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安回望绣成堆 > 第68章 吴钩与胡缨
    古代交通不便,长途行路成本颇高。像刘主簿这般,能带着一家老小上任的,已经算是经济条件很好的了。

    在路上,刘绰就曾遇到过那种只身赴任的小官。别说是家人,便是仆人也只带了一个。

    而刘主簿一家,除掉留在彭城看家的,带着上路的奴仆加护院足有十五人。

    主人家,除了刘绰,都是带了贴身奴婢的。曹氏便指派了身边的石榴过去照顾她。而刘绰也并不是用不起奴仆,只是想,到了长安后,再找一个熟悉长安城的罢了。

    “你就不该纵着红果留在彭城。她本就是外乡人,打小就被买进来伺候你,本该是你走到哪里她就得跟到哪里的。你倒好,还让她把家里人也接过来了。”曹氏嘀咕道,“绰绰,你如今也是许了人家的,身边没个伺候的可不就让人低看一等嘛。”

    “是啊,我就说出发的时候从咱们老家再买两个带上的。”刘蓉也道,她的两个孩子各由一个小丫鬟牵着。

    “既来之,则安之。”刘绰笑着安慰曹氏和刘蓉,她倒不觉得李家是觉得她仆人少丢人,才特意派奴仆来的。

    她对红果的安排此前根本无人知晓。这些年来,她身边有多少使唤人,李二也一直都知道,从未提过送仆人给她的事。

    多想无益。

    这些人的来意,还是要见了面才知道。

    她是甲方妈妈,那些人再怎么说,也不可能敢跃到她头上去行事。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长安,而马上要经过的城市是东都洛阳。这是隋唐时期人口最多也最繁华的两个城市,路上有赵郡李氏的管事随行,说不定会方便很多。

    “劳烦三伯父和九伯父了。那祖父,阿耶,你们先行一步去休息。既然只是赵郡李氏的奴仆,交给我来处理就好。”

    刘主簿不放心道:“这样妥当么?”

    刘珍却觉得如此安排很合理,拉着刘主簿道:“他们既然是来让绰绰使唤的,自然该交由绰绰处置。阿耶,咱们只管忙咱们的。”

    两房叙旧的空档,奴仆们早已把行装搬的差不多了。

    刘谦见众长辈谈笑着就要上马车,忙道:“阿娘,大姐姐,你们也都去忙吧,绰绰这里有我呢。”

    曹氏看了眼身旁的张妈妈,还是道:“你们两个毕竟阅历浅,让张妈妈跟你们过去瞧瞧。”

    张妈妈是曹氏的陪嫁娘子,看人的眼力很是老辣。

    这回,刘绰和刘谦都痛快地答应了。

    赵郡李氏指派了三男三女,共六个人来。他们就在刘氏二房的后面,按照男女恭顺地站成两列,等着拜见刘绰。年龄也是分成了三个梯队,打头的一男一女看着年长些,中间的两个像高中生,最后两个则是初中生的年纪。

    见刘绰走过来,男管事忙带领众人行礼,“见过刘五娘子,小的李诚,今年三十二岁,是忠管事的弟弟。本就是随着兄长在我家二郎君院中伺候的。您叫我李诚或是诚管事都行。”

    刘绰笑道:“原来是诚管事,诚管事与令兄的确有几分相似。”

    诚管事又指着身旁的女子道:“旁边这个是我娘子。我们原本都是在阿郎长安的宅子里伺候的。阿郎调往明州的时候,便让我们先行回到赞皇老宅了。我等此次乃是奉家中阿郎与二郎君的命,陪同五娘子及亲家郎主前往长安打点一应事宜的。”

    李诚身边的女子忙道:“奴婢娘家姓王,今年二十九岁,家中排行第六,娘子可以叫我王六娘或是王婆子。”

    “李二真是个周到人啊!”刘谦忍不住再次感叹,同时也替刘绰高兴道,“这么说,李刺史快要调回长安城了?这样一来,你在长安待嫁就好了,不必远嫁柳州了。”

    李诚道:“回刘四郎君的话,我等只是听命行事,对于阿郎何时调回长安实是不知。”

    “你认识我?”刘谦有些惊讶,略一思索却知道对方不过是靠着已经掌握的刘主簿一家人的信息以及察言观色推测出来的。由衷赞道,“不愧是赵郡李氏家的!”

    “诚管事,后面几位是?”刘绰问。

    “大的这两个懂些拳脚,一个叫吴钩,一个叫胡缨。路上娘子若是想到哪里逛逛,只管带上他们随行。”说完便冲身后的一男一女使了个眼色。

    年轻男子遒劲有力,抱拳道:“见过刘五娘子,小人吴钩,今年十八,习武十二年了。”

    一旁的年轻女子,皮肤是健康的古铜色,脸颊上还能看到点点雀斑,也抱拳道:“见过刘五娘子,小人胡缨,今年十五,习武九年了。”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好名字!”刘绰笑着道。

    “娘子博学多才,我二人的名字都是二郎君给取的。”吴钩骄傲道,“无论走到哪里,报上名号,闻者都要赞一句好的。”

    刘谦乐了,“我想知道你们俩原本叫什么?姓也是改的么?”

    胡缨道:“回刘四郎的话,我们原本就是一个姓吴,一个姓胡。我二人乃是师兄妹,原本也没名字,就是按照家中排行叫的。二郎君这才重新赐名。”

    刘绰早就想学点防身自卫的手段,激动追问道:“你们的师父呢?没跟着一起来?”

    李诚道:“回五娘子的话,吴师傅本就是赞皇老宅的。他家中老母重病,便留在赞皇了。吴钩和胡缨都已出徒,您若有事,吩咐他们二人也是一样的。”

    吴钩和胡缨齐声道:“正是如此。”

    刘绰也抱拳道:“那这一路上就有劳二位护送了。”

    见刘绰学着他们的样子抱拳,吴钩红了脸,憨憨地笑起来。

    胡缨道:“刘五娘子客气了!您是我们未来的少夫人,护送您本就是我们的分内事!”

    王六娘笑着道:“后面这两个是我们夫妇的一对儿女。儿子十四,叫连星,女儿十二,叫满月。他们是在长安出生的。只不过那时候还小,已经不记得什么了。”

    连星和满月忙行礼道:“见过刘五娘子!”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这两句出自《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是骆宾王为送好友郑少府赴边关抵御外敌而作的。

    一听两个孩子的名字,刘绰就笑了,“他们的名字是不是也是你家二郎君取的?”

    王六娘奇道:“正是我家二郎君赐名,五娘子如何得知?”

    刘绰笑道:“猜的。那时候你家二郎君多大?”

    李诚道:“那时候二郎君也就五、六岁大,天天抱着诗书读呢。”

    刘谦道:“这便算是见过了。我们还要在汴州住上几天,现在可以跟着我们去三伯父家中做客了吧?”

    去二房宅子的路上,兄妹俩共乘一车。

    刘谦揶揄道:“真是虚惊一场啊,人家自己也要回长安,不是来给你立规矩的。他们本就是伺候李二的,所谓夫妻一体,你使唤起来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饶是刘绰脸皮不薄,听到夫妻一体四个字,面色也忍不住红了红才道:“不过,还是有些受宠若惊。毕竟,他们此次回长安,也是为了咱们一家人在长安城顺利安顿下来。”

    “我是真服气了!这个李二对你的心思一点不比鹏举少,甚至比鹏举更上心。鹏举输给他,真是一点都不冤。”刘谦感叹完,就掀起车帘子,看了看吴钩和胡缨,眼放精光道,“绰绰,你说,这两个跟咱家那些护院比,哪个厉害些?”

    刘绰不答反问道:“咱家这些护院,除了粗壮些外,有几个是正经拜过师学过艺的?”

    刘谦道:“这倒真是没有。要是路上遇到一两个毛贼,不就能看出来了?”

    刘绰也有些被说得心痒起来,“虽说最好是一路平安无事。但其实我也想看看吴钩和胡缨的身手如何。”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3_73902/1048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