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长安回望绣成堆 > 第131章 便宜行事之权
    认了族叔刘禹锡这条大腿没多久,李适和李谊就来了。

    太子殿下却因身体不适,没有出现。

    本以为十六的宫宴会是一场宫廷女教师上岗前的大型考核。没想到,那只不过是一场大型夸夸团活动。

    刘绰发现,圣人是有一丝丝自恋在身上的。

    他年轻时做过天下兵马大元帅,自负文武双全,能被他叫来参加此次宫宴的,都是些文采能入得了他的法眼的。

    而与会人员要的也只是一份被圣人认可才华的体面。

    刘绰知道自己的斤两。

    若不是靠着能够背诵文豪们作品的大挂,她哪里有资格坐在麟德殿里。

    按照古人读书那范围、强度和要求,她才读了几年书啊。

    此刻,她恨不得自己拥有一种超能力。

    一种存在感超低的超能力。哪怕她人坐在那里,也总是能被人忽略掉的那种能力。

    “权爱卿,今年春闱可要辛苦你了!”

    “为国选才,何谈辛苦!圣人英明神武,泽被四海,大唐国运昌隆,仰赖于此,才有这济济人才啊!”

    听到话题聊到了科举考试,刘绰稍稍放松了些,尝了尝桌子上的酒菜。味道还不赖。坐着吃,果然比站着等人评价要舒坦多了。

    她没有资格考科举,自然聊不到她的头上。

    哪知道,没高兴多久,就听御座上的那位笑呵呵地关怀起她来了。

    “朕听闻刘学士的两个兄长都在国子监读书,今年也会下场应试?”

    “是!”刘绰不明白,自己家怎么就如此招圣人注意了。

    若说是因为他们父女俩都在太子府任职的缘故,而把她调进大明宫就是为了分开刘家的势力,委实太过离谱了些,她还没那么自恋。

    “不知他们要考哪一科啊?”

    唐代国子监开办六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学科的差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份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

    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律学学生,专习律令,兼习格式法例。书学培养书法人才。算学培养天文、数学人才。

    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

    刘坤算是低品阶官员,因此刘珍和刘谦自然都在四门学。而韩愈作为新上任的四门学博士,正好是他们的老师。

    唐朝常规举行的科举考试有六种: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

    贞元年间,秀才科已经不开了。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基本算是定点招考。

    明经科简单,录取率高,进士科难度大,但含金量高。这两科才是天下士子趋之若鹜的科目。

    “两位兄长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

    “虎父无犬子。贞元初年,刘舍人不过二十七岁,头回应举便中了进士。他教子有方,如今刘学士尚未及笄便诗才了得,想必你的两位兄长亦是不凡之辈。”

    这话说的。万一刘珍和刘谦头一回参加科举考得不好怎么办?

    还有,你既然对我家如此了解,连我阿耶二十七岁中了进士都知道。难道不该反思一下你自己么?我阿耶在彭城做主簿做了十年才有升迁。我才工作几天啊,你竟然因为我背了两首诗,直接给我从八品升成了从六品。这是坐着火箭升官啊!万一他是个小心眼的,让我们父女俩心生嫌隙怎么办?万一影响我家饕餮楼的生意怎么办?

    虽然心里头有千言万语,刘绰面上看着还是很平静的。

    “圣人过誉,微臣不胜惶恐。臣的两位兄长心怀报国之志,自幼便勤学苦读。家父对他们也是要求极严。可昭昭大唐,才俊满天下,若是能考中,自然是不胜之喜。若是考不中,臣的两位兄长也定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有一颗平常心。”

    李适对这个回答显然十分满意,“好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朕看刘学士你就深得这八字之精髓啊。”

    当然好了!这可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高论。你要是听到了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得疯了?

    刘绰忙道:“家父十分喜欢一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常用这句话来教导我们要随遇而安,豁达处事。”

    “你如今还是喜读《齐民要术》么?”

    开始了开始了,家长果然还是要考察老师的学历水平的。不过,他一个做皇帝的,怎么这种事情都知道?

    尽管满腹狐疑,刘绰还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回道:“微臣读的书比较杂,《齐民要术》的确是其中比较喜欢的。”

    “为何?长安也有不少喜好读书的女娘,却从未听闻有喜读《齐民要术》的。”

    “民以食为天。彭城刘氏亦是耕读传家。可身为闺中女子,臣无法如男子那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若想了解天地之大,物产之博,便只能借由书本。此书所载皆是益国利民的不朽之术。微臣在此书中既增长了见闻,又学到了不少农耕技术和烹饪技巧,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顺天时,量地利,百姓才能丰产足食。”

    “不错,朕的那些孙女久居长安,可谓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刘学士大可多给她们讲一些博物知识,让她们多了解些民间的风土人情。另外,朕知你精通医理药理,养生驻颜的知识也可教授她们一些。”

    “臣遵旨。不过,微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圣上恩准。”

    “哦?你且说来听听!”

    这些刁蛮公主不上点手段是震慑不住的。必须得从皇帝老子这忽悠到便宜行事的权力。否则,怎么管这些小祖宗!

    “微臣斗胆,既要学习博物知识,授课地点和授课方式怕是不能禁锢在屋中,可否自由些?臣请圣上恩准臣在授课时的便宜行事之权。”

    此等要求便是权德舆这样的老鸟都意想不到。向来给皇家子嗣上课就是件很麻烦的事。皇子龙孙们好歹还会为了自己的前程,对老师隐忍拉拢。

    可公主郡主们又不参与政事,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要想让她们打从心底里尊敬你,把你当个老师是很难的。

    从没见过有人在给皇家子弟上课前,先光明正大地索要便宜行事特权的。

    若是不在屋中,公主们玉体尊贵,受了什么惊吓或损伤可怎么算?她这要求岂非对自己不利?

    “好!朕准了!不过,不许出大明宫。”

    “谢圣上!”

    殿中之人难免都为刘绰捏了一把汗。

    刘绰心中却稳当了不少。

    哼,小公主们,等着我用物理和化学知识,让你们知道神棍是怎么炼成的吧!
本文链接:https://www.tailaixsw.com/73_73902/1048374.html