能在表面上做到周到备至,讨所有人的好感。
对富人既不显出刻意的逢迎巴结、溜须拍马。
对穷人也不显出狗眼看人低的轻忽、怠慢。
也只有如此经营,才能上下兼顾、左右逢源,把能赚的钱都装进自己的兜里去。
很显然,从这点上看,宁卫民同样是一个头脑清醒,处事精明的好样板。
还别看他烟酒店零售业务并不真正赚钱。
可他自己心知肚明,作为必要的掩饰、伪装、库存地、商洽场所、信誉保证、回款途径。
这家店铺仍然对他的生意有着太多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以在招待主顾的实际经营上,他照样是热情殷切,笑容满面。
不但不会带出轻忽、蔑视的态度。
甚至大哥大姐,叔叔阿姨的叫着,把话说得相当动听。
明明他知道来光顾的人都图他卖货便宜。
他却口口声声地感谢每一位买东西的人照顾自己生意。
明明有人是囊中羞涩,消费能力有限,只能一包烟,一瓶酒的买。
他却客气的自曝其短,说店小东西少,只能保证货真价实,反让对方多包涵。
即便是有人一时不便,想买东西身上又没带着钱。
那只要问清是家住附近的客人,他也是急人所急,爽快的让人先把烟酒拿走。
嘴里还得说几句客气话呢。
“您什么时候得空给送过来就行,或者等您下次来照顾生意,咱一块算也行。咱们今后打交道不会是一天两天的,还能彼此信不过呀。小事儿一桩,您甭放心上……”
总之,他的语态言辞带不出一点影射对方贫困、瞧不起人家的意思。
既让对方买走了店里的东西,心理还得了满足。
那想想看吧,这么一来,在他以身作则带动下。
其他人招待起顾客,也会有样学样,是个好气性。
而买了货的主顾呢,非但觉得货物值,对烟酒店的服务态度也说不出什么来。
回去还得继续跟旁人念这儿的好处。
那对于烟酒店来说,不就更是“墙头上吹喇叭——名声在外”了吗?
这买卖要是人气儿不旺啊,那才真是没道理了呢。
实际上等到晚上六点半钟关门上板儿后,宁卫民和张士慧粗点了一下钱箱里的现款。
他们就吃惊的发现,居然一天卖出去小两百块呢。
好家伙,真要是天天都能这样,一个月的六千块的流水额也不容小觑呢。
而且按百分之二的利润算,几乎都能赚出雇请两个人的工资了。
这样的成果可是他们都没想到的。
然而更让他们大为惊喜的是,这天最大的奖励,居然来自于“张大勺”的犒劳。
本来呢,他们今天是要请大家伙去外面吃的。
还特意邀请了“张大勺”这位房东,以作小店开业的庆祝和答谢。
结果没想到明明说好的事儿,“张大勺”这头倒变卦了。
这么大热的天儿,老爷子居然主动做了好几道,轻易不拿出手的好菜款待他们。
老人家还自己搬出桌椅,把菜肴碗筷全在当院给摆好了。
“张大勺”的手艺还用怀疑嘛,再搭上几个人也真饿了。
等那美味佳肴的香味一飘到了前边儿,根本不用言语。
没多少工夫,就把他们几个都给引得直流哈喇子,一个个全给招到后面院儿去了。
不用说啊,等到宁卫民他们几个人看着跟变魔术变出来的,好几道摆在桌上的美味佳肴之时。
无不是目瞪口呆啊。
“张大勺”却一边擦拭着脖子上的汗,一边跟老顽童似的乐着说话了。
“都没想到吧?知道为什么今儿我不吃你们,反倒让你们吃我吗?嘿嘿,告诉你们,就因为你们办事儿有人情味儿。”
跟着一指宁卫民和张士慧。
“哎,你们这俩小子,没骗我。你们做生意,还真不是假实在,是真实在。我喜欢”
“你们卖的东西价钱实在啊,好!对这些街坊邻居们也是够体谅的。说真的,我可好久没见着肯赊账的店铺了。这年头像你们这样懂得为人的年轻人可不多。”
“我得说,把房租给你们的事儿,我现在是真踏实了。就冲街坊邻居们个个夸你们,让我连带着脸上有光。这顿我请你们了,你们几个,配吃我做的菜。”
这时候宁卫民和张士慧还能说什么啊。
想客气客气吧,没等开口,肚子咕咕叫,吧唧嘴的样子都得把他们出卖了。
没别的,谢上一声就开吃吧,还等什么啊。
却不防老爷子又一拦他们,合着他还有话说呢。
“先别急啊,两件事我得说前头,应了你们才能上桌。”
“第一,我管做不管收拾,吃完了喝完了,你们来善后。而且饭是我的,酒可得你们出。”
“另外,你们做生意赔了赚了都是你们自己个的,我的房租,咱可不能打商量,该多少是多少……”
嘿,这就对了。
这才是“张大勺”的风格,一切全摆在明面上。
宁卫民和张士慧几乎同时相视一笑。
一个说“得嘞,您放心,就按您说的办。”
另一个点头,“没问题,您等着,我库里拿好酒去,那才配得上您的手艺。”
就这样,大家伙终于喜滋滋地洗手上了桌,一窝蜂的伸出了筷子,对着好酒好菜大快朵颐。
很快,桌上除了咀嚼声,就剩下赞美了。
“这是什么菜啊?这肉,真好吃!一点也不腻!”
“哎哟,这菜才越吃越香呢。”
“张师傅,您今儿做的都是什么菜啊?我们怎么连见过都没见过?”
这倒是,他们几个发问可一点不奇怪。
因为这些菜全是“张大勺”独一无二的私房菜,满京城的庄馆里也找不出来。
而其中最让人称道的就是三道菜。
不为别的,只因为根本没用任何珍贵的材料。
这三道菜都是最普通的食材做的,堪称家常菜中的极品。
那有多么好吃呢?
一说做法就明白了。
第一道酿茄子,也可以叫蒸茄罐。
做法是大门茄一个,洗干净了去皮,先片下头顶圆片,约一指之厚。
然后在茄子周围立着切下三指的条,分别过油炸成焦黄。
再后将炸好的圆片码在碗底,其他炸好的茄子条顺碗边儿码两层,成盆状。
这时候再用猪肉丝、黄花、木耳、鸡蛋合炒出锅,相当一盘木樨肉。
盛入炸茄条的碗里,还要放入大蒸锅大火蒸上十分钟。
最后将蒸好的茄子扣入大盘中,捣蒜泥泼于茄子上面,即可上桌。
吃的时候拌匀,茄香,蒜香,肉香,蛋香浑然一体,味道特殊,特别引人食欲。
因为是由一个茄子包着的木樨肉,故名酿茄子。
而以宁卫民的人感受来讲,这道菜几乎可与《红楼梦》里的茄鲞比美。
至少也得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道菜,是肉丝炒佛手疙瘩。
据张大勺说,做法很简单。
把猪肉,佛手疙瘩切成细丝,佐以绿豆芽合炒即可。
本来呢,这本是鲁菜中的普通菜,相当于肉丝炒榨菜。
好吃就好吃在酱佛手疙瘩的口味独特上了。
可问题是佛手疙瘩是过去较贵的高档腌菜,老百姓消费不起。
如今无论六必居、天源号都没得卖了。
这点佛手疙瘩可都是张大勺自己用一种特殊酱料腌制的。
所以做出来不但有咬劲儿,而且异香扑鼻,极为下饭。
属于这道菜的豪华升级版,自然非比寻常。
第三道菜最绝,叫做荷包鲫鱼,又叫鲫鱼酿馅。
做法是用三四两重的几条活鲫鱼,开膛洗净,两面剌花刀,入油锅稍煎。
另备调好的猪肉馅,或者是虾滑配荸荠,和各种调味品打成糊状,将馅料再分别塞入鲫鱼膛中。
然后花椒炝锅,入葱姜蒜,花椒大料、小茴香、白糖、醋、酱油、料酒等十几味佐料下进去。
中火烧开,将鱼放入砂锅中,先旺火半小时,再换微火煨,等快熟了才能放盐。
这样做出来的鲫鱼是真酥啊,连鱼刺都不用挑,直接入口,味道鲜美至极。
特别是由于吃到鱼的里面,还多出丰富的变化,而且馅料是两种,更令人拍案叫绝。
但最妙之处,却恰恰在于张大勺琢磨的这道菜的初衷。
因为那本是他曾经动念头,想在什刹海边上开个河鲜馆儿,为了名流公子,文人雅士们才琢磨出的噱头菜。
原本定的是两尾一卖,不是好几条凑在一起的大锅菜。
所以真正的名字还要多两个字儿,其实是叫做“鸳鸯荷包鲫鱼”。
这样的时尚且浪漫创意,即便是放三十年后,也足称惊艳,绝不落伍过时。
要宁卫民来看,这道菜甚至足以成为像“鸳鸯扣”那样立意美满又好吃,婚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经典菜式。
什么叫名厨啊?能创出这样的菜式,才叫名厨。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6_6642/361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