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32章 海边钓鱼
    周家沟是常见的华夏一姓乡村,整个村子都姓周,依靠打鱼为生。

    解放后,渔民们获得了土地,一边种田,一边养鱼。

    天津港海边都是盐碱地,种啥啥不行。

    但不种肯定不行,对付盐碱地,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老办法。

    主要就是利用水利措施洗盐压碱,从而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如引水洗盐、放淤压碱、修筑台田等。

    早在战国时,魏国引漳灌邺的漳水渠,是最早的引水洗盐的大型水利工程。

    目前这条小河两边,就是成片的水稻田,目前已经大部分收割完毕。

    可以说,这条水沟,就是村子的生命线。

    看到陈锋一家坐着车来,一群机灵鬼立即围住了车子。

    陈建军带来一些糖果,但没有拿出来。

    他怕送出去后,这群孩子更不愿意离开。

    “别看了,都散开。”

    一位很有威望的老爷子把围着马车的小孩子叫走。

    马车继续行走,来到了村尾最南的角落,也是最靠近海边的泥土墙黑瓦房。

    三间大泥瓦房,背对着东边的大海。

    前面院子种着果树,后面院子是菜地。

    能够把盐碱地开辟成菜地,需要花不少功夫,才能把盐碱化掉。

    韩福贵勒停马车。

    陈建军第一个下车,然后抱着丫头下去。

    陈锋下来松了松手脚。

    小丫头见了,跟在他屁股上,跟着他学,但学得不太好。

    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大哥,你在干吗?”陈昊问道。

    “活动筋骨。”陈锋随口道。

    “建军?”

    两个老人从泥瓦房里颤颤巍巍出来,陈锋、陈昊赶紧上前扶住。

    老人身体不是很好,现代渔民从事捕鱼业,都会患上各种职业病,上一辈的渔民更严重。

    支气管炎、关节炎、腰腿痛等,让很多渔民寿命很少超过四十岁。

    “姥爷,姥姥好。”

    “你是小锋?”老人家惊讶道:“怎么白了这么多?”

    “也高了!”老太太笑着说道。

    “高白帅啊,将来娶媳妇容易。”陈锋笑着说道。

    “哈哈,好好!”

    两个老人很高兴。

    小丫头躲在周清的后面,有些畏生。

    小丫头以前来过,但她早就忘记了。

    周清抱起她,教道:“小莉莉,喊姥爷好,姥姥好。”

    小丫头乖乖地小声道:“姥爷好,姥姥好。”

    “好,好,都好。”

    “陈队长,我去市区,三天后我的另一个同事来接你。”

    韩福贵来天津,有自己的私事。

    不过他跟陈建国商量好了,回去时找另一个同事,把他们带回去。

    一群人进屋,陈建军把带来的东西从袋子里拿出来。

    周老爷子张开嘴,久久无声。

    他有些愧疚,可自家已经揭不开锅,的确需要粮食救命。

    尽管,村外的水稻刚刚收割。

    老太太拉扯着女儿。

    “太多了,下次别这么做,尤其是鸭子,留给三个孩子吃。”

    周清扶着老太太,说道:“娘,这都是小锋钓来的,不是买的。”

    “真的?”

    两个老人有些不信。

    活的绿头鸭,可不是那么好抓的。

    “真的,家里还有呢。”周清解释道。“爹,我大哥、大嫂去打鱼了?”

    “对,家里没有粮食,新收的粮食全给公社拿走了。”

    老外公有些怨气,忍不住多说几句。

    “听你二叔公说,上面那些人报告说我们一亩田种了三千斤,这不是胡说嘛,我们这些下等田,一亩收三百斤就不错了。”

    “要不是你们寄回来的粮票和钱,靖儿又每天晚上偷偷去打鱼,咱们家早就断粮了。”

    “老头子,这种不团结的话不要说了。”老太太阻止道:“你忘记隔壁的赵德柱了,都被挂着牌子,在公社游街。”

    周老爷子很气闷不过,小声道:“这是真话嘛,民国都没这样,起码还能上街抗议。”

    陈建军立即转移话题。

    “爹,伏波、定海呢?”

    周家还有两个表弟,跟陈昊差不多大,不过不在这里。

    大一点的周伏波,50年出生,小一点的周定海,52年出生。

    “去海边钓鱼了。”

    陈锋一听,立即说道:“姥爷,我拿一支钓鱼竿去钓鱼。”

    “我也去。”陈昊立即说道。

    “偶,偶也去。”

    小丫头一激动,又说成“偶”了。

    “你不行!”周清抱着小丫头,不让跟着两个哥哥瞎跑。

    “大锅。”

    小丫头眼巴巴看着陈锋。

    陈锋摇头道:“在家里好好玩,大哥我待会给你带好吃的。”

    “小鸟吗?”

    小丫头心思立即被转移了。

    “更好吃的。”

    陈锋把放在门缝里的鱼竿拿走,陈昊也拿了一支,顺带去厨房拿两个木桶。

    看到陈昊准备去村口,陈锋追问道:“陈昊,你干嘛?”

    “大哥,装水啊。”

    “你傻吧,海边到处都是水。”

    “对哦!”

    两兄弟提着鱼竿、鱼桶、铁锹一起去海边,来福跟在陈锋脚后面。

    陈锋沿着沙滩走,自从服用了血清之后,他的眼力、听力、触感等都特别好。

    不过一会儿,就感觉太阳有点晒。

    幸亏是下午,要是上午或者中午,海洋折射的紫外线更强烈,对皮肤伤害更大。

    看到沙滩一处异动,把陈昊手里拿着的铁锹拿走,走过去挖了一下。

    挖起来的沙里露出类似成年人手指的小生物,宛似两枚破竹片。

    “大哥,这是什么虫子?”陈昊好奇问道。

    “蛏子,可以吃的好东西。”

    陈昊微微一笑。

    陈昊立即把蛏子丢进桶里面。

    蛏子,一种喜欢生活在低盐度环境的海洋底栖贝类,大多数繁衍生息在入海河口的滩涂附近。

    这东西对污染非常敏感,到了80年代,渤海沿岸几乎难觅踪影。

    陈锋喜欢吃这种“廉价”的海洋贝类,哪怕很多人工养殖的蛏子,肉里面有沙子。

    看了一圈,拿着铁锹挖了十几条蛏子。

    “走吧!”

    “大哥,这点虫子不够吃啊,要不再挖一点。”陈昊跟在后面说道。

    “笨蛋,这是拿来钓鱼的。”

    蛏子有很重的腥气,所以鱼类特别喜欢摄食。

    这类动物,如河蚌、螺蛳、贻贝、蚶子、牡蛎、扇贝、青蚬、蛏子、文蛤等,用这些水生动物垂钓,上钩率很高。

    选了一个礁石区,中途陈昊打了半桶水,两人一起在礁石上钓鱼。

    附近礁石有不少人,大部分都是少年人。

    不过没有看到周伏波、周定海两个小老弟。

    “表哥,表弟!”

    陈昊提着桶喊了几句,趁着他不留意,陈锋把鱼竿给调换了,中间调换时间不超过一秒钟。

    “这人谁啊?”

    “没见过,大概是码头的人。”

    一群附近的少年人说了几句,就没有管陈昊。

    陈锋拿起杆子,轻轻剥掉一只蛏子的外壳,一分为二,把它的肉挂在钩上,沉底垂钓。

    如果可以,当然是留一些蛏子带回去吃。

    “大哥,没有看到表哥和表弟。”

    陈昊看着放在礁石上的另一半蛏子,坐在他旁边,把剩余半只挂在鱼钩上。

    “你还记得他们?”

    陈锋有些惊奇。

    一年也就见一次,一次不过一两天,以小孩子的心性,想要记住他们的相貌,多少有些难度。

    “不记得啊。”

    陈昊这个回答,让陈锋无语。

    不到三分钟,鱼上钩了。

    抬起鱼竿,一条40多厘米长的赤魟,在鱼线下摆动,差不多12斤。

    “好大,好大的怪鱼!”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0_70898/25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