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安回望绣成堆 > 第25章 《桃夭》贺新婚
    人生需要仪式感。

    五礼,古代汉族礼仪总称。

    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是人生五礼中的一种,是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

    为什么叫婚礼呢?

    在阴阳五行、神道设教的观念里,女子属阴,古人认为黄昏是“阳往而阴来”的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故而得名。

    因为刘珍的婚事,刘绰专门去读了《礼记·昏义》篇。

    上面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虞二郎觉得自己是个君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他不是刘娇,不可能言而无信。

    尤其,还当着刘绰的面。

    所以,尽管十分地不情愿,他还是叫自家的下人套了车,出发接应迎亲队伍去了。

    “还是你有手段,佩服佩服!”刘绰由衷赞叹。

    别看她活了快35年了,还真是不如这小孩出手干脆利落。

    一没赌局,她对他的称呼就恢复了原状。

    李二有些无奈,刚才她不是喊‘裕阿兄’喊得挺顺口的么?

    怎么就不能保持下去呢?

    “再玩一局?”李二提议。

    “啊?还玩?说,你存着什么坏心思呢!这回是不是想对付我?”刘绰绝不会丢掉她作为成年人的理智。

    “怎么,刘五娘子怕了?”李二笑得好看。

    “我会怕你?来就来!”她还就不信了,他能想出什么稀奇古怪的要求来整她。

    说不定还是她贏呢!她可得想出个好法子罚他。

    第一局,刘绰赢了。

    “唱首歌给我听听!”她道。

    小样,刘绰心中满是拜访亲戚时逼迫人家小孩表演节目的得逞快感。

    古代,乐工是贱籍。

    她本以为李二会很为难。没想到,他只略一思量,就开唱了。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唱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是一首前世刘绰读书时就学过的诗歌。

    诗歌诗歌,刘绰一直知道唐诗是可以拿来唱的,只不过旋律失传了而已。

    歌唱是个技术活,不是有个嗓子发出声音来就行的,会唱歌的人是能细腻表达歌词情境情绪的。能让听者随着他的演绎进入歌词所描述的情境里去。

    李二是个好歌者。他还是个小小年纪就忧国忧民的人。

    他还是童声,歌声清亮有力,若是放到后世,绝对能入童声合唱团,担任领唱。情绪含蓄压抑转向激越轩昂,抑扬顿挫间,跟随着他的歌声,刘绰觉得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洗涤。

    她不懂古曲宫商角徵羽的旋律,但却能确定他绝对没有跑调。

    因为真的很好听。

    她甚至有些想哭。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

    杜子美的笔墨,不为王侯将相,只为平民百姓。

    他上悯国难,下痛民穷。

    自己也不过刚有座可以栖身的茅草屋,却还忧心黎民百姓,长夜难眠,感慨万千。

    ‘杜子美,你知道么?后来世间有了广厦千万间,可惜天下寒士根本买不起。就算买得起,还需再还三十年。若是遇到烂尾房,求告无门你活该。’

    说起这个来,她有那么一瞬间,想念起自己在前世的房子来。

    那房子通电,有空调,有马桶,有洗衣机,有网络,有电视,有音响。

    现在,不知道属于谁了。

    李二在唱歌的时候似乎光芒万丈,有种别样的魅力。

    刘绰听得呆了。她有些词穷,不知道该如何夸赞,只好用力鼓掌表达赞叹之情。

    但看她眼睛湿润,神情飘忽,李二有一种得遇知音的感觉。

    无需多言,他知道她听懂了。

    第二局牌,李二赢了。

    “你也唱首歌给我听听。”他道。

    刘绰的脑子飞速运转起来。古人的旋律她是不会的。但现代流行歌曲其实也唱过不少古诗词的。

    可是唱宋词的话,就有些不要脸了。千古名句,对面的李二再以为是她写的。

    前世,除了‘热心市民刘先生’,她还有个绰号叫‘小蔡琴’。

    作为一个麦霸,她可以一个人在ktv唱两三个小时。堪称,中华小曲库。

    感谢邓丽君,感谢曹俊鸿,以极高的天赋和才华诠释过大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三首》。

    “你刚才唱的太悲苦了,我阿兄大喜的日子,咱们还是唱点歌舞升平的诗吧。”对于唱歌这件事,刘绰丝毫也不会扭捏,“你既唱了杜甫的诗,那我便唱李太白的《清平调三首》吧。曲子是我自己瞎哼的,你可别笑话我。”

    李二认真且期待,但面上表情却丝毫不显。

    “我不笑话你!”他保证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一曲唱毕,李二也是呆呆的样子。

    刘绰如今自然也是稚嫩的童声,但神奇的是,她的歌声却雍容大气,看似多情缱绻,实际却满是洒脱寂然之感。

    “怎么样,我唱得如何?”她在李二眼前挥了挥手。

    虽然,这份不自信是源于她所唱曲调乃是剽窃他人之作的愧疚,但能当面问听者自己唱得如何,她也自觉自己足够厚颜了。

    李二听得有些灵魂飘荡的感觉。

    这三首歌舞升平的诗,虽被她唱得有些惆怅失落。但在他眼中,却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位绝代佳人倚着栏杆赏花,春风吹动佳人的鬓发,赫然就是长大后的刘绰。

    尽管,此时的他不可能知道刘绰长大后是什么样子。可他就认定,那位佳人绝非贵妃,一定是她。

    他家中也养着乐工舞姬。却绝无人在她这个年纪,有此等才华。

    “刘五娘子,真乃妙人也!小人今日真是饱了耳福。”忠管事赞叹道。

    这位刘五娘子秀外慧中,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若是将来真能嫁给他家郎君,也是极好的。只是不知不是正妻,刘家的人能否愿意。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李二道。

    刘绰其实不知道这两句出自哪里,但晓得绝对是好词。大意是说她顾盼神飞,光彩照人。歌声气息如兰花般带着芳香。

    刘绰脸色微红,心道,‘还是古人有文化会夸人,俺真是甘拜下风。’

    她必须挽尊找回场子。“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李二郎的歌声绝对配得上。”

    李二噗嗤笑出声,“接着玩?”

    刘绰认真道:“好啊,我说真的,你真的唱得好听。后面我若赢了,还是会要你唱歌给我听的。”

    开玩笑,她来到这里后,娱乐项目实在是太少了。嘴巴馋了,可以靠自己满足。

    耳朵想听歌了可怎么办?毕竟,自己唱给自己听,总显得怪异啊!

    此等聆听古人旋律的机会,真是难得。唱歌给她听的人还是个贵公子。雅得很!

    君子六艺,说不定,李二的琴艺也十分了得。

    刘绰暗下决心,他回去前,一定要让他弹琴给自己听。

    许是真的让刘绰的话哄开心了,她总觉得第三局牌李二在故意相让。

    “再唱一首歌听听呗!”刘绰道。

    李二的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今日是你阿兄大婚,此诗便是我贺他新婚的。且请刘五娘子代刘大郎君赏听。”

    李二唱的是《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李二唱完,目光灼灼地看着她。

    刘绰只知道这首诗出自《诗经》,别的便一无所知了。就连意思,她都不懂。

    对于《诗经》那个时代的用语,她的理解力也就跟文盲差不多。乍一看,字好像都认识,就是不知道在说什么。

    刘绰词穷,只好无耻夸赞道:“哈哈哈哈,李二郎高才,余音绕梁,余音绕梁!”

    她刚才真不该肆意吹捧,人家自有唱不完的诗歌,自己却没词夸人了。

    下回再赢,就让他跳舞,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第四局,李二赢了。

    一输一赢,有来有往。

    以李二的棋力,刘绰都有些怀疑,他是不是故意的了。

    “不如,刘五娘子也再来一曲。”

    刘绰不禁感慨,前世她听歌多就是有好处啊,好歹会那么几首以古诗词为歌词的歌。

    这回,她要感谢《长安十二时辰》剧组,感谢张紫宁,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要感谢李白大大。

    没错,她只能跟李白杠上了。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她唱的虽是大唐盛事,曲调却是暗流涌动的。

    “你似乎很喜欢玄宗皇帝和杨贵妃?”李二问。

    刘绰摇头,坦然道:“说句大不敬的话,我很不喜欢玄宗皇帝,更不喜欢宫廷。我只是,很喜欢李太白的诗。但面对帝王之爱,贵妃是不是也根本没得选?”

    李二赞赏道:“我也很不喜欢他,但很喜欢李太白的诗。”

    刘绰看了一眼旁边的忠管事。他不仅丝毫没有受到震动,还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

    大唐的牛逼,从百姓的言论自由便可见一斑!

    李商隐和白居易不都敢把唐玄宗的私生活拿出来写诗批斗?

    乱伦,抢儿子的妻子这样的事,便是放在什么时候都是令人所不齿的!

    李二笑着道:“你放心,今日屋中所谈绝不会泄露出去半个字。”

    刘绰无赖道:“别说你们根本不会说出去,就算说出去了,我也是绝不认账的,哈哈哈哈哈!”

    她只是震惊于,自己说话居然比古人还战战兢兢。

    这年头又没有录音笔,关起门来说话,自然随便说。

    红果虽然根本听不懂自家娘子和那个李二郎到底在唱什么东西,但歌声是否好听,她还是听得出来的。

    跟了刘绰这么久,她也在刘绰的教育下学会了几个字。虽听不懂刘绰和李二唱的词,但自家娘子刚才表达了对某位皇帝的不满,她还是知道的。

    可那有什么了不起的!

    他们一家人挨饿的时候,皇帝在哪里?

    逃难的路上,谁家没把皇帝挂在嘴边骂过?

    这段日子来,她早将刘绰视作了天上的神明降世。否则,为何她家娘子,人又美,心又善, 待下人尤其是她,极好,会做旁人都不会做的美食,还会唱这么好听的歌?

    她在一旁看着,只觉得,她家娘子跟对面那位好看的李二郎君真是天生一对,般配极了。

    此刻,她终于得了机会表达对自家娘子的崇拜之情。

    “娘子,您唱歌真好听!您以后,能不能经常唱歌给奴婢听?”

    刘绰开玩笑道:“你都多大了?还要让人唱歌哄着睡觉?”

    一屋子的人都被她逗笑了。

    她话音刚落,外面就响起了鞭炮声。

    刘珍他们回来了。

    “走吧,咱们出去观礼!”刘绰邀请道,看架势,颇有些摩拳擦掌,“我还没见过娶新妇呢!”

    天时已至下午,外面热闹极了。

    红布铺地,从刘宅大门口一直到刘珍的院子。

    刘珍穿着大红喜袍,满面喜色,丝毫看不出一丝疲累。

    唐人尚武,他对着天空、地面和远处挽弓射出三箭,祈求天长地久和未来幸福美满。

    待新妇下轿,携着她向大门走来。

    余巧儿看着个子并不高,以扇遮面,瞧不清相貌。

    她过火盆和跨马鞍。

    司仪高声喊道:“红红火火,平平安安!”

    接下来的流程,刘绰很熟悉,在古装剧里看过很多次。

    拜天地,拜父母,最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在唐代,新妇不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长,而且还要拜观礼的宾客,称为拜客。

    刘绰挤在人群中,喊得比谁都起劲。她是真的感受到了浓浓的烟火气。

    李二压根没怎么看婚礼的仪程,眼神一直追随着刘绰的身影。

    尽管这世界喧嚣热闹,他的眼中却只有一人。

    忠管事跟一众护卫从前也不是没跟着李二参加过旁的婚礼,但总觉得他家郎君今日的心绪与往日不同。

    虞二郎几次想凑到刘绰身边,都莫名其妙地被人挤开了。

    刘谦就站在刘绰身边。

    身为兄长,他自然注意到了李二的眼神。

    同为男人,他自然也明白那眼神的含义,这小子这是动心了!

    他家妹子果然厉害!

    都不用他出手,就拿下了一个男人的心。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3_73902/104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